重估现代中国文学的批评概念

来源 :社会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lun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清点现代中国文学批评概念的意义
  众所周知,就如同现代中国文学是在西方文化与文学的冲击中诞生发展的一样,现代中国的文学批评也是在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模式的观照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已经过去的将近一百年中,借助于近代以后逐步输入中国的各种系统化的西方理论,现代中国的文学批评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阐释模式与概念系统。然而,时至今日,我们也逐渐发现,这些批评概念在实际运用中的成效却大不相同,有的与中国文学的实际现象有更多的贴合,因而显得行之有效;有的则主要采自西方文化与文学的特殊语境,在事实上与我们的文学“遭遇”并不相同,然而由于社会政治的种种原因,这样的批评概念也可能强势进入到我们的语言世界中,并且经过了时间的积淀,成为我们最基本最核心的话语形式,有时我们似乎能够感受到它的别扭,但更多的却是习惯中的顺应。
  这无疑是一个值得警惕的现实:对于异质文化概念的单纯的顺应实际上是我们自身文学批评丧失主体性的表现。它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中国自己的文学现象的言说成为“西方先进理论”的附庸。西方近现代文学理论纷至沓来,中国的新文学几乎就成了外来理论的实验场,一时间,能否不断追随西方“与时俱进”在事实上成了衡量一位批评家、理论家的无形的标准。在这背后是中国文学批评发展的浓厚的功利主义心态。问题是这些外来的概念能否完全描述我们自己的文学经验?鲁迅的小说是不是可以归结为“批判现实主义”?究竟是巴尔扎克式的现实主义还是果戈理式的现实主义?巴金的小说是不是可以归结为托尔斯泰、托斯妥也夫斯基式的文学理念?李金发的诗歌在何种意义上又属于“现代主义”?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王富仁先生在发表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的文章中早就提出过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正名”问题:“用独立的名称指代中国现代的各种文化和文学现象,就是用它们自身的逻辑思考它们自己的特征,思考它们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思考它们自身演变的脉络以及与其它文化或文学现象的关系(其中也包括与中国固有文化传统和外国文化的关系),也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看到我们自己的现代的文化和文学的历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正名”问题》)我以为,建设和发展现代中国的文学批评,这是一条必由之路。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这一项卓有意义的工作尚没有系统展开。
  在我个人的设想当中,这一工作至少可以包括几个重要的部分:
  1.现代中国文学批评模式主要问题的检讨与反思。总结近百年来中国文学批评的基本模式并加以检讨,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三大主导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一是文学作品分析中的“中外文学交流与影响”的模式,这一模式的问题在于可能形成对创造主体独特体验的忽略,将“影响研究”简化为异域因素的简单“输入”与“移植”;二是文学理论资源不断向西方批评“归宗认祖”的认识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中国批评将相当的精力放在向西方话语溯源而非解决现实的问题之中,仿佛中国文学批评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中国文学自己提出来的,它们不过就是西方思想早已揭示的普遍问题的一个局部的证明;三是从机械的理论立场出发,不断制造评价体系的“二元对立”的模式。
  2.中国新文学批评基本概念的检讨与反思。这主要是指对近百年来在中国新文学批评中高频率出现的一系列基本概念与语汇,例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古典主义”、“象征主义”,“生活”、“真”、“善”、“美”、“国民性”、“阶级性”、“党性”等等约50余种,加以考证,追溯其来龙去脉,重新核定其意义。
  3.现代体验与中国新文学批评“正名”的可能。这里我们将结合新文学批评史上的成功范例,在提炼现代人生体验与文学经验的基础上,尝试着提出关于新文学批评“再命名”的种种设想。新的命名可以从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尝试一系列具有概括力的新的批评术语,二是对新文学批评史上依然富有生命力的批评术语的再阐释和再扩展。
  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的概念“正名”应当从何人手呢?我以为其中需要辨析的基础性理念是自我生命体验与文学批评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我们有必要对自我生命的体验之于文学批评的决定性意义加以充分的重视,这是回归现代中国文学批评主体性的基础。为此,在2005年,我们与国内同人共同发起过“文学感受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系列讨论;就文学批评概念的检讨与反思而言,我以为第一步的工作应当是“清理”,我们有必要对目前广为运用的文学批评概念加以认真的考察,梳理其来源,勘定其流变,分析其效能和限度,这样的工作将为我们重估现代中国文学批评概念的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专题讨论的几个概念如意识形态、阶级斗争文学、小资产阶级作家等,都是具有特定时代内涵的术语,在特殊的政治氛围中,还产生了远远超出文学本身的“能量”与影响,不过,其中包含的学术意味又同样不会随着时代氛围的改变而消失,我以为,越是到了今天,我们也越具有冷静思考它们的可能性。
