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型教育管理要以爱育爱,通过实践体验深入开展有趣的少先队活动,让爱的快乐与内涵并驾齐驱,让爱的精彩与提升相映成趣,让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充满幸福和自豪,共同携手追逐着七彩的童年梦想,尽情感受着以爱为本的温暖情怀。
关键词:爱心;真善美;传递;润泽
有人说,教育是一段追求瑰丽梦想的旅程。在这段短暂的行进过程中,孩子们怀揣着美好的憧憬,希望在旅程中欢乐幸福;家长们怀揣着美好的祝福,
祈盼着路途上风景旖旎。作为一名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我深爱着星星火炬事业,深爱着在红领巾文化浸润下健康成长的少先队员。因此,怎样培养有理想、爱学习、爱劳动、全面发展的少先队员,是我一直在深思的问题,也是我不懈努力的方向。我认为,让爱的种子循序渐进地在孩子们懵懂的心田中萌芽,让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充满幸福和自豪,是我们的育人理念,爱智、求真、向善、致美是我们坚持不变的育人方针。
一、寻找真善美,让爱的理念生根发芽
1.中队辅导员以身作则,做好孩子们的榜样
柏拉图曾经说过:“真实的善是每个人的心灵所追求的,是每个人作为他一切行为的目的地。”追求善良和美好是做人的根本。在学校的倡导下,各中队辅导员寻找真善美的激情被点燃,时时处处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和感染着队员们,为他们树立榜样。湖南省长沙市枫树山鸿铭小学(以下简称“我校”)坚持开展的一项活动便是留守儿童和后进生转化的关爱活动,号召全体教师与学生实现“一对一”的帮扶,并为之建立留守儿童及后进生个人档案,做好每次的家访记录以及“将爱撒给每一片绿叶”帮扶日记。有的老师不光为帮扶的孩子定期开展学业辅导,更能给予其生活上的关爱,当孩子们的知心姐姐,为孩子做心理疏导。在这项活动中全体老师都能发扬吃苦和奉献的精神,将关爱送给每一个孩子,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2.打造爱的校园文化
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彰显“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为此,我校倾力打造充满诗意的爱心文化,积极创设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了浓郁、温馨的爱心氛围。结合我校建设,对校园进行了科学的整体规划,让每一面墙会说话,每一处景观能体现学校环境的特色。教室里各班以书法为主题的班刊各具特色,是展示学生才华和记录班级成果的园地,和谐的环境默默地塑造着学生甚至教师的心灵,陶冶着师生的情操,时时浸润着爱的教育。大队部还会利用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等,大力宣传各种美德行为,让“做文明美德少年”成为队员们共同追求的校园时尚。
二、以爱育爱,让爱的雨露润泽生命
1.爱在学校,彰显力量
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组织的魅力与活力所在,爱的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正是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慢慢滋养着队员们的心灵。为了实现以爱育爱的目标,我校开展了“大手拉小手、携手向前走”系列活动。每年九月,一年级小朋友入学的第一周,学校大队部就为他们和六年级各中队牵线搭桥,使他们结成“手拉手友谊班”。要求六年级各中队的每个队员与一年级各班的每个小朋友手拉手、结对子,使一年级新生尽快熟悉校园环境,适应学校生活。此外,一年级新生入队前教育也是“大手拉小手”的系列活动,入队前一星期的队会大队部将五年级中队和一年级的班级结成友谊中队,以“以队带童”的形式,哥哥、姐姐教弟弟、妹妹系红领巾、敬队礼等,成为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活动开展至今,互帮互助、爱护弟弟妹妹已经成为师生的共识,队员们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和感受了友好和关爱。通过这样的友谊班级的形式,师生们普遍反映校园内很少见到高年级的孩子欺负低年级的弟弟、妹妹的现象。在这样和谐的校园氛围下,我们希望通过开展这样的教育活动带动家长共同参与,起到“一个学校教育一批学生,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效应,从而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2.爱在家庭,其乐融融
古语云:“生我者父母也,养我者父母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特别是塑造人的品格是天底下极其高尚与艰苦的事业。孝敬长辈是思想道德素质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校教育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要教育培养学生孝敬长辈的习惯,使他们从小懂得孝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义务和责任孝敬父母。针对这一部分的活动,我校将时间主要集中在寒暑假。“孝敬父母,体验亲情”、“家庭四个一”、评选学期“孝敬之星”、“给父母的一封信”征文大赛等教育活动精彩纷呈。家庭“四个一”即:①对父母说一句感谢的话;②承包一项家务劳动;③为父母洗一次脚;④与父母谈一次心。为了不让这些活动变成光喊口号的教育,我们要求孩子们在假期中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父母下班后消除疲劳,参观父母的工作岗位,和父母一起寻找他们的理想,给父母制作一份精美的小礼物……在家庭中孩子们都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孝敬父母,表达对父母的爱。
