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北宋早期,曾发生过两次皇位继承风波,一次是众所周知的“烛影斧声”宋太宗继统疑案,另一次则发生在宋真宗即位时期。首先,本文考证宋太宗即位时留下的千古谜团。在考证大量文献资料后,大胆得出宋太祖死于宋太宗的谋杀,宋太宗非法即位的结论。其次,本文以真宗继统风波为切入点,分析朝廷中各种政治势力在立储问题上展开的角力,以及宋初确立的皇位继承制度。
关键词: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王继恩;皇位继承风波
在北宋早期,曾发生过两次皇位继承风波,一次是众所周知的宋太宗继统风波,另一次则发生在宋真宗即位时期。本文将从《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的记载入手,并结合其他相关文献资料,对这两场继统风波的产生背景、过程及带来的影响作出初步分析。
一、 宋太宗的继统问题
宋太宗的继统问题,在中国的历史研究中是一段著名的“公案”,学术界对这一问题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看法。一部分学者认为宋太宗弑兄篡位,张荫麟和邓广铭等学者就持这样的观点。张荫麟曾在20世纪40年代撰写了《宋太宗继统考实》一文,在文章中列举了大量证据,认为金匮盟书是宋太宗与赵普共同伪造的,宋太宗并不具有继统的合法性。邓广铭在《试破宋太宗即位大赦诏书之谜》一文中,更加明确的指出“斧声烛影”事件是宋太宗对宋太祖的谋杀,宋太宗是一个谋杀兄长、矫诏篡位的阴谋家。但是,也有一部分史学家认为“金匮之盟”是存在的,宋太宗登基皇位得到了宋太祖的认可,贾丽英就持这样的观点。本文将以《续资治通鉴长编》的记载为基础,对这一问题进行简要地分析。
关于宋太宗即位合法性的主要依据,是杜太后临终前命赵普所记录的金匮盟书。这一盟书的诞生在《长编》卷二建隆二年六月甲午条有载:
“……及寝疾,上侍药饵不离左右。疾革召普入,受遗命。后问上曰:‘汝自知所以得天下乎?’上呜咽不能对……上曰:‘此皆祖考及太后余庆也。’后曰:‘不然,政由柴氏,使幼儿主天下,群心不附,故耳。若周有长君,汝安得至此?汝与光义皆我所生,汝后当传位汝弟,四海至广,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上顿首泣曰:‘敢不如太后教。’因谓普曰:‘汝同记吾言,不可违也。’普即就榻前为誓书,于纸尾署曰:‘臣普记。’上蔵其书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
从杜太后的遗命来看,杜太后是以前朝传立幼主被篡位之故事警戒太祖,让他传位时立“长君”以安天下。杜太后去世时,太祖正值壮年,太后这样说有诅咒太祖之嫌。笔者认为,杜太后此言不算谎妄,此时宋太祖虽已登基,但四方局势尚且不稳,北有契丹、北汉,南有南唐、吴越,太祖行伍出身,万一御驾亲征伤及自身,以致驾崩,此时继统之人需为年长之人,方能杜绝后周故事再次发生。因此,太后之言算是逆耳之忠言,在情理之中。但值得注意的是,赵普所记的盟书,太祖已命宫人藏于宫中金匮之中,所以此事除太后、太祖、赵普三人之外,应当还有其他宫人知道。
开宝九年,太祖驾崩,李焘对太祖驾崩的情形有如下描述:
“癸丑,上崩于万岁殿。时夜已四鼓,宋皇后使王继恩出召贵州防御使德芳。继恩以太祖传国晋王之志素定,乃不诣德芳,径趋开封府召晋王见。左押衙程德元先坐于府门,德元者,荥泽人,善爲医。继恩诘之,德元对曰:‘我宿于信陵坊,夜有当关疾呼者曰晋王召,出视则无人,如是者三,吾恐晋王有疾,故来。’继恩异之,乃告以故扣门,与俱入见王,且召之。王大惊,犹豫不行,曰:‘吾当与家人议之。’ ”
