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手机领域的专利战争硝烟滚滚。Lex Machina公司的研究表明,仅2011年8月就出现了294起与手机相关的专利诉讼。与此呼应的是,专利交易也热火朝天。加拿大北方电信(Nortel)所持有的6000多项专利,成为抢手货。在7月初的正式拍卖中,苹果、微软等组成的财团以45亿美元的天价抢走,相比之下,谷歌此前的报价9亿美元简直不值一提。
谷歌主导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安卓(Android)日益崛起,让竞争对手感到恐慌,但竞争对手苹果和微软都找到了其“死穴”——缺少专利。谷歌此前累计申请的专利才700多个,这与其经营的事业和显赫的地位并不相称。在同期,苹果专利数是4000个,微软是18000个。失败的专利抢购和可怜的专利数字,意味着谷歌主导的安卓系统将遇到麻烦。
苹果已经对安卓系统OEM厂商发动专利诉讼,微软则要求对HTC以及三星征收5美金至15美金不等的专利使用费,一张旨在联合狙杀安卓系统的大网已经张开。谷歌首席法律顾问大卫•多姆德表示:“一款智能机可能最多涉及25万项专利诉讼,我们的竞争者就是想在这些专利上再征税,以使安卓设备更加昂贵,遭到消费者疏远,他们希望制造商难以销售安卓设备。”
无奈之下,谷歌在7月底从IBM手里购买了1030个专利,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诉讼。即使如此,谷歌所拥有的专利数量仍然“少得可怜”。显然,依靠研发和申请专利,谷歌已经赶不上专利竞赛(Patent race)的步伐。因此,8月中旬谷歌花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的消息就不足为奇了,这意味着它将掌管摩托罗拉1.7万个已授权和7500个申请中的专利——这笔宝贵的知识产权财富,将能帮助安卓抵御来自其他科技巨头的专利诉讼。
谷歌CEO拉里•佩奇倒是直言不讳,谷歌就是奔专利而去。现在,我们应该明白,这些专利交易的背后,存在着专利诉讼战的压力,而专利诉讼最终又变成了专利竞赛的动力。
一些大公司在专利申请的竞赛上,已经变得有些“疯狂”。2010年IBM在美国申请了创纪录的5896项专利。紧随其后的三星和微软分别申请了4551项和3094项美国专利。要知道,这些专利帝国构建如此庞大的专利组合,需要惊人的申请和维护资金。即便是英特尔也对现行专利体制发出哀叹,称该体制迫使其耗用大量的研究支出预算来储备专利,而这些专利只是在受到其他专利拥有者威胁时,才拿来与对方交换使用专利权。
面对这些专利巨无霸的竞赛,小企业更是感受到了现实威胁:大公司随时都会用专利扼杀自己。风险投资公司DJF Esprit的合伙人Nic Brisbourne说:“小企业实在很难了解其所在领域存在着哪些专利。许多专利十分广泛。专利已经成为经商的一项成本。”对于一些小型新兴企业来说,“如果你没有很多钱,就根本无法经商”。
而且,在专利竞赛的过程中,有的企业采用了不宜鼓励的方式参与专利竞赛,大量的“垃圾专利”或“问题专利”(questionable patent)被生产出来,使得专利竞赛局部显现出恶性的竞争态势。
专利竞赛也将很多企业带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为了排除他人专利对自己构成的竞争障碍,则需要打造自己的专利组合(patent portfolios)。于是,新来的市场进入者,尽管并不需要专利(可能商业秘密对其更为重要),但也渴求借助大量专利获取交易筹码和法律武器,与其他竞争对手交换使用,或防御对方提起侵权指控,从而消除自己的弱势地位,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于是,无论大公司还是小企业,都纷纷加入专利圈地运动。
思科公司的Robert Barr在2002年就指出:“为了对付无意的和有时不可避免的专利侵权,唯一的办法就是每年自己申请成百上千的专利,以至于我们能够将其作为交易筹码带上交叉许可的谈判桌。换言之,在我们这个行业,针对他人的大量专利权,唯一的理性反应就是加入到申请专利权的队伍中去。”这真是一个令人悲哀的结局。
