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吴山点点幽》为姑苏古城西郊太湖之畔一带连绵青山“塑像”后,杜国玲先生回望自己探访过的中华大地几十座大大小小、有名或无名的山岭,捧出了厚厚两册《鸿踪照影》,依然满怀着对群山峻岭的挚爱钟情,笔随行踪,影追心意,为走过历史烟雨的锦绣群山立照存影,摄尽山之神韵,洞察人世沧桑,透悟自然之道。钟情于山水的人,总比常人多一份超然的淡泊情怀。“鸿踪照影”间,我们看到一个忘我投入,全身心融入山野的身影,正如生态散文作家梭罗所言:“我相信,自然界有极为敏锐的磁力,只要我们放弃自我意识,跟着它走,就会步上正确的路途。”淡然舒缓的文字配合一幅幅精美的摄影作品,《鸿踪照影》不仅是一部散文游记,更是一幅元气丰沛、气象万千的山水长卷,一首感悟自然天真机趣的回旋心曲。
一、访踏山水湖滨,遍寻自然缤纷
德国心理学家布瑞特曾用水族缸做过一项试验,得出的结论给现代人一个重要提示,就是青山绿水的环境对人有镇定的效用和缓解心理压力的效果。有人把布瑞特研究的结果进一步延伸,便成了一套可行的大自然“山水治疗法”。而明人倪允昌说:“听瀑布,可涤蒙气;听松风,可豁烦襟;听檐雨,可止劳虑;听鸣禽,可息机心;听琴弦,可消躁念;听晨钟,可醒溃肠。”可见,所谓自然之声色是人最好的心灵净化器,我们不得不信。
对于自然,作者有着强烈的诉求,这不仅源于她炙热的探求之心,还来自她那对于自然虔诚般的向往与寻求自然本真的忘我之情。“在这样的地方,行走就是目的,在未知的前方,永远有一种神秘的期待和向往在吸引你,当你走向它的时候,就能获得快乐与平静。”杜国玲置身山水之中眼观其形色,耳听其声息,体悟其性灵,获得畅神的审美享受。“这大山空气清新,充溢各种原生植物的芳香和清气,心胸不知不觉打开,像海绵尽力吸取这无尽的空气维生素,身轻盈欲飘飞。”作者攀越国内近50座山峰,徜徉于群山苍翠的峰谷幽径之间,常常全然忘却了尘世功利烦恼,“人居千山之巅,身如芥粒,心似飞鸿,瞬间地角天涯,却又了无踪迹可循。”我们所处的时代要求我们适应于所谓的社会系统规则,我们戴上了各种繁杂的枷锁与面具,而于自然之中,我们才能放松身心,回归本然。因为自然界没有善恶,因此可以感受最原始生命的张力,生生不息、循环往复。
对于山水,作者有着极其敏锐细腻的感知。万物之色,无一不取自自然。天空之蓝,森林之绿,玫瑰之红,雪花之白,自然之美胜于万物。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中,织女下凡取丰收稻穗之色,为王母娘娘织就华彩服裳,万物之美均源于自然,神话亦能显现。作者在雪中天柱山看“竹林弯腰成瘦马,松杉白头变老人,玉树琼枝,好一派世外仙株寂寞林!”山野之色在她的笔端尽情绽放:“春天的时候,所有的森林都闪动明净的青春年华”,“黄色满天星般的野菊花,更鲜艳的大多野罂粟花,粉色殷红的野百合,还有蓝色、玫瑰红色的各种不知名的小花,夹杂在高大而广袤的野草丛中中,他们是大地朝向填空和所有踏上这块土地的人们绽放的微笑。”还有那些静静铺展于山林间的弯弯山道、默默伫立崖畔的袖珍小寺、悠然布列的古村陋巷,它们与山林是那样和谐,作者将它们摄入镜头中,更摄入心神深处。感悟自然山水之美,是人类审美最原始、最纯然的方式。《鸿踪照影》中的审美情怀已然不仅仅是逃避尘世喧哗,更是一种归于淳朴的悠然,是人生通达之后才有的至真性情。
二、穿越历史风尘,追寻山水人文
