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图式理论,建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新模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把图式理论应用于听力理解过程的研究和教学,从图式理论视角考察听力理解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影响听力理解的图式因素,最后基于图式理论,提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 图式理论听力理解模式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听力教学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段时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仅将听力理解视为一个被动的声学信号接收过程,对提高学生听力技能缺乏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充当的仅是录音机按键的控制者和正确答案提供者的角色,致使听力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听力水平收效甚微。有鉴于此,笔者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把图式理论应用于听力理解过程的研究和教学,从图式理论视角考察听力理解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影响听力理解的图式因素,最后基于图式理论,提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新模式,以全面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效果。
  
  一、图式理论视角下的听力理解模式
  
  现代图式理论认为,图式是学习者以往习得的背景知识结构,即每个人的既有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的组织,也是被学习者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及怎样把这些新信息丰富到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认知理论实践证明:图式是认知的基础,对新知识的组织、理解和记忆都依赖于人们头脑中已形成的图式信息网络。
  对于听力理解的具体模式,语言学界存在着“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模式。“自下而上”模式是从词汇、句法、语义层面对听力材料进行的“精加工”,是一个sounds—words—sentences的过程。这一模式强调语言知识在听力理解中的重要性,但忽略听者的背景知识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自上而下”模式是指听者运用背景知识从篇章层次上对听力材料进行预测、推测、验证和修改等“宏观”处理,它强调听者的主动作用和高层次技能的利用,而对较低层次能力如快速、准确地对词汇和语法结构识别的能力有所忽视。
  图式理论认为,听力理解过程决不是一种单纯的“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过程,而是两过程相结合的认知心理过程,是输入信息与听者头脑中已有知识的动态交互过程。“自下而上”模式确保听者发现新的信息和与自己假设不同的信息,而“自上而下”模式帮助听者消除歧义从而修正自己的预测,二者共同作用使听话人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对所接受的声音符号进行分析、合成、归纳,从而实现语义的重构。
  
  二、影响听力理解的图式因素
  
  依据图式理论,听者的接受能力和听力理解程度受三种图式影响,即语言图式、形式图式和内容图式。
  语言图式是听力理解的基础。它指听者已掌握的语音、词汇、句型及语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在语音方面,它包括连读、重读、弱读、同化等;在词汇方面,它包括单词拼写、读音、语义、用法等;在语法方面,它包括时态、语态、词句衔接等。听者若不具备这些语言图式知识,就不具备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及解码的最基本的能力,在理解对话、短文等复杂内容时,必然会遇到很大的障碍。
  形式图式是听力理解记忆的保证。它指听力材料所用的文体,包括篇章的修辞手法和结构等知识,它决定了信息在语篇中的安排方式。每一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其特有的形式图式和对听者不同的要求。形式图式知识能够帮助听者有序地、更多地回忆语篇内容。
  内容图式亦称背景知识,是决定听力理解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它涉及语篇的内容和主题,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背景知识,直接决定着听者对题材的熟悉程度,当“自下而上”听力理解模式无法发挥效用时,听者就要靠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介入理解文章的意义。内容图式越丰富,理解效果就越好。
  综上所述,听力理解受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三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语言图式是后两者的前提和基础,不掌握相应的语言图式,听者就无法利用材料的新信息调用相应的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更谈不上对材料的理解。而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决定了听者对材料的理解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语言图式的缺陷,可帮助听者考虑语境、排除歧义、作出预测,为准确解释篇章内容提供参照和向导。
  
