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常有学生询问:“语文,除了古文学着有点用外,还有什么好处?”这个问题反映了多数人心中的想法:目前语文教学和语文考试存在脱节现象,尤其是课文的学习,好像与考试无关。为此,一些学校不重视语文教学,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很不积极,尽管语文教师们倾力倾策,但收效甚微。语文教师应利用语文课本中的一切积极因素,处理好课文学习和基本功训练的关系,处理好课文阅读和考场作文的关系。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也会有事半功倍之效。我在这一届高一语文教学中,进行了“联系语文教材与作文教学”的尝试,意在使学生生成“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意识。
一、拨开迷雾——高中生作文与作文教学的现状
1.缺取米之能,难成巧妇之炊
高中生正处在人生如花般灿烂的季节,又生活在这样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里,应该有丰富的经历、感受来叙写。但是,沉重的学业负担使他们疏于观察沸腾的生活,无暇思考美丽的世界。现在的学生普遍怕写,为应付老师或考试所写的文章往往是套话、大话、空话连篇。
2.失有效之法,难解学生之困
多数教师在广种薄收的失望后,往往热情日消,最后无为收场。于是,在作文教学中,不少教师从高一便开始让学生阅读、仿写高考满分作文,要按照一个比较狭隘的要求作文:内容紧跟高考题、形式四平八稳、主题“放之四海皆准”,以不失分为原则,杜绝求新求异。且不说学生们是否乐意这样写作,我们只需要思考一下,这样的做法是否真的符合作文教学的初衷。
3.存不当之想,难中有效之的
作文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对此,我相信肯定有许多不同的声音。教者不同,认识不同,境界也便不同。有的教师认为,作文教学就是为高考这一仗,于是致力于指导学生揣摩高考作文的成功之道,揣摩阅卷者的心理;也有教师认为,作文教学是教给学生书面语言交流、沟通的本领,因而大力指导学生作文要观点鲜明、文字畅通。对以上两种做法,我都不是很赞同。把作文当做高考敲门砖的做法过于功利,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损害作文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而后一种做法,忽略了作文其实是学生情感抒发、心智成长的过程。
曹勇军老师提出,欲“立言”,先“立人”;“言”是叶是花,“人”是本是根——“人”立起来了,“言”之立便是自然而然的事。因之,曹教师对于作文教学领域流传甚广甚久的一些经典说法提出了质疑。比如对于“作文与做人相结合”,他认为二者不是一种“相结合”的关系,“作文”是“做人”的应有之义。曹老师在他的著述和讲座中也反复强调“以大于高考的基座为基座,以高于高考的要求为要求”,鼓励广大同仁解放思想、阔步前行。
这让我意识到,只有超越应试,才能真正战胜应试;只有让学生思想的成熟、人格的成长与“作文水平”同步,才是写作能力真正提高的关键。而作为高中语文课程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教材,是专家们精挑细选而成,汇聚了中外多位名家的各类文章,充满了丰富多彩的写作技巧和素材,更蕴涵了异彩纷呈的思想精神。这便是教师们最应该认真利用的“立人立言”的范本,更是“躲在学校成一统”的高中生们最应抓住的资源宝库。因此,连锁语文教材与作文教学,能让两者都“生活”起来。
二、上下求索——用语文教材之石,攻作文教学之玉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这些“例子”,有意识地增长学生的“见识”,提高其多方面的水平和能力。当然,我这里提及的“见识”,并不只是见闻的增多,更多的是指对事物的见识、见解和辨别、理解事理的能力。而这条途径,正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教学手段。
1.开垦课本土壤,培养材料意识
在作文训练中,我们常常指责学生的作文空洞无内容。然而,一味指责学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设法帮助学生走出“无米之困”才是问题的关键。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知道有了优美的原料可制成美好的器物,不曾见空恃技巧却造出好的器物来。”优美的原料从哪里来?从教材中积累是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
高一语文包含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四共90多篇文章。教材中优美的句子、段落,动人的人物事件,或直接摘录、或灵活处理,都可以变成作文素材。