文人墨客怡情山水,登高望远,怀古幽思,留下一篇篇华彩文章。古往今来,一直如此。近代历史学家范文澜认为,中国文化中最明显的特征是史观文化,因为自古以来,世世代代对于祭祖都很重视,因此对于祖先的推崇,就导致了对于历史的关注。“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留给后人的是慨叹,是借鉴,也是百般的神秘莫测。山水之永恒,代表了生命的持久绵长,只有自然,方可与日月同岁。厚重的历史除却文字记载,也只能通过这些山之老者才能显现了。
“每一次进入,都是为了更好的出来,这一过程,是精神充电的过程,走入心灵空间的过程。”登山的过程无疑也是与底蕴丰厚的老者对话的过程,在《鸿踪照影》中,历史的繁华沧桑,山水的刚柔并济,娓娓道来,徐徐而至。李白隐居的司空山、老子筑台授经的终南山、朱元璋微时出家的大明山、李贺《梦天》慨叹的天门山、中国佛教之主惠能避险的梅关古道大庾岭……这些山峰虽并非座座闻名天下,但却因其独特的历史人文内蕴而别具风味。俯仰其中,作者并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身临其境,由那些或完好或破败的遗迹中追怀历史烟尘中古人的心迹,试图还原他们真实的身形面影。在努尔哈赤挺进中原的起点萨尔浒,“眼前这片山水幽静清美,和所有美好的场景相似,但我刚刚得知它的名字并突然醒悟,这名字和几百年前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一场大颠覆有关”,“现在,努尔哈赤隐身在这片空境中,也坚守在决定其命运的转折点上,原有的辉煌与野心都如潮水般褪去,多么幽静寂寞啊,只满山森林如绿墙”。自然山色浸润了色调各异的人事情韵,曾经的壮怀激烈、金戈铁马,曾经的感伤怆然、无奈落寞,终为这苍翠沉稳的大山悉数涵纳,让后人无限感怀。
“山谷流泉绕其下,言说不尽的清韵悠悠。不是阳光三叠的苍凉,也非广陵散的悲怨,而是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数千年音韵不绝如缕,诉不尽的山高,吟不断的水长。”作者不是单纯的叙述历史,而是专注于山之文化,每逢一座山,便阅尽其古今之变迁,岁月之流迹。文人之史与史学之史毕竟是不同的,文人大多不拘泥于历史真相的考究,在求真的同时,求善、求美,因为文人多是感性的,作者显然在列,她更在意的当是山水涵蕴的生命机趣对人事的启迪。
三、际遇佛道禅意,感悟自然之道
《鸿踪照影》的开篇则讲到,“凡山川优美之地,往往被人类择为建造神圣殿堂之所”,由此铺垫了整部作品的禅宗意味。禅宗始于印度,受到中国儒家和老庄思想的影响而逐渐本土化,形成了一种在烦恼的尘世得以解脱,寻得自我的思维方式。通读整部作品会发现,作者除了逢山叙史之外,更多的是逢山会禅。 山某种程度代表着一种永恒,因此隐山修炼成为了得道的一种共识。在《鸿踪照影》这本作品集里,作者几乎每篇都有禅宗的感悟,篇幅或多或少,却都直指人心。要悟禅,首先要信禅,作者怀着近乎虔诚般的笃信,在山水寺庙间领悟所谓“万法归一”,所谓“一切不留,无可记忆。”游道教名山武当,作者留意到“全山道教建筑与周围山势、地形、林木、岩石和溪流,融合一体,相得益彰。远观只是苍翠大山,近前也是崖涧奇峭幽邃,须迫近才见宫观向前在峰峦岩涧合适的位置上”,甚为佩服其设计者人工服从天然,“以辅万物之自然”的苦心与高见。对比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式的山林开发,“劈山炸崖,并用水泥或石板将大地密封,使之不能呼吸”的做法,却又是何等令人痛心疾首。