  三、在图式理论指导下探索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新模式
  
  如上所述,听力理解是一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交互性过程,也是语言图式、形式图式和内容图式综合应用的过程。以此理论为视点,笔者结合图式理论听力理解模式,综合观照三种图式的有机统一,在改进和完善传统听力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种新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以不断改进和完善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1.听前准备阶段——激活和丰富图式。
  在此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活理解话语所需要的可能的图式知识或对学生头脑中的“图式空缺”进行适当的补充、扩展性介绍,并引导学生利用这些图式进行有效的预测,从而为听力理解阶段做好充分准备。
  (1)加强语言图式基本功训练。教师应在听前帮学生激活或建立语言图式。可事先归纳总结语篇中的爆破、连读、弱读、省音和同化等语音现象,对学生进行正音训练;对有利于诱发、建立图式的关键词进行讲解或启发讨论;还可带领学生适时复习巩固相关语法知识,便于学生“自下而上”进行听力理解。
  (2)拓宽知识面,充实学生的内容图式。教师应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与英美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宗教等密切相关的材料,增加学生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积淀。也可就与听力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行讲解,或采用提问、启发、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推测能力,挖掘出与材料有关的词汇和事件,及时激活学生大脑中的先存图式,为“自上而下”理解作好铺垫。
  (3)联系篇章类型结构,丰富学生形式图式。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语篇结构的分析能力。可在听前提醒学生关注语篇段落及语句间的连接手段和话语标记,唤起学生从记忆中回忆起与所听语篇一致的语篇修辞结构,培养学生借助篇章结构把握语篇宏观结构及局部信息的能力。
  2.听力理解阶段——调整和改进图式。
  此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记笔记、预测、推理以及抓关键词和语篇大意等多种听力技巧,交互运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模式进行听力理解,引导学生调整和改进图式,检验、证实或修正听前预测。
  听中图式的调整与建立主要依靠学生自觉的努力,但在初级培养阶段或针对有难度的材料时,教师可适当帮助学生更新图式。如可要求学生做摘要,记下关键句,达到有效记忆所听内容的目的;可先给学生听语篇每一段落的第一句,引导其预测这一段落将要听到的内容,或引导学生听辨關键词句,每到重要细节处就暂停播放,并启发学生思考:“说话者的意图可能是什么?”以此对学生的理解过程实施监控、调整,在进一步的听音过程中,学生将新建图式与输入的信息相互作用进行筛选,从而理解整篇听力材料。
  3.听后活动阶段——巩固与扩充新建图式。
  在传统大学英语听力课堂上,教师在放音结束后很少组织学生对听力材料和听力过程进行总结反思,从而错过了促使学生加深印象、巩固所学图式和技巧的机会,而基于图式理论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恰恰弥补了这一缺陷。
  为巩固和扩充新建立的图式,教师可要求学生把听懂的信息及时重组,以便把新的图式存储在大脑中。如可让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将所听材料的大意复述出来;可节选部分对话性的材料或根据主要信息让学生扮演对话中的角色,进行情景重现;可要求学生概括作者的观点并提出自己对相应事件或问题的意见或看法;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听力材料的主题进行辩论、讨论;可要求学生用听力过程中所记的笔记写一篇总结并相互交流经验,以促进其记忆和迁移。
  
  四、结论
  
  综上所述,以图式理论为指导的听力教学模式有助于促进教学的系统化,对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改革和完善传统英语听力课堂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该模式仍有许多地方有待改进和完善,笔者希望通过对本问题的探讨,使更多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参与研究高校英语听力教学,探索出更为科学高效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不断开创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黄洁.图式知识和语言水平对ESL听力理解影响的实验研究(硕士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4.
  [2]简仕慧.基于图式论从语言心理机制谈英语听力学习技巧[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3]李冬梅.近十年来国内英语听力理解研究述评[J].外语界,2002,(2).
  
  注:本文为华北煤炭医学院院级课题“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课题编号:BS08044)和河北省教育厅课题“关联理论听力理解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研究论文(课题编号:S060711)。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 自交际教学法被提出,几十年的发展使其成为外语教学界普遍承认和接受的外语教学理论。交际教学法指出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传授基本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实用能力。本文作者通过对交际教学法的研究与分析,阐述了其特征,并以具体教学实践为例,指出教师应当应用交际教学法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达到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交际教学法大学英语课堂应用    一、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