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末的“玄览”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x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人民出版社约一些学人为鲁迅画像,作一个“世纪末”的回顾。
  “世纪末”本是人为。人为的东西成了习惯,也就信以为真,似乎这世界真有所谓世纪之分。一年之末,十年之末,百年之末,人们都惯于回首历史。
  对过往的回忆是在遗忘了一部分情绪之中进行的,所以往往可以让人“去蔽”,使人比较的澄明。我想这就是回忆的价值,编书者的匠意也与此有关吧。
  大概是受这回顾之风的感染或时间之“末”的暗示,近年来笔者很有兴趣于搜读大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对鲁迅的批评。这倒不是为了给谁辩护。在细节上“弄清历史是非”,这不是我的学术态度,而且即便是想弄也无能为力,这是要有真功夫的。我的反顾不过是企图借此观照一种文化现象,与玄览古战场一般。“玄览”这个词在道家那里,是消解是非之别,齐一主客之分,而达于真人之境,览知万物。这是圣人之为。僭妄姑用,企图只在于,把它作为一种方法,借此直观人之本相,世之本相,世纪之本相。
  我相信,一个作者不管他是否意识到,写别人也就是自我画像。读者可以从这些批评中,直读其身;扩而大之,直读其世;往深里说,直读人的存在状况。
  我还相信,一切对鲁迅的批评,不管是否切中肯綮,它也可以角度独到地反衬出、折射出鲁迅是谁。
  所以忌讳批评无论对研究还是对了解鲁迅都是一种遗憾,所以应该感谢有条件弄资料工作的研究者,从尘封的旧书刊中爬梳出我要的东西。即如眼前这本书:《被亵渎的鲁迅》(孙郁编。据我知道这样的书一年内就有了三种,另二种分别为陈漱渝等编《一个都不宽恕》和李富根等编《恩怨录》),可以为读者省很多翻检之劳。更何况,这本书“大致说来,反映了‘围剿’鲁迅的面貌”,尽管我觉得“亵渎”两字可以推敲。
  语言的习惯性很容易让人由“亵渎”联想到“神明”、“正统”之类,而事实上鲁迅却是一个“撒旦”、“贰臣”甚至“绿林”中人。亵渎“撒旦”、“贰臣”,这在语义上多少有些扭。倘联想到“形象”、“价值”之类,那么把“亵渎”者限于“骂”鲁迅者至少会给人一种错觉。因为骂者未必亵渎,反之未必不亵渎。倘若是把人弄成了神,亵渎一下并无不可,可是那对象已经不是鲁迅。其实有些文章不一定是对他的亵渎。
  当然编者自有其深思熟虑的道理:里边确然有一些脏水。这使人想起查拉斯图拉:“真的,人是一条不洁的河。我们是大海,能接受一条不洁的河而不自污。”“现在,我教你们什么是超人:他便是这大海;你们的大侮蔑可以沉默在它的怀里。”虽然,鲁迅不是“超人”,他所遭受的,也“算不上‘大侮蔑’”。
  据悉,这本书很畅销。各人的购读心理是不一样的。就我来说,主要是基于开首所说的那些目的,当然也有“兼听则明”的想法:受过骗的我辈有太多的理由对“正面”的资料珍惜自己的信任。
  书是浏览完了,读书目的,也算达到了,可是竟没有一点收获的快感。这决不是因为有人“亵渎”鲁迅,更不是书编得不应该或者不好,只是觉得,这些本世纪中国的文人名人,在如此格局上与鲁迅遭遇,很难叫人高兴起来。
  如果真如编者所云:大致反映了全貌(我不希望是这样,中国应该有别一种批评),这是鲁迅的不幸,亦是民族的不幸。似鲁迅这样的思想家,死而后已地与“没有好手段”、“打不着痛处”之论客认真地交手,徒然为鉴赏热闹的看客提供了许多谈资,为后人如我辈提供了作文章的材料,真有点如他所说,“可悲也夫”,“无聊得很”。
  这当然也是批评者的不幸。作为“学贯中西”的文化精英,竟不经意于二十世纪中西文化的对话以及中国文化的重新建构,以及生命的困境与精神的托付这样一些缠扰鲁迅的问题,却津津乐道于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至少相当一部分是如此。这是令人惋惜和感到蹊跷的。该书所搜,下限止于六十年代,这时东西方文化比较已衍为大潮,“意义”或“价值”的反省早已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如果说那时的大陆学者绝缘于消息,那么港台学人的批评就我所见为什么还是那样一个旧格局呢?
