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的多样性日益成为教育和社会领域的重要问题,跨文化教育在各国日益兴盛,在新的时代趋势下,促进不同族群间的相互交流、理解与尊重成为外语教育的重点,在传统的语言教育框架下,在语法、词汇、语篇构筑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基础上,外语教育应该更加重视跨文化交流,重视文学与文化,重视培养受教育者的知识视野、文化审美、思维模式和价值观,重视外语教育过程中人的主体性,重视人的成长。
关键词:跨文化教育;外语教育;教育策略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世界各国政府间与民间交往与联系日趋紧密,跨文化交流对话也越来越频繁,跨文化教育在解决文化多样性问题,增强国家凝聚力,加强不同族群间的交流与理解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外语作为不同国家与种族的人相互交流与理解的手段日趋重要,外语教育对于跨文化交际、跨文化能力培养、普世价值观塑造等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在跨文化教育视域下进行的外语教育,可以促进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宽容,促进族群间的合作和团结,减少冲突。
1 跨文化教育概述
1.1 跨文化教育的概念
国外关于跨文化教育的英文概念有三种,分别是:cross-cultural education、transcultural education、intercultural education,彼此之間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综合而言,跨文化教育是在承认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碰撞,强调在文化差异中的理解与和平共处,解决冲突,强调对受教育者普世价值和道德能力的培养与自我的发展。
1.2 跨文化教育的兴起
21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欧洲委员会(Council of Europe)、欧盟(European Union, EU)等国际组织开始大力倡导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教育的提出最开始源于移民潮带来的文化多样性问题,欧洲委员会于2003年正式提出要促进欧洲各个层次的“跨文化对话”,跨文化教育作为促进跨文化对话的方式被提出;2007年颁布了以《宗教多样性和跨文化教育》(Relegious Diversity and Intercultural Education)为主题的学校实践指南,目的在于促进跨文化对话、减少冲突,促进社会团结与和平;2008年发表了《平等、尊重、共处——跨文化对话白皮书》(Living Together as Equals in Dignity: White Paper on Intercultural Dialogue),提出“跨文化能力应该成为普通教育的目标之一,融入到所有学校教育的课程目标之中”。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跨文化教育指南》(UNESCO Guidance o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论述了文化和教育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指导原则。
1.3 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文化的多样性、交互性是当今时代与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族群构成的多样化和人口流动的普遍性使文化的差异与排外问题日益严重,导致社会的分化与族群的分离,跨文化教育因此而生,通过跨文化教育,可以让所有受教育者有能力适应当今不断交互、多样化的社会,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互相尊重、平等交流、和睦共处,并最终促进“不同族群、不同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群体以及各国之间的尊重、理解和团结”。
1.4 跨文化教育的内容
欧洲委员会在《平等、尊重、共处——跨文化对话白皮书》中提出,跨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教育应当成为学生自由参与和表达自我的场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形成相互尊重的态度和良好的交际与沟通技能。初等和中等教育课程应当包含培养跨文化能力的内容,而高等教育则可通过各类教育项目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同时教师教育也应该重视对教师应对文化多样性教育环境能力的培养,进而能够胜任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要求。”
2 跨文化教育中外语教育的重要意义
语言是跨文化交流的媒介,外语教育不仅仅是使受教育者外语技能的提高,更是藉由异文化的学习使受教育者尊重文化差异,建立普世价值,传承与发展文明。
2.1 受教育者知识体系的建立
语言是一种特殊、复杂的符号系统,承载着文化,凝结了人类的理性智慧和德性智慧。通过外语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了解世界各国的知识、文化、风俗习惯、行为方式、意识形态等,从而构建起基于语言的整个人类的知识体系。
2.2 受教育者思维模式的完善
外语教育不仅是知识体系的建立过程,也是思维模式培育的过程。受教育者通过学习异文化的思考行为方式来增强自身的思维模式,并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形成批判思考能力,形成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判断和推理等逻辑思维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完善对世界的认知方式。
2.3 受教育者价值观的健全
外语教育具有鲜明的人文性、社会文化性和价值追求,受教育者通过学习不同的文化,情感意志、价值观、世界观等各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促进受教育者心智的成熟,健康的成长,精神世界力量的发展。
2.4 受教育者对文化差异的超越
