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第十册中一篇状物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在“用中学”理念的指导下,我把《秦兵马俑》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成四个学习活动,保证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动起来,保证所有学生都站在课堂的正中央。
一、运用预习单促自主掌握双基
大屏幕出示预习单,交流第二题的完成情况。
生1:“俑”的意思是古代用于陪葬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生2:兵马俑的意思是古代用于陪葬的陶土制作的士兵和马。生3:秦兵马俑是指为秦始皇陪葬用的,制作成军队官兵和战马模样的陶俑。
师(出示预习单中含有多音字的词):你能正确选择这些多音字的读音吗?
学生为“所向披靡、相间、战车千乘、着短甲”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随时正音。
师(出示预习单中含有生字的词,指名读后):这里有一个字,最简单,却也最容易写错,大家猜是哪个字?生(齐):戈。师(出示PPT,内容为“戈”字形的演变):戈是短柄兵器,演变以后,这一横是刀刃,一撇原本是一只手抓着刀柄。(指导写“戈”,生描红。)师:追本溯源,能讓我们更准确地掌握字形。
师(出示预习单第三项):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兵马俑的?生:一方面写兵马俑规模宏大,一方面写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师:你是怎么知道课文是从这两个方面介绍兵马俑的呢?生:课文第三小节这样写“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师:第三小节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生:过渡,承上启下。师:抓住过渡段,能很快帮我们理清课文条理。
二、在朗读活动中感悟文本语言
师:接下来我们共同参与这样一个学习活动:读出各种类型的兵马俑的鲜明个性。请大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俑,练习朗读,读出他的个性鲜明。在朗读之前,我想问问同学们,怎样才能帮助你读出这众多类型的兵马俑的个性鲜明呢?生1:头脑里要有画面。生2:还可以圈画出关键词。师:很好,就请大家用上自己的方式,练习朗读吧。(学生练习朗读。)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练习朗读,读得好的地方,组里的同学要及时表扬,读得还不到位的地方,请大家帮帮他。(学生四人小组练习朗读。)
师:(出示“将军俑”的片段,指名学生朗读)大家觉得他有没有将将军俑的个性读出来?生:我觉得他还没有完全展现出将军俑的个性来。师:你觉得他哪里还可以再努力一些?生:我觉得他还可以读得再威武和神态自若一些。(再请两位同学来读,但读得都一般。)
师:看来,我得拿出杀手锏来了,同学们看看这段话,作者哪类词语用得特别多?生:四字词语。师:好,我这样改一下,大家读读看,体会体会。(课件出示语段一: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列,像是在指挥身后的军吏和士兵行进。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语段二:将军俑身材很魁梧,头上戴着金冠,后背上披着铠甲,手里握了一把宝剑,昂首挺胸地站在队伍前列,像是在指挥身后的军吏和士兵行进。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经常在战场上带兵打仗的高级将领。)
生1(自由朗读后):我觉得上面的读起来特别干脆。生2:我觉得下面的文字读起来也挺好的,但好像没有那么威武。生3:对,上面的四字词语连四字词语,读起来,就觉得将军俑特别威风,特别帅气。师:是的,四字词语有独特的力量与节奏的美,显出了将军俑的威武气势。老师想读一读了。(师范读后,指名学生读,学生读得入情入境。)
师:这样的语言魅力,同样显现在对其他俑的描写上。我请两位同学读读武士俑和骑兵俑,看看能不能读出他们鲜明的个性来。(指名两位学生读)师:我请你们把这两种俑放在一起读,你有没有发现有什么特别之处?(学生很茫然。)
师:我再请一组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思考。生:都写了穿着打扮,都写了他们拿的武器。师:那都是写穿着,可是大家有什么发现?都是写拿武器,大家有什么发现?为什么不一样?(PPT出示并着重显示部分有区别的词语。)
生1:看出来了,都是写穿着,可是武士俑用的是“穿着、套着、蹬着”,骑兵俑用的是“着”。生2:都是写拿武器,可是写武士俑用的是两个字,写骑兵俑用的是一个字。