  对于中国文化来讲,鲁迅的“要害”是什么?应该说是对“天人合一”(尽管他几乎不提这个词)的解构,重估儒道佛的价值。他以诗或文学的方式表达了一系列至今足以折磨我们的生存论难题。可是论辩诸公,竟没有一个由此入手向他辩难或对话,虽然他们也在论《阿Q正传》、论《狂人日记》、论《野草》。在所有论者中,胡适先生可算作比较近于理性的:“他已死了,我们尽可能撇开小节不谈,专谈论他的思想究竟有什么,究竟经过几度变迁,究竟他的信仰是什么,有些什么是有价值的,有些什么是无价值的。”说得很好,可胡适举例说:“如他的早年的文学作品,如他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后者是从学术价值而论,前者恐怕取意在艺术成绩和五四的呐喊。可是这很难说能构成鲁迅的“思想”、“信仰”的独特性。呐喊不过是助威,比起元帅与主将的工作,未必是很大的事。胡适是哲学家,然而终其一生,他不曾在哲学上(尤其是生命哲学上)回答自己所开出的上述清单。这倒是很好地显示了鲁迅在“五四”同人中的隔膜。
  不少人涉及到了鲁迅的“没落”、“虚无主义”。这是所有的批评中,比较逼近于目标的狙击。可惜打空了,武器和校准都出了问题。
  不错,鲁迅看到了历史的恶的循环,看到了人生不可克服的欠缺和有限(说成“罪感”也无不可),于是有大恐惧,于是有忏悔,于是不相信圆满,于是近乎本能地反感“至善”之类的自欺欺人。他要把人生的黑洞洞的深渊揭开给人看,同时把一盏盏欺人的希望之光掐灭。徐复观先生曾说,“读完了鲁迅的作品以后,感到对国家,对社会,只是一片乌黑乌黑。他所投给我的光芒,只是否定性的光芒,因而不免发生一种空虚怅惘的感觉。”(黄克剑等编《徐复观集》)
  “乌黑乌黑”的感觉道出了一种很好的读书效果。觉醒前的晕眩或呕吐,未必不是鲁迅所高兴看到的(在他看来,“空虚怅惘”比“僵尸的乐观”好得多)。问题在于,“感觉”要继续扫描:鲁迅的心灵背景中有没有“绝对”、“至善”或者“神圣”的维度?这是至关重要的。
  回答应是肯定的。正是因为如此,这个不相信人格楷模和导师的狂人,却能以一种近乎神秘的敬畏感,无条件地服从和对待绝对的律令:《过客》中那个“前面的声音”。
  这神秘的“声音”应该说脱胎于他所熟悉的宗教。“声”或“音”在宗教中是一个有着至上性、绝对性的字眼。佛教有所谓“观音”。音就是佛性。在《法华经》、《楞严经》等经书中都讲到这种内在的声音。《圣经》中的上帝之“言”(word或者sound),《南华真经》中的“道”,以及西方哲学中的“逻各斯”(其原初义也就是“言”或说话)、“真理”等等,忽去细节,忽去学究性考辨,其指谓实则为一。在存在论上,在宗教哲学上,不应该有那么多“东西之别”(神无“分别心”)。鲁迅所“倾听”的“前面的声音”,与苏格拉底经常谈他耳边有召唤或指引他行为的“声音”,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后者将之归之为“神”。在对此作“玄览”时,我们最好是拆去一些“知识”障,没有必要一说到神就想到那个“客观的实体”。
  “倾听”律令,与音同在,这是不可企及无限的有限之人“向无限的飞升”,这是西方哲学中所说的“意志的自律”、“自由的自律”,也可以说是儒学所讲的“敬义”、“致良知”。这一维度不就是鲁迅心灵中绝对的肯定性的“光芒”?
