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最近,有关“中国创客教育发展史”的内容吸引了我,同时也让我联想到与此相关的另一个命题:如果将这个命题变化成“国际视野”,我们是不是可以沿线索追溯出另一种图谱?其实,这类认知如果不是以“修史”的题材出现的话,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专属的路线图,而最初的动因完全可以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例如,对于我们来说,真正引发思考和行动的,恰恰是十年之前,前往澳大利亚考察途中穿插的一个小环节:随机前往一个中产家庭做一次不速之客的拜访,男主人坚持要把我们引入起居室,指着屋子正中的一张巨大的原木大餐桌(有2.5米宽,接近7米长,桌面为整块厚实的原木),自豪地向我们介绍,这是他的儿子给自己的十八岁成人礼——自己亲手制作、独立完成的作品!而手艺和创意,来自于学校的课程作业。
十年之后的今天,我们来到了毗邻的新西兰,实地走访了十所学校,想一探究竟:是什么样的学校课程教会了中学生建造这么巨大的工匠作品?又是什么样的课程作业,让孩子们不惜挤占高考升学前最紧张的时段,来潜心完成这件作品?又有多少学校会开设这样的课程?……
带着问题的预设寻求解惑
首先,我们需要解开的谜团是,这类课程的普及程度如何?言下之意,就是开设这类课程的学校属性是不是有某种“规律”,如与某种办学水平下的“特许”挂钩?为此,我们选择了不同种类的学校:既有高中,也有初中和小学,甚至包括了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既有被国人误解为学校排名靠前的所谓好学校,也有偏居一隅的乡村学校。我们既拜访了校长,又采访了学生和家长,所有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掌握第一手信息,全面了解在国内被称为“创客教育”的课程及其在南半球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其次,这类课程与时髦的“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该如何定义、形成瓜葛,这也纳入到了我们的考察预设中。就国内而言,围绕核心素养的点评有很多,借鉴他国(地区)的议论也不少,有学院派观点,有意识流标准,有自相矛盾的随意等,那么,新西兰同行怎样诠释这个话题呢?
再次,我们想确认,这类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位置,以及它們的学科边际和教学环境。至少到目前为止,国内的相关课程的普及程度还不够高,远谈不上课程的规范,特别是课程教学的学科师资基本上还拘泥于“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教师的自觉延伸;特别是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设计上,也鲜有突破以上课程外延的抓手选择,多以3D打印、编程、机器人和STEM课程为主。那么,在海外的课堂里,这类课程的表征形态如何、课程的教时安排如何、课程的教学实施对象的学科背景如何等,都纳入到了我们预设的关注半径中。
我们还想了解此类课程的评价系统是如何建构的,课程的评价因子做了哪些选择,课程的过程反馈以及结论意见涵盖了哪些领域等,这类评估在国内还处在刚刚开始被关注的初始阶段,一般选择实物评判较多,虽然有些已经在考虑批判思维、工程思维、设计思维等的影响因子,但说实话,要实现理论转向指标的变轨似乎不容易。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的是,相对于纯知识教学的成本而言,新西兰的学校是如何解决这类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耗材成本的可持续发展支撑的。中国不少学校的校长们都有着某种隐忧:项目本身可以申请经费,实验室系统也可以立项支持,但是日常的高维护成本、高耗材支出,甚至是频繁的升级换代的经费保障,再加上师资培训、课程外包,这些都需要经费来加以满足。
普及率极高的课程设置
刚开始的几天,我们没有直接惊动学校,而是通过文献查阅、外围走访等方式观察奥克兰的教育。
我们注意到,新西兰的基础教育既有百花齐放的土壤,又有政府刚性兑付的支撑。就办学主体而言,有公办、私立和教会学校;但公办学校的主流地位非常明确,其教师的经费由政府直接对接给教师的个人账户,学校日常运转维护也直接向政府报销;不过,允许公办学校接受社会捐款,也允许其招收一定比例的国际生源,所收的学费作为学校改善型经费补贴,但不允许作为人头费体现。之后的拜访也验证了一点,那就是校长们正是通过社会捐款和国际生源的学费来丰富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课程特色和实验环境的升级换代,包括课程的过程和与课程相关的外出活动、赛事参与和学生奖励。
