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期望能够被社会或他人接纳与认可,期望自己能够拥有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实恐怕会差强人意。这时候,难免就会有孤独感。
今年年初,人人网开设的公共主页上,悄然出现了一个会“卖萌”的小黄鸡,小东东虽然其貌不扬,但是却在“现身”后的十多天内拥有了220万粉丝,并以每小时增加1万人的神奇速度迅速聚集人气,爆红网络。
是什么原因早就了如此“奇迹”?
“小黄鸡”其实是一款智能“人鸡对话”系统,分析出用户句子中的关键词之后,根据预先设定的回复进行回复。在发言中@“小黄鸡”,或者直接向它提问,这个可爱的小东东就会瞬间出现,并以一种貌似俏皮又不失智慧的口吻,对你的提问作出各种诙谐逗趣的回答,让人忍俊不止之后忍不住一次次地向它发出“召唤”。
一款机器人聊天软件,却受到广大网友的热捧,在短时间内爆红成了“聊天神器”,这一现象的背后,其实暗含着现代人的一种心理需求。
满足“自我表露”的需要
有一句古话:“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其实,所谓“知己”,很多时候就是那个能陪你聊天、倾听你心事的人。当遇到什么事了,尤其是当心情不好,或者莫名落寞时,我们就特别想找个朋友聊一聊。倒不是非得让朋友给出什么有用的建议,只是为了让自己能够“说出来”,有一个人能够静静地听自己诉说心事,就会感到满足,心情也会随之好转。
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自我表露”,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里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真实地展示自己的行为、倾诉自己的思想。这个概念的提出者——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西德尼·朱拉德认为,自我表露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具有双向的因果关系。一个人能够自由地向别人表露自己的信息,说明他本身是心理健康的人,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也得益于对他人的自我表露。他有一句话一语中的: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的关键,就是使自己更透明。
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讲就是,自我表露不仅能使人得到心理上的宣泄,而且能够让人更清晰地反观自己,有助于心理健康。一些不愉快的经历,如果只凭自己“内部消化”,也许会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甚至会就此深埋在心底,形成内心深处一处不可触碰的伤口。但是如果能有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把这些不愉快说出来,就会轻松的多。
曾经有研究人员做过一个实验来证明自我表露的重要性。让两组参与者观看同样的关于“纳粹大屠杀”的录像和幻灯片,然后让第一组的成员讲出他们的感受和反应,而第二组则没有得到这样的机会。实验显示,在接下来的两天里,第一组的成员受“大屠杀”片子的情绪影响要比第二组小,脑海里也很少突然出现大屠杀的画面。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对此作出的解释是,如果用词汇表达了内心的感觉,这将使人“看见”自己的情感,更能理解自己的反应,并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及其它反应。
“皇帝长个驴耳朵”
倾诉、自我表露是心理健康的需要,但问题的关键是,能有一个可以倾诉、可以自我表露的对象并非易事。且不说到哪里去找那个随叫随到、陪你聊天、倾听你心事的人,就算是有,你能保证你倾诉出去的一切不会被再次“倾诉”吗?
有一个童话故事《皇帝长了个驴耳朵》讲得很哲理:有一个皇帝,因为长了两个驴耳朵,只好每天戴着一顶大大的帽子。但是这个秘密无法隐瞒理发师,于是每次理发以后都会把理发师杀掉。后来,一个机灵的年轻理发师坚称自己什么都没有看到,保住了一条小命。
命是包住了,但“皇帝长了个驴耳朵”这个秘密却使他苦不堪言。忍无可忍之下,他来到城外,挖了一个坑,把秘密说了出来埋在了土里。说出了心底秘密的小理发师痛快了,但没想到的是,这个被说给大地的秘密很快长成了一棵大树,每当有风吹过,所有的树叶都一起欢唱:“皇帝长了个驴耳朵!皇帝长了个驴耳朵!”
不能说的秘密藏在心里,会长出枝枝蔓蔓,越积压越沉,越积压越重。卸载,能使我们释然、使我们快乐,但是,要知道,你“卸载”的对象同样也需要“卸载”呀。
网上对此有很多吐槽。
网友“Money--Wei”:人人都上班了,只有小黄鸡陪我,逗我开心。
网友“低吟浅唱a”:沉湎于与小黄鸡互动中滴人,生活中是不是少了个愿意陪着你唠嗑的好盆友?