从《长编》的记载中,可以很清楚地发现,宋皇后本想传召太祖幼子赵德芳入继大统,但是宦官王继恩认为太祖一向愿意将皇位传给宋太宗,因此便自作主张,宣太宗入宫即位。李焘在记叙整件事的过程中并没有提到“金匮之盟”,王继恩只是自认为“太祖传国晋王之志素定”,并没有出具任何具有法律意义的太祖遗诏或是金匮盟书,而是完全凭借着自己的一厢情愿,就传召太宗入宫。假如说杜太后立金匮之盟时,太宗在外不知此事,而王继恩作为后宫宦官行首,日夜在太祖身边侍奉,怎会不知道此盟书呢?他何不拿出这封具有法律意义的盟书来说服宋皇后呢? 事实上,金匮盟书的真正出现是在太宗登基五年之后,由赵普所献。根据《长编》所载,赵普进献盟书是在太平兴国六年,自己被政敌卢多逊的攻击下的自卫之举。赵普为了维护自身安全,便炮制了金匮盟书一说,摇身一变,成为宋太宗皇位合法继承的唯一见证人,给太宗的非法即位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于是,太宗不得不保全并重用赵普,擢升赵普为宰相,并安慰他:“人谁无过,朕不待五十,已尽知四十九年非矣”,与他尽释前嫌。
由此看来,宋太宗的即位并不合法,那么合不合情呢?表面上看,太祖猝然离世,太宗一向受到太祖的宠爱,入继大统理所当然。况太祖膝下仅有二子成人,长子德昭,次子德芳。太祖在位时此二子均未封王,而太宗时为晋王,居宰相之上,又管理开封府多年,培养了很强的政治才能,因此太宗即位似乎更合乎太祖本人的愿望。笔者不能苟同,且太祖长子赵德昭才是太祖心中皇位的合法继承人。赵德昭虽无王号,但身份地位绝不比赵光义低。开宝六年,赵德昭被封为兴元尹兼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有了处理政务的权力。这些加封给德昭的官职,很明显地表明了太祖培养接班人的意愿,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限制皇弟趙光义权力的需要。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宋太宗的即位既不合情又不合法,那么宋太祖的死因就很可疑了。可惜李焘在《长编》中对宋太祖的死因,语焉不详,但是很肯定的是宋太祖猝死前身体很好,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其身体有任何毛病。李焘对太祖暴毙的记载来自于司马光在《涑水纪闻》中的记录,而在司马光之前,宋仁宗时期,就曾经有一位叫文莹的僧人对太祖的暴毙进行了记载。他在《续湘山野录》中记载过以下一段话:
“祖宗潜跃日,尝与一道士游於关河,无定姓名,自曰混沌,或又曰真无。每有乏则探囊,金愈探愈出。三人者每剧饮烂醉。生喜歌步虚为戏,能引其喉於杳冥间作清徵之声。时或一二句,随天风飘下,惟祖宗闻之,曰:“金猴虎头四,真龙得真位。”至醒诘之,则曰:“醉梦间语,岂足凭耶?”至膺图受禅之日,乃庚申正月初四也。自御极不再见,下诏草泽之。人或见於轘辕道中,或嵩、洛间,乃开宝乙亥岁也。上已祓禊,驾幸西沼,生醉坐於岸木阴下,笑揖太祖曰:“别来喜安。”上大喜,亟遣中人密引至后掖,恐其遁去,急回跸见之,一如平时,抵掌浩饮。 其书既名野录,必定有其荒诞不实的一面,但是在这部书的记载中,清楚地写明了太祖去世前是与太宗一起饮酒作乐。而在《长编》中,太宗却是在家中并不在宫中。两者看似矛盾,其实在矛盾的背后恰恰暴露了事实的真相。在集合了大量史料之后,可以大胆做出以下猜测:宋太宗担任开封府尹多年,在朝廷中培植了大量的党羽,引发太祖不满。太祖试图迁都洛阳,以削弱太宗的势力,却引起太宗的惊慌,密谋毒害太祖,篡夺皇位。太宗即位后,德昭被逼自杀,德芳无疾早夭,宋皇后去世后,太宗不许百官为其吊念,由此更暴露出太宗为人之无情、即位之非法与不堪。
二、 宋真宗的继统风波