  “沉思”、“倾听”、“我还是走的好。我息不下。”这种情怀在鲁迅那里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常态。
  “老翁”像无数众生那样,对叫过他的“声音”记不清了,麻木了,对过客的情怀不以为然,无所谓了。这并不奇怪,“神性”、“佛性”、“良知”人人都有,人人可致,然而却是一条窄小的“路”,一个很少人愿意入的“门”。可是一些推举康德哲学,以弘大“良知”为大愿并以此会通西学的现代新儒家,为什么对这位攀登同一个山峰(当然路径不一)的“过客”也留下了一些大同小异的“亵渎”论?对这活生生的良知呈现为什么竟视而不见呢?这是眼障,还是别的什么使然?这是一个问题。
  鲁迅用“反抗”寻找无限,当然不是“最后”(?)解决问题。因此他说自己一个人就行,不敢邀请别人一起试验。然而他以一个正视人性荒谬、不惮毁灭的人生突围者、探险者的动姿,突兀地在中国历史上提供了一种未曾有过的崇高,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悲剧精神。“乐观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的人们看不到这一点,甚至没有试图理解:这位“颓废”、“虚无主义”的“老人”与他的进击人生有什么关系?他的“虚无”与其存在观有着怎样的内在机制?也似乎从来就没有准备这样去认识:一个没有或者不敢洞见深渊和直面过虚无的人,永远不可能是真的“战士”,不可能有真的人生。
  鲁迅被称为“中国的尼采”,但尼采比他要幸运。一八八一年至一八八二年间,也就是去世前的十八、九年,尼采写作并出版了《快乐的科学》,在著作之末的三七一节《我们是难以理解的人》中,他对自己的命运作了这样的估计:
  
  我们是否常常抱怨被人误解,受到错误的评判,遭人厌恶或毁谤中伤呢?那却正是我们的命运——唉,业已忍受了多么长久呢!说得保守些,直到一九○○年罢——这也算是我们的特异之处,若是我们不能忍受这煎熬,又怎么能赢得对自己的看重呢。
  
  他的估计没错。这位世纪末哲学家,生前几乎无人问津,死后却开启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乃至神学的新纪元,迄今为止的二十世纪文化流派及其“主义”,几乎都与他有关。在他离群索居的“漫行”的小路上,走出了诸如雅斯贝尔斯、萨特、海德格尔等一大批思想人物,并且方兴未艾。我这里绝不是说,尼采的幸运在于有了“传人”。不是这样,尼采没有“传人”或“门徒”。“传人”的说法在尼采眼中与“庸人”或“末人”等义,他当然不期待死后“赢得这样的看重”。正是在上述著作中,尼采写道:不要跟随我!你要成为自己!尼采的幸运在于:无论知者罪者,都是在尼采之为尼采的思想小路上自觉地与之相遇或者相撞。
  而读完这本“大致反映了‘围剿’鲁迅的全貌”的书,我只觉得这些“围剿”与鲁迅不大相干,他们并不是鲁迅的敌人,尽管鲁迅也反“围剿”,与之“水战火战,日战夜战”。鲁迅说他的“握笔十年,所得的是疲劳与可笑的胜利与无进步”,因而感到“实在无聊”。这些“无聊”感受肯定强化了他对人生对世界的理解。而从论战的角度来说,则是因为没有打到痛处。
  鲁迅一生都在用自己的头撞中国的墙。他撞的什么墙呢?不妨借用鲁迅的话说:“鬼打墙”。鬼打墙是什么?既然是鬼打墙就不能完全坐实为某种社会性确指,虽然是但不可以还原为所谓“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儒家”、“道家”等等。尤其不能理解为与他自己判然可分的两军对垒式的“它在”。如果是这样,问题就简单多了,鲁迅就不会有大恐惧。可确指的对象不足以使他大恐惧,让他绝望。在鲁迅的精神世界里,鬼打墙是一种“无物之阵”,而且“我”是鬼打墙的一个构成。因而“我”无法拔着自己的头发,逍遥出去,“我”必须把自己烧在其中。因而“我”要解剖别人,也更无情面地解剖自己,把自己也当作敌人。我“反抗绝望”,但反抗的是“我”的绝望。
  他所焦虑的,是无路可走。这使他有别于那位以太阳自况的“超人”(有人说尼采用超人哲学掩盖了内心恐惧是有道理的)。他当然希望有一条光,不然他为什么要盗别国的火煮自己的肉呢?可是当有人将自以为是的“正道”相训于世的时候,他却要予以揭露,因为这都是他经过汰选出去的“死之说教”,不是人生之路。有感于经验,他决定不问路,也决不回去,只是走,不停地走,虽然无路可走也要走。这动力就来自前面那个外于己而出于己的神圣的“声音”。
  话得说回来。