在此,我推荐曹勇军老师借鉴传统写作方法——“隐括”而来的“内容提要”法。曹教师将摘抄与课文学习联系起来,采用“切问近思”的方式,经常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进行“内容提要”,借此提升他们的转述力和概括力。如学习了赫尔曼·黑塞《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后,他让学生写了《黑塞谈读书》;学习了高尔斯华绥的《品质》,让学生尝试写小说人物格斯拉的“人物评传”。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也借鉴了这种做法,不仅在培养学生变课文为作文素材的意识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而且提升了学生巧妙积累课外素材的能力。
2.挖掘教材土壤,孕育生活作文
也有教师会质疑,仅仅将语文教材作为一个“僵死”的素材库是远远不够的。的确,教材是一个固定的仓库,更应是一眼流动的活泉。它不仅能丰润原本内容枯干的作文,而且能引领学生去感知大千世界的美,增强学生感受生活、理解人事的能力,深化学生作文时对“意”的把握。然而,如何将教材学习这种“吸纳”,自然地过渡到写作这种“倾吐”上去呢?我认为,以教材阅读教学为情境,以学习体会与感悟为写作内容展开写作,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以下是我在高一教学中对一些课文所做的“学写结合,生活作文”的几种尝试:
(1)合理利用课文,创设作文情境
其实不管是教师出题还是学生作文,都需要一定的作文情境。以往,部分教师往往毫无酝酿地抛出一个冷冰冰的题目,而学生面对一个横空出世的题目,往往缺少充分的准备,局促成文。于是,学生写作的进步不大,作文课堂死气沉沉。我认为,这是缺少作文情境和为文冲动的缘故。
在教授必修第一册《十八岁及其他》时,多数教师请学生先写一封信给家长,再请家长回一封信。但我的做法是先给家长发出一份作业——给自己的孩子写封信,要求在心中对自己孩子的成长、教育和对他(她)未来的希望。等信收齐后,在课堂上把信一封封地郑重地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当堂拆封阅读并写回信。之所以颠倒写、回的顺序,是因为很多家长在养育、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很多故事,也有很多话,而现在的学生对父母的观察和理解普遍不够细致、深入。看信的过程,与其说是一种回顾,不如说是一种唤醒。这堂专设的“回信课”将生活事件引入课堂,是一次写作训练,也是一场精神洗礼。由一篇课文,引发一次“父(母)与子(女)”的沟通风暴,赋予课堂真实的生活色彩,学生的写作欲望也因此得到激发。 (2)依托课文激发,孕育作文个性
教授必修一《江南的冬景》时,我重在让学生品味五幅图景背后的意蕴美、情趣美,并指导学生将学生把眼光从课本挪转,凝视窗外和校外,漫步家边的街巷,采撷江南独具特点的场景,学习借鉴郁达夫的笔法写一幅“我心中的江南图”。在这次作文训练中,没有严格的主题限制,没有不少于800字的字数要求,这既消除了一些学生的担心,也让水平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自由发挥。学生们有的写烟雨古巷,有的写夏日乘凉,有的写黑白江南色,还有的由江南之雨写到江南之人。
如学生张烨的《江南雨韵》:
生在江南,长在江南,却很少留意身旁的这块土地,细细想来,最美的当数江南之雨。
江南的雨,滂沱之中不失温婉,冷清之中不失俏皮,绵腻之中不失洒脱。模模糊糊的几行叠加在一起,落在黑瓦白墙、小桥流水、巷弄石板之上,便构成了一幅简简单单,但又意韵独具的水墨画。
江南之人,被江南之雨浸润了几千年,也早已从骨子里渗透出阵阵雨的味道:江南诗人的细腻,江南女子的温婉……
当我撑着伞,打从江南古桥上走过,便总想雨的一生,它似是和我一样同是这块土地上的过客,但它却沉入数千年江南的文化中。
优秀课文的激发,作家笔触的引领,推动着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思考,生发、孕育了学生独立而鲜活的观点,而这种思考的结果又推动着他们进一步反观课文,使他们对课文的认识不断深化。这便形成了教材与作文之间的良性循环,不仅使学生在写作、阅读上受益,也能让教师在教学中更加轻松。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努力挖掘教材中蕴藏的资源,让教材与生活、与作文发生一系列连锁反应,不断拉近教材、作文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使学生直接、间接地从教材中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感悟,得到心灵成长、人格提升的机会,从而充盈作文的粮仓、提升作文的意蕴,有效解决学生“作文难,难作文”的棘手问题。
参考资料:
1.曹勇军《培养写作中的材料意识》,《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9年第9A期。