3.爱在社区,用心传递
学生只在课堂上受教育是不够的,
他们必须拓宽视野,加强与社区的联系、互动、融合。一些发达国家在“学社”融合(学校和社区的合作)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比如,美国非常强调“服务学习”,常组织大中小学生参加服务社区的活动。在服务社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一些关键的能力,培养其社会责任心。作为一门必修课,社区服务结束的时候,学校会对学生进行考评,合格了才能拿到学分。就我校而言,每年的学雷锋活动月也是个很好的契机,学校以班级为单位成立了“学雷锋活动小志愿者服务队”,到周边社区轮流开展学雷锋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孩子们自发地走进社区老年活动中,帮助老人打扫卫生,为老人送上精彩的自编节目,送去慰问品,让爱心的接力棒在关爱和感恩中不断传递。
4.爱在社会,润泽生命
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我们享用的每一件物品,得到的每一次帮助,都离不开他人的智慧、劳动与爱心的付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享受他人提供的各种服务,所以,我们要尽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如孩子们最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便是“跳蚤市场”,每到这个时刻,队员们都会从家中拿出自己最喜爱的玩具或闲置书刊进行交易,所得善款捐给“长沙市青少年爱心基金”,用于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小伙伴。“爱的小棉衣”捐赠活动在媒体的帮助下更是扩大了传递爱心的社会影响,让那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山区儿童穿上了崭新而又温暖的棉衣……“爱在社会”教育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大为增强。
正是营造了这样一种充满爱心的成长环境,让每一个孩子收获了成就感和幸福感,让那些鲜活的生命拥有了灵性和美丽。面对新一代队员,大队辅导员也会遇到新的挑战,如何让少先队工作在多元文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深度,富有生命力;如何借助“温暖的大手”促进社会资源的整合,为队员成长开拓更广阔的天地;如何在时代主旋律下,开启队员的心智,使其烙上红色思想的印记……我将带着这些思考,勇于尝试,不断反思,让每一个鲜活的“红领巾”都能成就一个梦想。我相信,只有追求真爱和自由的教育,才能让爱的旅途斑斓多姿;只有撒播爱的种子,才能培育出美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杨晓亚.让德性“敞亮”起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07).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枫树山鸿铭小学)
关键词:爱心;真善美;传递;润泽
有人说,教育是一段追求瑰丽梦想的旅程。在这段短暂的行进过程中,孩子们怀揣着美好的憧憬,希望在旅程中欢乐幸福;家长们怀揣着美好的祝福,
祈盼着路途上风景旖旎。作为一名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我深爱着星星火炬事业,深爱着在红领巾文化浸润下健康成长的少先队员。因此,怎样培养有理想、爱学习、爱劳动、全面发展的少先队员,是我一直在深思的问题,也是我不懈努力的方向。我认为,让爱的种子循序渐进地在孩子们懵懂的心田中萌芽,让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充满幸福和自豪,是我们的育人理念,爱智、求真、向善、致美是我们坚持不变的育人方针。
一、寻找真善美,让爱的理念生根发芽
1.中队辅导员以身作则,做好孩子们的榜样
柏拉图曾经说过:“真实的善是每个人的心灵所追求的,是每个人作为他一切行为的目的地。”追求善良和美好是做人的根本。在学校的倡导下,各中队辅导员寻找真善美的激情被点燃,时时处处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和感染着队员们,为他们树立榜样。湖南省长沙市枫树山鸿铭小学(以下简称“我校”)坚持开展的一项活动便是留守儿童和后进生转化的关爱活动,号召全体教师与学生实现“一对一”的帮扶,并为之建立留守儿童及后进生个人档案,做好每次的家访记录以及“将爱撒给每一片绿叶”帮扶日记。有的老师不光为帮扶的孩子定期开展学业辅导,更能给予其生活上的关爱,当孩子们的知心姐姐,为孩子做心理疏导。在这项活动中全体老师都能发扬吃苦和奉献的精神,将关爱送给每一个孩子,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2.打造爱的校园文化
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彰显“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为此,我校倾力打造充满诗意的爱心文化,积极创设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了浓郁、温馨的爱心氛围。结合我校建设,对校园进行了科学的整体规划,让每一面墙会说话,每一处景观能体现学校环境的特色。教室里各班以书法为主题的班刊各具特色,是展示学生才华和记录班级成果的园地,和谐的环境默默地塑造着学生甚至教师的心灵,陶冶着师生的情操,时时浸润着爱的教育。大队部还会利用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等,大力宣传各种美德行为,让“做文明美德少年”成为队员们共同追求的校园时尚。
二、以爱育爱,让爱的雨露润泽生命
1.爱在学校,彰显力量