师:对,作者用词富于变化,充满节奏。描写骑兵俑穿着用一个字,更显出其骁勇善战、剽悍干练;而描写武士俑用两个字,更显得端庄威武、军容整肃。再请一组同学读一读,读出其中的变化及人物的不同特点。
三、当导游介绍兵马俑
师:现在,你们都化身秦始皇兵马俑的导游了,你能讲出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吗?每个四人小组就是一个导游团队,每组选择一种或几种兵马俑进行介绍。介绍时可以加上动作,也可以表演。(生练习,各小组同学全情投入。练习完毕后,请两小组学生上台介绍。)
四、在仿写活动中掌握“写实 联想”
(出示第10小节 )师:第10小节有个省略号,大家发现了吗?你能补充一两句吗?这小节语言非常有特点,在运用中,我相信大家会很有收获。(生仿写后交流。)生1:有的屏息凝神,面容庄重,好像时刻在警惕前方敌情,暗下决不打败仗的决心。生2:有的摩拳擦掌,整装待发,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师:可是我刚才看到有人写“有的眉头紧锁,神态严肃,嘴巴也紧紧闭着”这样的句子,可以吗?生1:不行,连在第10小节后,读起来不舒服。生2:我发现他没有用上“好像”。师:是的,在运用中,大家一定会有一个惊人的发现,这个发现也是这小节最大的特点,前半句和后半句有什么不一样?谁来说说看。生:我发现前半句都是写兵马俑的样子,后半句都是说兵马俑好像在干什么。
师:这就是“写实加联想”的方法,我来读写实部分,你们读联想部分,我们来感受一下。师:其实,4~9小节也大量运用这样的方法,请大家默读4~9小节,用波浪线画出联想部分。(生画句子,交流朗读。)
【反思自评】
本课一共设计了四个学习活动支撑整个教学。第一个学习活动——检查预习单,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生字词,掌握字音字形,作为高年段的学生有主动把握文章大意的意识。而第二个和第三个学习活动——读出兵马俑的个性鲜明和讲出兵马俑的个性鲜明,前后承接,学生朗读语言,感受语言,积累语言。在朗读中学会朗读,在用语言讲述中学会讲述,内化语言。值得一提的是第四个学习活动——写出兵马俑的个性鲜明。“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 ”这段话运用了“写实加联想”的方式,特点鲜明。但我没有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方法,而是让学生先“用”(仿写)起来,在“用”中发现,学生虽不能说出这样的写作手法,但其实是会用这样的写作手法去仿写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肖佳晓
xiaojx@zgjszz.cn
一、运用预习单促自主掌握双基
大屏幕出示预习单,交流第二题的完成情况。
生1:“俑”的意思是古代用于陪葬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生2:兵马俑的意思是古代用于陪葬的陶土制作的士兵和马。生3:秦兵马俑是指为秦始皇陪葬用的,制作成军队官兵和战马模样的陶俑。
师(出示预习单中含有多音字的词):你能正确选择这些多音字的读音吗?
学生为“所向披靡、相间、战车千乘、着短甲”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随时正音。
师(出示预习单中含有生字的词,指名读后):这里有一个字,最简单,却也最容易写错,大家猜是哪个字?生(齐):戈。师(出示PPT,内容为“戈”字形的演变):戈是短柄兵器,演变以后,这一横是刀刃,一撇原本是一只手抓着刀柄。(指导写“戈”,生描红。)师:追本溯源,能讓我们更准确地掌握字形。
师(出示预习单第三项):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兵马俑的?生:一方面写兵马俑规模宏大,一方面写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师:你是怎么知道课文是从这两个方面介绍兵马俑的呢?生:课文第三小节这样写“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师:第三小节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生:过渡,承上启下。师:抓住过渡段,能很快帮我们理清课文条理。
二、在朗读活动中感悟文本语言
师:接下来我们共同参与这样一个学习活动:读出各种类型的兵马俑的鲜明个性。请大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俑,练习朗读,读出他的个性鲜明。在朗读之前,我想问问同学们,怎样才能帮助你读出这众多类型的兵马俑的个性鲜明呢?生1:头脑里要有画面。生2:还可以圈画出关键词。师:很好,就请大家用上自己的方式,练习朗读吧。(学生练习朗读。)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练习朗读,读得好的地方,组里的同学要及时表扬,读得还不到位的地方,请大家帮帮他。(学生四人小组练习朗读。)