2.李海新《新课改下高中作文教学摭谈》,《考试周刊》2010年第18期。
3.郭庆东《教材——作文素材的土壤》,《中学语文》2011年第5期。
4.范维胜《有序生活开放——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思考》,《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版)》2011年第2期。
一、拨开迷雾——高中生作文与作文教学的现状
1.缺取米之能,难成巧妇之炊
高中生正处在人生如花般灿烂的季节,又生活在这样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里,应该有丰富的经历、感受来叙写。但是,沉重的学业负担使他们疏于观察沸腾的生活,无暇思考美丽的世界。现在的学生普遍怕写,为应付老师或考试所写的文章往往是套话、大话、空话连篇。
2.失有效之法,难解学生之困
多数教师在广种薄收的失望后,往往热情日消,最后无为收场。于是,在作文教学中,不少教师从高一便开始让学生阅读、仿写高考满分作文,要按照一个比较狭隘的要求作文:内容紧跟高考题、形式四平八稳、主题“放之四海皆准”,以不失分为原则,杜绝求新求异。且不说学生们是否乐意这样写作,我们只需要思考一下,这样的做法是否真的符合作文教学的初衷。
3.存不当之想,难中有效之的
作文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对此,我相信肯定有许多不同的声音。教者不同,认识不同,境界也便不同。有的教师认为,作文教学就是为高考这一仗,于是致力于指导学生揣摩高考作文的成功之道,揣摩阅卷者的心理;也有教师认为,作文教学是教给学生书面语言交流、沟通的本领,因而大力指导学生作文要观点鲜明、文字畅通。对以上两种做法,我都不是很赞同。把作文当做高考敲门砖的做法过于功利,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损害作文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而后一种做法,忽略了作文其实是学生情感抒发、心智成长的过程。
曹勇军老师提出,欲“立言”,先“立人”;“言”是叶是花,“人”是本是根——“人”立起来了,“言”之立便是自然而然的事。因之,曹教师对于作文教学领域流传甚广甚久的一些经典说法提出了质疑。比如对于“作文与做人相结合”,他认为二者不是一种“相结合”的关系,“作文”是“做人”的应有之义。曹老师在他的著述和讲座中也反复强调“以大于高考的基座为基座,以高于高考的要求为要求”,鼓励广大同仁解放思想、阔步前行。
这让我意识到,只有超越应试,才能真正战胜应试;只有让学生思想的成熟、人格的成长与“作文水平”同步,才是写作能力真正提高的关键。而作为高中语文课程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教材,是专家们精挑细选而成,汇聚了中外多位名家的各类文章,充满了丰富多彩的写作技巧和素材,更蕴涵了异彩纷呈的思想精神。这便是教师们最应该认真利用的“立人立言”的范本,更是“躲在学校成一统”的高中生们最应抓住的资源宝库。因此,连锁语文教材与作文教学,能让两者都“生活”起来。
二、上下求索——用语文教材之石,攻作文教学之玉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这些“例子”,有意识地增长学生的“见识”,提高其多方面的水平和能力。当然,我这里提及的“见识”,并不只是见闻的增多,更多的是指对事物的见识、见解和辨别、理解事理的能力。而这条途径,正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教学手段。
1.开垦课本土壤,培养材料意识
在作文训练中,我们常常指责学生的作文空洞无内容。然而,一味指责学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设法帮助学生走出“无米之困”才是问题的关键。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知道有了优美的原料可制成美好的器物,不曾见空恃技巧却造出好的器物来。”优美的原料从哪里来?从教材中积累是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
高一语文包含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四共90多篇文章。教材中优美的句子、段落,动人的人物事件,或直接摘录、或灵活处理,都可以变成作文素材。
在此,我推荐曹勇军老师借鉴传统写作方法——“隐括”而来的“内容提要”法。曹教师将摘抄与课文学习联系起来,采用“切问近思”的方式,经常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进行“内容提要”,借此提升他们的转述力和概括力。如学习了赫尔曼·黑塞《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后,他让学生写了《黑塞谈读书》;学习了高尔斯华绥的《品质》,让学生尝试写小说人物格斯拉的“人物评传”。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也借鉴了这种做法,不仅在培养学生变课文为作文素材的意识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而且提升了学生巧妙积累课外素材的能力。
