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010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新增100所骨干高职院校。通过分析2010年度40所立项建设院校《建设方案》文本,显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师资队伍、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是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并亟待解决的四大问题。在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中,应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骨干建设的生命线,以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为切入点,切实抓好师资队伍这一关键点和社会服务这一着力点。
关键词 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14-0056-04
“目前整个社会对高职教育还处于重新认识的阶段。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做什么?首先是找问题,比找问题更重要的是找目标、标准与方法。”[1] 2010年度立项建设的大部分院校《建设方案》文本对自身存在问题都有清醒的认识,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定量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目标和具体举措。
一、问题分析
在2010年度立项建设的40所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中,有31所学校明确提出了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占77.5%。31所学校共提出了12类问题,其中校企合作、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社会服务是普遍存在的四大问题,见表1。可以看出,大多数院校不仅对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而且反映的问题比较集中,说明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因此在骨干院校建设中应重视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破解。
二、对策研究
法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哲学家皮埃尔·布迪厄认为解决问题需要时间上的“紧迫感”和空间上的“当下性”[2]。从“紧迫感”而言,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制约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和吸引力提升的阻碍,必须下大力气破解。从“当下性”来说,现在是高职教育发展最好的机遇期之一,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应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机遇,积极探索,从机制和方法上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为其他高职院校破解难题树立范式。
(一)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骨干院校建设的切入点
在《建设方案》文本中,校企合作被31所院校中的29所院校提及,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构建合作的长效机制,其次是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董事会、理事会、职教集团等合作载体。见表2。可以看出,校企合作问题主要体现在机制、载体和目标三个方面。因此,骨干院校建设中校企合作应从这三个方面切入,明确校企合作的核心目标,探索多元化的载体,构建多层面的机制。
首先,在校企合作目标上,应重在教学形态而非办学形态,防止“一刀切”。从教育主管部门的初衷来看,强调校企合作就是要改变过去学校与企业互不往来、关门办学的状态,专业设置严重滞后于市场,导致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校企合作主要还是要在专业教学领域下功夫,将校企合作的理念渗透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并在实施过程中加以体现,这是校企合作的核心目标所在,也是深层次的校企合作。
其次,在校企合作载体上,应鼓励多样而非单一,防止“千校一面”。从31所院校的建设文本来看,一些学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组织形式,有4所院校已经建立了董事会和理事会制度,有3所院校牵头成立了行业集团。无论采取何种校企合作的组织形式,各校都要根据自身的合作积累、行业背景,开展多元探索,防止一窝蜂地照搬照抄他校模式。
再次,在校企合作机制上,应实事求是。在当前校企合作宏观制度缺失和校企合作文化氛围普遍不浓的情况下,学校只能在具体方案和实施规则上有所作为,从巩固“感情单一型”合作入手,不断强化“服务双向型”合作,最终实现“利益共享型”合作。
(二)师资队伍建设——骨干院校建设的关键点
2002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曾就师资队伍建设具体提出四大任务:一是至2005年,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应基本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35%;二是大力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三是建设一支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兼职教师队伍;四是建设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又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从当前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状况看,这些任务完成得并不理想。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年度报告(2009年)》显示,2008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专任教师数为37.7万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的比例达到26.2%,“雙师型”教师比例达到29.9%,外聘教师与专任教师之比达到30.2%。从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2011年度报告看,高等职业院校专任教师总数快速增长,教师学历结构大幅改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普遍得到重视,专兼结合教师队伍建设思想得到认可,但从被调查院校《建设方案》文本中所反映的问题来看,“双师”素质和兼职教师队伍依然是院校关注的两大问题。见表3。
骨干院校建设的关键就是在目前的制度框架体系下打造一支具有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师资队伍,重点是解决“双师”素质和兼职教师两大问题。
一是把专业教师送出去,着力构建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长效机制。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学习技术、顶岗实践,积极鼓励有能力、有潜力的教师通过与生产一线岗位的交流,成长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关键是要采取配套措施,并逐步形成制度,构建长效机制。
二是把兼职教师请进来,逐步解决师资队伍的配比结构问题。目前,聘请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兼职教师,在实践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兼职教师人员身份及来源非常复杂,既有退休返聘的老教师、兄弟院校的在职教师,也有高校的在读研究生,甚至有一部分是辗转于多所院校之间的自由职业者。”[3]究其原因,一是对于大企业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来说,学校工作虽然稳定,但待遇相对不高,难以真正产生吸引力;二是目前的教学制度也不利于企业人员兼职。因此,“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任务长期而艰巨。
(三)社会服务能力——骨干院校建设的着力点 在《建设方案》文本中,各院校认为社会服务方面最大的问题是自身服务能力不足。见表4。
2006年启动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和2010年启动的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都把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作为建设的重点,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目的在于:一是通过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通过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来增强高职的影响力。骨干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重点应放在两个方面:
一是找准自身的服务重点。在我国,高等学校被赋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但由于高校的类型、层次以及师资队伍水平的不同,其三大任务也应该有自身的定位与重点,否则将会使高职院校“科学研究的职能有名无实,而人才培养的职能却得不到强化,社会服务也难免错位”[4]。骨干高职院校应根据当地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选择性地开展社会服务,应将“四技”服务作为社会服务的重点,为社会开展就业培训、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使学校成为技术服务、技能人才培养、文化传播的中心。
二是社会服务基础能力建设。当前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很大程度上还仅限于为行业企业输送人才,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能力还比较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年度报告(2009年)》显示,2008年高职院校在编科研机构人员1646人,校办企业职工7174人,分别是本科院校的1/19和1/5。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人才高地的优势很不明显,因此,骨干高职院校应将社会服务的基础能力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社会服务基础能力建设包括服务意识的培养、服务功能的拓展和服务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而教师服务能力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只有解决“能为”的问题,“想为”和“多为”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四)人才培养质量——骨干院校建设的生命线
无论是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还是师资队伍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始终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是骨干院校建设的核心任务。但从《建设方案》中问题数量和内涵来看,人才培养似乎没有引起各院校的高度重视。见表5。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从明晰培养目标、统整课程体系和构建专业质量监测体系三方面入手。
首先,强化高等教育属性,构建立体化培养目标体系。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教育中起着引领作用。教育部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前后大致有过五种描述,即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高技能人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和高端技能型人才。这些培养目标是对全国所有高职院校提的,并且是定性描述,没有对应岗位,与应用性本科院校和中职学校相比,培养目标的区分度不够。因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先应从培养目标开始。一是要岗位化描述。对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有清晰的描述,“从操作岗位做起,向管理岗位努力”应该是高职院校的具体培养目标,帮学生绘制具体的“发展路线图”,让学生了解毕业后的岗位是什么,三五年之后的岗位是什么,以后还可以干什么,使学生能够在知识和能力积累上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二是层次性划分。高职教育预期培养目标的达成,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显性目标,即学生学到职业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隐性目标,即学生智慧的提升、人格的完善。既要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要,也要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但现在看来,对“职”的重视远远超过对“高”的要求,对“一技之长”的青睐远高于对“全面发展”的追求。
其次,统筹三类课程,促进学生可持续能力的提升。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在员工被企业开除的原因中,列在前十位的无一涉及能力,却都与职业道德有关,如服务态度、责任心、敬业精神等[5]。高职院校在抓好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要重视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等的培养,这对人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要统筹好专业课程、情意课程和体验课程三类课程,将侧重于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情意课程和侧重于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的体验课程与专业课程一起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系统化的设计,构建符合高职特征、学生特点的并行课程体系,培养高职学生的“软技能”,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再次,以“三度”为核心建立专业监测体系,增强高职竞争力。一是社会的美誉度。专业是否能够得到家长和考生的认可,主要看录取时的投档分数线,以及在省内同类学校的位次。二是岗位的满足度。高职人才是否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主要看用人单位对同类专业毕业生的总体评价。三是学生的满意度。主要看学生毕业后的薪酬和稳定率,以及在同地区同类学校中的位次。这“三度”都是显性指标,这些指标的提高关键要依托人才培养这一隐性过程的水平。以毕业设计(论文)为例,其重要性已经被实践所证明,但一些高职院校不重视学生的毕业设计。
“三点一线”是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四大主题,“一线”是立校之本,“三点”是强校之路。其中,师资队伍是骨干院校建设的关键点,在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社会服务中起着支撑作用,校企合作是办出高职特色的切入点,社会服务是骨干院校建设的着力点,而人才培养质量始终是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生命线。理清“三点一线”之间的关系并着力提升它们相互之间的匹配度,是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任务和主题。
参考文献:
[1]于德弘.一流高职文化靠校长自己探索[N].中国青年报,2010-10-18.
[2]陈向明.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什么“理论”的指导[N].中国教育报,2008- 05-03.
[3]王国庆.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68-70.
[4]朱庆葆,王永义.大学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N].中国教育报,2009-02-16.
[5]冯胜清.企业兼职教师的责任不只是技能培养[N].中国教育报,2011-04- 14.
“Three Points and One Line”: Four Them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Key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Based on Text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40 National Key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in 2010
ZHUANG Guo-zhen
(Changzhou Electro-mechanic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Changzhou Jiangsu 213164,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demonstratio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construction plan”, 100 newly national key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were approv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in 2010. By analyzing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40 national key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in 2010, it was found that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echanism, teaching staff, social services and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are four prevalent problems to be solved urgently. Therefor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key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the lifeline;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echanism should be viewed as a starting point; the teaching staff cultivation and the social services should be regarded as two key points.