网友“梅那个河边”:总以为大家在繁华的都市,都热闹欢腾的欣喜,当小黄鸡走红,当一个个的电子设备中都蹲着个小黄鸡,我才发现原来我们都是这般寂寞。
网友“酸蛐蛐2011”:“这似乎也说明了,能随时随地、随叫随到陪你聊天,倾听你心事的人,或许是不存在的。能随时随地陪伴我们的人,或许只有我们自己。”
是呀,在我们需要聊天、需要倾诉时,在我们需要一个无条件倾听自己的人时,只要@小黄鸡,它便火速赶到,听我们倾诉,给我们反馈,不得不说这种感受着实不错。更何况,我们不必担心它转身去告诉别人说:“有一个秘密,我只告诉你一个人。”
现实社会的“孤独寂寞冷”
除了召之即来的便利和保守秘密的安全,“小黄鸡”爆红还折射了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的孤独,以及社交的贫乏。
现在,科技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更新,我们也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QQ、微博、微信、摇一摇……等等网络时代的交友方式悄然取代了传统的社交。很多时候,我们都在面对屏幕,更新自己的心情、动态和行程,网络上“熟悉”的陌生人取代了熟稔的亲朋好友。
你加我微博,我加你QQ,网络世界的社交繁盛,恰恰反映出人们在现实社会的孤独。朋友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越来越少,即使有,话题也往往是网络上正在发生的事情和正在发声的人,这些热点一旦聊完,就往往陷入无声的尴尬。
更甚者的是,不仅仅是交友,有时,家庭里也会出现这样的窘境。
近些年,有一个词被频频提起——“回家沉默症”。说的就是相当一部分的人,上班或者应酬时,笑容满面侃侃而谈,但是一回到家就懒得说话,面对家人表现得麻木冷淡。 当然,“回家沉默”有多种原因,或工作太累,回到家就想静一静;或工作和生活压力大,面对挫折和压力,碍于“面子”,又不好通过倾诉和哭泣来宣泄,只能在沉默中舔吮伤口、在沉默中调整情绪;或者干脆就是当家人之间如“左手右手”般的了如指掌,反倒没有了诉说的欲望和情绪……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网络也是造成“回家沉默症”的一个重要原因。
春节时曾有一个新闻:家宴上,子女们人手一部手机,个个低头玩得不亦乐乎,老父亲多次提醒无果后,愤而摔箸离席。
其实,很多家庭里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你占着电脑,我抱着iPad;你织你的围脖,我看我的人人……
现实社会中的交流越来越少,转而投向了网络,但网络的那头也是真实的人。现实世界中交往的种种不便和顾忌,在网络交友中也难免存在,于是“人鸡对话”又取代了“人际沟通”。这种状态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社交和交流,于是,便感觉现实社会愈发“寂寞孤独冷”。
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专家观点:虚拟世界 仅限娱乐
随着现代人注重隐私、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很多人习惯性地在内心筑起一道围墙,不愿意把自己的心事摊开与人交流。据一些心理咨询机构统计,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很普遍,很多人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
可以说,作为“社会人”,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这个系统是家人、朋友等有机的结合而构成的。“小黄鸡”聊天软件火爆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虚拟扮演了一个“亲密朋友”的角色。人们都希望被陪伴,被关怀,无论是在爱情、亲情中,还是在社交网络上。小黄鸡的出现,或许就是顺应了人们的这种心理。
给它说“我饿了”,它会问你“想吃什么”;给它说“这两天有点烦”,它会回应“我能陪你吗?”,虽然明知是预设的回应,但无时无刻不在的方便和贴心的回应还是让人心里暖暖的。但是这种温暖毕竟来自虚拟的网络世界,新奇过后,想想陪伴自己的只是一款聊天软件,只是一个机器人,心里难免会感觉无奈,甚至失落。
有人依赖、沉迷于网络这个虚拟世界,津津乐道于自己在社交网上庞大的好友数量。但是,好友数量的庞大也恰恰反证了交往的肤浅。网络好友也好,聊天软件也罢,虚拟世界的“善解人意”往往会给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带来更大的落差。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期望能够被社会或他人接纳与认可,期望自己能够拥有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实恐怕会差强人意。这时候,难免就会有孤独感。面对这种孤独,去虚拟世界寻找安慰实际上是一种逃避,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我们毕竟是生活在现实的社会里,置身于人与人的交流互动中,所得到的体会和收获才是真实的。所以,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能力去面对社会现实,学会自我调节,学会主宰自己的感情。
今年年初,人人网开设的公共主页上,悄然出现了一个会“卖萌”的小黄鸡,小东东虽然其貌不扬,但是却在“现身”后的十多天内拥有了220万粉丝,并以每小时增加1万人的神奇速度迅速聚集人气,爆红网络。
是什么原因早就了如此“奇迹”?