  编者在序言中说:“鲁迅被众多的人误解和亵渎,不是个人性问题,而是一个文化问题。”从文化上归因,是不错的。但是,“众多的人”,尤其是“被几千年旧文明浸泡的中国人”对鲁迅的排拒,我想这不全是一个“误解”问题。我更愿意相信,即便是那些没怎么读鲁迅著作的人,他们对鲁迅的反应虽然可能乏于理性的清晰,看不清要害,然而,正因为是一种近乎本能的无意识的反应,所以它又是准确的。人们不喜欢他的深刻,他的霜严般的面孔,就是这个道理。“浸泡”中国人的“旧文明”是什么呢?要而言之,“天人合一”。这是中国人的最高理想、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而鲁迅毕其一生,确然在对此进行无情的“解构”,他要把这圆融的“天人合一”撕开,置入中国旧文明阙如的匮乏的“有限性”和“主体性”环节,对其进行革命性改造和拯救,因而他必须把整个传统打碎然后重组。“从血管里喷出的都是血”,人们虽然没有从总体上把握到血管,但他们对血的异样的感觉却是真切的,于是本能地抗拒、疏离、扑杀、“亵渎”。鲁迅曾感慨幸而老百姓不识字,读不到他的书,否则真不知要把他怎么样。其实有文化的围剿者已经代表不识字者实行了“公意”。
  这位为了守护人的尊严,为了爱与自由而摸索了一生的思想家,在不少同胞的眼中,至今是一位“刻毒”的人。我敢说,没有一种深入的存在论上的对话,鲁迅之于我们,就永远是这种人。
  通过这本书、这类书,以及由此而透显出来的国人心理,可以说,鲁迅是二十世纪中国的孤魂野鬼。这与其说是鲁迅自为,勿宁说是被放逐。
  然而这就是他的价值,他的贡献。苏格拉底至死不屈地充当雅典这头“纯种马”的马虻,鲁迅就是这样一种刺中国旧文明的马虻,刺“天人合一”的马虻。不过鲁迅虽然“运交华盖”、“积毁可销骨”,但毕竟没有如苏格拉底那样,由他的同胞“公决”销骨,而成了“启蒙先驱”和“民族魂”。这是因为中国有一个“五四”,同时有绵绵相续的民族救亡运动,在某个交叉面上缩小了国人与他的距离,或者说缓弛了两者间的紧张。
  但是这种缩小和缓弛有没有造成对他上述遗产的屏蔽?如果是肯定的,有没有必要和可能重释鲁迅?“天人合一”已经成了一种公众话语,不仅“偶象的黄昏”已成为历史,“主体性”在世界格局中也进入“黄昏”,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愿意“设身处地”、“客观地”进入鲁迅的真实吗?有必要从他的“主体性”思想中钩沉出其“后现代性”的天才和他与儒道佛释的冥合点吗?即便有学者愿意辩证,习惯了“长江后浪推前浪”思维的人们有耐心听完这种分辩吗?即使辩清楚了,把“自由”混同于“逍遥”的文化愿意肯认这位“反抗绝望”的人吗(这是最要命的)?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么能不能说,这就是鲁迅活着并且应该继续活着的证明呢?假设真的有一天,“经天纬地”或“遍在”“恒常”的人生真理普照寰宇,一切都通体透明,那曾经付出了全副生命的寻路者是不是应该死去,或者只有写入史册的纪念意义?我怀疑,连同这个假言的前提:“历史的潮流滚滚向前”和循环论,一样都叫人不大放心。
  想的是不是太远?说的是不是也太多了一些?就这样吧。
  不是有一部全集么?出版社希望作者回答“鲁迅是谁”,我想最好的回答也许是:读者(独立使用自己理智或者悟性的个体)与鲁迅著作的相遇。
  是为我的相遇,我的所谓“玄览”,在这个平静的晚上。
其他文献
对老朋友齐赫文斯基院士的祝愿    俄国远东研究所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伊巴托娃教授十一月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访问,告诉我齐赫文斯基院士明年八秩大寿,俄国学者将出一本书加以庆祝,希望我能够写点什么。我感谢她告诉我这个消息,表示理当祝贺,尽老朋友之谊。前年我届满八十岁的日子过去以后,他在国外见到社会科学院的同事,询问我的近况,得知此事以后表示,要是早知道,至少也应该打个电报祝贺。  齐赫文这个由郭沫若、曹靖
期刊
欧洲中心论的多重形式和对欧洲中心论的批评并不必然合成一幅和谐一致的图画。我们在这里所要做的是尝试性地评价有关的主要争论。正像我们已经注意到的那样,业已制度化了的社会科学在欧洲过去是作为一种行动开始的。它(被指责)描绘了一幅错误的图画,因为它误解、严重夸大和歪曲了欧洲的历史作用,尤其是欧洲在现代世界中的历史作用。  然而从根本上说,这些批评家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和有些彼此矛盾的)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无
