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果只满足于简单的知识识记,那么历史学习就只浮于表面,无法达到学习历史的根本目的。博古通今,深入分析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总结发展进程中的得与失、经验和教训,才能更好地提升初中历史的学科素养。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为相关的教育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意见。
关键词:历史重大事件 理解分析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规定,七年级学生正式开始学习中国历史,并将成绩计入学生总成绩。但一般情况下,我国大部分家长和学生都把历史学习当成是简单的熟读和记忆,认为历史学习没什么难度,只要将相关事件的人物、时间、地点、过程记住,历史便能学好。这样的认识未免有失偏颇。识记是学习历史最基本的前提,但要学好历史,必须要在识记的基础上学会理解分析、归纳总结,从而提升家国情怀、时空观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成人成才后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历史学习是通过古今中外重大的历史事件来分析、研究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规律,总结经验与教训,供世界各国参考和借鉴。让各国在治理国家和社会的过程中,少走一些弯路,为当今社会服务,才是历史学习的现实价值。
首先,对历史上重大事件的认识必须建立在对当时的客观环境的辩证分析上。理解包括对历史概念和历史背景的理解以及特定的历史阶段特定社会现象的理解等,只有这些理解透彻了,我们才能更深入地分析历史、借鉴经验。例如,在俄国农奴制改革过程中,明确亚历山大二世发展资本主义必备的资金、劳动力、市场等条件是理解、分析能力的充分体现,更能提升学生历史辩证地看问题的学科核心素养。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远远落后于欧洲,阻碍发展的原因涉及资本家在开办工厂时必须具备的主要要素——资金、劳动力、市场。农奴被地主束缚在土地上,资本家开办工厂雇佣不到廉价自由的劳动力,资本家雇佣工人的成本会成倍增加,这严重损害资产阶级利益。此外,即使资本家能开工生产出大量产品,农奴在当时的俄国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且非常贫穷,没有购买力,产品无市场,资金没办法回笼也让资本家破产崩溃。因此,亚历山大二世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解决这三个问题,反映了他的高超智慧:(1)他解放農奴,让农奴成为自由人,自由人多了,资本家能雇佣工人的数量成倍增加,雇佣劳动力成本降低,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2)农奴解放时可以获得一块份地,通过耕种这块份地,解决温饱问题,多余的粮食饲养家禽家畜,还可去市场出售。解放后的农奴开始富裕,要改善自己的生活必然会购买工业产品,购买力提高,市场问题自然解决。(3)农奴想获得这块份地就要高价赎买,地主可以在农奴赎买份地时获得大量资金。为发展资本主义,政府会贷款给资本家,解决了他们的资金问题,既维护了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的利益,又缓和了与农奴之间的矛盾,巩固地主阶级统治,可谓高明之举。
如果不能根据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加以分析,只记住改革内容却不能分析改革的实质和得失,历史学习的意义就不大,由此可见辩证历史分析的重要性。
其次,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相互关系的理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只分析中国国情不分析当时国际背景,就会陷于偏执和狭隘;只分析国际背景不分析当时的中国国情,就不能了解中国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发展状况。例如,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滇缅公路对作战双方如此重要,体现了跨时空、依据国际国内背景宏观分析问题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打通滇缅公路?英美盟军为什么把战略物资运往中国,支援中国抗战?既然援助中国,又为什么不能从东南沿海运输战略物资?……这一系列问题,既要从国内背景来分析,又要从国际背景来分析。从国内背景来看,1942年日本已经占领大半个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已被日本海陆空全面封锁,国外战略物资从东南沿海地区的海上、陆上、空中根本运输不了。连接重庆和大西南的只有南部的滇缅公路和跨越喜马拉雅山的驼峰航线,美国的飞虎队飞跃驼峰航线运送战略物资损失太大,运输成本太高。只有打通滇缅公路,从东南亚把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内地。因此,滇缅公路像一条病人的生命线,一旦被日本掐断,西南地区会孤立无援,对中国抗战形势极为不利。当然还有解救被日军围困的英军等其他原因,所以滇缅公路在抗战时期极为重要。从国际背景来看,日本占领大半个中国,并且对东南亚形成合围之势,太平洋大片岛屿已被日本占领,欧洲、北非等大片领土也落入到德、意之手,法国沦陷,苏德战争爆发……这些事件让英美非常担心自身安危,所以尽力援助国民党政府抗击日军,为自己减轻压力,这是英美援助中国战略物资的国际背景。东南沿海海陆空通道全被封锁,只剩下滇缅公路这一条国际通道,造成日本和中美英三国对滇缅公路的争夺如此激烈。
如果不能结合当时特定的国内、国际背景,从时间、空间上来分析中国战场乃至亚洲战场的形势,学生很难理解滇缅公路的重要性。
最后,某一历史阶段的历史现象和历史关系还必须结合历史主角的性质、主张、代表的阶级进行分析,才能得出全面客观的结论。例如,明确1927年到1936年在党的历史上为什么被称为土地革命时期,是理解分析能力的综合体现。