每当探访到人迹罕至大山深处,作者常情不自禁地希望“那些大山腹中的奇珍异宝”隐藏得更深些、更久些,希望它们能恒久如朝露般清新。于是,我们看到,不管是细雨初歇的空山幽谷,亦或是鸿蒙初辟的雪峰之巅,作者均冠以浓厚的禅意。禅宗主张静心自悟,重视对自然生命本体的尊重及对人生的彻悟。因此,禅意便是生命之意,乃自然的大道所在。作者没有任何显性的鼓励与煽动,没有演讲般侃侃而谈生命如何,她通过饱含禅意的叙述表达是为人处事的一种平实心态,正如其所言:“什么是道?平常心就是道。”徜徉于山间林野,“天空、山峦、树林和湿地,全都澄澈透明。望着它们,觉得整个宇宙似在展现一个巨大而神秘的笑靥。是的,这微笑无处不在,万物都在欢欣之中。”
禅宗尚淡,顺乎自然,不加矫饰谓淡。淡泊常给人一种消极无欲的错觉,而禅宗之淡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也是《鸿踪照影》里所传达出的正能量。登山的过程也是在寻求自我接纳的过程,是自然与自己的博弈,如何融入是登山过程中主命题。而在作者笔下,禅宗教会我们的,不是如何在博弈中取得胜利,而是如何化解这一博弈,让问题不成为问题,从自然中感悟人生哲学,生命大道。
作者在总结自己的千山之行时,这样说道:“面对山的种种美好,我总是比别人更敏感,更投入,也更容易满足,因为我被惊动。”对于自然之山,她有一丝牵挂不断的情结,对于山之历史,她有一种言说不尽的诉求,对于山之禅意,她有一些无以言表的感悟。正如作品背封面所印之言,作者与那洗尽铅华的灵山有一种深深的默契,彼时灵山黄褐色的色彩正是其最本真的色彩,而作者追寻的就是这种本真。同时,追寻本真又与回归自我不谋而合,因此,《鸿踪照影》是在山野游踪中寻找回归本我之路,引导我们对自然之道、生命本真进行更多的思考。
作者简介:瞿海琴(1991-),女,江苏如皋人,江南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高侠(1969-),女,江苏无锡人,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责任作者。
一、访踏山水湖滨,遍寻自然缤纷
德国心理学家布瑞特曾用水族缸做过一项试验,得出的结论给现代人一个重要提示,就是青山绿水的环境对人有镇定的效用和缓解心理压力的效果。有人把布瑞特研究的结果进一步延伸,便成了一套可行的大自然“山水治疗法”。而明人倪允昌说:“听瀑布,可涤蒙气;听松风,可豁烦襟;听檐雨,可止劳虑;听鸣禽,可息机心;听琴弦,可消躁念;听晨钟,可醒溃肠。”可见,所谓自然之声色是人最好的心灵净化器,我们不得不信。
对于自然,作者有着强烈的诉求,这不仅源于她炙热的探求之心,还来自她那对于自然虔诚般的向往与寻求自然本真的忘我之情。“在这样的地方,行走就是目的,在未知的前方,永远有一种神秘的期待和向往在吸引你,当你走向它的时候,就能获得快乐与平静。”杜国玲置身山水之中眼观其形色,耳听其声息,体悟其性灵,获得畅神的审美享受。“这大山空气清新,充溢各种原生植物的芳香和清气,心胸不知不觉打开,像海绵尽力吸取这无尽的空气维生素,身轻盈欲飘飞。”作者攀越国内近50座山峰,徜徉于群山苍翠的峰谷幽径之间,常常全然忘却了尘世功利烦恼,“人居千山之巅,身如芥粒,心似飞鸿,瞬间地角天涯,却又了无踪迹可循。”我们所处的时代要求我们适应于所谓的社会系统规则,我们戴上了各种繁杂的枷锁与面具,而于自然之中,我们才能放松身心,回归本然。因为自然界没有善恶,因此可以感受最原始生命的张力,生生不息、循环往复。