“小黄鸡”其实是一款智能“人鸡对话”系统,分析出用户句子中的关键词之后,根据预先设定的回复进行回复。在发言中@“小黄鸡”,或者直接向它提问,这个可爱的小东东就会瞬间出现,并以一种貌似俏皮又不失智慧的口吻,对你的提问作出各种诙谐逗趣的回答,让人忍俊不止之后忍不住一次次地向它发出“召唤”。
一款机器人聊天软件,却受到广大网友的热捧,在短时间内爆红成了“聊天神器”,这一现象的背后,其实暗含着现代人的一种心理需求。
满足“自我表露”的需要
有一句古话:“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其实,所谓“知己”,很多时候就是那个能陪你聊天、倾听你心事的人。当遇到什么事了,尤其是当心情不好,或者莫名落寞时,我们就特别想找个朋友聊一聊。倒不是非得让朋友给出什么有用的建议,只是为了让自己能够“说出来”,有一个人能够静静地听自己诉说心事,就会感到满足,心情也会随之好转。
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自我表露”,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里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真实地展示自己的行为、倾诉自己的思想。这个概念的提出者——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西德尼·朱拉德认为,自我表露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具有双向的因果关系。一个人能够自由地向别人表露自己的信息,说明他本身是心理健康的人,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也得益于对他人的自我表露。他有一句话一语中的: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的关键,就是使自己更透明。
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讲就是,自我表露不仅能使人得到心理上的宣泄,而且能够让人更清晰地反观自己,有助于心理健康。一些不愉快的经历,如果只凭自己“内部消化”,也许会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甚至会就此深埋在心底,形成内心深处一处不可触碰的伤口。但是如果能有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把这些不愉快说出来,就会轻松的多。
曾经有研究人员做过一个实验来证明自我表露的重要性。让两组参与者观看同样的关于“纳粹大屠杀”的录像和幻灯片,然后让第一组的成员讲出他们的感受和反应,而第二组则没有得到这样的机会。实验显示,在接下来的两天里,第一组的成员受“大屠杀”片子的情绪影响要比第二组小,脑海里也很少突然出现大屠杀的画面。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对此作出的解释是,如果用词汇表达了内心的感觉,这将使人“看见”自己的情感,更能理解自己的反应,并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及其它反应。
“皇帝长个驴耳朵”
倾诉、自我表露是心理健康的需要,但问题的关键是,能有一个可以倾诉、可以自我表露的对象并非易事。且不说到哪里去找那个随叫随到、陪你聊天、倾听你心事的人,就算是有,你能保证你倾诉出去的一切不会被再次“倾诉”吗?
有一个童话故事《皇帝长了个驴耳朵》讲得很哲理:有一个皇帝,因为长了两个驴耳朵,只好每天戴着一顶大大的帽子。但是这个秘密无法隐瞒理发师,于是每次理发以后都会把理发师杀掉。后来,一个机灵的年轻理发师坚称自己什么都没有看到,保住了一条小命。
命是包住了,但“皇帝长了个驴耳朵”这个秘密却使他苦不堪言。忍无可忍之下,他来到城外,挖了一个坑,把秘密说了出来埋在了土里。说出了心底秘密的小理发师痛快了,但没想到的是,这个被说给大地的秘密很快长成了一棵大树,每当有风吹过,所有的树叶都一起欢唱:“皇帝长了个驴耳朵!皇帝长了个驴耳朵!”
不能说的秘密藏在心里,会长出枝枝蔓蔓,越积压越沉,越积压越重。卸载,能使我们释然、使我们快乐,但是,要知道,你“卸载”的对象同样也需要“卸载”呀。
网上对此有很多吐槽。
网友“Money--Wei”:人人都上班了,只有小黄鸡陪我,逗我开心。
网友“低吟浅唱a”:沉湎于与小黄鸡互动中滴人,生活中是不是少了个愿意陪着你唠嗑的好盆友?
