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以来,由教育部、财政部启动的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国家培训项目在中西部许多省展开,2014年12月份,我有幸做为甘肃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培养对象来到冰城哈尔滨参加了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承担的国培项目,期间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思让我感触很深,一直以来,很想将自己对这次国培的一些感想写下来,但一是一直忙于教学工作,二是觉得自己这些想法还需要时间的沉淀,所以,一直未动笔,今天,我终于下决心将自己对这次国培乃至自己断断续续参加的各种网络研修的一些不成熟、不全面的想法写下来,一是了却我一桩心愿,使自己无愧此行,二是供各位同行点评指教。
一、教师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在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学习的将近二十天的时间里,我们参加了各类专家的讲座,有教学改革方面的,有优秀教师教学经验介绍方面的,有学校管理方面的,有师德修养方面的,有弘扬国学方面的,等等;同时,我们也在哈三中和黑龙江省实验中学参加了实地教学观摩,无论是参加专家的各类讲座还是实地教学观摩,对我来说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理念的更新,教学思想的提高,我感觉,在二十二年的教学生涯里,自己一直在做一个教书匠,在做一个知识的灌输者,尤其在近几年,一是由于自己本身产生了职业倦怠感,二是以为自己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至少也能算得上一名经验型的教师,通过这次培训我发现自己的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是一种安于现状、固步自封的表现,也是一种对自己和教育不负责的态度, 自己需要给自己教师角色重新定位:
1、要做一名学习型的教师。陶行知说过:今日之学生就是将来之公民。教师承担的是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教,即传授知识,纠正缺点和错误使其规范,育,即培育,包括健康成长、能力的生成、创造性的培养等等,这就说明教师职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教育的对象也在变得复杂化、多样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去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做一名合乎时代要求的教师。
2、要做一名创新型的教师。在哈学习期间,专家们的讲座个个都让我深受启发,都代表一种新的教学思想,我感觉一是这些教育思想和方法都成了我教育实践的宝贵财富,如,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德育院的由沙丘老师提出的生态体验——一种崭新的德育模式,变空洞说教为生态体验式的德育教育模式,我感触很深;二是教育作为一种事业,有人在前沿研究创新,引领着教育的发展,是教育的希望和活力所在,我们一线教师更应该在教学、教研、教改领域有所创新。
3、要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教师研究包括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研究教改、研究教学思想等等。在哈学习期间,令我感触至深的是这些专家都来源于一线教师,他们能将教师做成专家型教师与他们的潜心研究分不开,可以说,他们既成就了教育又成就了自己的事业。有人说过:普通教师在讲述,好教师在解释,优秀教师在演示,伟大的教师在启发。我们用什么启发学生?那就靠建立在研究基础之上的教学功底和教学理论。
二、德育工作不可缺失
在哈學习期间,我感觉到了浓浓的德育教育的氛围。如,满洲里市第十一中学贺国卿副校长关于国学研究的讲座,使我对国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也使我感受到教师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在今天这样一个大的教育背景下,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照搬和模仿西方教育模式的倾向,我觉得贺校长这种对国学潜心研究的做法以及将国学教育贯穿在学校德育工作过程中的想法对弘扬国学、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作业。是的,我们的祖先在精神修养、道德修养、教育思想等方面都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我觉得,将这些思想贯穿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是十分正确的,如,学校可以选择《三字经》和《道德经》的部分篇章做为学校德育教材读本。