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让他们从小就养成不迷信、不盲从、乐于动手的习惯,是教育的目标之一。有效地培养孩子们热爱科学的精神,不是教育者用口号促成的,需要有效地引领,教学最终目的不是告诉,而是让学生养成探索知识的习惯,因此教师要运用多种途径,给学生打造通向科学大门的钥匙。
一、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
在现在的考试制度下,小学科学这门课程成了地地道道的“副科”,别说是跟语数英等课程相比,即使是跟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相比,也是明显不如,学生厌学情绪很高。究其原因,大致归纳起来有这么几点:首先,是考试制度造成的。考试制度造成了语数英的地位被人为提高,社会、家长、学生被胁迫性地追逐这些考试评价科目,必将造成非考试评价的科目受到漠视。其次,是社会效益的短视。为什么小学科学竟然比不上音体美等学科呢?这也是社会效益的短视造成的。音体美能够或者增强体质,或者陶冶情操增加技能,更有可能还可以参加一些艺术类的考试,打通通向大学的捷径,而小学科学只能给人一个遥远的梦想。最后,是教师教学手段的落后单调。学校与社会的不重视,极大影响了科学教师对学科教学的积极性,本身来说教学的方法就应该是灵活多变的,对于科学这门学科更应该如此,教师只是在课堂上做知识的讲解和灌输,怎么能不让天生活泼好动的孩子心生厌倦?
二、小学科学教学可以采用的途径
笔者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无力去改变招生考试的制度,也不能左右社会、家长的认识,只能从自身的角度,去改变自己的课堂的生态环境,让学生在教师所耕种的课堂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科学教师要能够运用多种途径,吸引孩子们对科学课堂的喜爱,进而促进他们对科学的热爱乃至形成痴迷之情。
(一)优化学习方式
小学科学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必须关注学习方式的变革,这种变革不一定是全面否定以前的学习方式,要本着落后的学习方式摒弃、有效但不高效的教学方式要及时优化的原则,使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在新的教学方式中,对科学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激活本该早就属于他们的对科学的热情。
笔者在教学中着重运用“学讲方式”,激发学生合作的热情,让学生感受到被需要的成功感。比如在学习《水和空气》一部分的时候,主要由学生先来谈谈对于水和空气的认识,对于水和空气的作用,学生自己展开讨论然后进行交流。当学生对于这两种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区别这两种事物的不同点。对于拓展教学,也是必须体现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教师务必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结果,比如“水和其他液体(比如食用油)有何不同点,怎样比较出哪一个重”“空气有重量吗?你有什么方法可以判断出来”……这些问题要让学生之间展开探讨,他们之间的讨论即使有点慢,甚至不很科学准确,教师也不要去打断他们,更不能取代他们,这样他们在自我的发现中逐渐感受到课堂的魅力,在自我的展示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不要老是每一节课都抱着同样的教学方法不放,记得与其他同行交流时,很多老师认为,小学科学是副科,没有人重视,又不考试,没有人会在意你用什么教学方法,只要带着学生了解一下,没必要花费心思创新,学生爱听不听……再加之很多科学教师都是由语数外教师兼任的,他们认为与其在科学学科上面花费心思不如在语数外学科上面多花费心思了,这就是科学教师真实的心理想法。
其实,作为教师,笔者认为首先得是教育者,其次才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首先要有更为高远的眼光,更为阔大的胸怀和更为长远的教育追求,不能目光短浅。作为小学科学学科,涵盖了很多我们语数外科目所不能涵盖的知识,承载了其他学科所不能承载的梦想和追求,科学的知识在学生心中有很多未解的谜团,能用科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这难道不够重要吗?
