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叶子南的翻译单位分类为理论基础,以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7名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集7位硕士研究生在翻译课堂上的译稿及其录音文本,结合各翻译单位的概念意义,对其进行分析。数据分析过程中,主要考察翻译单位和翻译手段两方面。翻译单位,包括词、词组、小句、句子和篇章等;翻译手段,主要是电子词典的使用和询问他人。通过对比分析7位学生的实时翻译状态,有三点发现:一是,该校7位硕士研究生在英译汉过程中使用最多的翻译单位是小句,最少的翻译单位是句子;二是,查词典是使用较多翻译手段;三是,在翻译过程中咨询别人的现象最为少见。
【关键词】翻译单位;翻译手段;数据分析
【作者简介】余丽芬,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翻译单位研究情况
确定翻译的单位,对于翻译学科的建构是不可或缺的。拉多·久尔吉(Lado.G)(1797)提出了翻译实践和研究的分析单位“逻辑素”(logeme),标志着现代翻译理论向独立学科发展。罗得进(1984)指出翻译是逻辑活动,翻译作品是逻辑活动的产物,并在文中介绍了翻译单位的不同界定与分层,属较早的将翻译单位这个概念引进国内的学者。巴尔胡达罗夫(L.Barkhudarov)(1985)指出翻译单位是指译出语言作品中存在,而译入语言作品中有对应物的最小语言单位;翻译单位包括音位层、词素层、词层、词组层、句子层、话语层单位。王德春(1987)提出翻译应追求话语信息的等值,而不刻意追求语言单位的对应;翻译单位的组成部分不必在译语中获得对应。他将翻译单位概括为音位(字位)、词素、词(词形)、熟语、词组、句子、话语。韩礼德(M.Halliday)(1985)指出话语的基本单位是小句,并划分了小句的三种功能:达意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和成文功能(textual function)。罗选民(1992)将翻译单位分为翻译的分析单位和转换单位,并提出以小句作为翻译的转换单位吴义诚(1994)指出翻译基本单位的讨论和研究是由翻译等值引发出来的,而翻译等值这一概念和理论也不宜用于翻译,所以翻译单位就没有实际意义。Teubert(图伯特)(2001)曾经指出翻译单位及其对等不是抽象的实体,而是实际翻译行为的结果。卫乃兴(2011)在对比短语学理论下探讨了寻找英汉翻译单位及其对等的三个途径,并且基本上确定了短语是翻译的基本单位。叶子南(2015)在其著作《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将翻译单位划分为音位等六大类。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及问题。本文拟以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科英语专业7名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7位研究生在同一命题下的7篇英译汉过程录完文稿,以叶子南教授划分的6个翻译单位为理论依据,对其中的词、词组、小句、句子、篇章等进行分析。旨在了解该校研究生学生在汉译英时翻译单位和翻译手段的使用情况,从翻译实践中发现翻译的普遍规律。
2.研究工具。
(1)译稿。本文分析的英译汉译稿源于翻译与实践课程的随堂翻译。7位硕士研究生在结束翻译单位章节的知识传授后,按要求在时间内完成对同一英文文本的汉译。
(2)录音及转述文本。7位硕士研究生在行文翻译过程中使用手机录音设备,记录翻译过程中语言交流并将录音转成文字。最后译稿及其录音转述文字一并提交。
三、英译汉过程数据分析
1.翻译单位使用情况分析。在审阅7位硕士研究生的译稿,以叶子南(2015)提出的翻译单位划分依据,标识出对应的翻译单位。同时,根据译者的录音文本考察其翻译手段。以下是整理的学生翻译单位使用频次总情况。