想来新西兰留学的学生家长,都会事先做些功课;想在新西兰置业的华人会首先打听周边学校的打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分值高的学校就是好学校——Decile分级是对学校教学质量考评后做出的划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Decile并非是对学校学术成就的评级,而是对学校周边社会经济状况的评级。通常来说,Decile的评分系统主要通过家庭收入、职业情况、住家人口密度、教育资质、福利领取状况这五个方面综合考评后得出,但这五个方面都与学校的教学质量无关。而作为划拨教育资金的参考标准,教育部共将学校划分为10个等级。我们了解到,教育部部长Hekia Parata已经在考虑新的教改调整,据悉,将推出“失败风险”评估。这是教育部使用政府数据对学校、学生进行评估,交叉比对学生家长是否仅靠吃政府福利生活、母亲是否接受过正规教育等情况,来做出失败风险值。例如,学校可能得到更多的教育经费有如下几种情况:①在校生父母中有坐牢的;②学生或学生的兄弟姐妹有遭受家庭暴力的;③学生的家庭是长期靠领福利生活的;④在校生的母亲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如果有学生被评估是出于这几种家庭环境中的,学校可以根据一套计算公式获得额外的政府经费支持。
再以我们造访的某所在新西兰排位靠前的小学为例,我们与该校的Kennedy校长做了全方位的深度交流,除了惊讶于专用教室之多、专用教室的配备之齐全、专用教室的师资之精良外(事实上,通过后来几天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段的学校考察,我们才知道这几乎是一种标配),特别对他们极有特色的环境学期课程,与校长、教师展开了长达半天的专题研讨。
在一个由原先两间教室打通形成的大空间里,一位教师非常细致地向我们介绍了环境学期课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选修课演变成必修课的几年坚持。在一次又一次的再设计中,他们逐渐明晰了课程的学术性和现实性之间的比重考量,并最终形成了跨学年课程。 在另一所有名的初中,在即将退休的Jopson校长的陪同下,我们连续观摩了科学课、木工课、艺术课和辩论课,这些都是学校引以为傲的重点课程,也凸显了新西兰教育的特色——全国的基层办学单位只依据并围绕国家教育大纲自由设计课程,这些特色课程将承载起教育大纲赋予的教育使命和本学段的教育内涵。
在科学课上,教师带着学生们“玩”起了洋泡泡游戏,通过肢体和彼此间的走动,点到为止的碰撞,来解释电子的运动规律(如图1)。
木工教室俨然是一个功能完善的创客车间,学生在这里先熟练操作各种设备,然后参考示范作品,结合自己的创作来改造设计(如图2)。
在艺术课堂里,坐在电动轮椅上的教师正如数家珍般地向我们介绍满教室铺天盖地的学生作品(如图3)。
而在辩论课上,学生们自由分组,准备当天的辩题;教师只是从辩理、辨据和技巧方面予以点拨(如下页图4)。
师生成了实验课程生态共同的得益者
我们在新西兰的时段,恰逢世界教师日。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有许多,其中教师对确保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起着关键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世界教师日,旨在赞扬和感谢全世界教师为教育事业和人类所做的贡献,并帮助教师维护自身权益。
新西兰进入了夏令时,也意味着这里的中小学再次开始了为期两周的假期。这里的学校一年享受四个长假,长短不一,短的有两周,长的是暑假,还不包括各种国定假日。每天的在校时间基本上是上午九点左右,到下午三点前后,其中明确要求,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一个小时,而几乎所有学校列入课表的体育活动时间都会更长,甚至达到两个小时以上。不过,我们观察到,拜访的所有学校的教师,在学生放学后,都留在校内集体备课。
在与新西兰各地、各类学校探讨“深度学习”的话题时,彼此都认为话题不是问题,场景应该开源,而对象更不应该局限在师训层面,关键是语言和平台的瓶颈应该如何突破。我们第一时间试用了Google刚发布的Google神经机器翻译系统(该系统使用了当前最先进的训练技术,能够实现到目前为止机器翻译质量的巨大提升),以及国内刚升级的某直播平台。前者基本上能够满足使用,但让国外同行无法理解的是,我们居然不用现成的工具!而对于后者,国外同行同样不能理解,为什么是闭环?我该怎么解释?我们还重点探讨了学校管理模式和监督制约机制的话题。一位老校长自豪地说:“我对老师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帮助学生独立!”
