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人文精神是高职营销专业学生的灵魂,是高职教育的核心。高职院校应在构建人文社会中发挥其建设性作用。只有重新审视当代高职教育的社会职责、重新界定高职教育的社会使命、重新构建高职的发展模式,才能使高职教育在深化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扮演其适当的角色,担负起应尽的使命。
【关键词】 高职;营销专业;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0-02
人文精神蕴涵隽永,既承载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寄寓了深刻的时代沉思;既是对尘世生活的精神超越,更是对理想生活的理性回归。近年来,随着教育产业化论调的提出,不少高职学校便实行了企业化的运作模式,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最大弊端是轻人文、重功利,生产了大量的社会产品而不是社会人才。具体到营销专业学生来说,人文精神欠缺,综合素质弱化。据我们调查,当前高职营销专业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不够的具体情况是:调查显示,目前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存在以下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缺乏职业态度,62.1%的受访企业认为目前应该重点解决这方面的不足;二是与客户沟通能力(55.2%);三是适应能力弱,上手慢(44.8%)。所以,只有重新审视高职教育的社会职责、重新界定高职教育的社会使命、重新构建高职教育的发展模式,才能使高职教育在深化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扮演其适当的角色,担负起应尽的使命,不致迷失发展方向。
一、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文精神塑造的必要性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营销的实践和理论处于不断进化之中。著名管理学家、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教授在《营销革命3.0》一书中指出,营销已经进入3.0时代,即“人文中心主义的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中,营销理念提升到一个关注人类期望、价值和精神的新高度。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随着市场竞争的逐步加剧和产业的逐步升级,营销实践处于不断的发展当中,高层次文化营销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经济活动中,并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竞争力,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出更高要求。
1.消费者对精神文化性需求要求更高
企业生产的产品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在物质短缺时代,人们对产品的需求更多是物质性的、功用性的;随着我国逐步进入小康社会,消费形态逐步发生改变,经济结构不断升级,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度也不断增强。一方面,精神性产品和服务在全部产品和服务中所占比重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传统物质产品的精神性内涵越来越丰富。过去,传统经济主要注重产品的功能强大、外型美观、价格优势;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以服务为重心,以商品为素材,为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感受,塑造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以此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改变消费行为,并为产品找到新的生存价值与空间。
2.成功营销模式以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
从近些年的营销实践来看,成功的营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入顺应文化发展趋势的价值观。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时期,一方面,传统文化依旧根植于人们思想和行为之中;另一方面,外来文化也在不断渗入并与传统文化不断发生碰撞、融合、演化。成功的营销往往能够顺应文化发展的趋势,将产品与某种文化价值观相结合,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与价值的实现,以此来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获得消费者的认同与好感。如可口可乐销售的不仅形象,取得了市场竞争的优势。
3.与消费者交流的文化内涵越来越丰富
随着互联网等人际交流媒体的不断兴起,消费者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营销活动中来,企业的促销活动也由简单的信息传递,变为双向的、互动的、真诚的交流。企业营销的成功越来越依赖能否与消费者建立具有亲和力、具有文化精神联系的人际关系。这对企业营销人员的人文素质、营销活动的文化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谁具有更高的沟通能力,谁能更好地在营销活动中接受消费者的互动和创造,谁能更好地发现和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能把产品与特定的文化符号相联系,则能唤起人们特定的文化认知和情感,迅速在消费者心中建立心智定位。所以,文化营销的兴起,对营销人员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高职院校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当代高职营销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1.学校人文教育缺失严重
