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佳作,老师讲得最多、学生印象最深的是蕴含着“淡淡喜悦”的“月下荷塘”和“塘上月色”等景物描写。但作者“淡淡的哀愁”在哪里呢?就在景物描写中,就在第三段的内心独白中。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吧!
路上只有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读者往往忽视对这一段的品析,余光中先生甚至认为可以将这段文字删去,因为它“过分落实,却有碍想象之飞跃,情感之激昂”。这段文字其实是对开篇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回应,至于作者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似乎是个谜,因为心境是他的,文字也是他的。所以,我们只能从侧面来推测其原因,如果要知人论世的话,本文的写作背景应该引起大家重视。
文章写于1927年7月,此时正是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的时候。早在1923年,朱自清就写了《哪里走》一文,详尽而真实地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惶惶然……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姑作安心的过日子……”朱自清既反感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陷入不知“哪里走”的“惶惶然”中,他只好“躲到学术研究中”,既是“避难”,又在与政治保持距离中竭力维护知识分子的相对独立。
如果说1923年的朱自清还可以“姑作安心的过日子”。1927年的“四·一二”政变之后,血淋淋的现实让他彻底彷徨了。“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朱自清《一封信》)这就可以明证作者内心的“颇不宁静”了。
在这样的前提下,再读第三段文字,即可对朱自清先生多一些理解:不宁静的心灵需要安抚,不加掩饰地直抒情怀,正反映了作者痛楚的心态;烦扰的思绪压抑不住,一定要说出来。他需要“冷静”,他需要“独处”,他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即荷塘,这个世界只属于他自己,可以让他暂时忘却外在世界给他的迷茫和无助,让他感觉自己是个“自由的人”。
心灵暂获解脱之后,他开始“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短暂的“超然”,让他心境平和下来,于是他细致入微地捕捉住月色朦胧中荷塘上面各种物象的特征以及荷塘上光与影的交汇。这片刻轻松的喜悦,让他觉得四周万物都灵动起来:荷叶犹如舞动的裙衫;荷花则“袅娜”而“羞涩”,犹如“刚出浴的美人”;就连空气中也传来“缕缕清香”,仿佛“渺茫的歌声”。但这种喜悦毕竟是“乌托邦”式的解脱,并不是真正的超然,现实还是那样残酷,所以他笔下的景物也始终带着一层“淡淡”的朦胧色彩:“脉脉的流水”、“薄薄的青雾”、“笼着轻纱的梦”……景物的朦胧与作者“淡淡的喜悦”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在这种朦胧景物的描写中,“淡淡的哀愁”也显露出来,因为在他内心深处,这种哀愁从未离开过,这是独处的喜悦无法从根本上能驱除的。所以他看到灌木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荷塘四面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树缝里的灯光也是“没精打采的”,“热闹”是蝉与蛙的,而自己什么也没有。就算想起采莲那样有趣的事,也发出“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的慨叹。全文结束的时候,“这令我到底惦记江南了”,更让人感觉是一个失意人想要回归家乡、回归本我的落寞。
作者从不满现实到幻想超脱,最终仍然无法超脱的情感脉络是很明晰的,而第三段的内心独白更让我们看到一个挣扎的灵魂,一个无处安放的灵魂。
路上只有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读者往往忽视对这一段的品析,余光中先生甚至认为可以将这段文字删去,因为它“过分落实,却有碍想象之飞跃,情感之激昂”。这段文字其实是对开篇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回应,至于作者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似乎是个谜,因为心境是他的,文字也是他的。所以,我们只能从侧面来推测其原因,如果要知人论世的话,本文的写作背景应该引起大家重视。
文章写于1927年7月,此时正是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的时候。早在1923年,朱自清就写了《哪里走》一文,详尽而真实地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惶惶然……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姑作安心的过日子……”朱自清既反感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陷入不知“哪里走”的“惶惶然”中,他只好“躲到学术研究中”,既是“避难”,又在与政治保持距离中竭力维护知识分子的相对独立。
如果说1923年的朱自清还可以“姑作安心的过日子”。1927年的“四·一二”政变之后,血淋淋的现实让他彻底彷徨了。“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朱自清《一封信》)这就可以明证作者内心的“颇不宁静”了。
在这样的前提下,再读第三段文字,即可对朱自清先生多一些理解:不宁静的心灵需要安抚,不加掩饰地直抒情怀,正反映了作者痛楚的心态;烦扰的思绪压抑不住,一定要说出来。他需要“冷静”,他需要“独处”,他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即荷塘,这个世界只属于他自己,可以让他暂时忘却外在世界给他的迷茫和无助,让他感觉自己是个“自由的人”。
心灵暂获解脱之后,他开始“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短暂的“超然”,让他心境平和下来,于是他细致入微地捕捉住月色朦胧中荷塘上面各种物象的特征以及荷塘上光与影的交汇。这片刻轻松的喜悦,让他觉得四周万物都灵动起来:荷叶犹如舞动的裙衫;荷花则“袅娜”而“羞涩”,犹如“刚出浴的美人”;就连空气中也传来“缕缕清香”,仿佛“渺茫的歌声”。但这种喜悦毕竟是“乌托邦”式的解脱,并不是真正的超然,现实还是那样残酷,所以他笔下的景物也始终带着一层“淡淡”的朦胧色彩:“脉脉的流水”、“薄薄的青雾”、“笼着轻纱的梦”……景物的朦胧与作者“淡淡的喜悦”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在这种朦胧景物的描写中,“淡淡的哀愁”也显露出来,因为在他内心深处,这种哀愁从未离开过,这是独处的喜悦无法从根本上能驱除的。所以他看到灌木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荷塘四面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树缝里的灯光也是“没精打采的”,“热闹”是蝉与蛙的,而自己什么也没有。就算想起采莲那样有趣的事,也发出“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的慨叹。全文结束的时候,“这令我到底惦记江南了”,更让人感觉是一个失意人想要回归家乡、回归本我的落寞。
作者从不满现实到幻想超脱,最终仍然无法超脱的情感脉络是很明晰的,而第三段的内心独白更让我们看到一个挣扎的灵魂,一个无处安放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