我们继续新西兰教育考察之旅。走进高中,国际部主管Mary介绍,学校领导特别重视学术课程教学环境的多样性配套,还专门带我们逐一走进学校的每间专门教室(类似于实验室和工作室,遍布学校的各个教学区)。我们与学校专门研讨了通过互联网实现两国学生定期互动观摩课程、旁听课程和修学分的可行性,这一模式也将成为我们日后与其他不同学段学校交流的标配。
不少学生或聚或坐,都在教师的关注下开展教学计划。这里,正在运作的这些实验课程开发,不就是我们竭力倡导和不遗余力推广的新课程环境吗?只不过,在这里它们已经成为学校教学的常态而已(如图5)。
正在上课的学生们的灵活与热情也让我们感动。这些正在排练的学生,一见到我们这些客人,就主动邀请他们的教师操琴伴奏,现场整队,来了个集体美声大合唱(如图6)。
教育的目的决定教育的手段,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让人成为“人”,成为一个具有健康体魄、健全人格和独立精神的人,因此,我们的教育核心是生存技能、价值观和学会学习。
学生能否成为一个掌控生存技能、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关键取决于他们的经历。什么样的洗礼铸造什么样的灵魂。
职业生涯意识是一种贯穿一生的教育价值观
毕业季,我们加入到了奥克兰大学的毕业典礼行列。一所学校的盛宴成了一座城市的狂欢,一届毕业生的盛装游行演绎成几个街区的禁行,绵延不绝的学成之士装点着起伏错落的皇后大街,最前面的则是苏格兰乐队的表演。然后,在庄严高雅的剧院,全体起立,用最热烈的掌声迎接身着各色学位服的骄子入场;(毛利家族)用最奔放的呐喊、尖叫和情不自禁的舞蹈来为自己孩子的成就欢呼;而学校最尊敬的师长和社会贤达也会用最高礼节来祝贺这些学子,他们逐一登台,如数家珍,向家长和社会历数这届学子的成绩、贡献和表现;席间,邀请最知名的艺术家为这届毕业生演奏演唱……我们不仅成了这届学子功成名就的见证者,更成了这个学校的组成部分,成了接受城市检阅的傲娇者,成了崇尚学术文化的一份子,也成了向知识致敬的社会的拥戴成员——我感受到了尊严,体悟到了被敬重的愉悦,更沉浸在文明延续的使命召唤中。
而在考察Ucol学院时,脑海里一直浮现着几个问题:这个快速发展起来的技术培训机构为什么会吸引那么多人报读?为什么印度学生对该学院情有独钟?为什么该学院看好中国大陆地区生源?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做不到别人从小学就全面部署接触的技术创新和个性发现?……
作为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既有传统的蓝领行当,也有最新的紧缺专业,更有经过预测将形成社会发展趋势的专业设置。学院教师特别提及,有不少中学(这里统称为College)的教师或学生会在课后来这里“充电”、学习和寻求更完备的实习环境(如图7)。
对于这些职业院校,学校的后阶段实习作品(学生作品或生产产品),都会以公益性价格向社会提前公告,并以成本价格优惠出售,但收入一律捐给慈善机构(如图8)。其实,不少作品已经成了学生珍爱的礼物,被拿去送给家人。
我们有着不少可以共同探讨的话题
我们多次穿插往返于新西兰北岛各地,发现孔子课堂的影子不少,年轻的任教者对圣学的理解更多的是停留在照本宣科,很少有体悟老夫子之私学初心,好在校长比学校(特别是学生)更有包容心,所以东方文化的现代语境倒与包装后的儒学身影有了穿越!不止一位校长邀请我们从教育的视角说说孔子时代的教育特点,所以我們重点为他们解读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体系:假如回到秦始皇之前,孔子和儒家都很简单,按照老孔的说法,孔子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民办大学的“创业者”。结合海外教育的观察,大家似乎对孔圣人的“私学”成就更有感触,如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些课程在当时就是官办学校的正规技能课程,孔子的贡献在于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辩证教育观。