(1)词(Word)。词是最基本的语言单位,常见于西方传统语法翻译中。由于,英語的语法是以拉丁语为框架而建立的,而拉丁语注重词法,所以英语语法家在编撰语法著作时也很重视词这一翻译单位。拉丁语的形态繁富,有大量的词序活动,因而以词法为主。这就促使了很多英语语法著作中出现了研究词,把成看成是单独的最小意义载体的学术研究。叶子南(2015)认为对比英语和拉丁文,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差异很大,在英汉互译中将词作为翻译单位的情况并不多见,且在实际的翻译中以词为翻译单位的机会也极有限,不算是主要的翻译单位。
根据采集的数据分析同一译本下的不同译文中翻译单位词的使用情况。如表1-1频次分布表,我们可以看出8位硕士研究生对词这个翻译单位使用的情况差异略大。以词为翻译单位的总使用次数为29,其,1号学生使用次数最多达8次,而6号学生最少只使用了1次,平均使用值约为4次。
(2)词组(Phrase)。词组作为翻译单位,其意义并不等同于各个词词义的简单相加,它是句子的组成部分,大部分情况下被融入句子,除非学生向凸显某个词组的意义。舟晓航(1990)将词组归为两种情况:一是习语,习语作为固定词组具有整体意义;二是自由词组,自由词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自由搭配组成,各单词具有独立的含义,但翻译时把它们作为一个单位译出。
如表1-1翻译单位频次分布表中,8位硕士研究生英译汉过程中翻译单位词组的使用情况,可知8位硕士研究生对词这个翻译单位使用的情况存在差异。以词组为翻译单位的总使用次数为16,其,1号和4号学生使用次数最多达5次,而5号学生最少使用了0次,平均使用值约为2次。
(3)句子(Sentence)。以句子为翻译单位的翻译实践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句子的意义不等于其中各个词和词组意义的简单叠加,句子中的词和词组都有其独立意义。因此,以句子为翻译单位是将词和词组的意义交融后的新意义。它不仅是作家写作时的基本单位,也学生翻译的基本单位。较词、词组来讲,它更具灵活性。学生在译文中充分运用句子翻译的灵活性和自由度,便于译文贴近译入语地区语言风格。 在采集数据时,笔者将翻译单位句子中少于10個单词的句子划归为小句,大于等10个单词的句子划归为句子。如表1-1翻译单位频次分布表中,可以看出7位硕士研究生在小句的使用次数上差异明显。7号学生使用次数最多达到了13次,4号和5号学生使用次数最少均为3次。大部分学生的短语使用次数停留在3-4次之间。再看句子的使用频次,可知7位学生对句子的使用普遍不高,其中4号学生的句子使用量最多为5次,而2号、5号和7号学生使用次数均为0次。
(4)篇章(Text )。以篇章为翻译单位,可以理解为以超句单位为基本翻译单位。彭长江(2000)指出,以超句单位为基本翻译单位的两点理由是:一是超句单位具有语境作用,有助于理解原文;而是以超句单位为翻译的基本单位有助于译文的重构。采用篇章进行翻译,受原文的句次和句型的约束减弱,学生灵活性挺高,有利于按照译文的语篇结构习惯,重新组织和调整。
如表1-1翻译单位频次分布情况,可知7位学生对篇章翻译单位的使用频次差异较大,其中3号学生使用篇章翻译单位的次数最多达7次,1号和5号学生使用次数最低为0次,2号、4号和7号学生均使用一次篇章翻译单位。
2.翻译手段的使用情况。通过分析各学生提交的录音文本,统计其在翻译过程中采取词典和问别人等手段的频次,并整理学生翻译过程中采用的翻译手段的情况。学生翻译手段使用情况表如表1-2:
(1)查词典。如表1-2,可看出7位学生使用查词典的次数比较相近,但也有出现两位学生没有使用查词典的情况(如:2号和4号学生)。其中7号学生使用查词典的次数最多,达到了7次,1号和5号学生均使用了5次。
(2)问别人。通过审视录音文本,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均有在文本中转述出与他人交谈的内容。因此,在此对在翻译过程中询问他人这一现象作了数据分析。
7位学生在翻译过程中询问别人这一现象还比较少。其中7号学生询问他人共计3次,为最高次数,而2号、3号和4号学生均无询问他人的现象,其余几位学生均只有一次。
3.小结。
(1)使用翻译因素总情况。下面对翻译单位和翻译工具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