师:(出示“将军俑”的片段,指名学生朗读)大家觉得他有没有将将军俑的个性读出来?生:我觉得他还没有完全展现出将军俑的个性来。师:你觉得他哪里还可以再努力一些?生:我觉得他还可以读得再威武和神态自若一些。(再请两位同学来读,但读得都一般。)
师:看来,我得拿出杀手锏来了,同学们看看这段话,作者哪类词语用得特别多?生:四字词语。师:好,我这样改一下,大家读读看,体会体会。(课件出示语段一: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列,像是在指挥身后的军吏和士兵行进。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语段二:将军俑身材很魁梧,头上戴着金冠,后背上披着铠甲,手里握了一把宝剑,昂首挺胸地站在队伍前列,像是在指挥身后的军吏和士兵行进。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经常在战场上带兵打仗的高级将领。)
生1(自由朗读后):我觉得上面的读起来特别干脆。生2:我觉得下面的文字读起来也挺好的,但好像没有那么威武。生3:对,上面的四字词语连四字词语,读起来,就觉得将军俑特别威风,特别帅气。师:是的,四字词语有独特的力量与节奏的美,显出了将军俑的威武气势。老师想读一读了。(师范读后,指名学生读,学生读得入情入境。)
师:这样的语言魅力,同样显现在对其他俑的描写上。我请两位同学读读武士俑和骑兵俑,看看能不能读出他们鲜明的个性来。(指名两位学生读)师:我请你们把这两种俑放在一起读,你有没有发现有什么特别之处?(学生很茫然。)
师:我再请一组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思考。生:都写了穿着打扮,都写了他们拿的武器。师:那都是写穿着,可是大家有什么发现?都是写拿武器,大家有什么发现?为什么不一样?(PPT出示并着重显示部分有区别的词语。)
生1:看出来了,都是写穿着,可是武士俑用的是“穿着、套着、蹬着”,骑兵俑用的是“着”。生2:都是写拿武器,可是写武士俑用的是两个字,写骑兵俑用的是一个字。
师:对,作者用词富于变化,充满节奏。描写骑兵俑穿着用一个字,更显出其骁勇善战、剽悍干练;而描写武士俑用两个字,更显得端庄威武、军容整肃。再请一组同学读一读,读出其中的变化及人物的不同特点。
三、当导游介绍兵马俑
师:现在,你们都化身秦始皇兵马俑的导游了,你能讲出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吗?每个四人小组就是一个导游团队,每组选择一种或几种兵马俑进行介绍。介绍时可以加上动作,也可以表演。(生练习,各小组同学全情投入。练习完毕后,请两小组学生上台介绍。)
四、在仿写活动中掌握“写实 联想”
(出示第10小节 )师:第10小节有个省略号,大家发现了吗?你能补充一两句吗?这小节语言非常有特点,在运用中,我相信大家会很有收获。(生仿写后交流。)生1:有的屏息凝神,面容庄重,好像时刻在警惕前方敌情,暗下决不打败仗的决心。生2:有的摩拳擦掌,整装待发,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师:可是我刚才看到有人写“有的眉头紧锁,神态严肃,嘴巴也紧紧闭着”这样的句子,可以吗?生1:不行,连在第10小节后,读起来不舒服。生2:我发现他没有用上“好像”。师:是的,在运用中,大家一定会有一个惊人的发现,这个发现也是这小节最大的特点,前半句和后半句有什么不一样?谁来说说看。生:我发现前半句都是写兵马俑的样子,后半句都是说兵马俑好像在干什么。
师:这就是“写实加联想”的方法,我来读写实部分,你们读联想部分,我们来感受一下。师:其实,4~9小节也大量运用这样的方法,请大家默读4~9小节,用波浪线画出联想部分。(生画句子,交流朗读。)
【反思自评】
本课一共设计了四个学习活动支撑整个教学。第一个学习活动——检查预习单,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生字词,掌握字音字形,作为高年段的学生有主动把握文章大意的意识。而第二个和第三个学习活动——读出兵马俑的个性鲜明和讲出兵马俑的个性鲜明,前后承接,学生朗读语言,感受语言,积累语言。在朗读中学会朗读,在用语言讲述中学会讲述,内化语言。值得一提的是第四个学习活动——写出兵马俑的个性鲜明。“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 ”这段话运用了“写实加联想”的方式,特点鲜明。但我没有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方法,而是让学生先“用”(仿写)起来,在“用”中发现,学生虽不能说出这样的写作手法,但其实是会用这样的写作手法去仿写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肖佳晓
xiaojx@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