对于山水,作者有着极其敏锐细腻的感知。万物之色,无一不取自自然。天空之蓝,森林之绿,玫瑰之红,雪花之白,自然之美胜于万物。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中,织女下凡取丰收稻穗之色,为王母娘娘织就华彩服裳,万物之美均源于自然,神话亦能显现。作者在雪中天柱山看“竹林弯腰成瘦马,松杉白头变老人,玉树琼枝,好一派世外仙株寂寞林!”山野之色在她的笔端尽情绽放:“春天的时候,所有的森林都闪动明净的青春年华”,“黄色满天星般的野菊花,更鲜艳的大多野罂粟花,粉色殷红的野百合,还有蓝色、玫瑰红色的各种不知名的小花,夹杂在高大而广袤的野草丛中中,他们是大地朝向填空和所有踏上这块土地的人们绽放的微笑。”还有那些静静铺展于山林间的弯弯山道、默默伫立崖畔的袖珍小寺、悠然布列的古村陋巷,它们与山林是那样和谐,作者将它们摄入镜头中,更摄入心神深处。感悟自然山水之美,是人类审美最原始、最纯然的方式。《鸿踪照影》中的审美情怀已然不仅仅是逃避尘世喧哗,更是一种归于淳朴的悠然,是人生通达之后才有的至真性情。
二、穿越历史风尘,追寻山水人文
文人墨客怡情山水,登高望远,怀古幽思,留下一篇篇华彩文章。古往今来,一直如此。近代历史学家范文澜认为,中国文化中最明显的特征是史观文化,因为自古以来,世世代代对于祭祖都很重视,因此对于祖先的推崇,就导致了对于历史的关注。“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留给后人的是慨叹,是借鉴,也是百般的神秘莫测。山水之永恒,代表了生命的持久绵长,只有自然,方可与日月同岁。厚重的历史除却文字记载,也只能通过这些山之老者才能显现了。
“每一次进入,都是为了更好的出来,这一过程,是精神充电的过程,走入心灵空间的过程。”登山的过程无疑也是与底蕴丰厚的老者对话的过程,在《鸿踪照影》中,历史的繁华沧桑,山水的刚柔并济,娓娓道来,徐徐而至。李白隐居的司空山、老子筑台授经的终南山、朱元璋微时出家的大明山、李贺《梦天》慨叹的天门山、中国佛教之主惠能避险的梅关古道大庾岭……这些山峰虽并非座座闻名天下,但却因其独特的历史人文内蕴而别具风味。俯仰其中,作者并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身临其境,由那些或完好或破败的遗迹中追怀历史烟尘中古人的心迹,试图还原他们真实的身形面影。在努尔哈赤挺进中原的起点萨尔浒,“眼前这片山水幽静清美,和所有美好的场景相似,但我刚刚得知它的名字并突然醒悟,这名字和几百年前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一场大颠覆有关”,“现在,努尔哈赤隐身在这片空境中,也坚守在决定其命运的转折点上,原有的辉煌与野心都如潮水般褪去,多么幽静寂寞啊,只满山森林如绿墙”。自然山色浸润了色调各异的人事情韵,曾经的壮怀激烈、金戈铁马,曾经的感伤怆然、无奈落寞,终为这苍翠沉稳的大山悉数涵纳,让后人无限感怀。
“山谷流泉绕其下,言说不尽的清韵悠悠。不是阳光三叠的苍凉,也非广陵散的悲怨,而是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数千年音韵不绝如缕,诉不尽的山高,吟不断的水长。”作者不是单纯的叙述历史,而是专注于山之文化,每逢一座山,便阅尽其古今之变迁,岁月之流迹。文人之史与史学之史毕竟是不同的,文人大多不拘泥于历史真相的考究,在求真的同时,求善、求美,因为文人多是感性的,作者显然在列,她更在意的当是山水涵蕴的生命机趣对人事的启迪。