何谓文化差异?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承载着文化的差异,语言是思维的表象,也显示着思维方式的差别,语言既是一种民族或国家的标志,也是一种异文化的象征。文化差异的存在对于人类非常重要,著名教育学家池田大作曾说:“我们应该把人的差异性当成障碍?或视为个性来接受?事实上,差异性很美好,因为每个人都不同,人类全体才能产生巨大的力量。”所以,通过外语教育使受教育者理解异文化,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并在此基础上超越文化差异,明晰人类的共同价值。 3 目前我国外语教育的局限性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外语显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外语教育日趋低龄化,外语教育水平也在日益提高,然而我国目前的外语教育仍然存在着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 对外语教育的认识停留在工具性层面
我国目前绝大多数人对外语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工具性层面,具有相当的“功利性”,如:掌握了一门外语就可以找到好工作,掌握两门以上的外语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外语成为考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衡量尺度和指标。带有这样认识的外语教育很容易成为机械式的考试机器,知识传递过程中甚少有文化的传播、思维模式的培养和价值观的教育,造成受教育者语言知识和实际能力、个人发展之间的脱节。
3.2 将外语教育视为机械式的教育过程
长期以来,在我国外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外语教育都被视为一种储藏式、静态的“知识”教育过程,将外语教育简化成一种机械式的、需要记忆大量信息和操练技巧的枯燥的教授,填鸭式地传递语法、词汇等知识,教育手段单一,受教育者从中获得的往往不是语言的感动、文化的喜悦、情感的共鸣,而是抵触与反感。
3.3 在外语教育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目前我国的外语教育中,接受式教学依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外语教育多表现为教师对“技术与知识”的传授,较少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认识问题。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受教育者都处于被动状态,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渐丧失,对外语的好奇心和对人类文明的探索欲让位于外语成绩的好坏,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很少。
4 跨文化教育视角下外语教育的发展策略
结合欧美在跨文化教育视角下开展的外语教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发展外语教育:
4.1重视受教育者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外语教育是一种文化教育,外语教育过程是让受教育者感知语言的精妙之美,并由此而体会出语言背后的思想之美。外语教育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应重视对受教育者自身文化能力的培养,重视对语言本体的“美”的规律的探寻,重视语言作为一种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的沟通性和凝聚力,使受教育者超越自身文化的界限,发现文化多样性、差异性中的共同价值,建立起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双向视角的价值观和立足于我国文化的全球性思维。
4.2创造多样化的课堂体验
外语教育的教育形式可以多样化,以美国大学的ESL课程为例,讲课只是ESL课堂教育的一部分内容,除讲课外,课堂活动还包括小组合作、主题讨论、案例研究、演讲辩论、角色扮演等;还有课外的像是自主资料搜集、项目调研、案例模拟及汇报等。这些活动和课程内容紧密相连,不仅锻炼了受教育者的英语语言能力,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还提高了受教育者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受教育者对于当地大学各项各类资源的有效利用。灵活的课程模式使得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自然就有很强的学习动力。
4.3 重视外語教育过程中人的主体性
教育家、哲学家保罗·佛莱雷(Paulo Freire)曾说:教和学应该是双向的,学生们不应被看做是需要被填满事实的空桶,而应是共同创作者。以英国大学的ESL课程为例,虽是英语课程,但却未将英语作为课程的主体,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是最为广泛使用的教学方式,教授在学期开始规定好每节课的主题,将指定内容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则在理解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就教师所布置的内容进行探讨,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这种授课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也使课堂上学生参与的比重加大,同时发展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的能力。英语在课堂上只是师生交流的工具,并非根据英语来讲英语。
研究表明,学生往往在认为与自己有关、愿意参与交流的课程中能收获更多,当有内容想要表达的时候,学生会自发地学习语言,也更容易记住;在学生发言时,教师对于其语言使用上的不准确问题进行纠正,以此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在准备和讨论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学习和使用了英语。语言的目的即交际,课程内容与身边的事物相联系,会使得学生有参与课堂、发表言论的欲望,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习了文化,在学习文化的同时开阔了视野,这样的教授效果要比刻意学习语言本身要好的多,学生在参与课堂之后也能获得很大的成就感。
当然,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构成的一个协调统一的系统,教师的指导、启发、监督的作用也是极为关键的,可以强化教学中师生互动时学生的积极性。
4.4重视人的成长与发展
教育是关乎人的教育,外语教育最基本的出发点应该着眼于人的基本发展,关注人生命成长和发展过程。因此,外语教育不仅仅是语言技能训练,把外语知识传递给受教育者,还要关心受教育者的成长与发展。