在国共两党发展历史上,国共十年内战同学们都能理解,因为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中国共产党人先后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国共两党从此处于十年内战当中。但这一段时间又被称为土地革命时期,学生可能不太理解。教师必须要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来分析这一时期名称的由来,学生理解了这一时期名称由来,很多深层次的历史规律自然会融会贯通。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联合中国农民阶级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注定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任务十分艰巨。在当时的中国,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帝国主义势力十分强大,并相互妥协和勾结,关系十分复杂。中国共产党要完成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只依靠工人阶级力量是不够的,还必须要联合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商人,特别是农民阶级,这样才能够有足够的力量推翻强大的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等势力。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革命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像俄国那样通过十月革命取得成功是不可行的。中俄的国情不同:俄国的资产阶级力量在城市不够强大,而中国资产阶级力量在中心城市十分强大,如果在中心城市进行起义,中国共产党有可能会被国民党彻底消灭。因此,毛泽东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为中国共产党只有到农村去发展壮大,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才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出路。怎样在广大农村站稳脚跟?那只有得到根据地农民的支持。要想得到农民的支持,共产党只有在农村革命根据地采取措施,维护农民的利益。农民当家作主了,才会支持中国共产党。而全国大中小型企业都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全国的土地都掌握在地主阶级手中,于是中国共产党每建立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便在这块根据地上进行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农民有了土地和粮食,生活富裕了,自然不会忘记共产党,他们必然拥护和支持共产党。这样,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就会不断发展壮大。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土地革命时期就不难理解了。这样的解释和分析,使学生对这一时期党的各项措施理解得更深更透,明白中国共产党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价值取向——为天下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学生由此更深刻地理解了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原因。
学习历史的基础知识如时间、地点、人物就像学习语文中的字、词、句一样,识记是前提,但更重要的是学会归纳和总结,特别是培养理解分析能力,如此才能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任何一门学科必然有其现实意义,历史学习者不能从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中分析得与失、为我所用,就失去它本来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小童.驼峰航线[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
关键词:历史重大事件 理解分析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规定,七年级学生正式开始学习中国历史,并将成绩计入学生总成绩。但一般情况下,我国大部分家长和学生都把历史学习当成是简单的熟读和记忆,认为历史学习没什么难度,只要将相关事件的人物、时间、地点、过程记住,历史便能学好。这样的认识未免有失偏颇。识记是学习历史最基本的前提,但要学好历史,必须要在识记的基础上学会理解分析、归纳总结,从而提升家国情怀、时空观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成人成才后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历史学习是通过古今中外重大的历史事件来分析、研究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规律,总结经验与教训,供世界各国参考和借鉴。让各国在治理国家和社会的过程中,少走一些弯路,为当今社会服务,才是历史学习的现实价值。
首先,对历史上重大事件的认识必须建立在对当时的客观环境的辩证分析上。理解包括对历史概念和历史背景的理解以及特定的历史阶段特定社会现象的理解等,只有这些理解透彻了,我们才能更深入地分析历史、借鉴经验。例如,在俄国农奴制改革过程中,明确亚历山大二世发展资本主义必备的资金、劳动力、市场等条件是理解、分析能力的充分体现,更能提升学生历史辩证地看问题的学科核心素养。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远远落后于欧洲,阻碍发展的原因涉及资本家在开办工厂时必须具备的主要要素——资金、劳动力、市场。农奴被地主束缚在土地上,资本家开办工厂雇佣不到廉价自由的劳动力,资本家雇佣工人的成本会成倍增加,这严重损害资产阶级利益。此外,即使资本家能开工生产出大量产品,农奴在当时的俄国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且非常贫穷,没有购买力,产品无市场,资金没办法回笼也让资本家破产崩溃。因此,亚历山大二世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解决这三个问题,反映了他的高超智慧:(1)他解放農奴,让农奴成为自由人,自由人多了,资本家能雇佣工人的数量成倍增加,雇佣劳动力成本降低,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2)农奴解放时可以获得一块份地,通过耕种这块份地,解决温饱问题,多余的粮食饲养家禽家畜,还可去市场出售。解放后的农奴开始富裕,要改善自己的生活必然会购买工业产品,购买力提高,市场问题自然解决。(3)农奴想获得这块份地就要高价赎买,地主可以在农奴赎买份地时获得大量资金。为发展资本主义,政府会贷款给资本家,解决了他们的资金问题,既维护了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的利益,又缓和了与农奴之间的矛盾,巩固地主阶级统治,可谓高明之举。
如果不能根据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加以分析,只记住改革内容却不能分析改革的实质和得失,历史学习的意义就不大,由此可见辩证历史分析的重要性。
