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中人称名词的性别指称方式研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we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语是一门有着明显性别范畴的语言,而德语人称名词的性别又分属于自然性别体系和语法性别体系。本文通过对德语人称名词中性别指称的分析和研究,归纳总结出三种性别指称方式,即语法方式、词汇方式及构词方式,从而也进一步印证了德语人称名词自然性别与语法性别之间息息相关。
  关键词:德语;人称名词;性别指称
  [中图分类号]:H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2
  一、自然性别和语法性别的含义
  性别是自然界中生物的重要属性,也是人们组织信息的重要依据。不同语言对性别的编码存在差异(薛路芳等,2015:335),而德语正是一门有着明显性别范畴的语言,性别作为德语中被编码为一个重要范畴,是“整个语言符号体系内不可或缺的一个形式因子”(张智,2018:147)。德语中的“性”范畴包括语义维度和形式维度。语义维度是指名词的自然性别,德语的自然性别体系是指一个名词的性别由其语义决定,它标记的是具有某种生理性别的生物,如Mutter(母亲)[ weiblich, -m?nnlich]。形式维度是指名词的语法性别,德语的语法性别体系是指每个名词被指派为一种语法性别,即阳性、阴性或中性,不可改变或自由选择(Hellinger,1990:63)。对于语言外的人的指称表达式来说,自然性别与语法性别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张智,2018:147)。
  二、德语中人称名词的性别指称方式
  1.语法方式
  德语中名词语法性别的指派是任意的,如:die Gabel(叉子)/der L?ffel(勺子)/das Messer(刀子);die Meise(山雀)/der Fink(燕雀)/das Huhn(母雞)。但涉及人称指称,尤其是亲属名称时,大部分名词的语法性别和自然性别则是一致的(Hellinger,1990:63),如:die Mutter(母亲)/der Vater(父亲);die Tochter(女儿)/der Sohn(儿子);die Schwester(姐、妹)/der Bruder(兄、弟)。但德语中有一类名词是由形容词或分词名词化后构成的,如:krank→die/der Kranke(女病人/男病人);alt→die/der Alte(老先生/老太太);studieren→die/der Studierende(女学生/男学生), 而这类词的语法性别是不确定的。但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在使用这类词指称时,使其具有了性别特指的作用,从而使得表达人称的自然性别通过语法方式实现。例如:
  Die Alte w?lzte sich st?hnend im Bett.
  Die Kranke ist au?er Gefahr, aber der Kranke wird die Nacht wohl nicht mehr überleben.
  通过“Alte”和“Kranke”的语法性别可以判断,(1)是指一位“老太太”在床上辗转呻吟;(2)是指“女病人”已经脱离危险,而“男病人”可能活不过今晚。由此可见,在指称人类性别的名词中,当出现语义模糊的情况时,借助语法方式可以明确所指物。
  2.词汇方式
  虽然上述借助语法方式能够实现特指,但这种方式仅适用于单数名词,也就是说只适用于特指个人的情况。当用来指称复数名词时,由于阳性名词和阴性名词表示复数时形式上是相同的,因此无法仅从名词语法性别上判断,例如:die Kranken(病人们)/die Alten(老人们)。因此,就要借助词汇化方式,通过使用定语修饰词weibliche(女性的)或m?nnliche(男性的)来实现特指的目的,例如:weibliche Kranke/m?nnlicher Kranke(女病人/男病人);weibliche Alte/weiblicher Alte(老太太/老先生)。
  正如前文所述,德语中大部分人称名词的自然性别和语法性别是一致的,但也有一类词,其自然性别和语法性别并不相同,例如:das Fr?ulein(姑娘), das M?dchen(女孩)等。
  3.构词方式
  在德语中,大量人称名词是以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为基础派生而来的。从语法层面上看,这些构成派生词的后缀可以与词根结合构成新词并被赋予一个语法性别。从语义层面上来看,这些后缀具有特指人的性别的功能。
  例如,用来特指男性的构词能力最强的词缀-er:Banker(男银行家)/Denker(男思想家)/Dozent(男老师)/Flieger(男飞行员)/Manager(男经理)。此外,常见的用于特指男性的词缀还有-ler,如:Bettler(男乞丐)/Künstler(男艺术家)/Maler(男画家); -ling,如:Pfüfling(考生)/H?fling(朝臣)/Schw?chling(弱不禁风的人);外来词缀-ant,如:Fabrikant(男工厂主);-eur,如:Friseur(男理发师);-ist,如:Komponist(男作曲家)等(Hellinger, 1990:71)。
  与之相对应的用来特指女性的名词,大部分是以特指男性的名词为基础,加后缀-in派生构成(Rabofski,1990:37)。例如:
  Banker (男银行家) in→ Bankerin(女银行家);
  Bettler(男乞丐) in→ Bettlerin(女乞丐);
  Denker(男思想家) in→ Denkerin(女思想家);
  Dozent(男老师) in→ Dozentin(女老师);
  Flieger(男飞行员) in→Fliegerin(女飞行员);
  三、结语
  对于德语中的人称名词来说,语法性别是影响性别编码的重要因素(陈俊/林少惠,2010:403),也是表达其自然性别的主要手段。德语人称名词的指派遵循语义原则和形式原则。绝大多数情况下,在这两种原则下指派的人称名词的自然性别和语法性别的性别范畴是一致,人称名词通过语法、词汇及构词等方式在语法上的属性标记为相应的阳性或阴性,从而实现指称男女性别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陈俊/林少惠(2010).汉语语法性别编码倾向对中国法语初学者的影响研究[J]. 现代外语. 第四期:第404-409页.