承蒙洋校长们的好学,我们尝试还原了当时有关课程设计的框架:礼分为五种,分别是吉、凶、宾、军、嘉;乐有六种,分别是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射箭技术也有五种,分别是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御就是驾驶马车的技术,分为鸣和鸾、逐水车、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等五种;书法就是六书,就是我们现在还在说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数指理数、气数(运用方法时的规律),即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运动规律。这六门大课,二十九门小课都非常实用,堪称最早的素质教育的官方蓝本。不过,孔子在教这些基础课的时候,发现这些专科学校是不够的,应该变成综合性大学,必须自己发明课程、自己编写新教材。于是,又有了大六艺和六本教材,即《诗经》《易经》《尚书》《礼记》《春秋》《乐经》;除了《乐经》,我想,这才是2500多年前孔子对课程开发的最大贡献。
太多的思维定势在误导我们的判断,更多时候也在禁锢我们的发现和发展。国庆日,我们在奥克兰港巧遇祖国的大型航天测量船“远望五号”;而稍早时候(出行之前),我刚刚纠正了一个自以为是的判断:新西兰与航天无关——事实上,近日新西兰北岛偏远地区刚刚耸立起世界首个私人发射场,美国航天局、Planet Labs、Moon Express等企业已与其签订商业合同。新西兰未来将成为地球上发射太空火箭最多的国家,高峰时段可达72小时发射一次!
在我的教育逻辑概念中,世界教育大致可分为四类:亚洲教育、英欧教育、美国教育和非欧教育。忽略非欧体系不谈,从教育模式来看,以上顺序恰好表现出教育的自由度逐渐释放的进阶。我们已经清楚,在标准化课程表的禁锢下,原本浩瀚而美不胜收的人类思想领域被人为地切割成了一块块便于管理的部分,并被称为“学科”。同样,原本行云流水、融会贯通的概念被分成了一个个单独的“课程单元”。这种由普鲁士人在18世纪最先实施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当时的很多方面都具有创新意义;然而,该体制也阻碍了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对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害无益(最新诺贝尔奖获得者言)。相对于美国教育而言,我以为英欧教育不仅在传统上更相似于亚洲教育,而且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更具有理性、兼容和坡度,更适合亚洲教育在高水平的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转换和升级。如果你知道“CANZUK”,大概就了解了我为什么以新西兰为样本,也理解了我为什么会同时关注TPP,关注英联邦,关注英澳加,甚至关注英国脱欧了。是的,CANZUK是一个特别的自有流动区,包含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这些都是英语国家,都是发达的英联邦国家。早在2013年,伦敦皇家英联邦协会(Royal Commonwealth Society)便提出了“移民一国 = 移民四国”的提案。目前有超过16万人签名支持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四国之间人员的自由流动。如果加上国际政治的考量,加上亚洲人对昔日“日不落”帝国绅士气质的向往,加上对平和生态的眷恋,再加上上述地区对亚洲人的包容态度因素的权衡,英联邦体系教育值得关注。
限于本篇篇幅,有关课程开发、课程评价和课程实验环境多元化的内容,我们将在接下来几期里陆续介绍。
最近,有关“中国创客教育发展史”的内容吸引了我,同时也让我联想到与此相关的另一个命题:如果将这个命题变化成“国际视野”,我们是不是可以沿线索追溯出另一种图谱?其实,这类认知如果不是以“修史”的题材出现的话,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专属的路线图,而最初的动因完全可以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例如,对于我们来说,真正引发思考和行动的,恰恰是十年之前,前往澳大利亚考察途中穿插的一个小环节:随机前往一个中产家庭做一次不速之客的拜访,男主人坚持要把我们引入起居室,指着屋子正中的一张巨大的原木大餐桌(有2.5米宽,接近7米长,桌面为整块厚实的原木),自豪地向我们介绍,这是他的儿子给自己的十八岁成人礼——自己亲手制作、独立完成的作品!而手艺和创意,来自于学校的课程作业。