Key words backbone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construction project;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关键词 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14-0056-04
“目前整个社会对高职教育还处于重新认识的阶段。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做什么?首先是找问题,比找问题更重要的是找目标、标准与方法。”[1] 2010年度立项建设的大部分院校《建设方案》文本对自身存在问题都有清醒的认识,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定量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目标和具体举措。
一、问题分析
在2010年度立项建设的40所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中,有31所学校明确提出了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占77.5%。31所学校共提出了12类问题,其中校企合作、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社会服务是普遍存在的四大问题,见表1。可以看出,大多数院校不仅对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而且反映的问题比较集中,说明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因此在骨干院校建设中应重视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破解。
二、对策研究
法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哲学家皮埃尔·布迪厄认为解决问题需要时间上的“紧迫感”和空间上的“当下性”[2]。从“紧迫感”而言,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制约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和吸引力提升的阻碍,必须下大力气破解。从“当下性”来说,现在是高职教育发展最好的机遇期之一,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应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机遇,积极探索,从机制和方法上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为其他高职院校破解难题树立范式。
(一)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骨干院校建设的切入点
在《建设方案》文本中,校企合作被31所院校中的29所院校提及,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构建合作的长效机制,其次是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董事会、理事会、职教集团等合作载体。见表2。可以看出,校企合作问题主要体现在机制、载体和目标三个方面。因此,骨干院校建设中校企合作应从这三个方面切入,明确校企合作的核心目标,探索多元化的载体,构建多层面的机制。
首先,在校企合作目标上,应重在教学形态而非办学形态,防止“一刀切”。从教育主管部门的初衷来看,强调校企合作就是要改变过去学校与企业互不往来、关门办学的状态,专业设置严重滞后于市场,导致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校企合作主要还是要在专业教学领域下功夫,将校企合作的理念渗透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并在实施过程中加以体现,这是校企合作的核心目标所在,也是深层次的校企合作。
其次,在校企合作载体上,应鼓励多样而非单一,防止“千校一面”。从31所院校的建设文本来看,一些学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组织形式,有4所院校已经建立了董事会和理事会制度,有3所院校牵头成立了行业集团。无论采取何种校企合作的组织形式,各校都要根据自身的合作积累、行业背景,开展多元探索,防止一窝蜂地照搬照抄他校模式。
再次,在校企合作机制上,应实事求是。在当前校企合作宏观制度缺失和校企合作文化氛围普遍不浓的情况下,学校只能在具体方案和实施规则上有所作为,从巩固“感情单一型”合作入手,不断强化“服务双向型”合作,最终实现“利益共享型”合作。
(二)师资队伍建设——骨干院校建设的关键点
2002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曾就师资队伍建设具体提出四大任务:一是至2005年,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应基本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35%;二是大力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三是建设一支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兼职教师队伍;四是建设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又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从当前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状况看,这些任务完成得并不理想。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年度报告(2009年)》显示,2008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专任教师数为37.7万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的比例达到26.2%,“雙师型”教师比例达到29.9%,外聘教师与专任教师之比达到30.2%。从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2011年度报告看,高等职业院校专任教师总数快速增长,教师学历结构大幅改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普遍得到重视,专兼结合教师队伍建设思想得到认可,但从被调查院校《建设方案》文本中所反映的问题来看,“双师”素质和兼职教师队伍依然是院校关注的两大问题。见表3。
骨干院校建设的关键就是在目前的制度框架体系下打造一支具有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师资队伍,重点是解决“双师”素质和兼职教师两大问题。
一是把专业教师送出去,着力构建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长效机制。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学习技术、顶岗实践,积极鼓励有能力、有潜力的教师通过与生产一线岗位的交流,成长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关键是要采取配套措施,并逐步形成制度,构建长效机制。
二是把兼职教师请进来,逐步解决师资队伍的配比结构问题。目前,聘请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兼职教师,在实践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兼职教师人员身份及来源非常复杂,既有退休返聘的老教师、兄弟院校的在职教师,也有高校的在读研究生,甚至有一部分是辗转于多所院校之间的自由职业者。”[3]究其原因,一是对于大企业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来说,学校工作虽然稳定,但待遇相对不高,难以真正产生吸引力;二是目前的教学制度也不利于企业人员兼职。因此,“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任务长期而艰巨。
(三)社会服务能力——骨干院校建设的着力点 在《建设方案》文本中,各院校认为社会服务方面最大的问题是自身服务能力不足。见表4。
2006年启动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和2010年启动的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都把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作为建设的重点,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目的在于:一是通过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通过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来增强高职的影响力。骨干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重点应放在两个方面:
一是找准自身的服务重点。在我国,高等学校被赋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但由于高校的类型、层次以及师资队伍水平的不同,其三大任务也应该有自身的定位与重点,否则将会使高职院校“科学研究的职能有名无实,而人才培养的职能却得不到强化,社会服务也难免错位”[4]。骨干高职院校应根据当地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选择性地开展社会服务,应将“四技”服务作为社会服务的重点,为社会开展就业培训、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使学校成为技术服务、技能人才培养、文化传播的中心。