人文教育在现代大学教育中陷入了困境,这是世界性的现象。当前高职教育对技术与技能已骊了相当高的境地,而人文教育在高职教育中越来越受到轻视,导致营销专业学生对文化传统极其陌生,不少营销学生对人文教育价值没有清晰概念,人文学科在高职课程中丧失了中心地位,设课门类越来越少,学生主修人文学科的人数比率急剧下降,许多学生没有修过重要的人文课程。在现代职业教育中人文教育失落,导致了社会人文精神状况欠佳。
2.学生功利目标追求严重
不少学生专心致志,将读书学习的重心放在追求本专业的考试成绩上,忽视人的品格塑造,有的甚至为了追求个人目标的实现,不择手段,弄虚作假、抄袭作弊。随着竞争机制进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专业化社会的到来,社会上掀起了“文凭热、考试热、证书热”,许多营销专业学生都把提升自己的学历作为改变自己命运的最佳跳板,在肯定文凭、证书热的积极意义的同时,我们也发现,高职营销专业学生对文凭与证书的执着多了一些急功近利的盲目,而少了对科学文化本身的追求与热忱。在某种意义上,今天的一些高职院校变成了“职业培训场”,一些家长也只关心孩子的考试分数,导致了今天的高职教育缺乏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并在实践中一直忽视或不敢正视这种缺失。
3.学生价值观迷失严重
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最引人瞩目的是人们思想空前的解放,长期存在于人们心目当中的“无我”意识被逐渐萌发的“自我”意识所取代,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人生之路也不再是以前的单一模式,而是具有了多种选择的可能,其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营销专业学生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缺失;面对众多选择,学生们在信仰上,竟然无所适从!已有信仰体系的崩溃,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让我们的学生正变得空前空虚与迷茫。通过抽烟、醉酒、打架、怪异方式、暴力游戏等发泄的学生比比皆是,逃课、宅寝室,谈恋爱成常态。很多人没有把自己的理想与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义务和乐于奉献相联系起来,相当一部分学生把自己的理想定位于“找一个款哥(富婆)、找一份好工作”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等方面。 三、高职营销专业学生人文精神塑造途径
1.增强营销专业人文精神教育的观念
人文精神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意志等多种因素构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它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高职营销专业要培养的是既具有良好的营销专业技能,又要具有良好的语言沟通,意志坚强的专业人员。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就是引导营销专业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学习和了解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成果,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使学生的思想品质、情操意志、心理乃至人性得以升华,并把学到的这些知识与能力能在专业技能的操作过程中体现出来,从而更好地完成专业工作,高质量地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高职学院营销专业要改变以往对人文精神教育不重视,压缩人文精神方面的课程的做法,增强人文精神教育观念,强化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造就具有人格魅力的营销人才。
2.构建人文精神教育的体系
高职营销专业在校学习的时间比较短,除去顶岗实习,见习等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训环节外,在校学习的时间也有一半以上通过实训环节来教学,因此留给人文精神教育的教学时间非常有限,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增加选通识选修课程如文化、艺术、伦理、哲学、音乐、美学、法律、民俗以及语言类等课程,拓宽学生学习人文精神课程的机会;成立更多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社团,如健美操,音乐爱好者协会等社团,让学生有机会间接体会,参与人文素质知识的学习,培养其良好的社交技能.
3.培养人文精神教育的师资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加大高职营销专业人文精神教育课程开设的力度的同时应该加强营销专业教师人文精神课素质培养。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对专业技能进行讲解与指导,忽略对其他相关知识的介绍,这样纯技术的讲解的课堂一是缺乏趣味性,不太能吸引学生听课的注意力,二是对营销专业来讲,没有人文知识的课堂不全面的,例如人员推销课程,教师不能只要求学生一味的遵循人员推销的七个基本环节的技能的掌握,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往往是那些懂得社交礼仪,能和顾客进行多方面的交流沟通,能为顾客分忧,并能多方式为顾客解决问题的营销人员获得了较多的机会。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人文精神建设也是高职营销专业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之一。
总之,高职营销专业要培养复合型高技能的营销人才,在专业教学的同时,就应该强化人文精神教育,树立人文精神教育的观念,创造人文精神教育的条件,培养师资,扩宽人文精神教育的途径,以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技能型复合型营销人才。
参考文献
[1]谢晓青.关于深化高职院校人文质教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8).