三、际遇佛道禅意,感悟自然之道
《鸿踪照影》的开篇则讲到,“凡山川优美之地,往往被人类择为建造神圣殿堂之所”,由此铺垫了整部作品的禅宗意味。禅宗始于印度,受到中国儒家和老庄思想的影响而逐渐本土化,形成了一种在烦恼的尘世得以解脱,寻得自我的思维方式。通读整部作品会发现,作者除了逢山叙史之外,更多的是逢山会禅。 山某种程度代表着一种永恒,因此隐山修炼成为了得道的一种共识。在《鸿踪照影》这本作品集里,作者几乎每篇都有禅宗的感悟,篇幅或多或少,却都直指人心。要悟禅,首先要信禅,作者怀着近乎虔诚般的笃信,在山水寺庙间领悟所谓“万法归一”,所谓“一切不留,无可记忆。”游道教名山武当,作者留意到“全山道教建筑与周围山势、地形、林木、岩石和溪流,融合一体,相得益彰。远观只是苍翠大山,近前也是崖涧奇峭幽邃,须迫近才见宫观向前在峰峦岩涧合适的位置上”,甚为佩服其设计者人工服从天然,“以辅万物之自然”的苦心与高见。对比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式的山林开发,“劈山炸崖,并用水泥或石板将大地密封,使之不能呼吸”的做法,却又是何等令人痛心疾首。每当探访到人迹罕至大山深处,作者常情不自禁地希望“那些大山腹中的奇珍异宝”隐藏得更深些、更久些,希望它们能恒久如朝露般清新。于是,我们看到,不管是细雨初歇的空山幽谷,亦或是鸿蒙初辟的雪峰之巅,作者均冠以浓厚的禅意。禅宗主张静心自悟,重视对自然生命本体的尊重及对人生的彻悟。因此,禅意便是生命之意,乃自然的大道所在。作者没有任何显性的鼓励与煽动,没有演讲般侃侃而谈生命如何,她通过饱含禅意的叙述表达是为人处事的一种平实心态,正如其所言:“什么是道?平常心就是道。”徜徉于山间林野,“天空、山峦、树林和湿地,全都澄澈透明。望着它们,觉得整个宇宙似在展现一个巨大而神秘的笑靥。是的,这微笑无处不在,万物都在欢欣之中。”
禅宗尚淡,顺乎自然,不加矫饰谓淡。淡泊常给人一种消极无欲的错觉,而禅宗之淡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也是《鸿踪照影》里所传达出的正能量。登山的过程也是在寻求自我接纳的过程,是自然与自己的博弈,如何融入是登山过程中主命题。而在作者笔下,禅宗教会我们的,不是如何在博弈中取得胜利,而是如何化解这一博弈,让问题不成为问题,从自然中感悟人生哲学,生命大道。
作者在总结自己的千山之行时,这样说道:“面对山的种种美好,我总是比别人更敏感,更投入,也更容易满足,因为我被惊动。”对于自然之山,她有一丝牵挂不断的情结,对于山之历史,她有一种言说不尽的诉求,对于山之禅意,她有一些无以言表的感悟。正如作品背封面所印之言,作者与那洗尽铅华的灵山有一种深深的默契,彼时灵山黄褐色的色彩正是其最本真的色彩,而作者追寻的就是这种本真。同时,追寻本真又与回归自我不谋而合,因此,《鸿踪照影》是在山野游踪中寻找回归本我之路,引导我们对自然之道、生命本真进行更多的思考。
作者简介:瞿海琴(1991-),女,江苏如皋人,江南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高侠(1969-),女,江苏无锡人,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责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