二是社会服务基础能力建设。当前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很大程度上还仅限于为行业企业输送人才,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能力还比较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年度报告(2009年)》显示,2008年高职院校在编科研机构人员1646人,校办企业职工7174人,分别是本科院校的1/19和1/5。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人才高地的优势很不明显,因此,骨干高职院校应将社会服务的基础能力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社会服务基础能力建设包括服务意识的培养、服务功能的拓展和服务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而教师服务能力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只有解决“能为”的问题,“想为”和“多为”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四)人才培养质量——骨干院校建设的生命线
无论是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还是师资队伍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始终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是骨干院校建设的核心任务。但从《建设方案》中问题数量和内涵来看,人才培养似乎没有引起各院校的高度重视。见表5。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从明晰培养目标、统整课程体系和构建专业质量监测体系三方面入手。
首先,强化高等教育属性,构建立体化培养目标体系。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教育中起着引领作用。教育部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前后大致有过五种描述,即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高技能人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和高端技能型人才。这些培养目标是对全国所有高职院校提的,并且是定性描述,没有对应岗位,与应用性本科院校和中职学校相比,培养目标的区分度不够。因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先应从培养目标开始。一是要岗位化描述。对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有清晰的描述,“从操作岗位做起,向管理岗位努力”应该是高职院校的具体培养目标,帮学生绘制具体的“发展路线图”,让学生了解毕业后的岗位是什么,三五年之后的岗位是什么,以后还可以干什么,使学生能够在知识和能力积累上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二是层次性划分。高职教育预期培养目标的达成,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显性目标,即学生学到职业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隐性目标,即学生智慧的提升、人格的完善。既要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要,也要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但现在看来,对“职”的重视远远超过对“高”的要求,对“一技之长”的青睐远高于对“全面发展”的追求。
其次,统筹三类课程,促进学生可持续能力的提升。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在员工被企业开除的原因中,列在前十位的无一涉及能力,却都与职业道德有关,如服务态度、责任心、敬业精神等[5]。高职院校在抓好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要重视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等的培养,这对人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要统筹好专业课程、情意课程和体验课程三类课程,将侧重于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情意课程和侧重于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的体验课程与专业课程一起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系统化的设计,构建符合高职特征、学生特点的并行课程体系,培养高职学生的“软技能”,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再次,以“三度”为核心建立专业监测体系,增强高职竞争力。一是社会的美誉度。专业是否能够得到家长和考生的认可,主要看录取时的投档分数线,以及在省内同类学校的位次。二是岗位的满足度。高职人才是否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主要看用人单位对同类专业毕业生的总体评价。三是学生的满意度。主要看学生毕业后的薪酬和稳定率,以及在同地区同类学校中的位次。这“三度”都是显性指标,这些指标的提高关键要依托人才培养这一隐性过程的水平。以毕业设计(论文)为例,其重要性已经被实践所证明,但一些高职院校不重视学生的毕业设计。
“三点一线”是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四大主题,“一线”是立校之本,“三点”是强校之路。其中,师资队伍是骨干院校建设的关键点,在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社会服务中起着支撑作用,校企合作是办出高职特色的切入点,社会服务是骨干院校建设的着力点,而人才培养质量始终是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生命线。理清“三点一线”之间的关系并着力提升它们相互之间的匹配度,是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任务和主题。
参考文献:
[1]于德弘.一流高职文化靠校长自己探索[N].中国青年报,2010-10-18.
[2]陈向明.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什么“理论”的指导[N].中国教育报,2008- 05-03.
[3]王国庆.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68-70.
[4]朱庆葆,王永义.大学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N].中国教育报,2009-02-16.
[5]冯胜清.企业兼职教师的责任不只是技能培养[N].中国教育报,2011-04- 14.
“Three Points and One Line”: Four Them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Key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Based on Text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40 National Key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in 2010
ZHUANG Guo-zhen
(Changzhou Electro-mechanic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Changzhou Jiangsu 213164,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demonstratio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construction plan”, 100 newly national key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were approv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in 2010. By analyzing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40 national key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in 2010, it was found that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echanism, teaching staff, social services and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are four prevalent problems to be solved urgently. Therefor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key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the lifeline;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echanism should be viewed as a starting point; the teaching staff cultivation and the social services should be regarded as two key points.
Key words backbone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construction project;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alent culti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