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想让课堂高效,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入理解新课改的教育理念,重视教师情感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通过激发学生兴趣,自主学习、探究深化,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和办法
什么是高效课堂?我认为:就是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积极展示自己,最大限度地动脑、动手、动口,使每个学生知识得到掌握,能力得到培养,即在课堂45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好效果。那么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本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的策略和方法,以供参考。
一、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好”是掌握知识的重要前提。那么,使学生产生“好”这种兴趣的动因是什么呢?心理学告诉我们:幽默恰是有效的诱发这种学习动因的重要的要素之一。兴趣激发出来,教学效果便会相应的增强。初中语文教材收录了许多传唱千古的诗词美文,为了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古典文化的兴趣,可通过介绍文学家的一些趣闻轶事。
例如,在学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时,先讲这样一个典故:一日,欧阳修出游,碰上一位自命不凡的“大诗人”李黑,李黑见到路边有一棵树,诗兴大发,吟道:“路边一棵树,两个大丫杈。”一时没了下文。欧阳修听后,便续了两句:“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李黑一听连连叫好。“两人同登舟,去访欧阳修。”欧阳修听了,不等他苦思,忙接上两句:“修(羞)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这样一调动学生的情绪和课堂的气氛,学生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怀着对古典文学浓郁的兴趣去学习了。
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叩开学生的心灵,是很重要的,它可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如学习《三峡》一课,导入时课件出示有关三峡风光的短片,让学生初步感知三峡的神奇和美丽,产生走进文本的欲望,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苏州园林》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生在世,不去苏杭游览实为一大憾事。同学们,今天,咱们就带上自己的好心情去“如在图画中”的苏州园林走一遭,欣赏一番她的“庐山真面目”。于是,同学们兴致盎然地进入了这一课的学习之中。
总之,语文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让学生感到愉悦的学习情景,从而达到师生共同参与、情感交融、优化教学,享受语文、享受课堂、享受学习的快乐。
二、寓教于乐,调动学生情绪
孔子曾根据自己的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寓教于乐”的教法。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我把课堂教学游戏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让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复习古诗词时,在课堂上以“击鼓传花”的方式让学生背诗,学生们都感到紧张有趣,在热闹的游戏中,学生的诗也背熟了。学习《威尼斯商人》时,我就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学生在表演中很容易就把握了人物性格。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小辩论、分角色朗读、竞背比赛等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把学生的口、眼、耳、脑等多种感官充分调动起来,让思维也运转起来,让个性得到自由的张扬。
三、精心准备、优化教学过程
要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教师就要在课程标准的研究、教材内容的挖掘和处理、教学环节的渗透、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手段的选择上下功夫。课堂上只讲重点、难点、关键点,尽量做到少而精,让出时间给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讨论、多动笔。这样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构思课堂环节。
吃透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特点,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把握教材内容的主旨,认清所教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具体位置。领悟文本,找准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根据文本,结合学生特点将重点、难点进行分解,化难为易、删繁就简,精心设计,实现老师在简单中教,学生在快乐中学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精准定位教学目标,形成有个性的教学构思,设计出特色的教学思路。明确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定位是备课的灵魂,它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學习目标的制订要慎重,周密考虑,认真审读教材和教参,兼顾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规划,努力使目标体现全面性、整体性、适度性、渐进性和实效性。
四、放开手脚,让学生唱主角
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既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我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学“语文”,用“语文”的情景中,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实用的方法,点燃学生思维的火把,开发学生智慧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刚.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D].延边大学,2010.
作者简介:
谭华英,本科,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和办法
什么是高效课堂?我认为:就是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积极展示自己,最大限度地动脑、动手、动口,使每个学生知识得到掌握,能力得到培养,即在课堂45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好效果。那么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本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的策略和方法,以供参考。
一、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好”是掌握知识的重要前提。那么,使学生产生“好”这种兴趣的动因是什么呢?心理学告诉我们:幽默恰是有效的诱发这种学习动因的重要的要素之一。兴趣激发出来,教学效果便会相应的增强。初中语文教材收录了许多传唱千古的诗词美文,为了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古典文化的兴趣,可通过介绍文学家的一些趣闻轶事。
例如,在学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时,先讲这样一个典故:一日,欧阳修出游,碰上一位自命不凡的“大诗人”李黑,李黑见到路边有一棵树,诗兴大发,吟道:“路边一棵树,两个大丫杈。”一时没了下文。欧阳修听后,便续了两句:“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李黑一听连连叫好。“两人同登舟,去访欧阳修。”欧阳修听了,不等他苦思,忙接上两句:“修(羞)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这样一调动学生的情绪和课堂的气氛,学生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怀着对古典文学浓郁的兴趣去学习了。
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叩开学生的心灵,是很重要的,它可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如学习《三峡》一课,导入时课件出示有关三峡风光的短片,让学生初步感知三峡的神奇和美丽,产生走进文本的欲望,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苏州园林》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生在世,不去苏杭游览实为一大憾事。同学们,今天,咱们就带上自己的好心情去“如在图画中”的苏州园林走一遭,欣赏一番她的“庐山真面目”。于是,同学们兴致盎然地进入了这一课的学习之中。
总之,语文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让学生感到愉悦的学习情景,从而达到师生共同参与、情感交融、优化教学,享受语文、享受课堂、享受学习的快乐。
二、寓教于乐,调动学生情绪
孔子曾根据自己的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寓教于乐”的教法。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我把课堂教学游戏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让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复习古诗词时,在课堂上以“击鼓传花”的方式让学生背诗,学生们都感到紧张有趣,在热闹的游戏中,学生的诗也背熟了。学习《威尼斯商人》时,我就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学生在表演中很容易就把握了人物性格。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小辩论、分角色朗读、竞背比赛等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把学生的口、眼、耳、脑等多种感官充分调动起来,让思维也运转起来,让个性得到自由的张扬。
三、精心准备、优化教学过程
要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教师就要在课程标准的研究、教材内容的挖掘和处理、教学环节的渗透、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手段的选择上下功夫。课堂上只讲重点、难点、关键点,尽量做到少而精,让出时间给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讨论、多动笔。这样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构思课堂环节。
吃透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特点,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把握教材内容的主旨,认清所教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具体位置。领悟文本,找准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根据文本,结合学生特点将重点、难点进行分解,化难为易、删繁就简,精心设计,实现老师在简单中教,学生在快乐中学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精准定位教学目标,形成有个性的教学构思,设计出特色的教学思路。明确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定位是备课的灵魂,它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學习目标的制订要慎重,周密考虑,认真审读教材和教参,兼顾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规划,努力使目标体现全面性、整体性、适度性、渐进性和实效性。
四、放开手脚,让学生唱主角
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既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我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学“语文”,用“语文”的情景中,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实用的方法,点燃学生思维的火把,开发学生智慧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刚.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D].延边大学,2010.
作者简介:
谭华英,本科,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