另外,在哈期间,我们现场观摩了黑龙江省实验中学的德育教育情况,我感觉,这个学校的学生德育工作是很成功的,如,他们学校开设了道德讲堂课,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加这样的讲座,学校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和德育工作方面的教育气氛确实很浓;然后,我感觉这个学校德育工作很见实效,具体表现在学生的言谈举止,行为礼仪上,如,这个学校的学生在遇见我们远道而来的老师时,几乎都要站得端端正正鞠躬问一声:老师好!这让我想起了英国贵族学校伊顿公学要求学生穿燕尾服,培养学生绅士风度的做法。这种情况在我去过的其他学校就不明显,尤其在我所在的这边学校,德育工作和弘扬国学这样沉重的话题只交给班主任和语文老师,这显然是不够的,这应该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应承担的责任。
三、教改的后面应多几分淡定
在哈期间,我确确实实接受了一些新的、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法的洗礼,而且近几年我还参加了许多网络研修,从前几年的教改到今天倡导的构建高效课堂,从学习衡水中学到学习杜郎口中学、毛坦厂中学,这些举措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希望、生机和活力,也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榜样,而且对我们的教育有很强的指导性,但是,在这些新的教育思想的后面我们应多几分冷静的思考,这些新的教育思想是不是完全适应本地区、本学校?我们有没有必要考虑教育改革的客观规律?拿来一种新东西是不是就照抄照搬?我们传统的一些教育思想和做法有没有必要继续坚持?在这一点上,东北师大附中的孙立权老师的讲座谈得很深刻,他首先谈了自己的语文教学经验,然后以泼辣犀利的语言谈了自己对教育改革、学习别人先进经验的看法,事实上,他表述的思想就是传统的东西应合理的继承,学习别人的东西应符合客观规律和自己的实际,不能一哄而起、一哄而散,尤其是教育改革这个严肃的话题。
四、应加强同行教师的交流
在哈学习期间,我们和专家教授们进行了交流,和黑龙江的同行教师进行了交流,也和甘肃本省的教师进行了交流,有教学上的、有思想上的、有做人方面的、也有对工作的看法方面的,真是大开眼界,收益颇丰,我们做教师的,平时这种交流实在太少,同一个工作、同一个环境、同一个节奏,几十年如此,肯定会产生职业倦怠感,这样的培训,既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也是对教师心理倦怠的调试,我感觉效果很好。同时,我们在哈尔滨也感受到浓浓的异域风情和文化:冰天雪地的世界、零下30度的低温、哈尔滨的冰雕、俄罗斯式的建筑(如索菲亚大教堂)、松花江上的狗拉雪橇、雪乡的美丽雪景、东北的二人转,等等,这一切均让人耳目一新,既增长见识,又增长学识,是一次对自己教师职业能力方面和人生阅历方面的充电。
一、教师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在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学习的将近二十天的时间里,我们参加了各类专家的讲座,有教学改革方面的,有优秀教师教学经验介绍方面的,有学校管理方面的,有师德修养方面的,有弘扬国学方面的,等等;同时,我们也在哈三中和黑龙江省实验中学参加了实地教学观摩,无论是参加专家的各类讲座还是实地教学观摩,对我来说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理念的更新,教学思想的提高,我感觉,在二十二年的教学生涯里,自己一直在做一个教书匠,在做一个知识的灌输者,尤其在近几年,一是由于自己本身产生了职业倦怠感,二是以为自己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至少也能算得上一名经验型的教师,通过这次培训我发现自己的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是一种安于现状、固步自封的表现,也是一种对自己和教育不负责的态度, 自己需要给自己教师角色重新定位:
1、要做一名学习型的教师。陶行知说过:今日之学生就是将来之公民。教师承担的是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教,即传授知识,纠正缺点和错误使其规范,育,即培育,包括健康成长、能力的生成、创造性的培养等等,这就说明教师职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教育的对象也在变得复杂化、多样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去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做一名合乎时代要求的教师。