由表1-3可知在英译汉过程中,7位硕士研究生使用的各翻译因素之和为140。其中小句的使用量最多,达到了42次;问别人的总次数最少,仅为6次。另外,7位硕士研究生中,使用这些翻译因素最多者为7号学生,达到了32次;使用最少者为2号学生,为9次。
(2)各翻译因素使用所占百分比。由表1-4可得词的使用量占总数的百分比最高,为20.7%;问别人的次数占总次数的百分比最低,为4.2%。
(3)各学生翻译因素使用情况百分比。上表是学生对7大翻译因素使用次数占7位学生总使用次数的百分比情况表。可知学生7使用的翻译因素最多,达到22.8%;学生2使用的翻译因素最少,仅为6.4%。
四、总结
本文对翻译单位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并以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科英语专业7名硕士研究生的课堂实时翻译过程记录为数据来源,结合各翻译单位的概念意义,在分析各学生在英译汉过程中涉及到的两方面要素的分析:一是翻译单位,包括词、词组、小句、句子和篇章等;二是翻译手段,如使用词典和询问他人等。通过对比分析7位学生的使用情况,得出以下结论:一,7位硕士研究生在英译汉过程中使用最多的翻译单位是小句,占总值的30%,而使用最少的翻译单位是句子,仅占总值的7.8%;二,查词典作为翻译工具使用较多,占总值的16.4%;三,在翻译过程中咨询别人所的现象最为少见。
综上所述,在翻译单位-小句是翻译者在汉译英过程中较常用的翻译单位,而翻译单位-句子则较少使用。与此同时,翻译者翻译过程中,查词典是最常使用的翻译工具,翻译者较少会就翻译中遇到的问题与他人探讨,更多的是靠自己去解决翻译问题。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d Hasan,R.1976.Cohesion in English.Longman Group Ltd.
[2]Teubert,W.2001.Corpus linguistics and lexicograph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pus Linguistics 6:125-153.
[3]巴尔胡达罗夫.语言与翻译[M].蔡毅,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5.
[4]罗进德.翻译单位——现代翻译学的一个研究课题[J].国外翻译界,1984:40-43.
【关键词】翻译单位;翻译手段;数据分析
【作者简介】余丽芬,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翻译单位研究情况
确定翻译的单位,对于翻译学科的建构是不可或缺的。拉多·久尔吉(Lado.G)(1797)提出了翻译实践和研究的分析单位“逻辑素”(logeme),标志着现代翻译理论向独立学科发展。罗得进(1984)指出翻译是逻辑活动,翻译作品是逻辑活动的产物,并在文中介绍了翻译单位的不同界定与分层,属较早的将翻译单位这个概念引进国内的学者。巴尔胡达罗夫(L.Barkhudarov)(1985)指出翻译单位是指译出语言作品中存在,而译入语言作品中有对应物的最小语言单位;翻译单位包括音位层、词素层、词层、词组层、句子层、话语层单位。王德春(1987)提出翻译应追求话语信息的等值,而不刻意追求语言单位的对应;翻译单位的组成部分不必在译语中获得对应。他将翻译单位概括为音位(字位)、词素、词(词形)、熟语、词组、句子、话语。韩礼德(M.Halliday)(1985)指出话语的基本单位是小句,并划分了小句的三种功能:达意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和成文功能(textual function)。罗选民(1992)将翻译单位分为翻译的分析单位和转换单位,并提出以小句作为翻译的转换单位吴义诚(1994)指出翻译基本单位的讨论和研究是由翻译等值引发出来的,而翻译等值这一概念和理论也不宜用于翻译,所以翻译单位就没有实际意义。Teubert(图伯特)(2001)曾经指出翻译单位及其对等不是抽象的实体,而是实际翻译行为的结果。卫乃兴(2011)在对比短语学理论下探讨了寻找英汉翻译单位及其对等的三个途径,并且基本上确定了短语是翻译的基本单位。