太宗即位后,王继恩、程德玄拥立新主有功,恩宠优渥。尤其是王继恩,因其军功,还被封为防御使,十分得太宗宠爱。另一方面,太宗吸取了太祖在立储上的教训,早早就将自己的孩子封王,以防不测。宋太宗第一个钟意的皇子是楚王元佐,元佐因病成疯,无法继任大统,他又将目光转向了次子赵元僖,元僖早夭,不得已再次将目光转向了三子,也就是之后的宋真宗。太平兴国八年,赵德昌(宋真宗原名)被封为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韩王,改名元休;端拱元年改封襄王,赐名元侃;淳化五年,改封为检校太傅、开封府尹、寿王;至道元年,正式册封为太子,领开封府尹,赐名恒。按理说,在宋太宗这么严密的安排下,真宗即位不该发生任何风波,但是王继恩纠集李昌龄、胡旦等,策划谋立楚王元佐,并得到了太宗遗孀李皇后的支持。《长编》卷四十一太宗至道元年三月癸巳条载:
“癸巳,帝崩于万岁殿。参知政事温仲舒宣遗制,真宗即位于柩前。初太宗不豫,宣政使王继恩忌上英明,与参知政事李昌龄、知制诰胡旦谋立楚王元佐,颇间上。宰相吕端问疾禁中见上不在旁,疑有变,乃以笏书大渐字,令亲密吏趣上入侍。及太宗崩,继恩白后至中书召端议所立,端前知其谋,即绐继恩使入书閤检太宗先赐墨诏,遂鏁之。亟入宫,后谓曰:‘宫车宴驾,立嗣以长顺也,今将奈何?’端曰:‘先帝立太子政爲,今日岂容更有异议?’后默然,上既即位。端平立殿下不拜,请卷帘升殿审视,然后降阶率群臣拜呼万岁。”
从上述记载中可以发现,由于太子与皇帝不居于一处,往往会有谗言四起,致使损害太宗与真宗的父子关系。在真宗的继位风波中,能很清楚地看出后宫宦官与外朝官员有着紧密的联系。就连位同副相的参知政事——李昌龄,都与王继恩勾结起来。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北宋时期,作为后宫内侍的宦官首领往往身兼数职,他们还是外朝的重臣。由于他们能够轻松出入御前,最懂得皇帝的心意,一些溜须拍马之官很容易就与之勾结起来。加上他们作为外朝朝臣的身份,他们与外界的联系更容易,因此他们的势力很容易在朝堂之上发展起来。那么,作为后宫侍臣的宦官首领,为什么能身兼数职呢?这与宋代抑制武将的政策密不可分。这样,宦官首领的权力就不仅仅局限于后宫的狭小范围,而随着其军权的获得,慢慢延展到朝堂之上。宦官对政事的话语权,在悄悄地增长,因此一批中央文官依附在其身旁也不足为奇了。
值得注意的是李昌龄和胡旦并不是普通的文官,二人的交情也并非因其同为王继恩在外朝的拥护者而建立的,他们的交情可以追溯到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的那场秋试。太平兴国三年的仲夏,宋太宗出人意料地改变了暂停当年贡举的决定,并决议在当年秋天开科取士。在那场科举中,胡旦高中榜首,李昌龄名列进士,二人依靠“同年”关系,渐渐结成有力的朋党。胡旦恃才傲物,行事粗疏,很容易授人以柄,所以他的官运并不算畅通,先后被数任宰臣所厌恶,只是因为他是太宗钦点的状元,太宗少不得要留给自己一点颜面,才对胡旦不算严苛。相反李昌龄不像胡旦那样恣意放肆,并且他有一定的治世之才,但是李昌龄最为致命的缺点是贪财,他在知广州任上几乎因为贪污而被罢官。不过,李昌龄之父李运官至太常卿,算是为李昌龄积累下一些关系资本,毕竟朝中有人好做官,很快李昌龄就被擢升为枢密直学士,执掌审刑院。或许就在其掌管审刑院时,与负责保护皇城安全的皇城司主事王继恩勾结起来。在王继恩和李昌龄的扶持下,胡旦得以回朝担任知制诰一职。
太宗驾崩时,可以说王继恩、李昌龄集团的势力是很大的,一方面李昌龄与胡旦等“同年”关系密切,早早便在朝中形成了所谓的“同年”朋党。同时他又位列副相,依附他的朝官自然不在少数。另一方面,王继恩手握军权,负责维护皇城内的治安,又能随意出入禁中,并且得到李皇后的支持。他们发动的政变一旦处理不慎,很容易引发朝中大乱。然后宰相吕端,凭借着其高超的政治能力,用了一个小计谋,将王继恩骗入书阁中,限制了王的自由活动权,致使王无法获悉也无法传出各种消息,也就降低了其对朝事的影响度。再凭上吕端的说服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争取到了李皇后的支持,一场宫廷政变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流产,真宗得以顺利继位。