十年之后的今天,我们来到了毗邻的新西兰,实地走访了十所学校,想一探究竟:是什么样的学校课程教会了中学生建造这么巨大的工匠作品?又是什么样的课程作业,让孩子们不惜挤占高考升学前最紧张的时段,来潜心完成这件作品?又有多少学校会开设这样的课程?……
带着问题的预设寻求解惑
首先,我们需要解开的谜团是,这类课程的普及程度如何?言下之意,就是开设这类课程的学校属性是不是有某种“规律”,如与某种办学水平下的“特许”挂钩?为此,我们选择了不同种类的学校:既有高中,也有初中和小学,甚至包括了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既有被国人误解为学校排名靠前的所谓好学校,也有偏居一隅的乡村学校。我们既拜访了校长,又采访了学生和家长,所有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掌握第一手信息,全面了解在国内被称为“创客教育”的课程及其在南半球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其次,这类课程与时髦的“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该如何定义、形成瓜葛,这也纳入到了我们的考察预设中。就国内而言,围绕核心素养的点评有很多,借鉴他国(地区)的议论也不少,有学院派观点,有意识流标准,有自相矛盾的随意等,那么,新西兰同行怎样诠释这个话题呢?
再次,我们想确认,这类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位置,以及它們的学科边际和教学环境。至少到目前为止,国内的相关课程的普及程度还不够高,远谈不上课程的规范,特别是课程教学的学科师资基本上还拘泥于“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教师的自觉延伸;特别是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设计上,也鲜有突破以上课程外延的抓手选择,多以3D打印、编程、机器人和STEM课程为主。那么,在海外的课堂里,这类课程的表征形态如何、课程的教时安排如何、课程的教学实施对象的学科背景如何等,都纳入到了我们预设的关注半径中。
我们还想了解此类课程的评价系统是如何建构的,课程的评价因子做了哪些选择,课程的过程反馈以及结论意见涵盖了哪些领域等,这类评估在国内还处在刚刚开始被关注的初始阶段,一般选择实物评判较多,虽然有些已经在考虑批判思维、工程思维、设计思维等的影响因子,但说实话,要实现理论转向指标的变轨似乎不容易。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的是,相对于纯知识教学的成本而言,新西兰的学校是如何解决这类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耗材成本的可持续发展支撑的。中国不少学校的校长们都有着某种隐忧:项目本身可以申请经费,实验室系统也可以立项支持,但是日常的高维护成本、高耗材支出,甚至是频繁的升级换代的经费保障,再加上师资培训、课程外包,这些都需要经费来加以满足。
普及率极高的课程设置
刚开始的几天,我们没有直接惊动学校,而是通过文献查阅、外围走访等方式观察奥克兰的教育。
我们注意到,新西兰的基础教育既有百花齐放的土壤,又有政府刚性兑付的支撑。就办学主体而言,有公办、私立和教会学校;但公办学校的主流地位非常明确,其教师的经费由政府直接对接给教师的个人账户,学校日常运转维护也直接向政府报销;不过,允许公办学校接受社会捐款,也允许其招收一定比例的国际生源,所收的学费作为学校改善型经费补贴,但不允许作为人头费体现。之后的拜访也验证了一点,那就是校长们正是通过社会捐款和国际生源的学费来丰富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课程特色和实验环境的升级换代,包括课程的过程和与课程相关的外出活动、赛事参与和学生奖励。
