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28题是一道以考查儒家思想为内容的试题:
儒学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新儒家”“儒学复兴”“孔子学院”等现当代文化现象的出现,又反映了儒学的因时之变与应世之用。请简述先秦、西汉、南宋儒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并说明中国古代历史上儒学地位的变化。
一、立意清新高远,导向于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儒家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近代以来,人们认为它是中国落后的根源,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导致了儒家思想的逐渐衰落。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开始对儒学的社会价值进行重新认识,“新儒家”“儒学复兴”“孔子学院”等文化现象的出现就是其反映。在经济全球化加速所带来的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人的斗争日趋尖锐的情况下,儒学的社会作用日益凸显。
以学术发展和社会现实为背景,试图通过对不同时期儒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的梳理以及儒学历史地位的归纳,以印证其因时之变和应世之用的性质和特点,进而引导考生对儒家思想形成正确的认识。试题立意清新高远,对历史教学如何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民族文化观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1.引导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长期以来,历史教学对儒学中的积极因素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儒家思想这一专题而言,教师和学生比较关注的是明清时期以及新文化运动中批判儒学的内容,而不是西汉和南宋时期儒学的变革情况。教学目标一般是要求学生在了解先秦至宋元时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统治思想的基础上,理解明清以来思想解放运动的合理性和进步性。本题反其道而行之,从肯定中国古代儒学的积极因素人手,以其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为考查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积极认同。
2.引导学生以发展的眼光对待民族文化。当今时代,儒学在适应和融入现代社会方面、化解矛盾和处理危机方面,以及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积极作用为人们所认识。儒学的思想主张和价值体系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建立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试题从儒学的时代特征和社会意义的角度切入,对先秦、西汉和南宋时期儒学的发展过程及其作用做出了新的解读。这样的设计,旨在通过儒学现代意义的提示,引导学生以变化和发展的眼光看待民族文化。要求学生在了解和认同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具有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设计技术陈旧,导向于对教材知识的死记硬背
试题所考查的内容,无论是先秦时期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主张,还是西汉时期董仲舒或者南宋时期朱熹的观点,均为教材中的主干知识,体现了强调基础的基本理念。遗憾的是,这些知识的考查方式和试题的设计技术比较陈旧,考查目标偏重于机械识记。
1.设问的角度与教材叙述的角度以及教学和复习的角度基本一致。该题第一问11分,要求考生依次列举出孔子、孟子、董仲舒和朱熹及其相关的思想主张。在统编本人教版教材中,这些内容主要包括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秦汉时期的文化”以及“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各课中,叙述方式与试题的设问方式完全一致。在新授课中,按照朝代顺序从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方面展开,教学思路与设问的角度基本一致。复习课上,古代思想史尤其是儒家思想是专题复习的基本内容,绝大多数老师还是会按照先秦至明清的朝代顺序,将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整理出来。
2.试题答案及其答题要求与教材内容及其表述方式基本一致。在第一问中,对知识的整理要求是“简述”。简述属于识记层级,即记忆,实际上是要求考生默写出儒学在三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答案与课文的表述完全一致。第二问3分,对知识的整理要求是,考生在了解和比较各时期儒学地位的基础上对其变化状况进行归纳。从表面来看,本问含有对历史知识的整理、迁移和对专题内容进行归纳的要求,考查考生历史学习方法和能力的状况,但由于设问的角度与教材叙述的角度颇为相似,其考查思维能力的目标要求较低。试比较:
参考答案:先秦儒学只是众多思想流派(答“百家争鸣”亦可)中的重要一家,从西汉武帝时开始儒学居于统治地位,明清两代新儒学(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教材表述:“西汉时,董仲舒对儒学加以发挥,使其处于统治地位”;“明清两代,封建统治者的官方哲学——理学和心学相继占统治地位”。
教材上的这两处表述,都位于相关内容的起首段,有经验的教师都会将此作为重点知识进行教学。试题的答案与教材知识表述的相关性程度较高。由于设问角度的问题,本题的考查目标局限于知识的记忆,几乎没有涉及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考查。据抽样统计,本题最高分13分,最低分0分,难度0.57,区分度0.5。单从测量工具而言,其功能依然不错,能够对考生的学习程度进行区分。考后相当多的教师认可度也较高,认为试题平易,与教学的相关性密切。
进一步分析,本题的难度是以识记教材知识的程度为基础的,试题区分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能够使熟悉教材者得高分,不熟悉教材者得低分,使教学导向于教师教教材、学生背教材的不良倾向。
3.情景设计与设问之间逻辑联系不严密。试题的设问,从“简述”到“说明”已然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前半部分的“情景设计”只是一个摆设,没有起到应有的影响作用。情景设计从儒学的因时之变上入手,着眼于儒学在特定历史阶段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设问则从儒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人手,着眼于儒学的具体内容和发展线索。设问没有沿着情景设计的方向展开,呈现出疏远与分离的倾向。实现情景与设问严密联系的命题方法,不同的考试目标有不同的设计。
如以考查史论结合能力为目标,可以将情景内容作为论点使用,要求考生以史实证明其论点:
试以战国时期和南宋时期为例,就儒学“因时之变”和“应世之用”的内容及其影响因素加以说明。
如以考查理解能力为目标,可以情景内容为载体,引出不同的看法:
秦汉时期的文化内容学完以后,同学们就儒学“应世之用”的特点进行了如下的讨论:
甲说:“孔子‘仁’的思想主张有利于解决当今的一些社会问题。”
乙说:“孟子的政治主张发展了孔子的学说。”
丙说:“孟子的思想主张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
丁说:“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适应了汉朝现实政治的需要。”
问题:请概要写出你对甲、乙、丙、丁四种说法的理解。