三、 结语
从以上两起北宋早期发生的继统风波来看,宦官的势力都在其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宦官凭借着其与皇帝、皇后的亲密关系,利用自身特殊的政治身份,在外朝中寻找依附自己的文官集团,肆意干涉皇位继承问题。可以说两次风波,都是由宦官身上而起,这足以证明宋初朝廷中宦官勢力的强大。不同的是,由于太宗早早立储,使得太子能得到朝中士大夫的支持,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皇子被篡权的可能。真宗以后,宋朝的皇位继承制度渐渐完善,宋人谢维新曾称赞本朝的皇位继承制度“上媲帝王,下陋汉唐,而为古今之冠冕”,实为不虚之言!
参考文献:
[1]《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宋)李焘撰,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4月第一版.
[2]贾丽英:《析“千古之谜”中的宋太宗》,《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期.
[3]《长编》卷十七,开宝九年冬十月癸丑条.
[4]《长编》卷二十二,太平兴国六年秋七月辛亥条.
[5](宋)文莹撰,郑世刚、杨立扬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7月第一版.
[6]《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后集》卷二《建储·古今源流》,(宋)谢维新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5.
关键词: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王继恩;皇位继承风波
在北宋早期,曾发生过两次皇位继承风波,一次是众所周知的宋太宗继统风波,另一次则发生在宋真宗即位时期。本文将从《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的记载入手,并结合其他相关文献资料,对这两场继统风波的产生背景、过程及带来的影响作出初步分析。
一、 宋太宗的继统问题
宋太宗的继统问题,在中国的历史研究中是一段著名的“公案”,学术界对这一问题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看法。一部分学者认为宋太宗弑兄篡位,张荫麟和邓广铭等学者就持这样的观点。张荫麟曾在20世纪40年代撰写了《宋太宗继统考实》一文,在文章中列举了大量证据,认为金匮盟书是宋太宗与赵普共同伪造的,宋太宗并不具有继统的合法性。邓广铭在《试破宋太宗即位大赦诏书之谜》一文中,更加明确的指出“斧声烛影”事件是宋太宗对宋太祖的谋杀,宋太宗是一个谋杀兄长、矫诏篡位的阴谋家。但是,也有一部分史学家认为“金匮之盟”是存在的,宋太宗登基皇位得到了宋太祖的认可,贾丽英就持这样的观点。本文将以《续资治通鉴长编》的记载为基础,对这一问题进行简要地分析。
关于宋太宗即位合法性的主要依据,是杜太后临终前命赵普所记录的金匮盟书。这一盟书的诞生在《长编》卷二建隆二年六月甲午条有载:
“……及寝疾,上侍药饵不离左右。疾革召普入,受遗命。后问上曰:‘汝自知所以得天下乎?’上呜咽不能对……上曰:‘此皆祖考及太后余庆也。’后曰:‘不然,政由柴氏,使幼儿主天下,群心不附,故耳。若周有长君,汝安得至此?汝与光义皆我所生,汝后当传位汝弟,四海至广,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上顿首泣曰:‘敢不如太后教。’因谓普曰:‘汝同记吾言,不可违也。’普即就榻前为誓书,于纸尾署曰:‘臣普记。’上蔵其书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
从杜太后的遗命来看,杜太后是以前朝传立幼主被篡位之故事警戒太祖,让他传位时立“长君”以安天下。杜太后去世时,太祖正值壮年,太后这样说有诅咒太祖之嫌。笔者认为,杜太后此言不算谎妄,此时宋太祖虽已登基,但四方局势尚且不稳,北有契丹、北汉,南有南唐、吴越,太祖行伍出身,万一御驾亲征伤及自身,以致驾崩,此时继统之人需为年长之人,方能杜绝后周故事再次发生。因此,太后之言算是逆耳之忠言,在情理之中。但值得注意的是,赵普所记的盟书,太祖已命宫人藏于宫中金匮之中,所以此事除太后、太祖、赵普三人之外,应当还有其他宫人知道。
开宝九年,太祖驾崩,李焘对太祖驾崩的情形有如下描述:
“癸丑,上崩于万岁殿。时夜已四鼓,宋皇后使王继恩出召贵州防御使德芳。继恩以太祖传国晋王之志素定,乃不诣德芳,径趋开封府召晋王见。左押衙程德元先坐于府门,德元者,荥泽人,善爲医。继恩诘之,德元对曰:‘我宿于信陵坊,夜有当关疾呼者曰晋王召,出视则无人,如是者三,吾恐晋王有疾,故来。’继恩异之,乃告以故扣门,与俱入见王,且召之。王大惊,犹豫不行,曰:‘吾当与家人议之。’ ”
从《长编》的记载中,可以很清楚地发现,宋皇后本想传召太祖幼子赵德芳入继大统,但是宦官王继恩认为太祖一向愿意将皇位传给宋太宗,因此便自作主张,宣太宗入宫即位。李焘在记叙整件事的过程中并没有提到“金匮之盟”,王继恩只是自认为“太祖传国晋王之志素定”,并没有出具任何具有法律意义的太祖遗诏或是金匮盟书,而是完全凭借着自己的一厢情愿,就传召太宗入宫。假如说杜太后立金匮之盟时,太宗在外不知此事,而王继恩作为后宫宦官行首,日夜在太祖身边侍奉,怎会不知道此盟书呢?他何不拿出这封具有法律意义的盟书来说服宋皇后呢? 事实上,金匮盟书的真正出现是在太宗登基五年之后,由赵普所献。根据《长编》所载,赵普进献盟书是在太平兴国六年,自己被政敌卢多逊的攻击下的自卫之举。赵普为了维护自身安全,便炮制了金匮盟书一说,摇身一变,成为宋太宗皇位合法继承的唯一见证人,给太宗的非法即位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于是,太宗不得不保全并重用赵普,擢升赵普为宰相,并安慰他:“人谁无过,朕不待五十,已尽知四十九年非矣”,与他尽释前嫌。
由此看来,宋太宗的即位并不合法,那么合不合情呢?表面上看,太祖猝然离世,太宗一向受到太祖的宠爱,入继大统理所当然。况太祖膝下仅有二子成人,长子德昭,次子德芳。太祖在位时此二子均未封王,而太宗时为晋王,居宰相之上,又管理开封府多年,培养了很强的政治才能,因此太宗即位似乎更合乎太祖本人的愿望。笔者不能苟同,且太祖长子赵德昭才是太祖心中皇位的合法继承人。赵德昭虽无王号,但身份地位绝不比赵光义低。开宝六年,赵德昭被封为兴元尹兼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有了处理政务的权力。这些加封给德昭的官职,很明显地表明了太祖培养接班人的意愿,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限制皇弟趙光义权力的需要。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宋太宗的即位既不合情又不合法,那么宋太祖的死因就很可疑了。可惜李焘在《长编》中对宋太祖的死因,语焉不详,但是很肯定的是宋太祖猝死前身体很好,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其身体有任何毛病。李焘对太祖暴毙的记载来自于司马光在《涑水纪闻》中的记录,而在司马光之前,宋仁宗时期,就曾经有一位叫文莹的僧人对太祖的暴毙进行了记载。他在《续湘山野录》中记载过以下一段话:
“祖宗潜跃日,尝与一道士游於关河,无定姓名,自曰混沌,或又曰真无。每有乏则探囊,金愈探愈出。三人者每剧饮烂醉。生喜歌步虚为戏,能引其喉於杳冥间作清徵之声。时或一二句,随天风飘下,惟祖宗闻之,曰:“金猴虎头四,真龙得真位。”至醒诘之,则曰:“醉梦间语,岂足凭耶?”至膺图受禅之日,乃庚申正月初四也。自御极不再见,下诏草泽之。人或见於轘辕道中,或嵩、洛间,乃开宝乙亥岁也。上已祓禊,驾幸西沼,生醉坐於岸木阴下,笑揖太祖曰:“别来喜安。”上大喜,亟遣中人密引至后掖,恐其遁去,急回跸见之,一如平时,抵掌浩饮。 其书既名野录,必定有其荒诞不实的一面,但是在这部书的记载中,清楚地写明了太祖去世前是与太宗一起饮酒作乐。而在《长编》中,太宗却是在家中并不在宫中。两者看似矛盾,其实在矛盾的背后恰恰暴露了事实的真相。在集合了大量史料之后,可以大胆做出以下猜测:宋太宗担任开封府尹多年,在朝廷中培植了大量的党羽,引发太祖不满。太祖试图迁都洛阳,以削弱太宗的势力,却引起太宗的惊慌,密谋毒害太祖,篡夺皇位。太宗即位后,德昭被逼自杀,德芳无疾早夭,宋皇后去世后,太宗不许百官为其吊念,由此更暴露出太宗为人之无情、即位之非法与不堪。
二、 宋真宗的继统风波
太宗即位后,王继恩、程德玄拥立新主有功,恩宠优渥。尤其是王继恩,因其军功,还被封为防御使,十分得太宗宠爱。另一方面,太宗吸取了太祖在立储上的教训,早早就将自己的孩子封王,以防不测。宋太宗第一个钟意的皇子是楚王元佐,元佐因病成疯,无法继任大统,他又将目光转向了次子赵元僖,元僖早夭,不得已再次将目光转向了三子,也就是之后的宋真宗。太平兴国八年,赵德昌(宋真宗原名)被封为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韩王,改名元休;端拱元年改封襄王,赐名元侃;淳化五年,改封为检校太傅、开封府尹、寿王;至道元年,正式册封为太子,领开封府尹,赐名恒。按理说,在宋太宗这么严密的安排下,真宗即位不该发生任何风波,但是王继恩纠集李昌龄、胡旦等,策划谋立楚王元佐,并得到了太宗遗孀李皇后的支持。《长编》卷四十一太宗至道元年三月癸巳条载:
“癸巳,帝崩于万岁殿。参知政事温仲舒宣遗制,真宗即位于柩前。初太宗不豫,宣政使王继恩忌上英明,与参知政事李昌龄、知制诰胡旦谋立楚王元佐,颇间上。宰相吕端问疾禁中见上不在旁,疑有变,乃以笏书大渐字,令亲密吏趣上入侍。及太宗崩,继恩白后至中书召端议所立,端前知其谋,即绐继恩使入书閤检太宗先赐墨诏,遂鏁之。亟入宫,后谓曰:‘宫车宴驾,立嗣以长顺也,今将奈何?’端曰:‘先帝立太子政爲,今日岂容更有异议?’后默然,上既即位。端平立殿下不拜,请卷帘升殿审视,然后降阶率群臣拜呼万岁。”
从上述记载中可以发现,由于太子与皇帝不居于一处,往往会有谗言四起,致使损害太宗与真宗的父子关系。在真宗的继位风波中,能很清楚地看出后宫宦官与外朝官员有着紧密的联系。就连位同副相的参知政事——李昌龄,都与王继恩勾结起来。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北宋时期,作为后宫内侍的宦官首领往往身兼数职,他们还是外朝的重臣。由于他们能够轻松出入御前,最懂得皇帝的心意,一些溜须拍马之官很容易就与之勾结起来。加上他们作为外朝朝臣的身份,他们与外界的联系更容易,因此他们的势力很容易在朝堂之上发展起来。那么,作为后宫侍臣的宦官首领,为什么能身兼数职呢?这与宋代抑制武将的政策密不可分。这样,宦官首领的权力就不仅仅局限于后宫的狭小范围,而随着其军权的获得,慢慢延展到朝堂之上。宦官对政事的话语权,在悄悄地增长,因此一批中央文官依附在其身旁也不足为奇了。