笔者在科学学科的教学中,本着学科教学平等的思想,本着科学教学以我为表率的追求,执着于创新教学方法,比如在教学“动物”一章中的《蜗牛》一课的时候,考虑到很多学生没有注意观察过蜗牛,甚至有的学生没有见过蜗牛,如果教师课前不布置学生做好必备的功课,上课只能让学生在那里空想了。笔者在课前就布置了学生在放学后先去观察蜗牛:仔细观察蜗牛,要了解它的每一个部位的名称;蜗牛是如何行走的;蜗牛是如何进食的,又是如何排泄的;蜗牛是如何睡觉的……学生对于这些作业是很兴奋的,他们乐于这样的作业,通过这样的作业同时锻炼了自己观察、思考的能力。等到上课的时候,再让学生发言,学生异常活跃,不需要老师开口,学生们基本上都已经差不多把课堂的任务完成了。教师再进一步用多媒体通过图片、动漫、影片的形式展示一些学生没有注意或者不容易观察到的细节,让“蜗牛”更加全面细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教学,课堂上的学生不再昏昏欲睡,反而惊叹声、尖叫声充满课堂。
(三)丰富活动体验
科学知识不只是要从书本上面学习,更要通过亲身的实践来探索,科学的知识不能靠教师课堂上的灌输,探求科学知识的习惯更不能只靠学生自主获得,教师要加强引导,教师要充分利用大自然的、社会的资源,给学生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活动体验,让学生不知不觉间就产生了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首先要尽可能多让学生观察,比如校园的树木、花草,校园中的小动物(蜗牛、蚯蚓、蚂蚁等),充分利用校园的免费资源,不要认为课堂教学就要把学生关进教室,大自然就是最有效地课堂;其次可以让学生多动手自己实验,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的知识,这对于学生以后科学的人生态度非常重要,比如“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周围材料的硬度和韧性比较”等尽可能不要只观察靠感觉,让学生想出办法进行实验比较,从而解决问题;再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小展览,有条件的可以参观科技馆,或者参与科技小制作等,让学生在参观中进一步感受科技的魅力,在动手中享受科技带来的成功乐趣。
科学是未来的希望,科学知识不能仅仅满足于现在的掌握,教师更要在教学中培养孩子科学的兴趣、科学的态度,让孩子们养成探究科学的习惯,掌握探究的手段,唯此,才是科学教学的本真追求。
【作者单位:邳州市八义集镇中心小学 江苏】
一、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
在现在的考试制度下,小学科学这门课程成了地地道道的“副科”,别说是跟语数英等课程相比,即使是跟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相比,也是明显不如,学生厌学情绪很高。究其原因,大致归纳起来有这么几点:首先,是考试制度造成的。考试制度造成了语数英的地位被人为提高,社会、家长、学生被胁迫性地追逐这些考试评价科目,必将造成非考试评价的科目受到漠视。其次,是社会效益的短视。为什么小学科学竟然比不上音体美等学科呢?这也是社会效益的短视造成的。音体美能够或者增强体质,或者陶冶情操增加技能,更有可能还可以参加一些艺术类的考试,打通通向大学的捷径,而小学科学只能给人一个遥远的梦想。最后,是教师教学手段的落后单调。学校与社会的不重视,极大影响了科学教师对学科教学的积极性,本身来说教学的方法就应该是灵活多变的,对于科学这门学科更应该如此,教师只是在课堂上做知识的讲解和灌输,怎么能不让天生活泼好动的孩子心生厌倦?