叶子南(2015)在其著作《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将翻译单位划分为音位等六大类。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及问题。本文拟以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科英语专业7名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7位研究生在同一命题下的7篇英译汉过程录完文稿,以叶子南教授划分的6个翻译单位为理论依据,对其中的词、词组、小句、句子、篇章等进行分析。旨在了解该校研究生学生在汉译英时翻译单位和翻译手段的使用情况,从翻译实践中发现翻译的普遍规律。
2.研究工具。
(1)译稿。本文分析的英译汉译稿源于翻译与实践课程的随堂翻译。7位硕士研究生在结束翻译单位章节的知识传授后,按要求在时间内完成对同一英文文本的汉译。
(2)录音及转述文本。7位硕士研究生在行文翻译过程中使用手机录音设备,记录翻译过程中语言交流并将录音转成文字。最后译稿及其录音转述文字一并提交。
三、英译汉过程数据分析
1.翻译单位使用情况分析。在审阅7位硕士研究生的译稿,以叶子南(2015)提出的翻译单位划分依据,标识出对应的翻译单位。同时,根据译者的录音文本考察其翻译手段。以下是整理的学生翻译单位使用频次总情况。
(1)词(Word)。词是最基本的语言单位,常见于西方传统语法翻译中。由于,英語的语法是以拉丁语为框架而建立的,而拉丁语注重词法,所以英语语法家在编撰语法著作时也很重视词这一翻译单位。拉丁语的形态繁富,有大量的词序活动,因而以词法为主。这就促使了很多英语语法著作中出现了研究词,把成看成是单独的最小意义载体的学术研究。叶子南(2015)认为对比英语和拉丁文,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差异很大,在英汉互译中将词作为翻译单位的情况并不多见,且在实际的翻译中以词为翻译单位的机会也极有限,不算是主要的翻译单位。
根据采集的数据分析同一译本下的不同译文中翻译单位词的使用情况。如表1-1频次分布表,我们可以看出8位硕士研究生对词这个翻译单位使用的情况差异略大。以词为翻译单位的总使用次数为29,其,1号学生使用次数最多达8次,而6号学生最少只使用了1次,平均使用值约为4次。
(2)词组(Phrase)。词组作为翻译单位,其意义并不等同于各个词词义的简单相加,它是句子的组成部分,大部分情况下被融入句子,除非学生向凸显某个词组的意义。舟晓航(1990)将词组归为两种情况:一是习语,习语作为固定词组具有整体意义;二是自由词组,自由词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自由搭配组成,各单词具有独立的含义,但翻译时把它们作为一个单位译出。
如表1-1翻译单位频次分布表中,8位硕士研究生英译汉过程中翻译单位词组的使用情况,可知8位硕士研究生对词这个翻译单位使用的情况存在差异。以词组为翻译单位的总使用次数为16,其,1号和4号学生使用次数最多达5次,而5号学生最少使用了0次,平均使用值约为2次。
(3)句子(Sentence)。以句子为翻译单位的翻译实践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句子的意义不等于其中各个词和词组意义的简单叠加,句子中的词和词组都有其独立意义。因此,以句子为翻译单位是将词和词组的意义交融后的新意义。它不仅是作家写作时的基本单位,也学生翻译的基本单位。较词、词组来讲,它更具灵活性。学生在译文中充分运用句子翻译的灵活性和自由度,便于译文贴近译入语地区语言风格。 在采集数据时,笔者将翻译单位句子中少于10個单词的句子划归为小句,大于等10个单词的句子划归为句子。如表1-1翻译单位频次分布表中,可以看出7位硕士研究生在小句的使用次数上差异明显。7号学生使用次数最多达到了13次,4号和5号学生使用次数最少均为3次。大部分学生的短语使用次数停留在3-4次之间。再看句子的使用频次,可知7位学生对句子的使用普遍不高,其中4号学生的句子使用量最多为5次,而2号、5号和7号学生使用次数均为0次。