[2]李荣胜.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J].技术与市场,2008(7).
[3]刘红.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4).
[4]刘泽江.关于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8(9).
【关键词】 高职;营销专业;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0-02
人文精神蕴涵隽永,既承载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寄寓了深刻的时代沉思;既是对尘世生活的精神超越,更是对理想生活的理性回归。近年来,随着教育产业化论调的提出,不少高职学校便实行了企业化的运作模式,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最大弊端是轻人文、重功利,生产了大量的社会产品而不是社会人才。具体到营销专业学生来说,人文精神欠缺,综合素质弱化。据我们调查,当前高职营销专业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不够的具体情况是:调查显示,目前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存在以下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缺乏职业态度,62.1%的受访企业认为目前应该重点解决这方面的不足;二是与客户沟通能力(55.2%);三是适应能力弱,上手慢(44.8%)。所以,只有重新审视高职教育的社会职责、重新界定高职教育的社会使命、重新构建高职教育的发展模式,才能使高职教育在深化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扮演其适当的角色,担负起应尽的使命,不致迷失发展方向。
一、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文精神塑造的必要性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营销的实践和理论处于不断进化之中。著名管理学家、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教授在《营销革命3.0》一书中指出,营销已经进入3.0时代,即“人文中心主义的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中,营销理念提升到一个关注人类期望、价值和精神的新高度。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随着市场竞争的逐步加剧和产业的逐步升级,营销实践处于不断的发展当中,高层次文化营销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经济活动中,并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竞争力,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出更高要求。
1.消费者对精神文化性需求要求更高
企业生产的产品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在物质短缺时代,人们对产品的需求更多是物质性的、功用性的;随着我国逐步进入小康社会,消费形态逐步发生改变,经济结构不断升级,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度也不断增强。一方面,精神性产品和服务在全部产品和服务中所占比重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传统物质产品的精神性内涵越来越丰富。过去,传统经济主要注重产品的功能强大、外型美观、价格优势;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以服务为重心,以商品为素材,为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感受,塑造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以此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改变消费行为,并为产品找到新的生存价值与空间。
2.成功营销模式以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
从近些年的营销实践来看,成功的营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入顺应文化发展趋势的价值观。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时期,一方面,传统文化依旧根植于人们思想和行为之中;另一方面,外来文化也在不断渗入并与传统文化不断发生碰撞、融合、演化。成功的营销往往能够顺应文化发展的趋势,将产品与某种文化价值观相结合,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与价值的实现,以此来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获得消费者的认同与好感。如可口可乐销售的不仅形象,取得了市场竞争的优势。
3.与消费者交流的文化内涵越来越丰富
随着互联网等人际交流媒体的不断兴起,消费者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营销活动中来,企业的促销活动也由简单的信息传递,变为双向的、互动的、真诚的交流。企业营销的成功越来越依赖能否与消费者建立具有亲和力、具有文化精神联系的人际关系。这对企业营销人员的人文素质、营销活动的文化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谁具有更高的沟通能力,谁能更好地在营销活动中接受消费者的互动和创造,谁能更好地发现和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能把产品与特定的文化符号相联系,则能唤起人们特定的文化认知和情感,迅速在消费者心中建立心智定位。所以,文化营销的兴起,对营销人员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高职院校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当代高职营销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1.学校人文教育缺失严重
