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对康复锻炼在人工全膝关节的置换手术中起到的临床疗效进行评断。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于我院接受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5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于术后对其进行针对性强的护理工作,协助、指导病患进行系统规范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上下楼梯训练、扶拐下地走路、直抬高腿练习、膝关节伸曲练习、股四头肌收缩练习等。从而提升患者下肢的肌力,改善关节能力。在开展防止并发症发生工作的同时于手术结束当日开始康复训练,强度逐渐增加。结果:此次试验结果满意,总有效率为84.74%,7日内所有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均至90°或以上。结论:康复训练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的膝关节能力得加速恢复。
【关键词】康复护理;屈曲畸形;关节成形术
类风湿关节炎和骨性关节疾病于临床属常见、多发疾病。而骨性关节疾病的主要发病人群为60岁以上的老人,这类人群的发病率高达80%,而其中将近10%的患者为重度骨性关节疾病。而手术之后能否落实系统、规范康复练习,对于并发症发生概率、膝关节的能力恢复速度及者术后生活质量都至关重要。此次试验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同期于我院接受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取得满意成效,现具体报道康复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于我院接受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50例(59膝),男19例(24膝),女31例(35膝);年龄范围为(51-72)岁,平均年龄为(54.31±4.78)岁。病因方面:26例类风湿关节炎,15例骨性关节疾病,9例结核关节炎。屈曲角度范围为37°-75°,其中29例37°-55°,21例55°-75°,平均屈曲角度为(47.31±5.63)°。长期卧床31例,能够双扶拐行走15例,扶手杖或单拐行走3例。所有患者均伴随患有程度不一的骨质疏松。所有患者在手术治疗、术后系统、规范的康复锻炼后,膝关节活动能力均得到有效改善。
1.2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P<0.05,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术后康复护理
2.1心理干预
此次试验中多数患者为老年患者,患病年数通常较长。膝关节常年无法伸直,患者或存在自卑、沮丧、抑郁心理,而由于手术及疾病方面知识匮乏导致对治疗存在忧虑。护理人员须将手术治疗的作用及方法向患者详细介绍。使患者了解到全膝关节置换手术能够有效缓解膝盖疼痛、改善关节能力、纠正畸形。从而建立起病患对抗疾病的决心。向患者耐心讲解康复训练的过程和目的,使其了解康复训练能够加速血液的循环,有益于术后患肢肿胀消退,防止关节内韧带、肌肉、滑膜的粘连,加速关节能力恢复。
2.2康复训练
2.1.1手术完成当日
使患者患肢的膝关节呈伸膝位,使用石膏对其进行托固定工作2-4天,从而减少术后出血及屈曲挛缩。术后6小时,专职护理人员指导病患进行患肢收缩工作。患者体位为平卧位,足尖向上,进行蹬足跟、翘足趾练习,每日进行6次练习,每次练习20-35下。
2.3.2术后第一天
足趾练习活动持续进行,同时教导病患进行跖屈、踝关节背伸活动。由于股四头肌对于稳定膝部关节及运动能力十分重要,对患者开展股四头肌的训练工作。具体操作为:患者呈平卧体位,伸踝关节的背伸及伸膝练,尽最大力量持续5秒后放松是为1下,每日进行5次练习,每次进行50下练习。
2.3.3术后第二天
将石膏拆除,上述练习不可停止。除此之外指导患者进行主动的膝关节屈伸练习,活动范围为(0°-45°)。之后屈伸幅度每日递增12°-15°,每日进行2次练习,每次时长2小时。为增强练习效果对患者采取热冷敷作业,练习前热敷以达到松弛肌肉、软化组织的目的,练习后冷敷以达到减轻疼痛、局部炎性反应的目的。
2.3.4术后3-6日
上述练习不可中断,除此之外开展腘绳肌的力量练习。病患坐床边,靠重力作用膝垂至床下。之后将健康腿放至患肢前方助其向后压腿。帮助指导患者扶双拐或使用习步器进行练习,取站立位,进行主动伸曲练习及步行练习,每次练习25-35分钟,每日进行四次练习。
2.3.5术后第7日
指导患者进行上下楼梯练习,针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因人而异进行个性化解决。经常检查、督促、观察练习实施的情况。落实训练计划需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3结果
所有患者均接受随访,术后随访时间为半年至三年。采取HSS对患者进行评分。其中优关节23个(38.98%);良关节27个(45.76%);可关节9个(15.25%);差关节0个(0.00%)。优良率(总体有效率)为84.74%。所有患者膝关节的活动角度三个月内均达到90°或以上,满足日常活动。此次试验术后出现关节屈曲角度6°-20°关节21个,术后康复训练之后,仅剩4个关节维持在0°-8°。
4讨论
全系关节置换手术属于较大的人体重建手术,通过手术松解、清洁膝关节的软组织及周围韧带[1]。放置膝关节假体对畸形进行矫正,从而稳定和平衡膝关节,从而消解关节疼痛[2]。对患者心理反应进行密切观察,针对性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3]。使患者能主动积极配合术后康复训练计划,这对膝关节能力恢复与否、手术能否成功至关重要。术后康复训练中不可过度、过猛、操之过急,从而避免不必要损伤的发生。术后局部疼痛肿胀对患者的主动活动将造成影响,鼓励病患坚持锻炼。
训练遵循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原则。此次试验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膝关节能力得以顺利恢复,值得于临床上进行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钟敏莹,吴思平.超激光照射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3,34(22):3439-3441
[2]赵公吟,郁忠杰.小切口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短期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9):98-100
[3]陈向东,戴鸣海.人工全膝置换术后患者持续被动运动干预对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2):23-24
