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大学生群体中自杀行为在不同程度上给社会、家庭、个人造成的损失,我们必须要从各个方面防范这一行为的发生,具体说来主要是加强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行为;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一)培养健全良好的个性
大学生培养健全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人格境界,有益于大学生积极有效的开展各种活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对世界、对人生持正确的认知和了解,以采取适当的态度和行为,防止轻生行为发生。通过各种途径正确认识自我,并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做到自尊自信。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热爱自己所学专业,热爱各种实践活动。自觉锻炼己的意志品质,不断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二)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的学习与应用
大学生不但要注意个人身体卫生,还必须要注意个人心理卫生。首先可以通过学校的课堂教学,讲座等渠道学习并掌握好心理卫生知识;其次一定要科学用脑,张弛有序,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培养自己健康的生活习惯,戒除不良嗜好。
(三)积极参加校内外文化实践活动
大学生在校内要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和感兴趣的讲座,在校外多参加社会调查、科技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真正的锻炼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坚强的意志,能够正确的认识自我,能够增进人际交往的能力,能够增进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四)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
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摩擦,因此必须要学会有意识地运用适合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尽量克服心理障碍,预防极端情绪的发生。(1)一吐为快。如果心里有事,要试着讲给朋友或亲人听。 [2](2)听听音乐。心情低落的时候可以听听轻松的音乐,这有助于缓解压力。(3)与人为善。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不要常常因为小事就嫉恨别人。(4)学会宽容。任何事、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不要总是对自己或对别人存有偏见。(5)换个环境。如果在一种环境中长期感到压抑和痛苦,可以试着换一个环境调整心态,千万不能使自己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五)积极寻求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并不是说只有有病的人才需要接受心理咨询,在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如果感到自己难以调试自己的心情或越来越痛苦,都可以接受心理咨询的指导。大学生也是一样,应该大胆、积极、主动、及时去寻求老师或辅导员的帮助,避免心理失衡。
二、学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在课程设置上,學校要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
学校除了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要专门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时给与学生积极的心理指导,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队伍,并通过知识传授、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各种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和效果。[3]
(三)积极拓展教育的内容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理解学生的现实处境,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呵护学生的生命尊严,满足学生的主体意识,学校教育要向大学生的生活回归。
1、针对贫困大学生的教育。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是否能够对自己的贫困出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是否能够对其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试。[4]学校应通过咨询、讲座、榜样等途径让学生认识到家庭的贫困主要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条件造成的,要树立真正意义上的发自内心的自尊,充分肯定自己的优秀品质;要着力于培养其自我调试、抗挫、交往、生存发展等各项能力的发展。
2、对于学生婚恋教育的引导。学校要正确引导学生对待婚恋问题,不能随意讽刺和指责学生的恋爱行为,教育学生婚姻家庭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对于婚姻家庭的责任感。
3、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素质的教育。学校要引导学生网络认知教育,加强其自我约束能力,遵守网络规范。
4、加强学生的生命教育。我们的教育总是自然而然的就倾向于知识技术的培养与传授,而忽视了学生本身就是一个生命的存在和这方面的教育。学校要教育学生珍惜生命,强调生命意义的价值,选择自杀是精神生命的陷落,是一个人缺乏基本道德的表现。大学生心理总存在着对父母之爱的麻木不仁和理所应当,然而保持生命的存在应是对父母之爱予以回报的最基本方式,也是每个人作为社会生命存在的必要责任和义务。
5、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基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学校应依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以教育发展性为指导,开展持续动态的职业心理测评工作,做好大学生职业定位辅导。
(四)将幸福教育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
大学德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但都要以幸福教育的培养为核心,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围绕幸福展开,将幸福感的培养作为德育乃至整个教育工作的终极目标。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建设积极幸福的校园,构筑幸福的课堂,解决学生各方面的需要,加强校外体验活动,重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加强学生自身感受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
(五)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上,加强大学生心理行为训练
学校要积极探索主动性强、覆盖面广、实效性大的心理行为训练方式,以主题讨论、趣味游戏、心理测验、心理剧、影片赏析等形式,帮助学生提高心理求助意识,缓解心理困惑。
(六)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上,要建立危机干预机制
1、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排查机制。学校每学年为新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定期总结在心理咨询中发现的带有群体性的问题,及时向学生工作系统和相关部门反馈,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动态的检测手段,防范个别心理问题的加剧。
2、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建立健全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学生个人五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确定各级负责人及工作职责,建立在学生中发现心理危机或隐患的报告制度,力求做到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的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以防止和减少自杀事件的发生。
3、完善心理咨询、治疗体系。首先,采取团体辅导与个别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开设心理咨询知识讲座,普及心理健康及咨询常识,对团体辅导中发现的突出案例进行个别咨询与治疗;其次,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方式: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不能像一般的心理门诊一样等来询者上门,而应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把不健康的苗头消灭在萌芽中;最后,采取自我调节与适当辅导结合的方式:不能一味的指导,要在启发的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明确的指导,不仅告诉他们怎么做更好,而且帮助他们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做。
总之,不论是学生自己还是学校,都应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遏制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再发生。
参考文献:
[1]余林.大学生心理健康[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25.
[2]刘晓明,杨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验·认知·训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02.
[3] 韩延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
[4]卢爱新.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00.