人文教育在现代大学教育中陷入了困境,这是世界性的现象。当前高职教育对技术与技能已骊了相当高的境地,而人文教育在高职教育中越来越受到轻视,导致营销专业学生对文化传统极其陌生,不少营销学生对人文教育价值没有清晰概念,人文学科在高职课程中丧失了中心地位,设课门类越来越少,学生主修人文学科的人数比率急剧下降,许多学生没有修过重要的人文课程。在现代职业教育中人文教育失落,导致了社会人文精神状况欠佳。
2.学生功利目标追求严重
不少学生专心致志,将读书学习的重心放在追求本专业的考试成绩上,忽视人的品格塑造,有的甚至为了追求个人目标的实现,不择手段,弄虚作假、抄袭作弊。随着竞争机制进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专业化社会的到来,社会上掀起了“文凭热、考试热、证书热”,许多营销专业学生都把提升自己的学历作为改变自己命运的最佳跳板,在肯定文凭、证书热的积极意义的同时,我们也发现,高职营销专业学生对文凭与证书的执着多了一些急功近利的盲目,而少了对科学文化本身的追求与热忱。在某种意义上,今天的一些高职院校变成了“职业培训场”,一些家长也只关心孩子的考试分数,导致了今天的高职教育缺乏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并在实践中一直忽视或不敢正视这种缺失。
3.学生价值观迷失严重
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最引人瞩目的是人们思想空前的解放,长期存在于人们心目当中的“无我”意识被逐渐萌发的“自我”意识所取代,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人生之路也不再是以前的单一模式,而是具有了多种选择的可能,其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营销专业学生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缺失;面对众多选择,学生们在信仰上,竟然无所适从!已有信仰体系的崩溃,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让我们的学生正变得空前空虚与迷茫。通过抽烟、醉酒、打架、怪异方式、暴力游戏等发泄的学生比比皆是,逃课、宅寝室,谈恋爱成常态。很多人没有把自己的理想与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义务和乐于奉献相联系起来,相当一部分学生把自己的理想定位于“找一个款哥(富婆)、找一份好工作”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等方面。 三、高职营销专业学生人文精神塑造途径
1.增强营销专业人文精神教育的观念
人文精神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意志等多种因素构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它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高职营销专业要培养的是既具有良好的营销专业技能,又要具有良好的语言沟通,意志坚强的专业人员。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就是引导营销专业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学习和了解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成果,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使学生的思想品质、情操意志、心理乃至人性得以升华,并把学到的这些知识与能力能在专业技能的操作过程中体现出来,从而更好地完成专业工作,高质量地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高职学院营销专业要改变以往对人文精神教育不重视,压缩人文精神方面的课程的做法,增强人文精神教育观念,强化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造就具有人格魅力的营销人才。
2.构建人文精神教育的体系
高职营销专业在校学习的时间比较短,除去顶岗实习,见习等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训环节外,在校学习的时间也有一半以上通过实训环节来教学,因此留给人文精神教育的教学时间非常有限,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增加选通识选修课程如文化、艺术、伦理、哲学、音乐、美学、法律、民俗以及语言类等课程,拓宽学生学习人文精神课程的机会;成立更多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社团,如健美操,音乐爱好者协会等社团,让学生有机会间接体会,参与人文素质知识的学习,培养其良好的社交技能.
3.培养人文精神教育的师资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加大高职营销专业人文精神教育课程开设的力度的同时应该加强营销专业教师人文精神课素质培养。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对专业技能进行讲解与指导,忽略对其他相关知识的介绍,这样纯技术的讲解的课堂一是缺乏趣味性,不太能吸引学生听课的注意力,二是对营销专业来讲,没有人文知识的课堂不全面的,例如人员推销课程,教师不能只要求学生一味的遵循人员推销的七个基本环节的技能的掌握,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往往是那些懂得社交礼仪,能和顾客进行多方面的交流沟通,能为顾客分忧,并能多方式为顾客解决问题的营销人员获得了较多的机会。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人文精神建设也是高职营销专业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之一。
总之,高职营销专业要培养复合型高技能的营销人才,在专业教学的同时,就应该强化人文精神教育,树立人文精神教育的观念,创造人文精神教育的条件,培养师资,扩宽人文精神教育的途径,以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技能型复合型营销人才。
参考文献
[1]谢晓青.关于深化高职院校人文质教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8).
[2]李荣胜.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J].技术与市场,2008(7).
[3]刘红.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4).
[4]刘泽江.关于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