外语教育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教育效果不是“立竿见影”式的,而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选择形象生动、精美凝练、典雅深邃的外语作品,启发和鼓励受教育者自主学习,积极勇敢的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真正优秀的教育从来就不是教师的不断重复,而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同时,外语教师积极的表扬和肯定,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受教育者学习语言的自信心和语言表达的自信。
外语教育指导受教育者通过语言学习了解世界知识,领悟其文化本质,在知识结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观念意识等方面提升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培养其审美能力、批判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通过受教育者眼界的开阔和与外域文化的交融、陶冶与对照,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唤醒其生命深处的自我意识、生命意识,促使其审美观、价值观、生命感、创造力的觉醒,培养人类共同的价值认同,促进生命个体的总体成长,实现自我生命意义的建构,并促使每一个人学会同他人和谐相处、同其他民族和谐相处、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丰富的生活情趣。
5 结语
我国当前外语教育仍呈现孤立、静态、死板的教学现状。全球化的时代,教育这一社会行为在其理念、职能及其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必将带有社会大背景的社会性质,带有跨国界、跨文化的时代特征。在跨文化教育视野下,外语教育应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采用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自主探索相结合、教师引导语学生主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帮助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判断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强化学生运用语言进行沟通、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始终关注教育过程中人的发展,关注价值、文化、人文体验,关注学生世界观、审美意识、全球意识和道德意识的形成,实现人的最终成长。
参考文献
[1] 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M].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2.
[2] 张华等.课程流派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3] 中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4] 周海燕,王黎明.全球教育背景下的外语教育政策及其启示——以美国与澳大利亚为例[J]. 外国教育研究, 2012(9):116-121.
[5] 史艳英.论外语在高等教育中的隐性功能[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1):24-26.
[6] 陆晓红.走向跨文化理解的外语课程与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 2010(9):83-89.
[7] 朱雪波,王绘建.我国大学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6):68-72.
关键词:跨文化教育;外语教育;教育策略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世界各国政府间与民间交往与联系日趋紧密,跨文化交流对话也越来越频繁,跨文化教育在解决文化多样性问题,增强国家凝聚力,加强不同族群间的交流与理解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外语作为不同国家与种族的人相互交流与理解的手段日趋重要,外语教育对于跨文化交际、跨文化能力培养、普世价值观塑造等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在跨文化教育视域下进行的外语教育,可以促进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宽容,促进族群间的合作和团结,减少冲突。
1 跨文化教育概述
1.1 跨文化教育的概念
国外关于跨文化教育的英文概念有三种,分别是:cross-cultural education、transcultural education、intercultural education,彼此之間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综合而言,跨文化教育是在承认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碰撞,强调在文化差异中的理解与和平共处,解决冲突,强调对受教育者普世价值和道德能力的培养与自我的发展。
1.2 跨文化教育的兴起
21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欧洲委员会(Council of Europe)、欧盟(European Union, EU)等国际组织开始大力倡导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教育的提出最开始源于移民潮带来的文化多样性问题,欧洲委员会于2003年正式提出要促进欧洲各个层次的“跨文化对话”,跨文化教育作为促进跨文化对话的方式被提出;2007年颁布了以《宗教多样性和跨文化教育》(Relegious Diversity and Intercultural Education)为主题的学校实践指南,目的在于促进跨文化对话、减少冲突,促进社会团结与和平;2008年发表了《平等、尊重、共处——跨文化对话白皮书》(Living Together as Equals in Dignity: White Paper on Intercultural Dialogue),提出“跨文化能力应该成为普通教育的目标之一,融入到所有学校教育的课程目标之中”。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跨文化教育指南》(UNESCO Guidance o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论述了文化和教育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指导原则。