作者简介:杨帆(1987-),女,陕西汉中人,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2010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行为;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一)培养健全良好的个性
大学生培养健全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人格境界,有益于大学生积极有效的开展各种活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对世界、对人生持正确的认知和了解,以采取适当的态度和行为,防止轻生行为发生。通过各种途径正确认识自我,并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做到自尊自信。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热爱自己所学专业,热爱各种实践活动。自觉锻炼己的意志品质,不断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二)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的学习与应用
大学生不但要注意个人身体卫生,还必须要注意个人心理卫生。首先可以通过学校的课堂教学,讲座等渠道学习并掌握好心理卫生知识;其次一定要科学用脑,张弛有序,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培养自己健康的生活习惯,戒除不良嗜好。
(三)积极参加校内外文化实践活动
大学生在校内要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和感兴趣的讲座,在校外多参加社会调查、科技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真正的锻炼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坚强的意志,能够正确的认识自我,能够增进人际交往的能力,能够增进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四)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
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摩擦,因此必须要学会有意识地运用适合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尽量克服心理障碍,预防极端情绪的发生。(1)一吐为快。如果心里有事,要试着讲给朋友或亲人听。 [2](2)听听音乐。心情低落的时候可以听听轻松的音乐,这有助于缓解压力。(3)与人为善。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不要常常因为小事就嫉恨别人。(4)学会宽容。任何事、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不要总是对自己或对别人存有偏见。(5)换个环境。如果在一种环境中长期感到压抑和痛苦,可以试着换一个环境调整心态,千万不能使自己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五)积极寻求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并不是说只有有病的人才需要接受心理咨询,在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如果感到自己难以调试自己的心情或越来越痛苦,都可以接受心理咨询的指导。大学生也是一样,应该大胆、积极、主动、及时去寻求老师或辅导员的帮助,避免心理失衡。
二、学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在课程设置上,學校要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
学校除了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要专门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时给与学生积极的心理指导,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队伍,并通过知识传授、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各种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和效果。[3]
(三)积极拓展教育的内容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理解学生的现实处境,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呵护学生的生命尊严,满足学生的主体意识,学校教育要向大学生的生活回归。
1、针对贫困大学生的教育。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是否能够对自己的贫困出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是否能够对其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试。[4]学校应通过咨询、讲座、榜样等途径让学生认识到家庭的贫困主要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条件造成的,要树立真正意义上的发自内心的自尊,充分肯定自己的优秀品质;要着力于培养其自我调试、抗挫、交往、生存发展等各项能力的发展。
2、对于学生婚恋教育的引导。学校要正确引导学生对待婚恋问题,不能随意讽刺和指责学生的恋爱行为,教育学生婚姻家庭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对于婚姻家庭的责任感。
3、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素质的教育。学校要引导学生网络认知教育,加强其自我约束能力,遵守网络规范。
4、加强学生的生命教育。我们的教育总是自然而然的就倾向于知识技术的培养与传授,而忽视了学生本身就是一个生命的存在和这方面的教育。学校要教育学生珍惜生命,强调生命意义的价值,选择自杀是精神生命的陷落,是一个人缺乏基本道德的表现。大学生心理总存在着对父母之爱的麻木不仁和理所应当,然而保持生命的存在应是对父母之爱予以回报的最基本方式,也是每个人作为社会生命存在的必要责任和义务。
5、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基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学校应依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以教育发展性为指导,开展持续动态的职业心理测评工作,做好大学生职业定位辅导。
(四)将幸福教育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
大学德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但都要以幸福教育的培养为核心,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围绕幸福展开,将幸福感的培养作为德育乃至整个教育工作的终极目标。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建设积极幸福的校园,构筑幸福的课堂,解决学生各方面的需要,加强校外体验活动,重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加强学生自身感受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
(五)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上,加强大学生心理行为训练
学校要积极探索主动性强、覆盖面广、实效性大的心理行为训练方式,以主题讨论、趣味游戏、心理测验、心理剧、影片赏析等形式,帮助学生提高心理求助意识,缓解心理困惑。
(六)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上,要建立危机干预机制
1、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排查机制。学校每学年为新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定期总结在心理咨询中发现的带有群体性的问题,及时向学生工作系统和相关部门反馈,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动态的检测手段,防范个别心理问题的加剧。
2、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建立健全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学生个人五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确定各级负责人及工作职责,建立在学生中发现心理危机或隐患的报告制度,力求做到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的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以防止和减少自杀事件的发生。
3、完善心理咨询、治疗体系。首先,采取团体辅导与个别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开设心理咨询知识讲座,普及心理健康及咨询常识,对团体辅导中发现的突出案例进行个别咨询与治疗;其次,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方式: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不能像一般的心理门诊一样等来询者上门,而应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把不健康的苗头消灭在萌芽中;最后,采取自我调节与适当辅导结合的方式:不能一味的指导,要在启发的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明确的指导,不仅告诉他们怎么做更好,而且帮助他们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做。
总之,不论是学生自己还是学校,都应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遏制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再发生。
参考文献:
[1]余林.大学生心理健康[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25.
[2]刘晓明,杨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验·认知·训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02.
[3] 韩延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
[4]卢爱新.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00.
作者简介:杨帆(1987-),女,陕西汉中人,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2010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