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组织的魅力与活力所在,爱的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正是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慢慢滋养着队员们的心灵。为了实现以爱育爱的目标,我校开展了“大手拉小手、携手向前走”系列活动。每年九月,一年级小朋友入学的第一周,学校大队部就为他们和六年级各中队牵线搭桥,使他们结成“手拉手友谊班”。要求六年级各中队的每个队员与一年级各班的每个小朋友手拉手、结对子,使一年级新生尽快熟悉校园环境,适应学校生活。此外,一年级新生入队前教育也是“大手拉小手”的系列活动,入队前一星期的队会大队部将五年级中队和一年级的班级结成友谊中队,以“以队带童”的形式,哥哥、姐姐教弟弟、妹妹系红领巾、敬队礼等,成为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活动开展至今,互帮互助、爱护弟弟妹妹已经成为师生的共识,队员们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和感受了友好和关爱。通过这样的友谊班级的形式,师生们普遍反映校园内很少见到高年级的孩子欺负低年级的弟弟、妹妹的现象。在这样和谐的校园氛围下,我们希望通过开展这样的教育活动带动家长共同参与,起到“一个学校教育一批学生,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效应,从而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2.爱在家庭,其乐融融
古语云:“生我者父母也,养我者父母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特别是塑造人的品格是天底下极其高尚与艰苦的事业。孝敬长辈是思想道德素质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校教育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要教育培养学生孝敬长辈的习惯,使他们从小懂得孝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义务和责任孝敬父母。针对这一部分的活动,我校将时间主要集中在寒暑假。“孝敬父母,体验亲情”、“家庭四个一”、评选学期“孝敬之星”、“给父母的一封信”征文大赛等教育活动精彩纷呈。家庭“四个一”即:①对父母说一句感谢的话;②承包一项家务劳动;③为父母洗一次脚;④与父母谈一次心。为了不让这些活动变成光喊口号的教育,我们要求孩子们在假期中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父母下班后消除疲劳,参观父母的工作岗位,和父母一起寻找他们的理想,给父母制作一份精美的小礼物……在家庭中孩子们都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孝敬父母,表达对父母的爱。
3.爱在社区,用心传递
学生只在课堂上受教育是不够的,
他们必须拓宽视野,加强与社区的联系、互动、融合。一些发达国家在“学社”融合(学校和社区的合作)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比如,美国非常强调“服务学习”,常组织大中小学生参加服务社区的活动。在服务社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一些关键的能力,培养其社会责任心。作为一门必修课,社区服务结束的时候,学校会对学生进行考评,合格了才能拿到学分。就我校而言,每年的学雷锋活动月也是个很好的契机,学校以班级为单位成立了“学雷锋活动小志愿者服务队”,到周边社区轮流开展学雷锋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孩子们自发地走进社区老年活动中,帮助老人打扫卫生,为老人送上精彩的自编节目,送去慰问品,让爱心的接力棒在关爱和感恩中不断传递。
4.爱在社会,润泽生命
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我们享用的每一件物品,得到的每一次帮助,都离不开他人的智慧、劳动与爱心的付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享受他人提供的各种服务,所以,我们要尽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如孩子们最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便是“跳蚤市场”,每到这个时刻,队员们都会从家中拿出自己最喜爱的玩具或闲置书刊进行交易,所得善款捐给“长沙市青少年爱心基金”,用于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小伙伴。“爱的小棉衣”捐赠活动在媒体的帮助下更是扩大了传递爱心的社会影响,让那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山区儿童穿上了崭新而又温暖的棉衣……“爱在社会”教育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大为增强。
正是营造了这样一种充满爱心的成长环境,让每一个孩子收获了成就感和幸福感,让那些鲜活的生命拥有了灵性和美丽。面对新一代队员,大队辅导员也会遇到新的挑战,如何让少先队工作在多元文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深度,富有生命力;如何借助“温暖的大手”促进社会资源的整合,为队员成长开拓更广阔的天地;如何在时代主旋律下,开启队员的心智,使其烙上红色思想的印记……我将带着这些思考,勇于尝试,不断反思,让每一个鲜活的“红领巾”都能成就一个梦想。我相信,只有追求真爱和自由的教育,才能让爱的旅途斑斓多姿;只有撒播爱的种子,才能培育出美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杨晓亚.让德性“敞亮”起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07).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枫树山鸿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