专利竞赛也将很多企业带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新来的市场进入者,尽管并不需要专利,但也渴求借助大量专利获取交易筹码和法律武器,于是,无论大公司还是小企业,都纷纷加入专利圈地运动。
谷歌主导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安卓(Android)日益崛起,让竞争对手感到恐慌,但竞争对手苹果和微软都找到了其“死穴”——缺少专利。谷歌此前累计申请的专利才700多个,这与其经营的事业和显赫的地位并不相称。在同期,苹果专利数是4000个,微软是18000个。失败的专利抢购和可怜的专利数字,意味着谷歌主导的安卓系统将遇到麻烦。
苹果已经对安卓系统OEM厂商发动专利诉讼,微软则要求对HTC以及三星征收5美金至15美金不等的专利使用费,一张旨在联合狙杀安卓系统的大网已经张开。谷歌首席法律顾问大卫•多姆德表示:“一款智能机可能最多涉及25万项专利诉讼,我们的竞争者就是想在这些专利上再征税,以使安卓设备更加昂贵,遭到消费者疏远,他们希望制造商难以销售安卓设备。”
无奈之下,谷歌在7月底从IBM手里购买了1030个专利,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诉讼。即使如此,谷歌所拥有的专利数量仍然“少得可怜”。显然,依靠研发和申请专利,谷歌已经赶不上专利竞赛(Patent race)的步伐。因此,8月中旬谷歌花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的消息就不足为奇了,这意味着它将掌管摩托罗拉1.7万个已授权和7500个申请中的专利——这笔宝贵的知识产权财富,将能帮助安卓抵御来自其他科技巨头的专利诉讼。
谷歌CEO拉里•佩奇倒是直言不讳,谷歌就是奔专利而去。现在,我们应该明白,这些专利交易的背后,存在着专利诉讼战的压力,而专利诉讼最终又变成了专利竞赛的动力。
一些大公司在专利申请的竞赛上,已经变得有些“疯狂”。2010年IBM在美国申请了创纪录的5896项专利。紧随其后的三星和微软分别申请了4551项和3094项美国专利。要知道,这些专利帝国构建如此庞大的专利组合,需要惊人的申请和维护资金。即便是英特尔也对现行专利体制发出哀叹,称该体制迫使其耗用大量的研究支出预算来储备专利,而这些专利只是在受到其他专利拥有者威胁时,才拿来与对方交换使用专利权。
面对这些专利巨无霸的竞赛,小企业更是感受到了现实威胁:大公司随时都会用专利扼杀自己。风险投资公司DJF Esprit的合伙人Nic Brisbourne说:“小企业实在很难了解其所在领域存在着哪些专利。许多专利十分广泛。专利已经成为经商的一项成本。”对于一些小型新兴企业来说,“如果你没有很多钱,就根本无法经商”。
而且,在专利竞赛的过程中,有的企业采用了不宜鼓励的方式参与专利竞赛,大量的“垃圾专利”或“问题专利”(questionable patent)被生产出来,使得专利竞赛局部显现出恶性的竞争态势。
专利竞赛也将很多企业带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为了排除他人专利对自己构成的竞争障碍,则需要打造自己的专利组合(patent portfolios)。于是,新来的市场进入者,尽管并不需要专利(可能商业秘密对其更为重要),但也渴求借助大量专利获取交易筹码和法律武器,与其他竞争对手交换使用,或防御对方提起侵权指控,从而消除自己的弱势地位,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于是,无论大公司还是小企业,都纷纷加入专利圈地运动。
思科公司的Robert Barr在2002年就指出:“为了对付无意的和有时不可避免的专利侵权,唯一的办法就是每年自己申请成百上千的专利,以至于我们能够将其作为交易筹码带上交叉许可的谈判桌。换言之,在我们这个行业,针对他人的大量专利权,唯一的理性反应就是加入到申请专利权的队伍中去。”这真是一个令人悲哀的结局。
专利竞赛也将很多企业带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新来的市场进入者,尽管并不需要专利,但也渴求借助大量专利获取交易筹码和法律武器,于是,无论大公司还是小企业,都纷纷加入专利圈地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