2、要做一名创新型的教师。在哈学习期间,专家们的讲座个个都让我深受启发,都代表一种新的教学思想,我感觉一是这些教育思想和方法都成了我教育实践的宝贵财富,如,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德育院的由沙丘老师提出的生态体验——一种崭新的德育模式,变空洞说教为生态体验式的德育教育模式,我感触很深;二是教育作为一种事业,有人在前沿研究创新,引领着教育的发展,是教育的希望和活力所在,我们一线教师更应该在教学、教研、教改领域有所创新。
3、要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教师研究包括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研究教改、研究教学思想等等。在哈学习期间,令我感触至深的是这些专家都来源于一线教师,他们能将教师做成专家型教师与他们的潜心研究分不开,可以说,他们既成就了教育又成就了自己的事业。有人说过:普通教师在讲述,好教师在解释,优秀教师在演示,伟大的教师在启发。我们用什么启发学生?那就靠建立在研究基础之上的教学功底和教学理论。
二、德育工作不可缺失
在哈學习期间,我感觉到了浓浓的德育教育的氛围。如,满洲里市第十一中学贺国卿副校长关于国学研究的讲座,使我对国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也使我感受到教师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在今天这样一个大的教育背景下,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照搬和模仿西方教育模式的倾向,我觉得贺校长这种对国学潜心研究的做法以及将国学教育贯穿在学校德育工作过程中的想法对弘扬国学、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作业。是的,我们的祖先在精神修养、道德修养、教育思想等方面都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我觉得,将这些思想贯穿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是十分正确的,如,学校可以选择《三字经》和《道德经》的部分篇章做为学校德育教材读本。另外,在哈期间,我们现场观摩了黑龙江省实验中学的德育教育情况,我感觉,这个学校的学生德育工作是很成功的,如,他们学校开设了道德讲堂课,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加这样的讲座,学校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和德育工作方面的教育气氛确实很浓;然后,我感觉这个学校德育工作很见实效,具体表现在学生的言谈举止,行为礼仪上,如,这个学校的学生在遇见我们远道而来的老师时,几乎都要站得端端正正鞠躬问一声:老师好!这让我想起了英国贵族学校伊顿公学要求学生穿燕尾服,培养学生绅士风度的做法。这种情况在我去过的其他学校就不明显,尤其在我所在的这边学校,德育工作和弘扬国学这样沉重的话题只交给班主任和语文老师,这显然是不够的,这应该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应承担的责任。
三、教改的后面应多几分淡定
在哈期间,我确确实实接受了一些新的、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法的洗礼,而且近几年我还参加了许多网络研修,从前几年的教改到今天倡导的构建高效课堂,从学习衡水中学到学习杜郎口中学、毛坦厂中学,这些举措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希望、生机和活力,也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榜样,而且对我们的教育有很强的指导性,但是,在这些新的教育思想的后面我们应多几分冷静的思考,这些新的教育思想是不是完全适应本地区、本学校?我们有没有必要考虑教育改革的客观规律?拿来一种新东西是不是就照抄照搬?我们传统的一些教育思想和做法有没有必要继续坚持?在这一点上,东北师大附中的孙立权老师的讲座谈得很深刻,他首先谈了自己的语文教学经验,然后以泼辣犀利的语言谈了自己对教育改革、学习别人先进经验的看法,事实上,他表述的思想就是传统的东西应合理的继承,学习别人的东西应符合客观规律和自己的实际,不能一哄而起、一哄而散,尤其是教育改革这个严肃的话题。
四、应加强同行教师的交流
在哈学习期间,我们和专家教授们进行了交流,和黑龙江的同行教师进行了交流,也和甘肃本省的教师进行了交流,有教学上的、有思想上的、有做人方面的、也有对工作的看法方面的,真是大开眼界,收益颇丰,我们做教师的,平时这种交流实在太少,同一个工作、同一个环境、同一个节奏,几十年如此,肯定会产生职业倦怠感,这样的培训,既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也是对教师心理倦怠的调试,我感觉效果很好。同时,我们在哈尔滨也感受到浓浓的异域风情和文化:冰天雪地的世界、零下30度的低温、哈尔滨的冰雕、俄罗斯式的建筑(如索菲亚大教堂)、松花江上的狗拉雪橇、雪乡的美丽雪景、东北的二人转,等等,这一切均让人耳目一新,既增长见识,又增长学识,是一次对自己教师职业能力方面和人生阅历方面的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