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效的管理是有效教学的前提与保证,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管理是否精致,关键是如何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管理
小学管理在教育教学的全部管理中,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在教育改革中,如何与时俱进、全方位的实施对学校的管理,也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管理”一词既熟悉又神秘,虽然知其含义,却难抓住本质。有人说:管理是一门神奇的综合艺术,管理就是生产力,就是效益。管理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就是如何搞好人际关系。也有人说:管理就是预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就是沟通,就是激励,就是服务。还有人说:管理就是不断改进工作,发挥大家的能力和思想,创造价值等等。那么,如何落实学校的管理?小学是否需要管理?怎样进行管理?
一、科学决策是有效管理的基础
管理是由一系列决策组成的,决策是管理的心脏,决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管理水平。拥有小学管理决策权力的是小学校长或相关的管理者,他们的决策是不是科学,是不是符合小学发展的现实及未来长足发展利益,取决于包含决策者个人素质在内的多种因素。判断一个决策是不是科学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是科学的决策是否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也就是说,决策要建立在客观的事实基础上,从事实出发,结合当前学校管理的现状而做出的决定,反对空想、假想、虚构的、不切实际的决策。二是科学的决策具有可行性,决策的制定不仅仅遵循逻辑的规律,而且要具有可操作性。有的时候一个决策从理论上来说是符合逻辑的,但却不能在现实中适用,原因在于当前的小学不具有逻辑假设的前提条件,这样的决策是没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三是科学的决策具有时效性,任何一个决策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前提背景下,都是基于对某种客观事实的考量而得出的,如果作出的一个决策长时间没有付诸实施,当之前的客观事实发生变化后,这个决策就失去了相应的基础,其科学性和可行性受到影响,因此,决策对于某种客观事实来说具有时效性,决策要因时而定。
二、落实课程方案,优化教师任课安排
本学期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开齐课程,上足课时。落实课程标准,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任务,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确保每周一节书法课,规范作息时间: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一、二年级每周26节课,三至六年级每周30节课,每节课40分钟。根据学校现状,尽力发挥教师资源优势,让相应专业毕业的老师担任相应的科目教学,每位老师担任的课程不超过三门,尽量不安排老师担任本班的技能科。
三、重视教学反思,引导教师成为研究者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师整理教学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败与不足的重要过程。常写教学反思,对教师提高自身水平、优化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我校非常重视这一环节,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反思记录。首先,记自己一节课的成败之处,在以后教学中不断加以实践和完善,逐步提高教学水平。其次,记录教学中的疏漏与失误,从主观上找原因,使之成为以后教学工作的前车之鉴。第三,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这往往是一节课的难点,将解决方法记录下来,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第四,记录教学中学生的独到见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他们自己切身的感觉,常常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见解,将这些独具一格的解法记录下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第五,记录教学再设计,每节课后,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回顾总结,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体会和从学生中反馈的信息,及时修订教案,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要求每节课后要有反思,学校适时进行经验交流,真正使教学反思成为提高自己业务理论水平的有效途径,将反思贯穿教学整个过程中。
四、人际和谐是有效管理的推动力
人际和谐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它是一种潜在的力量,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创造力,为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持,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管理中的人际关系包含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等多个方面。一是学校管理者要着力培育好群策群力的融洽和谐人际交往环境,充分发扬民主,以友善的微笑和平和的心态去管理,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单边主义。二是倡导文明礼仪,在小学常规管理中要注重文明礼貌、礼貌礼仪的引导,学生见到老师都会礼貌问好,教师也要给学生问好;学校管理者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于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发挥群体力量,发扬爱校如家的精神。
五、搞好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是教出来的,而不是考出来的。这个过程是一个分为若干环节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完整过程。这个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对质量的产生和形成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此,教学质量的管理必须抓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也就是抓教学质量形成每一环节。传统的经验主义的质量管理只注意质量检查的管理,而忽视创造教学质量的全过程的管理。既然教学质量不是检查出来的,而是在教学全过程教出来的,那么,我们就应当把管理工作的重点从对教学质量的检查上转移到对教学全过程整个环节的管理上来。也就是要加强对教师备课、上课、辅导、布置和批改作业、课外活动的管理。目前,学校教学管理中,对学生家庭作业和课外活动管理不够。学生家庭作业时间没有统一规定,各科教师布置家庭作业缺乏协调,学生家庭作业负担沉重,学校的课外活动开展不起来,或流于形式。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家庭作业实行宏观控制,协调各科家庭作业,帮助教师提高布置家庭作业的质量。还要加强对课外活动的组织指导与检查,使课外活动落到实处。
六、规范学籍管理,做到档案化
学籍管理是义务教育就学管理的内容之一,也是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前提。为了加强学籍管理工作,每学期初,教务处都组建一支队伍专门负责学籍管理,要求各班班主任做好學籍卡、义务教育卡的交接、登记工作;一年级班主任做好学籍卡、义务教育卡的建档工作;各年级班主任做好义务教育卡的取证工作;努力把学籍管理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为做好新生入学工作,按照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时开展一年级新生招生宣传工作,并在服务区内各个村及校门口粘贴招生启事,从而使学区内的适龄儿童能顺利入学。
关键词:小学;管理
小学管理在教育教学的全部管理中,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在教育改革中,如何与时俱进、全方位的实施对学校的管理,也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管理”一词既熟悉又神秘,虽然知其含义,却难抓住本质。有人说:管理是一门神奇的综合艺术,管理就是生产力,就是效益。管理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就是如何搞好人际关系。也有人说:管理就是预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就是沟通,就是激励,就是服务。还有人说:管理就是不断改进工作,发挥大家的能力和思想,创造价值等等。那么,如何落实学校的管理?小学是否需要管理?怎样进行管理?
