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众是指个体由于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的或个人的舆论上的压力,从而在观点和行为上不由自主地趋向跟多数人一致的现象。从众,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受知识和阅历的限制,少数青少年思想不成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作为青少年的一个群体,极易从众。因此,如何引导中职生正确对待从众心理,克服和避免在多数情况下可能出现的从众的副作用,对加强中职学生的道德品质、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都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职教育 从众心理 心理机制
一、研究中职生从众心理的现实意义
1.学生发展的需要。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饱含热情,勇于创新,自我意识急剧发展,常常通过标新立异的装束和不寻常的言谈举止显示个性,体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他们的独立性、自制力、意志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都尚未成熟,因此处事往往会陷入焦虑、困惑和迷茫之中,导致在行动上随波逐流,思想上迷失自我。研究中职生的从众心理,是为了利用从众心理的积极影响,防止负面影响。
2.中职校教师发展的需要。从众心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出现的从众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消费从众、恋爱从众、厌学从众等。这些从众心理对中职生的身心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中职校教师必须学会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研究中职生的从众心理,从根本上加深对学生心理的理解,并结合中职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为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更多的方便。
二、中职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心理机制
从众心理的产生有深刻的心理原因。人是群体性动物,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群体中,因此,在心理上极易产生“趋群”,这正是从众心理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从众心理的产生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素引起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是情境因素和个性因素。
1.情境因素。一是表现在趋于团体的压力而从众。在一个班级、小组、同伴群众中,如果赞成某一观点的人越多,或采取某一行动的人越多,则压力越大,越容易从众;如果这个班集体或伙伴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内部很一致,就容易使中学生遵从群体的意愿。二是表现在趋于规范压力、情境压力而从众。
2.个性因素。一是年龄因素,在中职校中,低年级的学生容易从众,高年级学生不易从众;二是自我概念,自卑感强的学生容易从众,自信心强的学生不易从众;三是人际关系,依赖性强的人易产生从众,独立的人不易产生从众。
三、中职生从众心理管理研究的策略
1.利用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人文环境。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向上的学习、科技和文体活动,营造充满学术和人文精神的文化氛围,利用这种氛围的辐射作用,让更多的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
2.重视班级内部管理和宿舍建设,营造团结向上的班级和宿舍文化。在班级中树立积极向上的“典型”,弘扬奋进精神,严格要求宿舍每个成员都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与班级、宿舍大多数人保持一致,造就优秀班集体和优秀宿舍。这种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会影响到每个学生。
3.积极开展社团活动。中职生的业余时间较多,只有科学有效地利用好业余时间,才能丰富中职的业余生活,防止盲目从众产生恶劣影响。为此,可以依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比如开设吉他社团,让爱好音乐的学生发挥特长;开设街舞社团,让爱好舞蹈的学生舞出风采。如果能组织开展好社团活动,就一定能让中职生有事做,有追求,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精神生活异常精彩。
4.教会学生应对消极的群体压力,增强自信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一个自信的人,面对任何困难、挫折都能坦然、淡然,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明确是非判断能力,鼓励学生敢于拒绝,培养学生坚强进取的良好道德品质,使学生抵制不良行为,克服自身弱点,用自己的言行维护群体的利益。
四、训练管理后的效果
1.有助于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作用,学生在思想上的自我教育有助于学生在思想上、行为上弄清是非,对不良行为加以抵制。
2.有助于实行民主教育。第一,变教育教学中的单向传导为双向的民主交流,对克服学生的从众心理是很重要的。第二,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影响学生是否从众的重要原因。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气质、性格类型,对学生的指导教育要有的放矢,特别对那些缺乏自信,情绪不稳定,胆小而自尊心强的学生,更应讲究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多让他们获得学习上成功的经验,这是增强自信、稳定情绪的必要步骤。
3.有助于教师转变领导方式。教师的领导方式和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有很大关系。事实证明,若教师采用的是专制的方式,则必然使一些学生屈服于教师的威力之下,养成阳奉阴违的不良习惯。长此以往,某些学生就可能缺少独立自主的精神,处处依赖教师;学生可能产生抵触情绪,对教师的要求反其道而行,并容易趋向小群体的行为。假如教师采用的是放任自流的方式,班级正气就可能下降,错误倾向就得不到及时纠正。由于得不到教师良好的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就可能因缺乏正确的准则而盲目从众。
参考文献:
[1]郑小兰.影响他人的心理学.长春: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9,9.
[2]陈泰先.心理学的陷阱.北京: 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9.
[3]陈玲,蒋先润.心理学的诡计大全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5.