1.3 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文化的多样性、交互性是当今时代与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族群构成的多样化和人口流动的普遍性使文化的差异与排外问题日益严重,导致社会的分化与族群的分离,跨文化教育因此而生,通过跨文化教育,可以让所有受教育者有能力适应当今不断交互、多样化的社会,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互相尊重、平等交流、和睦共处,并最终促进“不同族群、不同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群体以及各国之间的尊重、理解和团结”。
1.4 跨文化教育的内容
欧洲委员会在《平等、尊重、共处——跨文化对话白皮书》中提出,跨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教育应当成为学生自由参与和表达自我的场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形成相互尊重的态度和良好的交际与沟通技能。初等和中等教育课程应当包含培养跨文化能力的内容,而高等教育则可通过各类教育项目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同时教师教育也应该重视对教师应对文化多样性教育环境能力的培养,进而能够胜任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要求。”
2 跨文化教育中外语教育的重要意义
语言是跨文化交流的媒介,外语教育不仅仅是使受教育者外语技能的提高,更是藉由异文化的学习使受教育者尊重文化差异,建立普世价值,传承与发展文明。
2.1 受教育者知识体系的建立
语言是一种特殊、复杂的符号系统,承载着文化,凝结了人类的理性智慧和德性智慧。通过外语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了解世界各国的知识、文化、风俗习惯、行为方式、意识形态等,从而构建起基于语言的整个人类的知识体系。
2.2 受教育者思维模式的完善
外语教育不仅是知识体系的建立过程,也是思维模式培育的过程。受教育者通过学习异文化的思考行为方式来增强自身的思维模式,并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形成批判思考能力,形成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判断和推理等逻辑思维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完善对世界的认知方式。
2.3 受教育者价值观的健全
外语教育具有鲜明的人文性、社会文化性和价值追求,受教育者通过学习不同的文化,情感意志、价值观、世界观等各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促进受教育者心智的成熟,健康的成长,精神世界力量的发展。
2.4 受教育者对文化差异的超越
何谓文化差异?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承载着文化的差异,语言是思维的表象,也显示着思维方式的差别,语言既是一种民族或国家的标志,也是一种异文化的象征。文化差异的存在对于人类非常重要,著名教育学家池田大作曾说:“我们应该把人的差异性当成障碍?或视为个性来接受?事实上,差异性很美好,因为每个人都不同,人类全体才能产生巨大的力量。”所以,通过外语教育使受教育者理解异文化,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并在此基础上超越文化差异,明晰人类的共同价值。 3 目前我国外语教育的局限性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外语显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外语教育日趋低龄化,外语教育水平也在日益提高,然而我国目前的外语教育仍然存在着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 对外语教育的认识停留在工具性层面
我国目前绝大多数人对外语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工具性层面,具有相当的“功利性”,如:掌握了一门外语就可以找到好工作,掌握两门以上的外语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外语成为考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衡量尺度和指标。带有这样认识的外语教育很容易成为机械式的考试机器,知识传递过程中甚少有文化的传播、思维模式的培养和价值观的教育,造成受教育者语言知识和实际能力、个人发展之间的脱节。
3.2 将外语教育视为机械式的教育过程
长期以来,在我国外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外语教育都被视为一种储藏式、静态的“知识”教育过程,将外语教育简化成一种机械式的、需要记忆大量信息和操练技巧的枯燥的教授,填鸭式地传递语法、词汇等知识,教育手段单一,受教育者从中获得的往往不是语言的感动、文化的喜悦、情感的共鸣,而是抵触与反感。
3.3 在外语教育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目前我国的外语教育中,接受式教学依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外语教育多表现为教师对“技术与知识”的传授,较少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认识问题。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受教育者都处于被动状态,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渐丧失,对外语的好奇心和对人类文明的探索欲让位于外语成绩的好坏,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很少。
4 跨文化教育视角下外语教育的发展策略
结合欧美在跨文化教育视角下开展的外语教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发展外语教育:
4.1重视受教育者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外语教育是一种文化教育,外语教育过程是让受教育者感知语言的精妙之美,并由此而体会出语言背后的思想之美。外语教育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应重视对受教育者自身文化能力的培养,重视对语言本体的“美”的规律的探寻,重视语言作为一种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的沟通性和凝聚力,使受教育者超越自身文化的界限,发现文化多样性、差异性中的共同价值,建立起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双向视角的价值观和立足于我国文化的全球性思维。
4.2创造多样化的课堂体验