其他文献
[摘要]政府理性是指政府整合国家与社会的机制与能力。如同其他社会行为主体一样,政府理性也是一种工具理性,它是一种不完全理性,或称有限理性。现代政府理性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执政党的理性活动表现出来的。公共理性是横跨国家理性、政党理性、利益集团理性和个人理性,并以成熟自律的公民社会为基础的利益整合的机制和能力。作为公共领域中的现代公共理性应成为沟通、协调和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个人理性与国家(政府)理
期刊
近年来,论述政治体制改革的专著相继涌现。总体上看,以往专著多重于研究政治体制改革的某一方面,新近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国际共运史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高放教授撰写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心声》却是系统研究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本罕见的好书。  系统化、制度化研究是本书的一个重要特点。全书由42篇文稿汇编而成,其中有21篇是高放先生1989年以后的研究成果。全书共分五编三大部分:政治体制改革总论、政治
期刊
〔摘要〕在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五年,随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的提出,概括、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日益成为人们的核心话语,学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也开始从基本范式、理论根基、功能定位和当代建构等多重维度全面切入,并对其未来研究的基本路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向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
期刊
冷战史研究    [摘要]最近披露的俄国档案文件显示,在朝鲜战争初期,美国参战迫使中苏两国领导人都想到了中国出兵的问题。为此,斯大林承诺苏联出动空军掩护中国地面部队,但没有说明出动的时间和方式;毛泽东想及早派兵参战以便尽快结束战争,但斯大林并不急于使用中国军队。因为这涉及苏联出动空军及其在朝鲜的地位和影响问题;在三八线被突破的危急时刻,毛泽东希望立即出兵援朝,而斯大林担心苏联与美国发生直接的军事冲
期刊
[摘要]律师执业机构的组织形式是我国律师业发展过程中长期探索的重要问题,也是《律师法》修改的重要内容之一。世界主要国家律师执业机构组织形式在变迁中呈现的特点为:从承担无限责任向承担有限责任的方向发展,为大型律师事务所的发展提供空间;个人开业和普通合伙执业仍占据数量优势。我国律师执业机构组织形式的发展经历了从恢复之初的法律顾问处,到国资律师所、合作律师所再到合伙事务所以及近年出现的个人律师事务所的试
期刊
〔摘要〕对1905到1906年清政府派遣到欧美各国和日本的考察政治大臣,历来的研究多从清末立宪改革的观点进行分析,因而其关于国家统治制度和宪法的考察引人关注。然而,在这些讨论中,除了日本之外,还没探讨过受访国对考察团的接待情形。本文以考察政治大臣考察德国为例,通过分析德国对考察团的态度及其政治意图,阐明其在中德关系中的意义。考察团对德国考察的重点置于教育、科技、产业、基础建设等方面,对政治方面的考
期刊
如何认识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如何认识和研究社会主义,这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理论话题,而在当下更是如此。最近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央编译局张光明研究员撰写的《社会主义由西方到东方的演进——从马克思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思想史考察》,是一本饱蘸政治责任感的重要著作。无论每一章节的具体内容还是字里行间,都充满了论辩色彩,其范围涉及当前理论界的许多重要而敏感的话题(例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马克思学说
期刊
[摘要]西方现代美学对于主体的建构思想及方式,反映了美学在西方思想中的重要理论前提作用,通过将主体设想成为完美的个体,资本主义在其实践领域才有了合法的依据,即主客观的完美统一。但从康德开始,这个设想始终就不是完美的:无论是康德的观念预设,还是席勒的“游戏”假说,甚至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异化的批判,或者尼采正面承认欲望的合法性,都没有为主体与客体的根本性分裂找到更好的说明。本文引入中国传统思想视角,目的
期刊
[摘要]中国古代诗歌阐释学中的同一性理想是指阐释者(读者)认为通过一定的阐释方法,能够获得作者的本意。从西方现代阐释学的观点看,阐释者之意与作者本意是不可能同一的,但在中国古代的一些意图论阐释者眼中,同一性并不是幻想,而是可以实现的理想。意图论阐释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阐释表面上看来是两种不同倾向的阐释方法,实际上两者探寻的目标都是作者的本意。故而,同一性理想是中国古代诗歌阐释学中具有普遍意义
期刊
[摘要]明确主体性问题的论域是讨论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的前提。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中有着集中性的体现。马克思不仅把唯物论、辩证法和实践观,而且还把历史唯物论引入了其主体思想,因此,学界在对马克思哲学视域中人的主体性的若干具体规定作出把握的同时,更要看到马克思在人的主体性的历史发展问题上所进行的重要思考;而这正是我们在当下中国语境中致力于探究主体的新质形态与主体性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