其次,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相互关系的理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只分析中国国情不分析当时国际背景,就会陷于偏执和狭隘;只分析国际背景不分析当时的中国国情,就不能了解中国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发展状况。例如,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滇缅公路对作战双方如此重要,体现了跨时空、依据国际国内背景宏观分析问题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打通滇缅公路?英美盟军为什么把战略物资运往中国,支援中国抗战?既然援助中国,又为什么不能从东南沿海运输战略物资?……这一系列问题,既要从国内背景来分析,又要从国际背景来分析。从国内背景来看,1942年日本已经占领大半个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已被日本海陆空全面封锁,国外战略物资从东南沿海地区的海上、陆上、空中根本运输不了。连接重庆和大西南的只有南部的滇缅公路和跨越喜马拉雅山的驼峰航线,美国的飞虎队飞跃驼峰航线运送战略物资损失太大,运输成本太高。只有打通滇缅公路,从东南亚把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内地。因此,滇缅公路像一条病人的生命线,一旦被日本掐断,西南地区会孤立无援,对中国抗战形势极为不利。当然还有解救被日军围困的英军等其他原因,所以滇缅公路在抗战时期极为重要。从国际背景来看,日本占领大半个中国,并且对东南亚形成合围之势,太平洋大片岛屿已被日本占领,欧洲、北非等大片领土也落入到德、意之手,法国沦陷,苏德战争爆发……这些事件让英美非常担心自身安危,所以尽力援助国民党政府抗击日军,为自己减轻压力,这是英美援助中国战略物资的国际背景。东南沿海海陆空通道全被封锁,只剩下滇缅公路这一条国际通道,造成日本和中美英三国对滇缅公路的争夺如此激烈。
如果不能结合当时特定的国内、国际背景,从时间、空间上来分析中国战场乃至亚洲战场的形势,学生很难理解滇缅公路的重要性。
最后,某一历史阶段的历史现象和历史关系还必须结合历史主角的性质、主张、代表的阶级进行分析,才能得出全面客观的结论。例如,明确1927年到1936年在党的历史上为什么被称为土地革命时期,是理解分析能力的综合体现。
在国共两党发展历史上,国共十年内战同学们都能理解,因为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中国共产党人先后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国共两党从此处于十年内战当中。但这一段时间又被称为土地革命时期,学生可能不太理解。教师必须要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来分析这一时期名称的由来,学生理解了这一时期名称由来,很多深层次的历史规律自然会融会贯通。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联合中国农民阶级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注定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任务十分艰巨。在当时的中国,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帝国主义势力十分强大,并相互妥协和勾结,关系十分复杂。中国共产党要完成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只依靠工人阶级力量是不够的,还必须要联合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商人,特别是农民阶级,这样才能够有足够的力量推翻强大的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等势力。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革命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像俄国那样通过十月革命取得成功是不可行的。中俄的国情不同:俄国的资产阶级力量在城市不够强大,而中国资产阶级力量在中心城市十分强大,如果在中心城市进行起义,中国共产党有可能会被国民党彻底消灭。因此,毛泽东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为中国共产党只有到农村去发展壮大,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才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出路。怎样在广大农村站稳脚跟?那只有得到根据地农民的支持。要想得到农民的支持,共产党只有在农村革命根据地采取措施,维护农民的利益。农民当家作主了,才会支持中国共产党。而全国大中小型企业都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全国的土地都掌握在地主阶级手中,于是中国共产党每建立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便在这块根据地上进行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农民有了土地和粮食,生活富裕了,自然不会忘记共产党,他们必然拥护和支持共产党。这样,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就会不断发展壮大。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土地革命时期就不难理解了。这样的解释和分析,使学生对这一时期党的各项措施理解得更深更透,明白中国共产党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价值取向——为天下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学生由此更深刻地理解了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原因。
学习历史的基础知识如时间、地点、人物就像学习语文中的字、词、句一样,识记是前提,但更重要的是学会归纳和总结,特别是培养理解分析能力,如此才能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任何一门学科必然有其现实意义,历史学习者不能从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中分析得与失、为我所用,就失去它本来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小童.驼峰航线[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