想来新西兰留学的学生家长,都会事先做些功课;想在新西兰置业的华人会首先打听周边学校的打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分值高的学校就是好学校——Decile分级是对学校教学质量考评后做出的划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Decile并非是对学校学术成就的评级,而是对学校周边社会经济状况的评级。通常来说,Decile的评分系统主要通过家庭收入、职业情况、住家人口密度、教育资质、福利领取状况这五个方面综合考评后得出,但这五个方面都与学校的教学质量无关。而作为划拨教育资金的参考标准,教育部共将学校划分为10个等级。我们了解到,教育部部长Hekia Parata已经在考虑新的教改调整,据悉,将推出“失败风险”评估。这是教育部使用政府数据对学校、学生进行评估,交叉比对学生家长是否仅靠吃政府福利生活、母亲是否接受过正规教育等情况,来做出失败风险值。例如,学校可能得到更多的教育经费有如下几种情况:①在校生父母中有坐牢的;②学生或学生的兄弟姐妹有遭受家庭暴力的;③学生的家庭是长期靠领福利生活的;④在校生的母亲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如果有学生被评估是出于这几种家庭环境中的,学校可以根据一套计算公式获得额外的政府经费支持。
再以我们造访的某所在新西兰排位靠前的小学为例,我们与该校的Kennedy校长做了全方位的深度交流,除了惊讶于专用教室之多、专用教室的配备之齐全、专用教室的师资之精良外(事实上,通过后来几天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段的学校考察,我们才知道这几乎是一种标配),特别对他们极有特色的环境学期课程,与校长、教师展开了长达半天的专题研讨。
在一个由原先两间教室打通形成的大空间里,一位教师非常细致地向我们介绍了环境学期课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选修课演变成必修课的几年坚持。在一次又一次的再设计中,他们逐渐明晰了课程的学术性和现实性之间的比重考量,并最终形成了跨学年课程。 在另一所有名的初中,在即将退休的Jopson校长的陪同下,我们连续观摩了科学课、木工课、艺术课和辩论课,这些都是学校引以为傲的重点课程,也凸显了新西兰教育的特色——全国的基层办学单位只依据并围绕国家教育大纲自由设计课程,这些特色课程将承载起教育大纲赋予的教育使命和本学段的教育内涵。
在科学课上,教师带着学生们“玩”起了洋泡泡游戏,通过肢体和彼此间的走动,点到为止的碰撞,来解释电子的运动规律(如图1)。
木工教室俨然是一个功能完善的创客车间,学生在这里先熟练操作各种设备,然后参考示范作品,结合自己的创作来改造设计(如图2)。
在艺术课堂里,坐在电动轮椅上的教师正如数家珍般地向我们介绍满教室铺天盖地的学生作品(如图3)。
而在辩论课上,学生们自由分组,准备当天的辩题;教师只是从辩理、辨据和技巧方面予以点拨(如下页图4)。
师生成了实验课程生态共同的得益者
我们在新西兰的时段,恰逢世界教师日。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有许多,其中教师对确保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起着关键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世界教师日,旨在赞扬和感谢全世界教师为教育事业和人类所做的贡献,并帮助教师维护自身权益。
新西兰进入了夏令时,也意味着这里的中小学再次开始了为期两周的假期。这里的学校一年享受四个长假,长短不一,短的有两周,长的是暑假,还不包括各种国定假日。每天的在校时间基本上是上午九点左右,到下午三点前后,其中明确要求,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一个小时,而几乎所有学校列入课表的体育活动时间都会更长,甚至达到两个小时以上。不过,我们观察到,拜访的所有学校的教师,在学生放学后,都留在校内集体备课。
在与新西兰各地、各类学校探讨“深度学习”的话题时,彼此都认为话题不是问题,场景应该开源,而对象更不应该局限在师训层面,关键是语言和平台的瓶颈应该如何突破。我们第一时间试用了Google刚发布的Google神经机器翻译系统(该系统使用了当前最先进的训练技术,能够实现到目前为止机器翻译质量的巨大提升),以及国内刚升级的某直播平台。前者基本上能够满足使用,但让国外同行无法理解的是,我们居然不用现成的工具!而对于后者,国外同行同样不能理解,为什么是闭环?我该怎么解释?我们还重点探讨了学校管理模式和监督制约机制的话题。一位老校长自豪地说:“我对老师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帮助学生独立!”