[作者简介]姚锦祥(1959—),男,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儒学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新儒家”“儒学复兴”“孔子学院”等现当代文化现象的出现,又反映了儒学的因时之变与应世之用。请简述先秦、西汉、南宋儒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并说明中国古代历史上儒学地位的变化。
一、立意清新高远,导向于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儒家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近代以来,人们认为它是中国落后的根源,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导致了儒家思想的逐渐衰落。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开始对儒学的社会价值进行重新认识,“新儒家”“儒学复兴”“孔子学院”等文化现象的出现就是其反映。在经济全球化加速所带来的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人的斗争日趋尖锐的情况下,儒学的社会作用日益凸显。
以学术发展和社会现实为背景,试图通过对不同时期儒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的梳理以及儒学历史地位的归纳,以印证其因时之变和应世之用的性质和特点,进而引导考生对儒家思想形成正确的认识。试题立意清新高远,对历史教学如何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民族文化观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1.引导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长期以来,历史教学对儒学中的积极因素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儒家思想这一专题而言,教师和学生比较关注的是明清时期以及新文化运动中批判儒学的内容,而不是西汉和南宋时期儒学的变革情况。教学目标一般是要求学生在了解先秦至宋元时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统治思想的基础上,理解明清以来思想解放运动的合理性和进步性。本题反其道而行之,从肯定中国古代儒学的积极因素人手,以其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为考查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积极认同。
2.引导学生以发展的眼光对待民族文化。当今时代,儒学在适应和融入现代社会方面、化解矛盾和处理危机方面,以及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积极作用为人们所认识。儒学的思想主张和价值体系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建立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试题从儒学的时代特征和社会意义的角度切入,对先秦、西汉和南宋时期儒学的发展过程及其作用做出了新的解读。这样的设计,旨在通过儒学现代意义的提示,引导学生以变化和发展的眼光看待民族文化。要求学生在了解和认同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具有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设计技术陈旧,导向于对教材知识的死记硬背
试题所考查的内容,无论是先秦时期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主张,还是西汉时期董仲舒或者南宋时期朱熹的观点,均为教材中的主干知识,体现了强调基础的基本理念。遗憾的是,这些知识的考查方式和试题的设计技术比较陈旧,考查目标偏重于机械识记。
1.设问的角度与教材叙述的角度以及教学和复习的角度基本一致。该题第一问11分,要求考生依次列举出孔子、孟子、董仲舒和朱熹及其相关的思想主张。在统编本人教版教材中,这些内容主要包括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秦汉时期的文化”以及“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各课中,叙述方式与试题的设问方式完全一致。在新授课中,按照朝代顺序从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方面展开,教学思路与设问的角度基本一致。复习课上,古代思想史尤其是儒家思想是专题复习的基本内容,绝大多数老师还是会按照先秦至明清的朝代顺序,将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整理出来。
2.试题答案及其答题要求与教材内容及其表述方式基本一致。在第一问中,对知识的整理要求是“简述”。简述属于识记层级,即记忆,实际上是要求考生默写出儒学在三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答案与课文的表述完全一致。第二问3分,对知识的整理要求是,考生在了解和比较各时期儒学地位的基础上对其变化状况进行归纳。从表面来看,本问含有对历史知识的整理、迁移和对专题内容进行归纳的要求,考查考生历史学习方法和能力的状况,但由于设问的角度与教材叙述的角度颇为相似,其考查思维能力的目标要求较低。试比较:
参考答案:先秦儒学只是众多思想流派(答“百家争鸣”亦可)中的重要一家,从西汉武帝时开始儒学居于统治地位,明清两代新儒学(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教材表述:“西汉时,董仲舒对儒学加以发挥,使其处于统治地位”;“明清两代,封建统治者的官方哲学——理学和心学相继占统治地位”。
教材上的这两处表述,都位于相关内容的起首段,有经验的教师都会将此作为重点知识进行教学。试题的答案与教材知识表述的相关性程度较高。由于设问角度的问题,本题的考查目标局限于知识的记忆,几乎没有涉及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考查。据抽样统计,本题最高分13分,最低分0分,难度0.57,区分度0.5。单从测量工具而言,其功能依然不错,能够对考生的学习程度进行区分。考后相当多的教师认可度也较高,认为试题平易,与教学的相关性密切。
进一步分析,本题的难度是以识记教材知识的程度为基础的,试题区分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能够使熟悉教材者得高分,不熟悉教材者得低分,使教学导向于教师教教材、学生背教材的不良倾向。
3.情景设计与设问之间逻辑联系不严密。试题的设问,从“简述”到“说明”已然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前半部分的“情景设计”只是一个摆设,没有起到应有的影响作用。情景设计从儒学的因时之变上入手,着眼于儒学在特定历史阶段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设问则从儒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人手,着眼于儒学的具体内容和发展线索。设问没有沿着情景设计的方向展开,呈现出疏远与分离的倾向。实现情景与设问严密联系的命题方法,不同的考试目标有不同的设计。
如以考查史论结合能力为目标,可以将情景内容作为论点使用,要求考生以史实证明其论点:
试以战国时期和南宋时期为例,就儒学“因时之变”和“应世之用”的内容及其影响因素加以说明。
如以考查理解能力为目标,可以情景内容为载体,引出不同的看法:
秦汉时期的文化内容学完以后,同学们就儒学“应世之用”的特点进行了如下的讨论:
甲说:“孔子‘仁’的思想主张有利于解决当今的一些社会问题。”
乙说:“孟子的政治主张发展了孔子的学说。”
丙说:“孟子的思想主张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
丁说:“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适应了汉朝现实政治的需要。”
问题:请概要写出你对甲、乙、丙、丁四种说法的理解。
[作者简介]姚锦祥(1959—),男,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历史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