[4]社会心理学.DAVID G MYERS.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1.
[5]吉洛维奇社会心理学.Thmomas Gilonvich/Dacher Keltner/Richard E.Nisbett.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 中职教育 从众心理 心理机制
一、研究中职生从众心理的现实意义
1.学生发展的需要。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饱含热情,勇于创新,自我意识急剧发展,常常通过标新立异的装束和不寻常的言谈举止显示个性,体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他们的独立性、自制力、意志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都尚未成熟,因此处事往往会陷入焦虑、困惑和迷茫之中,导致在行动上随波逐流,思想上迷失自我。研究中职生的从众心理,是为了利用从众心理的积极影响,防止负面影响。
2.中职校教师发展的需要。从众心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出现的从众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消费从众、恋爱从众、厌学从众等。这些从众心理对中职生的身心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中职校教师必须学会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研究中职生的从众心理,从根本上加深对学生心理的理解,并结合中职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为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更多的方便。
二、中职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心理机制
从众心理的产生有深刻的心理原因。人是群体性动物,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群体中,因此,在心理上极易产生“趋群”,这正是从众心理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从众心理的产生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素引起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是情境因素和个性因素。
1.情境因素。一是表现在趋于团体的压力而从众。在一个班级、小组、同伴群众中,如果赞成某一观点的人越多,或采取某一行动的人越多,则压力越大,越容易从众;如果这个班集体或伙伴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内部很一致,就容易使中学生遵从群体的意愿。二是表现在趋于规范压力、情境压力而从众。
2.个性因素。一是年龄因素,在中职校中,低年级的学生容易从众,高年级学生不易从众;二是自我概念,自卑感强的学生容易从众,自信心强的学生不易从众;三是人际关系,依赖性强的人易产生从众,独立的人不易产生从众。
三、中职生从众心理管理研究的策略
1.利用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人文环境。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向上的学习、科技和文体活动,营造充满学术和人文精神的文化氛围,利用这种氛围的辐射作用,让更多的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
2.重视班级内部管理和宿舍建设,营造团结向上的班级和宿舍文化。在班级中树立积极向上的“典型”,弘扬奋进精神,严格要求宿舍每个成员都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与班级、宿舍大多数人保持一致,造就优秀班集体和优秀宿舍。这种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会影响到每个学生。
3.积极开展社团活动。中职生的业余时间较多,只有科学有效地利用好业余时间,才能丰富中职的业余生活,防止盲目从众产生恶劣影响。为此,可以依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比如开设吉他社团,让爱好音乐的学生发挥特长;开设街舞社团,让爱好舞蹈的学生舞出风采。如果能组织开展好社团活动,就一定能让中职生有事做,有追求,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精神生活异常精彩。
4.教会学生应对消极的群体压力,增强自信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一个自信的人,面对任何困难、挫折都能坦然、淡然,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明确是非判断能力,鼓励学生敢于拒绝,培养学生坚强进取的良好道德品质,使学生抵制不良行为,克服自身弱点,用自己的言行维护群体的利益。
四、训练管理后的效果
1.有助于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作用,学生在思想上的自我教育有助于学生在思想上、行为上弄清是非,对不良行为加以抵制。
2.有助于实行民主教育。第一,变教育教学中的单向传导为双向的民主交流,对克服学生的从众心理是很重要的。第二,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影响学生是否从众的重要原因。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气质、性格类型,对学生的指导教育要有的放矢,特别对那些缺乏自信,情绪不稳定,胆小而自尊心强的学生,更应讲究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多让他们获得学习上成功的经验,这是增强自信、稳定情绪的必要步骤。
3.有助于教师转变领导方式。教师的领导方式和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有很大关系。事实证明,若教师采用的是专制的方式,则必然使一些学生屈服于教师的威力之下,养成阳奉阴违的不良习惯。长此以往,某些学生就可能缺少独立自主的精神,处处依赖教师;学生可能产生抵触情绪,对教师的要求反其道而行,并容易趋向小群体的行为。假如教师采用的是放任自流的方式,班级正气就可能下降,错误倾向就得不到及时纠正。由于得不到教师良好的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就可能因缺乏正确的准则而盲目从众。
参考文献:
[1]郑小兰.影响他人的心理学.长春: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9,9.
[2]陈泰先.心理学的陷阱.北京: 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9.
[3]陈玲,蒋先润.心理学的诡计大全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5.
[4]社会心理学.DAVID G MYERS.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1.
[5]吉洛维奇社会心理学.Thmomas Gilonvich/Dacher Keltner/Richard E.Nisbett.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