我们继续新西兰教育考察之旅。走进高中,国际部主管Mary介绍,学校领导特别重视学术课程教学环境的多样性配套,还专门带我们逐一走进学校的每间专门教室(类似于实验室和工作室,遍布学校的各个教学区)。我们与学校专门研讨了通过互联网实现两国学生定期互动观摩课程、旁听课程和修学分的可行性,这一模式也将成为我们日后与其他不同学段学校交流的标配。
不少学生或聚或坐,都在教师的关注下开展教学计划。这里,正在运作的这些实验课程开发,不就是我们竭力倡导和不遗余力推广的新课程环境吗?只不过,在这里它们已经成为学校教学的常态而已(如图5)。
正在上课的学生们的灵活与热情也让我们感动。这些正在排练的学生,一见到我们这些客人,就主动邀请他们的教师操琴伴奏,现场整队,来了个集体美声大合唱(如图6)。
教育的目的决定教育的手段,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让人成为“人”,成为一个具有健康体魄、健全人格和独立精神的人,因此,我们的教育核心是生存技能、价值观和学会学习。
学生能否成为一个掌控生存技能、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关键取决于他们的经历。什么样的洗礼铸造什么样的灵魂。
职业生涯意识是一种贯穿一生的教育价值观
毕业季,我们加入到了奥克兰大学的毕业典礼行列。一所学校的盛宴成了一座城市的狂欢,一届毕业生的盛装游行演绎成几个街区的禁行,绵延不绝的学成之士装点着起伏错落的皇后大街,最前面的则是苏格兰乐队的表演。然后,在庄严高雅的剧院,全体起立,用最热烈的掌声迎接身着各色学位服的骄子入场;(毛利家族)用最奔放的呐喊、尖叫和情不自禁的舞蹈来为自己孩子的成就欢呼;而学校最尊敬的师长和社会贤达也会用最高礼节来祝贺这些学子,他们逐一登台,如数家珍,向家长和社会历数这届学子的成绩、贡献和表现;席间,邀请最知名的艺术家为这届毕业生演奏演唱……我们不仅成了这届学子功成名就的见证者,更成了这个学校的组成部分,成了接受城市检阅的傲娇者,成了崇尚学术文化的一份子,也成了向知识致敬的社会的拥戴成员——我感受到了尊严,体悟到了被敬重的愉悦,更沉浸在文明延续的使命召唤中。
而在考察Ucol学院时,脑海里一直浮现着几个问题:这个快速发展起来的技术培训机构为什么会吸引那么多人报读?为什么印度学生对该学院情有独钟?为什么该学院看好中国大陆地区生源?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做不到别人从小学就全面部署接触的技术创新和个性发现?……
作为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既有传统的蓝领行当,也有最新的紧缺专业,更有经过预测将形成社会发展趋势的专业设置。学院教师特别提及,有不少中学(这里统称为College)的教师或学生会在课后来这里“充电”、学习和寻求更完备的实习环境(如图7)。
对于这些职业院校,学校的后阶段实习作品(学生作品或生产产品),都会以公益性价格向社会提前公告,并以成本价格优惠出售,但收入一律捐给慈善机构(如图8)。其实,不少作品已经成了学生珍爱的礼物,被拿去送给家人。
我们有着不少可以共同探讨的话题
我们多次穿插往返于新西兰北岛各地,发现孔子课堂的影子不少,年轻的任教者对圣学的理解更多的是停留在照本宣科,很少有体悟老夫子之私学初心,好在校长比学校(特别是学生)更有包容心,所以东方文化的现代语境倒与包装后的儒学身影有了穿越!不止一位校长邀请我们从教育的视角说说孔子时代的教育特点,所以我們重点为他们解读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体系:假如回到秦始皇之前,孔子和儒家都很简单,按照老孔的说法,孔子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民办大学的“创业者”。结合海外教育的观察,大家似乎对孔圣人的“私学”成就更有感触,如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些课程在当时就是官办学校的正规技能课程,孔子的贡献在于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辩证教育观。