(4)篇章(Text )。以篇章为翻译单位,可以理解为以超句单位为基本翻译单位。彭长江(2000)指出,以超句单位为基本翻译单位的两点理由是:一是超句单位具有语境作用,有助于理解原文;而是以超句单位为翻译的基本单位有助于译文的重构。采用篇章进行翻译,受原文的句次和句型的约束减弱,学生灵活性挺高,有利于按照译文的语篇结构习惯,重新组织和调整。
如表1-1翻译单位频次分布情况,可知7位学生对篇章翻译单位的使用频次差异较大,其中3号学生使用篇章翻译单位的次数最多达7次,1号和5号学生使用次数最低为0次,2号、4号和7号学生均使用一次篇章翻译单位。
2.翻译手段的使用情况。通过分析各学生提交的录音文本,统计其在翻译过程中采取词典和问别人等手段的频次,并整理学生翻译过程中采用的翻译手段的情况。学生翻译手段使用情况表如表1-2:
(1)查词典。如表1-2,可看出7位学生使用查词典的次数比较相近,但也有出现两位学生没有使用查词典的情况(如:2号和4号学生)。其中7号学生使用查词典的次数最多,达到了7次,1号和5号学生均使用了5次。
(2)问别人。通过审视录音文本,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均有在文本中转述出与他人交谈的内容。因此,在此对在翻译过程中询问他人这一现象作了数据分析。
7位学生在翻译过程中询问别人这一现象还比较少。其中7号学生询问他人共计3次,为最高次数,而2号、3号和4号学生均无询问他人的现象,其余几位学生均只有一次。
3.小结。
(1)使用翻译因素总情况。下面对翻译单位和翻译工具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
由表1-3可知在英译汉过程中,7位硕士研究生使用的各翻译因素之和为140。其中小句的使用量最多,达到了42次;问别人的总次数最少,仅为6次。另外,7位硕士研究生中,使用这些翻译因素最多者为7号学生,达到了32次;使用最少者为2号学生,为9次。
(2)各翻译因素使用所占百分比。由表1-4可得词的使用量占总数的百分比最高,为20.7%;问别人的次数占总次数的百分比最低,为4.2%。
(3)各学生翻译因素使用情况百分比。上表是学生对7大翻译因素使用次数占7位学生总使用次数的百分比情况表。可知学生7使用的翻译因素最多,达到22.8%;学生2使用的翻译因素最少,仅为6.4%。
四、总结
本文对翻译单位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并以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科英语专业7名硕士研究生的课堂实时翻译过程记录为数据来源,结合各翻译单位的概念意义,在分析各学生在英译汉过程中涉及到的两方面要素的分析:一是翻译单位,包括词、词组、小句、句子和篇章等;二是翻译手段,如使用词典和询问他人等。通过对比分析7位学生的使用情况,得出以下结论:一,7位硕士研究生在英译汉过程中使用最多的翻译单位是小句,占总值的30%,而使用最少的翻译单位是句子,仅占总值的7.8%;二,查词典作为翻译工具使用较多,占总值的16.4%;三,在翻译过程中咨询别人所的现象最为少见。
综上所述,在翻译单位-小句是翻译者在汉译英过程中较常用的翻译单位,而翻译单位-句子则较少使用。与此同时,翻译者翻译过程中,查词典是最常使用的翻译工具,翻译者较少会就翻译中遇到的问题与他人探讨,更多的是靠自己去解决翻译问题。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d Hasan,R.1976.Cohesion in English.Longman Group Ltd.
[2]Teubert,W.2001.Corpus linguistics and lexicograph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pus Linguistics 6:125-153.
[3]巴尔胡达罗夫.语言与翻译[M].蔡毅,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5.
[4]罗进德.翻译单位——现代翻译学的一个研究课题[J].国外翻译界,1984: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