一、科学决策是有效管理的基础
管理是由一系列决策组成的,决策是管理的心脏,决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管理水平。拥有小学管理决策权力的是小学校长或相关的管理者,他们的决策是不是科学,是不是符合小学发展的现实及未来长足发展利益,取决于包含决策者个人素质在内的多种因素。判断一个决策是不是科学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是科学的决策是否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也就是说,决策要建立在客观的事实基础上,从事实出发,结合当前学校管理的现状而做出的决定,反对空想、假想、虚构的、不切实际的决策。二是科学的决策具有可行性,决策的制定不仅仅遵循逻辑的规律,而且要具有可操作性。有的时候一个决策从理论上来说是符合逻辑的,但却不能在现实中适用,原因在于当前的小学不具有逻辑假设的前提条件,这样的决策是没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三是科学的决策具有时效性,任何一个决策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前提背景下,都是基于对某种客观事实的考量而得出的,如果作出的一个决策长时间没有付诸实施,当之前的客观事实发生变化后,这个决策就失去了相应的基础,其科学性和可行性受到影响,因此,决策对于某种客观事实来说具有时效性,决策要因时而定。
二、落实课程方案,优化教师任课安排
本学期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开齐课程,上足课时。落实课程标准,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任务,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确保每周一节书法课,规范作息时间: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一、二年级每周26节课,三至六年级每周30节课,每节课40分钟。根据学校现状,尽力发挥教师资源优势,让相应专业毕业的老师担任相应的科目教学,每位老师担任的课程不超过三门,尽量不安排老师担任本班的技能科。
三、重视教学反思,引导教师成为研究者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师整理教学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败与不足的重要过程。常写教学反思,对教师提高自身水平、优化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我校非常重视这一环节,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反思记录。首先,记自己一节课的成败之处,在以后教学中不断加以实践和完善,逐步提高教学水平。其次,记录教学中的疏漏与失误,从主观上找原因,使之成为以后教学工作的前车之鉴。第三,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这往往是一节课的难点,将解决方法记录下来,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第四,记录教学中学生的独到见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他们自己切身的感觉,常常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见解,将这些独具一格的解法记录下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第五,记录教学再设计,每节课后,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回顾总结,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体会和从学生中反馈的信息,及时修订教案,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要求每节课后要有反思,学校适时进行经验交流,真正使教学反思成为提高自己业务理论水平的有效途径,将反思贯穿教学整个过程中。
四、人际和谐是有效管理的推动力
人际和谐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它是一种潜在的力量,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创造力,为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持,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管理中的人际关系包含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等多个方面。一是学校管理者要着力培育好群策群力的融洽和谐人际交往环境,充分发扬民主,以友善的微笑和平和的心态去管理,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单边主义。二是倡导文明礼仪,在小学常规管理中要注重文明礼貌、礼貌礼仪的引导,学生见到老师都会礼貌问好,教师也要给学生问好;学校管理者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于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发挥群体力量,发扬爱校如家的精神。
五、搞好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是教出来的,而不是考出来的。这个过程是一个分为若干环节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完整过程。这个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对质量的产生和形成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此,教学质量的管理必须抓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也就是抓教学质量形成每一环节。传统的经验主义的质量管理只注意质量检查的管理,而忽视创造教学质量的全过程的管理。既然教学质量不是检查出来的,而是在教学全过程教出来的,那么,我们就应当把管理工作的重点从对教学质量的检查上转移到对教学全过程整个环节的管理上来。也就是要加强对教师备课、上课、辅导、布置和批改作业、课外活动的管理。目前,学校教学管理中,对学生家庭作业和课外活动管理不够。学生家庭作业时间没有统一规定,各科教师布置家庭作业缺乏协调,学生家庭作业负担沉重,学校的课外活动开展不起来,或流于形式。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家庭作业实行宏观控制,协调各科家庭作业,帮助教师提高布置家庭作业的质量。还要加强对课外活动的组织指导与检查,使课外活动落到实处。
六、规范学籍管理,做到档案化
学籍管理是义务教育就学管理的内容之一,也是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前提。为了加强学籍管理工作,每学期初,教务处都组建一支队伍专门负责学籍管理,要求各班班主任做好學籍卡、义务教育卡的交接、登记工作;一年级班主任做好学籍卡、义务教育卡的建档工作;各年级班主任做好义务教育卡的取证工作;努力把学籍管理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为做好新生入学工作,按照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时开展一年级新生招生宣传工作,并在服务区内各个村及校门口粘贴招生启事,从而使学区内的适龄儿童能顺利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