  [2]薛路芳等(2015). 语法性别对认知的影响及其机制[J]. 心理科学. 第二期:第335-340页.
  [3]张智(2018).德语人称名词的语法属性及其性别概念化[J]. 湘潭大学学报. 第二期:第147-151页
  [4]Hellinger, Marlis (1990). Kontrastive feministische Linguistik: Mechanismen sprachlicher Diskriminierung im Englischen und Deutschen[M]. 1. Aufl. Ismaning: Hueber.
  [5]Rabofski, Birgit(1990). Motion und Markiertheit: synchrone und sprachhistorische Evidenz aus dem Gotischen, Althochdeutschen und Altenglichen für eine Widerlegung der Theorien zur Markiertheit[M]. Frankfurt am Main: Peter Lang.
其他文献
摘 要:《許三观卖血记》可以说是90年代余华对于回忆性质叙事的新探索,文本不拘于宏大历史叙事,而对个体视角给予了高度重视,从对底层的关怀中渗入了最真实的历史内涵。余华将历史叙述与小说人物的命运走向相互连接,个体叙事便带有了历史的厚重感。  关键词:个人视角;历史主题  作者简介:段婷(1996-),女,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格尔旗人,学生,从事文史哲基地(汉语言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摘 要:2018年刘若英指导的《后来的我们》上映第五天,票房已将近10亿。从《前任3》到《后来的我们》青春片已在国产电影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这类青春电影的叙事审美特征也非常值得探究。倒叙,插叙,非线性结构的叙事手法,场景对白的散文化表述,平实的长镜头和暖色调的调色都给观众营造了怀旧的氛围。  关键词:青春电影;叙事;审美特征  作者简介:张沁沁(1994.7-),女,汉,江苏连云港人,南京林业大
摘 要:万万的《万箭穿心》描述了一个家庭的悲剧,主人公李宝莉自搬家后遭遇到的一连串噩运:丈夫出轨并自杀、儿子与自己反目成仇并赶自己出家门,这不幸的一切似乎都是由于新房子的风水不好,仿佛都是早已注定的。笔者认为李宝莉的悲剧是由自己性格的缺陷,并且缺乏自我审视、反省的意识而造成的。  关键词:《万箭穿心》;错位;缺位;越位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
摘 要:意象是诗人主观情感的外在表象,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在体现。笔者通过对王维和杜甫两位诗人的诗歌意象进行分析,发现诗歌意象是诗人在民族文化的制约下,恰当选择客观事物充当意象载体,构建诗歌意象语言,进而将自己的情感赋予物象,使其主观情感表达出來的过程,因此,诗歌意象是诗人在文学作品创作中为表达一定的审美思想及感情而将自己的个人思想及情感的外在符号化表象  关键词:诗歌意象;白居易;王维;杜甫;情感
摘 要:《特别的猫》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的一部非虚构类代表作。莱辛是个爱猫成痴的作家,她在《特别的猫》里一反在其他小说中描写男女关系时那种辛辣犀利的文风,转而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与猫之间的一个个动人故事。在她的笔下,猫的世界跌宕起伏、异彩纷呈,揭示了猫与人和谐相处、相互依靠的关系。全书文笔畅如行云流水,幽默而亲切,见猫性,也见人心。本文旨在从生态女性意识的角度来剖析莱辛笔下的猫,进而审视
摘 要:科幻小说的诞生和发展伴随着现代实验科学的发展,经过了科技大爆炸的催化,与科学反思的影响。美学自律和审美现代性对社会现代性的反叛直接反映在科幻小说当中。当科幻小说发展成为一个有独立审美性的小说类型时,他已经自觉地从科学主义走向了美学的深处。  关键词:科幻小说;科学主义;美学回归;审美现代性  作者简介:葛虹局,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辛亥革命使中国走出封建专制,但社会文化领域并没有完全适应政治上的巨变。市民阶层在动荡里表现出一种生存强权的冷漠,知识分子则苦于政教崩溃找寻不到出路,甚至出现了新文化运动中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极端行为。鲁迅的白话小说《孔乙己》正为我们揭示出新旧交替里民众生存的痛楚以及清末民初以缺失和彷徨为主调的社会文化现实。  关键词:辛亥革命;市民阶层;知识分子;文化;缺失  作者简介:程程(1993-),
摘 要:许地山的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收录了12篇主题涉及婚姻恋爱的作品。它们大多以节制的笔触描写了复杂多变的婚恋状态,为五四时期的爱情小说添上了一抹极淡的玫瑰色。本文试从佛教思想、中国传统礼法影响、许地山个性和五四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四个方面,探寻许地山对于爱情婚恋描写趋向节制的原因。  关键词:许地山;缀网劳蛛;节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
摘 要:在《安娜·卡列宁娜》中列夫·托尔斯泰针对俄罗斯家庭伦理故事探讨了女性世界的秘密,反映了他对女性解放的认知和态度。安娜这个形象是俄国文学中女性意识开始萌发的鲜活代表,也是托尔斯泰女性意识萌发的标志。本文通过对女性意识觉醒的透析,来总结对现代女性都有哪些启示。  关键词:女性意识;觉醒;萌发  作者简介:孙静,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理讲师。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诗经》是我国先秦时代诗歌总集,记载了先秦时代的文化、情感、宗教、生活等方方面面,其中含有大量的婚恋诗。在婚恋诗中,常常使用植物这一意象,因而本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分析《诗经》中的植物与婚恋之间的联系,首先介绍《诗经》中的植物意象,进而从内外两个角度对植物意象的生成机制进行分析,阐述植物缠缚与人类婚恋的关系,以及咒术诗歌及束薪婚俗。  关键词:《诗经》;植物;婚恋;文化人类学  [中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