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x58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绝大多数小学生而言,数学课程都会令他们谈而色变,要帮助学生转变这一观念,我认为首先要让其树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这种自信心的建立,则要依赖于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来培养。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在实验中,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获取新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发展,体现着改革与创新精神,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未来的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与时俱进,摒弃旧的思想理论,不断学习实践,树立新的教学观,使我们的教学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作为农村初中的学生,他们生活空间比较狭窄,经历的少,见的也少。如何利用身边的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此,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联系实际,唤起兴趣
  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生产与科研的实际,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即能体现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又能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往往就是由讨论数学问题开始的。教师要巧妙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合理地设计组织好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对的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比高矮》这部分内容时,老师是这样导入的:课前教师故意把黑板擦放在黑板上方的边框上,一上课教师故作惊奇的说:“咦,黑板擦怎么跑那么高,谁愿意帮我把它拿下来?”上来拿的学生由于个子矮,够不着,他就跳起来很吃力地够着拿,还是够不着。老师微笑着说:“还是让我来拿吧。”老师动手拿下了黑板擦。并问:“同学们,刚才为什么他很费力也拿不到,而我这么容易就成功了呢?”学生纷纷发言:因为老师个子高,学生个子矮;说老师个子比他高,他比老师个子矮;老师你都长到黑板那儿了,所以一下子就够着了……。”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马上叫刚才拿黑板擦的那位学生上来站在老师身边,再次比高矮,并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表达。教师总结:看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知道谁比较高,谁比较矮,才能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处理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高矮。
  这样的导入设计很新颖,让学生在一片欢笑声中理解了比较高矮的重要性,在具体感受和体验中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情感。
  二、化抽象为具体
  灰色的理论远远不如鲜活的例子,人类的认识规律也是有形象到抽象,适当的比喻可以使抽象的数学原理形象化、直观化,较易为人接受。“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把黄河、大漠的雄伟描绘得淋漓尽致,却也形象地刻画了直线(长河)和圆(圆)的相离关系,平面(大漠)与直线(孤烟)的垂直关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抒发了生活在空旷的时空里人类的万千感慨,却也一定程度上描绘了时间和三维欧几里的空间,诗境与数学结合的如此绝妙。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想象和联想的习惯,拓展思维空间,体验数学情感,求知与人和谐统一自然天成。例如求我们把“先乘除后加减”比成坐公交车,先让老人和残疾人坐,然后才轮到青年人健康人坐。
  三、故事情景创设法
  在数学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对学生灌输数学知识,而应积极创设数学情景,启迪学生数学思维。学生都喜爱听故事、猜谜语、作遐想。通过讲故事可以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机,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于数学知识点多,与一些知识相关的故事也不少,尤其是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如:讲无理数时引用帕斯金因发现无理数而被扔进大海的故事,讲授“反证法”时引用“道旁李苦”的推理故事,讲授数列求和时引用印度国王赏给国际象棋发明家锡塔麦粒的故事,充分利用故事具有非凡的吸引力来增强课堂情趣,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一大法宝。当然如果没有现成的故事可引,教师如能恰当编一个故事出来,会使教师受欢迎度提升不少。数学史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摇篮,它孕育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了这两者我们的课堂就不再会枯燥乏味了,因此教师应结合教材,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恰当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史。例如在讲解尺规作图的时候,讲一下古希腊三大著名的几何问题:(1)化圆为方,即作一个与给定的圆面积相等的正方形;(2)倍立方,即求作一立方体,使其体积等于已知立方体的两倍;(3)三等分角,即分任意角为三等分。讲一下三大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又是怎样经过四千年的时间,多少数学家为之奋斗最后证明不可以作出来的故事。在讲解极限的时候,讲一下刘徽的割圆术;在讲解二项式系数的时候讲一下杨辉三角形;在讲解数列求和的时候,讲一下高斯小时候的故事,等等。
  四、探索规律,引发兴趣。
  数学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解答某个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探索、发现与掌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性,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逐渐积累愉快的体验,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教学《9加几》时,学生不仅掌握了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得到计算结果,更重要的是总结出了“凑十”的计算规律。当学生学习“8加几”、“7加几”、“6加几”时,就能运用规律依次类推了。 又如教学《乘法口诀》时,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来计算比较简便”的乘法意义后进行教学的。当学生学习编制3与4的乘法口诀时,发现每相邻两句口诀间相差的数是固定的,3的乘法口诀相差的数为3,4的乘法口诀相差数为4,当学生学习5、6、7等的乘法时,就可以结合乘法的意义,应用规律自己独立地编写出乘法口诀了。掌握了规律,就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有了学习的主动权,就进一步引发了学习的兴趣。
  五、学生“有效参与”,关注“教育公平”
  教学的过程不要一味的灌输,要让学生参与进来,讲一下自己的看法,说一下自己的观点,享受成功的喜悦。要让学生自己多动手实践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例如在講解圆锥曲线的时候,要让学生自己亲手画一下椭圆和双曲线的图像,使他们相信书上说得确实是那么回事,感受万物的奇妙。对待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总之,除了以上几种常用的方法外,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与激发,还有赖于数学教师的精心培养和细心呵护,只要我们每堂数学课都能精心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挖掘出一些数学趣味因素,从而使数学课堂高潮迭起,妙趣横生,我们能从根本上改善数学学科的繁难,枯燥乏味的负面特点,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其乐融融,从而达到“有趣的数学”,“快乐的学”的最佳境界。
  
其他文献
今天的职业教育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充满了无限的希望,随着祖国经济的发展,对职业人才的需求也大增,人们的观念正在悄悄的发生变化,许多的青少年已喜欢上了职业教育,广大的人民教师正投身于火热的职业教育。  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深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们的特点,大多数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学习的热情不高,基础知识不牢固,并且存在着心里不健康的表现。对于这样的学生要让他们称为国家有用之人,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高质量人才的保证,对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班级建设中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搞好班风建设,而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就必须加强班主任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然后由教师带动和影响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实行素质教育,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培育学生完整人格,这是班主任肩上责无
摘要: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很重要的。我们要在掌握学生思维发展形式的基础上,完善学生思维的本质属性,引导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锻炼,达到最终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中学英语学生思维能力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推进中学英语素质教育,增强教学效果,是摆在我们广大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就这一课题谈谈自己的看
摘要: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目标。在新课程标准的实验和实施过程中,教师既是课改的实践者,又是课改的主体。能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的理念、新的教材以及新的学生观融入教师的实际工作中,成为课改工作能否继续深入发展的关键所在,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合理实施。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人才观,是课程改革的前提。  關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所占比例很大,而且对于学生来说解题难度较大.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尚未完全建立,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解决数学应用题方面存在很大的障
摘要:团队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力量,具有着导向、凝聚、激励和控制作用。对于现阶段的中职生而言,具有团队精神在塑造完美的人格、融入集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班级管理中等职业学校应从各个方面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注重团队精神在中职学生成长和成功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职生 团队精神 班级管理 作用         所谓团队精神,简单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具有团队精神是一个人终
泰戈尔说:“果实的事业是甜蜜的,花的事业是芬芳的,但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的事业是谦逊的。”我就是一片平凡的叶,默默地走过春夏秋冬。  一、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所谓“差生”,一是习惯差;二是自我控制能力差;三是学习基础差。所以在管理上届初三(2)班时我就用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治学态度去影响学生。比如,我自己每天早上7:10,中午2:00准时出现在班里,风雨无阻、雷打不动!有时时间晚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要靠长期的大量的积累才能形成的,正如庄子所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而为学生打下“全面发展和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