【摘要】目的:对康复锻炼在人工全膝关节的置换手术中起到的临床疗效进行评断。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于我院接受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5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于术后对其进行针对性强的护理工作,协助、指导病患进行系统规范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上下楼梯训练、扶拐下地走路、直抬高腿练习、膝关节伸曲练习、股四头肌收缩练习等。从而提升患者下肢的肌力,改善关节能力。在开展防止并发症发生工作的同时于手术结束当日开始康复训练,强度逐渐增加。结果:此次试验结果满意,总有效率为84.74%,7日内所有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均至90°或以上。结论:康复训练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的膝关节能力得加速恢复。
【关键词】康复护理;屈曲畸形;关节成形术
类风湿关节炎和骨性关节疾病于临床属常见、多发疾病。而骨性关节疾病的主要发病人群为60岁以上的老人,这类人群的发病率高达80%,而其中将近10%的患者为重度骨性关节疾病。而手术之后能否落实系统、规范康复练习,对于并发症发生概率、膝关节的能力恢复速度及者术后生活质量都至关重要。此次试验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同期于我院接受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取得满意成效,现具体报道康复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于我院接受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50例(59膝),男19例(24膝),女31例(35膝);年龄范围为(51-72)岁,平均年龄为(54.31±4.78)岁。病因方面:26例类风湿关节炎,15例骨性关节疾病,9例结核关节炎。屈曲角度范围为37°-75°,其中29例37°-55°,21例55°-75°,平均屈曲角度为(47.31±5.63)°。长期卧床31例,能够双扶拐行走15例,扶手杖或单拐行走3例。所有患者均伴随患有程度不一的骨质疏松。所有患者在手术治疗、术后系统、规范的康复锻炼后,膝关节活动能力均得到有效改善。
1.2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P<0.05,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术后康复护理
2.1心理干预
此次试验中多数患者为老年患者,患病年数通常较长。膝关节常年无法伸直,患者或存在自卑、沮丧、抑郁心理,而由于手术及疾病方面知识匮乏导致对治疗存在忧虑。护理人员须将手术治疗的作用及方法向患者详细介绍。使患者了解到全膝关节置换手术能够有效缓解膝盖疼痛、改善关节能力、纠正畸形。从而建立起病患对抗疾病的决心。向患者耐心讲解康复训练的过程和目的,使其了解康复训练能够加速血液的循环,有益于术后患肢肿胀消退,防止关节内韧带、肌肉、滑膜的粘连,加速关节能力恢复。
2.2康复训练
2.1.1手术完成当日
使患者患肢的膝关节呈伸膝位,使用石膏对其进行托固定工作2-4天,从而减少术后出血及屈曲挛缩。术后6小时,专职护理人员指导病患进行患肢收缩工作。患者体位为平卧位,足尖向上,进行蹬足跟、翘足趾练习,每日进行6次练习,每次练习20-35下。
2.3.2术后第一天
足趾练习活动持续进行,同时教导病患进行跖屈、踝关节背伸活动。由于股四头肌对于稳定膝部关节及运动能力十分重要,对患者开展股四头肌的训练工作。具体操作为:患者呈平卧体位,伸踝关节的背伸及伸膝练,尽最大力量持续5秒后放松是为1下,每日进行5次练习,每次进行50下练习。
2.3.3术后第二天
将石膏拆除,上述练习不可停止。除此之外指导患者进行主动的膝关节屈伸练习,活动范围为(0°-45°)。之后屈伸幅度每日递增12°-15°,每日进行2次练习,每次时长2小时。为增强练习效果对患者采取热冷敷作业,练习前热敷以达到松弛肌肉、软化组织的目的,练习后冷敷以达到减轻疼痛、局部炎性反应的目的。
2.3.4术后3-6日
上述练习不可中断,除此之外开展腘绳肌的力量练习。病患坐床边,靠重力作用膝垂至床下。之后将健康腿放至患肢前方助其向后压腿。帮助指导患者扶双拐或使用习步器进行练习,取站立位,进行主动伸曲练习及步行练习,每次练习25-35分钟,每日进行四次练习。
2.3.5术后第7日
指导患者进行上下楼梯练习,针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因人而异进行个性化解决。经常检查、督促、观察练习实施的情况。落实训练计划需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3结果
所有患者均接受随访,术后随访时间为半年至三年。采取HSS对患者进行评分。其中优关节23个(38.98%);良关节27个(45.76%);可关节9个(15.25%);差关节0个(0.00%)。优良率(总体有效率)为84.74%。所有患者膝关节的活动角度三个月内均达到90°或以上,满足日常活动。此次试验术后出现关节屈曲角度6°-20°关节21个,术后康复训练之后,仅剩4个关节维持在0°-8°。
4讨论
全系关节置换手术属于较大的人体重建手术,通过手术松解、清洁膝关节的软组织及周围韧带[1]。放置膝关节假体对畸形进行矫正,从而稳定和平衡膝关节,从而消解关节疼痛[2]。对患者心理反应进行密切观察,针对性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3]。使患者能主动积极配合术后康复训练计划,这对膝关节能力恢复与否、手术能否成功至关重要。术后康复训练中不可过度、过猛、操之过急,从而避免不必要损伤的发生。术后局部疼痛肿胀对患者的主动活动将造成影响,鼓励病患坚持锻炼。
训练遵循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原则。此次试验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膝关节能力得以顺利恢复,值得于临床上进行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钟敏莹,吴思平.超激光照射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3,34(22):3439-3441
[2]赵公吟,郁忠杰.小切口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短期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9):98-100
[3]陈向东,戴鸣海.人工全膝置换术后患者持续被动运动干预对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