期刊
一九九七年对全球投资(机)者来说是个灾难。首先是东南亚的货币大幅贬值,继而是香港股市暴跌,从而引发了美国股市的大幅下挫,进一步带动全球股市动荡不安。引起这次灾难的代表人物就是著名的全球金融投机(资)者——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用其金融哲学理论来说:东南亚的货币汇率和香港股市指数的高企是不合理的,而维持这种不合理的人必将受到损失。据说索罗斯在阻击港元汇率时受到损失,但其做空港股指
期刊
一九九七年秋,有事于江西,道出南昌。事毕,主人邀作腾王阁之游。王勃序文传世,已历一千四百多年。在我这一代的老知识分子中,大概很少不在早年就熟悉王序这篇骈文的。我在童年就受父命背诵此文,文中许多字还念不准,更谈不到理解文中的典故了。但是可能就因为这篇序文,使以这个名义建立的高阁,几经兴废,现在还屹立在赣江边上。阁以文存,不能不承认文学魅力的强劲了。  现在这座以钢骨水泥建成的滕王阁,是在民国末年军阀
期刊
四卷本的《新凤霞回忆文丛》即将出版。新凤霞女士是名满中外的戏曲表演艺术大师、散文作家、水墨画家,从六、七岁的幼龄就在京剧舞台上扎了根,七岁起开始学京剧基本功,八岁登台就受到观众的激赏。十四岁改唱评剧一鸣惊人,迅速远近驰名。进入新中国,更以《刘巧儿》、《牛郎织女》、《祥林嫂》、《杨三姐告状》、《花为媒》以及一些传统剧目名扬中外;而且桃李满园,入室弟子遍全国……五十年代以后,因历次政治运动以病、伤致残
期刊
在《旧约全书》的创世故事里,神花五天时间创造了天地万物,在第六天“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神不仅造了人,还“赐福”给他们,并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若干千年过去了,被“赐福”的人终究没有辜负神的期望,果真按神的吩咐“生养众多”(姑且不论是否“生养”过多),“遍满地面”。但一心进步、天天向上的人,却并不满足于那“遍满地面”的绝对霸权。人还要随心所欲地造物,甚至要“造”而非生育自己的子女。这
期刊
要不是撞上推行计划生育的“大运”,我国的人口研究恐怕不会在七十年代初就重见天日。现实的需要使人口学成为一门“问题科学”。强烈的问题意识,形塑了人口学学术群体最基本的研究风格。这固然促成了人口研究的繁荣,可对问题本身过多的偏好,使得研究者总是被问题牵着走,往往不太注意在理论层面上的思考。不过,《综论中国人口态势》这本论文集,应该属“例外”。  近代以来,学科间过度的专业化分工,往往导致学术领域的“诸
期刊
清华大学旧图书馆的四层阁楼,灯光昏暗,倾斜的屋顶使多数地方几乎无法直起身来行走,满是灰尘的地板上,一直堆满了各种各样同样满是灰尘的旧书,让人觉得是一个埋葬多年的古墓,那里边的各种书籍也仿佛是等待出土的文物,当我走进去,在里边慢慢地翻检那些旧日书籍的时候,我总觉得是在“考古”,在那些尘埃中巡视着过去。在一角的地板上,有几百本形制不一的毕业论文,从二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初,从中文系、历史系、外文系、政治
期刊
在一九九六年的中国图书市场,《唐文集》显得朴素、厚重。它昭示着写作的尊严——生活在九十年代的人似乎已经久违了的写作的尊严。  唐老师始终写得很慢、很艰难。他说过自己写文章是“一句一句地磨,进展甚慢”;他说过有时为了开好一篇文章的头。四、五次,七、八次地,重写过;他说过每写一篇长些的论文,就像生了一场病那样消耗体力。在晚年的一篇短文里,他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我这个人时间概念很淡薄,早晨起来,便坐到
期刊
十九世纪俄国革命史上,涅察也夫是一个今人鲜知的名字,至少很多对这段革命史有相当了解的中国人从未听说过他。对于那些希望从正面意义上叙述这段历史的人来说,涅察也夫的棘手之处在于他是一个信念坚定的革命家,同时又是一个极端专制和不择手段的人。因此,长期以来这个名字成为了某种禁忌。然而,一部俄国革命史假如没有这个人的名字和他的“革命家手册”,那不但是一个缺憾,而且是对这个漫长的革命过程中某种内在连续性的忽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