承蒙洋校长们的好学,我们尝试还原了当时有关课程设计的框架:礼分为五种,分别是吉、凶、宾、军、嘉;乐有六种,分别是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射箭技术也有五种,分别是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御就是驾驶马车的技术,分为鸣和鸾、逐水车、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等五种;书法就是六书,就是我们现在还在说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数指理数、气数(运用方法时的规律),即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运动规律。这六门大课,二十九门小课都非常实用,堪称最早的素质教育的官方蓝本。不过,孔子在教这些基础课的时候,发现这些专科学校是不够的,应该变成综合性大学,必须自己发明课程、自己编写新教材。于是,又有了大六艺和六本教材,即《诗经》《易经》《尚书》《礼记》《春秋》《乐经》;除了《乐经》,我想,这才是2500多年前孔子对课程开发的最大贡献。
太多的思维定势在误导我们的判断,更多时候也在禁锢我们的发现和发展。国庆日,我们在奥克兰港巧遇祖国的大型航天测量船“远望五号”;而稍早时候(出行之前),我刚刚纠正了一个自以为是的判断:新西兰与航天无关——事实上,近日新西兰北岛偏远地区刚刚耸立起世界首个私人发射场,美国航天局、Planet Labs、Moon Express等企业已与其签订商业合同。新西兰未来将成为地球上发射太空火箭最多的国家,高峰时段可达72小时发射一次!
在我的教育逻辑概念中,世界教育大致可分为四类:亚洲教育、英欧教育、美国教育和非欧教育。忽略非欧体系不谈,从教育模式来看,以上顺序恰好表现出教育的自由度逐渐释放的进阶。我们已经清楚,在标准化课程表的禁锢下,原本浩瀚而美不胜收的人类思想领域被人为地切割成了一块块便于管理的部分,并被称为“学科”。同样,原本行云流水、融会贯通的概念被分成了一个个单独的“课程单元”。这种由普鲁士人在18世纪最先实施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当时的很多方面都具有创新意义;然而,该体制也阻碍了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对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害无益(最新诺贝尔奖获得者言)。相对于美国教育而言,我以为英欧教育不仅在传统上更相似于亚洲教育,而且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更具有理性、兼容和坡度,更适合亚洲教育在高水平的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转换和升级。如果你知道“CANZUK”,大概就了解了我为什么以新西兰为样本,也理解了我为什么会同时关注TPP,关注英联邦,关注英澳加,甚至关注英国脱欧了。是的,CANZUK是一个特别的自有流动区,包含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这些都是英语国家,都是发达的英联邦国家。早在2013年,伦敦皇家英联邦协会(Royal Commonwealth Society)便提出了“移民一国 = 移民四国”的提案。目前有超过16万人签名支持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四国之间人员的自由流动。如果加上国际政治的考量,加上亚洲人对昔日“日不落”帝国绅士气质的向往,加上对平和生态的眷恋,再加上上述地区对亚洲人的包容态度因素的权衡,英联邦体系教育值得关注。
限于本篇篇幅,有关课程开发、课程评价和课程实验环境多元化的内容,我们将在接下来几期里陆续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