外语教育的教育形式可以多样化,以美国大学的ESL课程为例,讲课只是ESL课堂教育的一部分内容,除讲课外,课堂活动还包括小组合作、主题讨论、案例研究、演讲辩论、角色扮演等;还有课外的像是自主资料搜集、项目调研、案例模拟及汇报等。这些活动和课程内容紧密相连,不仅锻炼了受教育者的英语语言能力,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还提高了受教育者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受教育者对于当地大学各项各类资源的有效利用。灵活的课程模式使得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自然就有很强的学习动力。
4.3 重视外語教育过程中人的主体性
教育家、哲学家保罗·佛莱雷(Paulo Freire)曾说:教和学应该是双向的,学生们不应被看做是需要被填满事实的空桶,而应是共同创作者。以英国大学的ESL课程为例,虽是英语课程,但却未将英语作为课程的主体,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是最为广泛使用的教学方式,教授在学期开始规定好每节课的主题,将指定内容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则在理解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就教师所布置的内容进行探讨,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这种授课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也使课堂上学生参与的比重加大,同时发展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的能力。英语在课堂上只是师生交流的工具,并非根据英语来讲英语。
研究表明,学生往往在认为与自己有关、愿意参与交流的课程中能收获更多,当有内容想要表达的时候,学生会自发地学习语言,也更容易记住;在学生发言时,教师对于其语言使用上的不准确问题进行纠正,以此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在准备和讨论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学习和使用了英语。语言的目的即交际,课程内容与身边的事物相联系,会使得学生有参与课堂、发表言论的欲望,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习了文化,在学习文化的同时开阔了视野,这样的教授效果要比刻意学习语言本身要好的多,学生在参与课堂之后也能获得很大的成就感。
当然,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构成的一个协调统一的系统,教师的指导、启发、监督的作用也是极为关键的,可以强化教学中师生互动时学生的积极性。
4.4重视人的成长与发展
教育是关乎人的教育,外语教育最基本的出发点应该着眼于人的基本发展,关注人生命成长和发展过程。因此,外语教育不仅仅是语言技能训练,把外语知识传递给受教育者,还要关心受教育者的成长与发展。
外语教育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教育效果不是“立竿见影”式的,而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选择形象生动、精美凝练、典雅深邃的外语作品,启发和鼓励受教育者自主学习,积极勇敢的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真正优秀的教育从来就不是教师的不断重复,而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同时,外语教师积极的表扬和肯定,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受教育者学习语言的自信心和语言表达的自信。
外语教育指导受教育者通过语言学习了解世界知识,领悟其文化本质,在知识结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观念意识等方面提升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培养其审美能力、批判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通过受教育者眼界的开阔和与外域文化的交融、陶冶与对照,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唤醒其生命深处的自我意识、生命意识,促使其审美观、价值观、生命感、创造力的觉醒,培养人类共同的价值认同,促进生命个体的总体成长,实现自我生命意义的建构,并促使每一个人学会同他人和谐相处、同其他民族和谐相处、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丰富的生活情趣。
5 结语
我国当前外语教育仍呈现孤立、静态、死板的教学现状。全球化的时代,教育这一社会行为在其理念、职能及其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必将带有社会大背景的社会性质,带有跨国界、跨文化的时代特征。在跨文化教育视野下,外语教育应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采用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自主探索相结合、教师引导语学生主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帮助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判断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强化学生运用语言进行沟通、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始终关注教育过程中人的发展,关注价值、文化、人文体验,关注学生世界观、审美意识、全球意识和道德意识的形成,实现人的最终成长。
参考文献
[1] 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M].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2.
[2] 张华等.课程流派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3] 中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4] 周海燕,王黎明.全球教育背景下的外语教育政策及其启示——以美国与澳大利亚为例[J]. 外国教育研究, 2012(9):116-121.
[5] 史艳英.论外语在高等教育中的隐性功能[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1):24-26.
[6] 陆晓红.走向跨文化理解的外语课程与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 2010(9):83-89.
[7] 朱雪波,王绘建.我国大学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6):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