2.挖掘教材土壤,孕育生活作文
也有教师会质疑,仅仅将语文教材作为一个“僵死”的素材库是远远不够的。的确,教材是一个固定的仓库,更应是一眼流动的活泉。它不仅能丰润原本内容枯干的作文,而且能引领学生去感知大千世界的美,增强学生感受生活、理解人事的能力,深化学生作文时对“意”的把握。然而,如何将教材学习这种“吸纳”,自然地过渡到写作这种“倾吐”上去呢?我认为,以教材阅读教学为情境,以学习体会与感悟为写作内容展开写作,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以下是我在高一教学中对一些课文所做的“学写结合,生活作文”的几种尝试:
(1)合理利用课文,创设作文情境
其实不管是教师出题还是学生作文,都需要一定的作文情境。以往,部分教师往往毫无酝酿地抛出一个冷冰冰的题目,而学生面对一个横空出世的题目,往往缺少充分的准备,局促成文。于是,学生写作的进步不大,作文课堂死气沉沉。我认为,这是缺少作文情境和为文冲动的缘故。
在教授必修第一册《十八岁及其他》时,多数教师请学生先写一封信给家长,再请家长回一封信。但我的做法是先给家长发出一份作业——给自己的孩子写封信,要求在心中对自己孩子的成长、教育和对他(她)未来的希望。等信收齐后,在课堂上把信一封封地郑重地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当堂拆封阅读并写回信。之所以颠倒写、回的顺序,是因为很多家长在养育、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很多故事,也有很多话,而现在的学生对父母的观察和理解普遍不够细致、深入。看信的过程,与其说是一种回顾,不如说是一种唤醒。这堂专设的“回信课”将生活事件引入课堂,是一次写作训练,也是一场精神洗礼。由一篇课文,引发一次“父(母)与子(女)”的沟通风暴,赋予课堂真实的生活色彩,学生的写作欲望也因此得到激发。 (2)依托课文激发,孕育作文个性
教授必修一《江南的冬景》时,我重在让学生品味五幅图景背后的意蕴美、情趣美,并指导学生将学生把眼光从课本挪转,凝视窗外和校外,漫步家边的街巷,采撷江南独具特点的场景,学习借鉴郁达夫的笔法写一幅“我心中的江南图”。在这次作文训练中,没有严格的主题限制,没有不少于800字的字数要求,这既消除了一些学生的担心,也让水平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自由发挥。学生们有的写烟雨古巷,有的写夏日乘凉,有的写黑白江南色,还有的由江南之雨写到江南之人。
如学生张烨的《江南雨韵》:
生在江南,长在江南,却很少留意身旁的这块土地,细细想来,最美的当数江南之雨。
江南的雨,滂沱之中不失温婉,冷清之中不失俏皮,绵腻之中不失洒脱。模模糊糊的几行叠加在一起,落在黑瓦白墙、小桥流水、巷弄石板之上,便构成了一幅简简单单,但又意韵独具的水墨画。
江南之人,被江南之雨浸润了几千年,也早已从骨子里渗透出阵阵雨的味道:江南诗人的细腻,江南女子的温婉……
当我撑着伞,打从江南古桥上走过,便总想雨的一生,它似是和我一样同是这块土地上的过客,但它却沉入数千年江南的文化中。
优秀课文的激发,作家笔触的引领,推动着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思考,生发、孕育了学生独立而鲜活的观点,而这种思考的结果又推动着他们进一步反观课文,使他们对课文的认识不断深化。这便形成了教材与作文之间的良性循环,不仅使学生在写作、阅读上受益,也能让教师在教学中更加轻松。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努力挖掘教材中蕴藏的资源,让教材与生活、与作文发生一系列连锁反应,不断拉近教材、作文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使学生直接、间接地从教材中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感悟,得到心灵成长、人格提升的机会,从而充盈作文的粮仓、提升作文的意蕴,有效解决学生“作文难,难作文”的棘手问题。
参考资料:
1.曹勇军《培养写作中的材料意识》,《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9年第9A期。
2.李海新《新课改下高中作文教学摭谈》,《考试周刊》2010年第18期。
3.郭庆东《教材——作文素材的土壤》,《中学语文》2011年第5期。
4.范维胜《有序生活开放——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思考》,《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版)》201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