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故障的排除过程就是数控机床电气系统故障的调查、分析与诊断的过程,一旦查明了原因,故障也就几乎等于排除了。因此故障分析诊断的方法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对发电机发生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维修方法。
关键词:自动化机床 故障排除 分析
一、一般机床电气故障产生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1)自然发展的故障:电气元件经长期使用,必然会产生触头烧损,开关、电动机等可动部分机械磨损,以及各种元器件、导线绝缘老化等自然现象,这些现象如不能有计划地预防或加以排除,就会影响电气设备正常运行。
(2)人为的故障:系指电气设备受到不应有的机械外力破坏,以及元器件质量不好或因操作不当等原因而造成人为的、不应有的故障
二、电气维修与故障的排除
电气故障的分析过程也就是故障的排除过程,因此电气故障的一些常用排除方法,本节列举几个常见电气故障做一简要介绍。
1、电源是维修系统乃至整个机床正常工作的能量来源,它的失效或者故障轻者会丢失数据、造成停机。重者会毁坏系统局部甚至全部。西方国家由于电力充足,电网质量高,因此其电气系统的电源设计考虑较少,这对于我国有较大波动和高次谐波的电力供电网来说就略显不足,再加上某些人为的因素,难免出现由电源而引起的故障。
2、数控系统位置环故障
①位置环报警。可能是位置测量回路开路;测量元件损坏;位置控制建立的接口信号不存在等。
②坐标轴在没有指令的情况下产生运动。可能是漂移过大;位置环或速度环接成正反馈;反馈接线开路;测量元件损坏。
3、机床坐标找不到零点。可能是零方向在远离零点;编码器损坏或接线开路;光栅零点标记移位;回零减速开关失灵。
4、机床动态特性变差,工件加工质量下降,甚至在一定速度下机床发生振动。这其中有很大一种可能是机械传动系统间隙过大甚至磨损严重或者导轨润滑不充分甚至磨损造成的;对于电气控制系统来说则可能是速度环、位置环和相关参数已不在最佳匹配状态,应在机械故障基本排除后重新进行最佳化调整。
5、偶发性停机故障。这里有两种可能的情况:一种情况是如前所述的相关软件设计中的问题造成在某些特定的操作与功能运行组合下的停机故障,一般情况下机床断电后重新通电便会消失;另一种情况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如强力干扰(电网或周边设备)、温度过高、湿度过大等。这种环境因素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例如南方地区将机床置于普通厂房甚至靠近敞开的大门附近,电柜长时间开门运行,附近有大量产生粉尘、金属屑或水雾的设备等等。这些因素不仅会造成故障,严重的还会损坏系统与机床,务必注意改善。
三、数控机床的检测维修
由于数控机床集机、电、液、气等技术为一体,所以对它的维护要有科学的管理,有目的地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对维护过程中发现的故障隐患应及时清除,避免停机待修,从而延长设备平均无故障时间,增加机床的利用率。开展点检是数控机床维护的有效办法。
以点检为基础的设备维修,是日本在引进美国的预防维修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点检管理制度。点检就是按有关维护文件的规定,对设备进行定点、定时的检查和维护。其优点是可以把出现的故障和性能的劣化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过修或欠修,缺点是定期点检工作量大。这种在设备运行阶段以点检为核心的现代维修管理体系,能达到降低故障率和维修费用,提高维修效率的目的。
数控机床的点检,是开展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工作的基础,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定点:首先耍确定一台数控机床有多少个维护点,科学地分析这台设备,找准可能发生故障的部位。只要把这些维护点“看住”,有了故障就会及时发现。
(2)定标:对每个维护点要逐个制订标准,例如间隙、温度、压力、流量、松紧度等等,都要有明确的数量标准,只要不超过规定标准就不算故障。
(3)定期:多长时间检查一次,要定出检查周期。有的点可能每班要检查几次,有的点可能一个或几个月检查一次,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4)定项:每个维护点检查哪些项目也要有明确规定。每个点可能检查一项,也可能检查几项。
(5)定人:由谁进行检查,是操作者、维修人员还是技术人员,应根据检查部位和技术精度要求,落实到人。
(6)定法:怎样检查也要有规定,是人工观察还是用仪器测量,是采用普通仪器还是精密仪器。
(7)检查:检查的环境、步骤要有规定,是在生产运行中检查还是停机检查,是解体检查还是不解体检查。
(8)记录:检查要详细做记录,并按规定格式填写清楚。要填写检查数据及其与规定标准的差值、判定印象、处理意见,检查者要签名并注明检查时间。
(9)处理:检查中间能处理和调整的要及时处理和调整,并将处理结果记人处理记录。没有能力或没有条件处理的,要及时报告有关人员,安排处理。但任何人、任何时间处理都要填写处理记录。
(10)分析:检查记录和处理记录都要定期进行系统分析,找出薄弱“维护点”,即故障率高的点或损失大的环节,提出意见,交设计人员进行改进设计。
细记录从故障的发生、分析判断到排除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的各种措施,涉及到的相关电路图、相关参数和相关软件,其间错误分析和排故方法也应记录并记录其无效的原因。总结故障排除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类图样、文字资料,若有不足应事后想办法补齐,而且在随后的日子里研读,以备将来之需。
参考文献:
[1]陈宇.车工技师、技能[M].北京: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2]彭德荫.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关键词:自动化机床 故障排除 分析
一、一般机床电气故障产生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1)自然发展的故障:电气元件经长期使用,必然会产生触头烧损,开关、电动机等可动部分机械磨损,以及各种元器件、导线绝缘老化等自然现象,这些现象如不能有计划地预防或加以排除,就会影响电气设备正常运行。
(2)人为的故障:系指电气设备受到不应有的机械外力破坏,以及元器件质量不好或因操作不当等原因而造成人为的、不应有的故障
二、电气维修与故障的排除
电气故障的分析过程也就是故障的排除过程,因此电气故障的一些常用排除方法,本节列举几个常见电气故障做一简要介绍。
1、电源是维修系统乃至整个机床正常工作的能量来源,它的失效或者故障轻者会丢失数据、造成停机。重者会毁坏系统局部甚至全部。西方国家由于电力充足,电网质量高,因此其电气系统的电源设计考虑较少,这对于我国有较大波动和高次谐波的电力供电网来说就略显不足,再加上某些人为的因素,难免出现由电源而引起的故障。
2、数控系统位置环故障
①位置环报警。可能是位置测量回路开路;测量元件损坏;位置控制建立的接口信号不存在等。
②坐标轴在没有指令的情况下产生运动。可能是漂移过大;位置环或速度环接成正反馈;反馈接线开路;测量元件损坏。
3、机床坐标找不到零点。可能是零方向在远离零点;编码器损坏或接线开路;光栅零点标记移位;回零减速开关失灵。
4、机床动态特性变差,工件加工质量下降,甚至在一定速度下机床发生振动。这其中有很大一种可能是机械传动系统间隙过大甚至磨损严重或者导轨润滑不充分甚至磨损造成的;对于电气控制系统来说则可能是速度环、位置环和相关参数已不在最佳匹配状态,应在机械故障基本排除后重新进行最佳化调整。
5、偶发性停机故障。这里有两种可能的情况:一种情况是如前所述的相关软件设计中的问题造成在某些特定的操作与功能运行组合下的停机故障,一般情况下机床断电后重新通电便会消失;另一种情况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如强力干扰(电网或周边设备)、温度过高、湿度过大等。这种环境因素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例如南方地区将机床置于普通厂房甚至靠近敞开的大门附近,电柜长时间开门运行,附近有大量产生粉尘、金属屑或水雾的设备等等。这些因素不仅会造成故障,严重的还会损坏系统与机床,务必注意改善。
三、数控机床的检测维修
由于数控机床集机、电、液、气等技术为一体,所以对它的维护要有科学的管理,有目的地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对维护过程中发现的故障隐患应及时清除,避免停机待修,从而延长设备平均无故障时间,增加机床的利用率。开展点检是数控机床维护的有效办法。
以点检为基础的设备维修,是日本在引进美国的预防维修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点检管理制度。点检就是按有关维护文件的规定,对设备进行定点、定时的检查和维护。其优点是可以把出现的故障和性能的劣化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过修或欠修,缺点是定期点检工作量大。这种在设备运行阶段以点检为核心的现代维修管理体系,能达到降低故障率和维修费用,提高维修效率的目的。
数控机床的点检,是开展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工作的基础,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定点:首先耍确定一台数控机床有多少个维护点,科学地分析这台设备,找准可能发生故障的部位。只要把这些维护点“看住”,有了故障就会及时发现。
(2)定标:对每个维护点要逐个制订标准,例如间隙、温度、压力、流量、松紧度等等,都要有明确的数量标准,只要不超过规定标准就不算故障。
(3)定期:多长时间检查一次,要定出检查周期。有的点可能每班要检查几次,有的点可能一个或几个月检查一次,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4)定项:每个维护点检查哪些项目也要有明确规定。每个点可能检查一项,也可能检查几项。
(5)定人:由谁进行检查,是操作者、维修人员还是技术人员,应根据检查部位和技术精度要求,落实到人。
(6)定法:怎样检查也要有规定,是人工观察还是用仪器测量,是采用普通仪器还是精密仪器。
(7)检查:检查的环境、步骤要有规定,是在生产运行中检查还是停机检查,是解体检查还是不解体检查。
(8)记录:检查要详细做记录,并按规定格式填写清楚。要填写检查数据及其与规定标准的差值、判定印象、处理意见,检查者要签名并注明检查时间。
(9)处理:检查中间能处理和调整的要及时处理和调整,并将处理结果记人处理记录。没有能力或没有条件处理的,要及时报告有关人员,安排处理。但任何人、任何时间处理都要填写处理记录。
(10)分析:检查记录和处理记录都要定期进行系统分析,找出薄弱“维护点”,即故障率高的点或损失大的环节,提出意见,交设计人员进行改进设计。
细记录从故障的发生、分析判断到排除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的各种措施,涉及到的相关电路图、相关参数和相关软件,其间错误分析和排故方法也应记录并记录其无效的原因。总结故障排除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类图样、文字资料,若有不足应事后想办法补齐,而且在随后的日子里研读,以备将来之需。
参考文献:
[1]陈宇.车工技师、技能[M].北京: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2]彭德荫.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