二、小学科学教学可以采用的途径
笔者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无力去改变招生考试的制度,也不能左右社会、家长的认识,只能从自身的角度,去改变自己的课堂的生态环境,让学生在教师所耕种的课堂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科学教师要能够运用多种途径,吸引孩子们对科学课堂的喜爱,进而促进他们对科学的热爱乃至形成痴迷之情。
(一)优化学习方式
小学科学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必须关注学习方式的变革,这种变革不一定是全面否定以前的学习方式,要本着落后的学习方式摒弃、有效但不高效的教学方式要及时优化的原则,使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在新的教学方式中,对科学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激活本该早就属于他们的对科学的热情。
笔者在教学中着重运用“学讲方式”,激发学生合作的热情,让学生感受到被需要的成功感。比如在学习《水和空气》一部分的时候,主要由学生先来谈谈对于水和空气的认识,对于水和空气的作用,学生自己展开讨论然后进行交流。当学生对于这两种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区别这两种事物的不同点。对于拓展教学,也是必须体现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教师务必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结果,比如“水和其他液体(比如食用油)有何不同点,怎样比较出哪一个重”“空气有重量吗?你有什么方法可以判断出来”……这些问题要让学生之间展开探讨,他们之间的讨论即使有点慢,甚至不很科学准确,教师也不要去打断他们,更不能取代他们,这样他们在自我的发现中逐渐感受到课堂的魅力,在自我的展示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不要老是每一节课都抱着同样的教学方法不放,记得与其他同行交流时,很多老师认为,小学科学是副科,没有人重视,又不考试,没有人会在意你用什么教学方法,只要带着学生了解一下,没必要花费心思创新,学生爱听不听……再加之很多科学教师都是由语数外教师兼任的,他们认为与其在科学学科上面花费心思不如在语数外学科上面多花费心思了,这就是科学教师真实的心理想法。
其实,作为教师,笔者认为首先得是教育者,其次才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首先要有更为高远的眼光,更为阔大的胸怀和更为长远的教育追求,不能目光短浅。作为小学科学学科,涵盖了很多我们语数外科目所不能涵盖的知识,承载了其他学科所不能承载的梦想和追求,科学的知识在学生心中有很多未解的谜团,能用科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这难道不够重要吗?
笔者在科学学科的教学中,本着学科教学平等的思想,本着科学教学以我为表率的追求,执着于创新教学方法,比如在教学“动物”一章中的《蜗牛》一课的时候,考虑到很多学生没有注意观察过蜗牛,甚至有的学生没有见过蜗牛,如果教师课前不布置学生做好必备的功课,上课只能让学生在那里空想了。笔者在课前就布置了学生在放学后先去观察蜗牛:仔细观察蜗牛,要了解它的每一个部位的名称;蜗牛是如何行走的;蜗牛是如何进食的,又是如何排泄的;蜗牛是如何睡觉的……学生对于这些作业是很兴奋的,他们乐于这样的作业,通过这样的作业同时锻炼了自己观察、思考的能力。等到上课的时候,再让学生发言,学生异常活跃,不需要老师开口,学生们基本上都已经差不多把课堂的任务完成了。教师再进一步用多媒体通过图片、动漫、影片的形式展示一些学生没有注意或者不容易观察到的细节,让“蜗牛”更加全面细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教学,课堂上的学生不再昏昏欲睡,反而惊叹声、尖叫声充满课堂。
(三)丰富活动体验
科学知识不只是要从书本上面学习,更要通过亲身的实践来探索,科学的知识不能靠教师课堂上的灌输,探求科学知识的习惯更不能只靠学生自主获得,教师要加强引导,教师要充分利用大自然的、社会的资源,给学生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活动体验,让学生不知不觉间就产生了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首先要尽可能多让学生观察,比如校园的树木、花草,校园中的小动物(蜗牛、蚯蚓、蚂蚁等),充分利用校园的免费资源,不要认为课堂教学就要把学生关进教室,大自然就是最有效地课堂;其次可以让学生多动手自己实验,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的知识,这对于学生以后科学的人生态度非常重要,比如“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周围材料的硬度和韧性比较”等尽可能不要只观察靠感觉,让学生想出办法进行实验比较,从而解决问题;再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小展览,有条件的可以参观科技馆,或者参与科技小制作等,让学生在参观中进一步感受科技的魅力,在动手中享受科技带来的成功乐趣。
科学是未来的希望,科学知识不能仅仅满足于现在的掌握,教师更要在教学中培养孩子科学的兴趣、科学的态度,让孩子们养成探究科学的习惯,掌握探究的手段,唯此,才是科学教学的本真追求。
【作者单位:邳州市八义集镇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