值得注意的是李昌龄和胡旦并不是普通的文官,二人的交情也并非因其同为王继恩在外朝的拥护者而建立的,他们的交情可以追溯到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的那场秋试。太平兴国三年的仲夏,宋太宗出人意料地改变了暂停当年贡举的决定,并决议在当年秋天开科取士。在那场科举中,胡旦高中榜首,李昌龄名列进士,二人依靠“同年”关系,渐渐结成有力的朋党。胡旦恃才傲物,行事粗疏,很容易授人以柄,所以他的官运并不算畅通,先后被数任宰臣所厌恶,只是因为他是太宗钦点的状元,太宗少不得要留给自己一点颜面,才对胡旦不算严苛。相反李昌龄不像胡旦那样恣意放肆,并且他有一定的治世之才,但是李昌龄最为致命的缺点是贪财,他在知广州任上几乎因为贪污而被罢官。不过,李昌龄之父李运官至太常卿,算是为李昌龄积累下一些关系资本,毕竟朝中有人好做官,很快李昌龄就被擢升为枢密直学士,执掌审刑院。或许就在其掌管审刑院时,与负责保护皇城安全的皇城司主事王继恩勾结起来。在王继恩和李昌龄的扶持下,胡旦得以回朝担任知制诰一职。
太宗驾崩时,可以说王继恩、李昌龄集团的势力是很大的,一方面李昌龄与胡旦等“同年”关系密切,早早便在朝中形成了所谓的“同年”朋党。同时他又位列副相,依附他的朝官自然不在少数。另一方面,王继恩手握军权,负责维护皇城内的治安,又能随意出入禁中,并且得到李皇后的支持。他们发动的政变一旦处理不慎,很容易引发朝中大乱。然后宰相吕端,凭借着其高超的政治能力,用了一个小计谋,将王继恩骗入书阁中,限制了王的自由活动权,致使王无法获悉也无法传出各种消息,也就降低了其对朝事的影响度。再凭上吕端的说服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争取到了李皇后的支持,一场宫廷政变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流产,真宗得以顺利继位。
三、 结语
从以上两起北宋早期发生的继统风波来看,宦官的势力都在其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宦官凭借着其与皇帝、皇后的亲密关系,利用自身特殊的政治身份,在外朝中寻找依附自己的文官集团,肆意干涉皇位继承问题。可以说两次风波,都是由宦官身上而起,这足以证明宋初朝廷中宦官勢力的强大。不同的是,由于太宗早早立储,使得太子能得到朝中士大夫的支持,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皇子被篡权的可能。真宗以后,宋朝的皇位继承制度渐渐完善,宋人谢维新曾称赞本朝的皇位继承制度“上媲帝王,下陋汉唐,而为古今之冠冕”,实为不虚之言!
参考文献:
[1]《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宋)李焘撰,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4月第一版.
[2]贾丽英:《析“千古之谜”中的宋太宗》,《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期.
[3]《长编》卷十七,开宝九年冬十月癸丑条.
[4]《长编》卷二十二,太平兴国六年秋七月辛亥条.
[5](宋)文莹撰,郑世刚、杨立扬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7月第一版.
[6]《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后集》卷二《建储·古今源流》,(宋)谢维新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