网友“梅那个河边”:总以为大家在繁华的都市,都热闹欢腾的欣喜,当小黄鸡走红,当一个个的电子设备中都蹲着个小黄鸡,我才发现原来我们都是这般寂寞。
网友“酸蛐蛐2011”:“这似乎也说明了,能随时随地、随叫随到陪你聊天,倾听你心事的人,或许是不存在的。能随时随地陪伴我们的人,或许只有我们自己。”
是呀,在我们需要聊天、需要倾诉时,在我们需要一个无条件倾听自己的人时,只要@小黄鸡,它便火速赶到,听我们倾诉,给我们反馈,不得不说这种感受着实不错。更何况,我们不必担心它转身去告诉别人说:“有一个秘密,我只告诉你一个人。”
现实社会的“孤独寂寞冷”
除了召之即来的便利和保守秘密的安全,“小黄鸡”爆红还折射了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的孤独,以及社交的贫乏。
现在,科技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更新,我们也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QQ、微博、微信、摇一摇……等等网络时代的交友方式悄然取代了传统的社交。很多时候,我们都在面对屏幕,更新自己的心情、动态和行程,网络上“熟悉”的陌生人取代了熟稔的亲朋好友。
你加我微博,我加你QQ,网络世界的社交繁盛,恰恰反映出人们在现实社会的孤独。朋友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越来越少,即使有,话题也往往是网络上正在发生的事情和正在发声的人,这些热点一旦聊完,就往往陷入无声的尴尬。
更甚者的是,不仅仅是交友,有时,家庭里也会出现这样的窘境。
近些年,有一个词被频频提起——“回家沉默症”。说的就是相当一部分的人,上班或者应酬时,笑容满面侃侃而谈,但是一回到家就懒得说话,面对家人表现得麻木冷淡。 当然,“回家沉默”有多种原因,或工作太累,回到家就想静一静;或工作和生活压力大,面对挫折和压力,碍于“面子”,又不好通过倾诉和哭泣来宣泄,只能在沉默中舔吮伤口、在沉默中调整情绪;或者干脆就是当家人之间如“左手右手”般的了如指掌,反倒没有了诉说的欲望和情绪……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网络也是造成“回家沉默症”的一个重要原因。
春节时曾有一个新闻:家宴上,子女们人手一部手机,个个低头玩得不亦乐乎,老父亲多次提醒无果后,愤而摔箸离席。
其实,很多家庭里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你占着电脑,我抱着iPad;你织你的围脖,我看我的人人……
现实社会中的交流越来越少,转而投向了网络,但网络的那头也是真实的人。现实世界中交往的种种不便和顾忌,在网络交友中也难免存在,于是“人鸡对话”又取代了“人际沟通”。这种状态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社交和交流,于是,便感觉现实社会愈发“寂寞孤独冷”。
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专家观点:虚拟世界 仅限娱乐
随着现代人注重隐私、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很多人习惯性地在内心筑起一道围墙,不愿意把自己的心事摊开与人交流。据一些心理咨询机构统计,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很普遍,很多人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
可以说,作为“社会人”,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这个系统是家人、朋友等有机的结合而构成的。“小黄鸡”聊天软件火爆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虚拟扮演了一个“亲密朋友”的角色。人们都希望被陪伴,被关怀,无论是在爱情、亲情中,还是在社交网络上。小黄鸡的出现,或许就是顺应了人们的这种心理。
给它说“我饿了”,它会问你“想吃什么”;给它说“这两天有点烦”,它会回应“我能陪你吗?”,虽然明知是预设的回应,但无时无刻不在的方便和贴心的回应还是让人心里暖暖的。但是这种温暖毕竟来自虚拟的网络世界,新奇过后,想想陪伴自己的只是一款聊天软件,只是一个机器人,心里难免会感觉无奈,甚至失落。
有人依赖、沉迷于网络这个虚拟世界,津津乐道于自己在社交网上庞大的好友数量。但是,好友数量的庞大也恰恰反证了交往的肤浅。网络好友也好,聊天软件也罢,虚拟世界的“善解人意”往往会给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带来更大的落差。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期望能够被社会或他人接纳与认可,期望自己能够拥有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实恐怕会差强人意。这时候,难免就会有孤独感。面对这种孤独,去虚拟世界寻找安慰实际上是一种逃避,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我们毕竟是生活在现实的社会里,置身于人与人的交流互动中,所得到的体会和收获才是真实的。所以,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能力去面对社会现实,学会自我调节,学会主宰自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