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慢性结肠炎是指由己知原因或未知原因,造成的以炎性改变及功能紊乱为主的结肠疾病。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肠鸣、下坠、大便带粘液或脓血,也有便秘或干稀交替出现,病程缠绵、反复发作为特点。笔者自2012年4月以来,运用归脾汤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本文主要针对其中1例患者的治疗分析,并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慢性结肠炎 归脾汤 结肠息肉
慢性结肠炎:广义而言,凡是导致结肠的慢性炎症均可称为慢性结肠炎。狭义而言,仅指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其他原因不明的结肠慢性炎症应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诊疗。如果结肠炎超过五年,肠道溃疡面在炎症的长期刺激下容易异常增生,引发肠息肉,一厘米以上肠息肉癌变率极高;另外,约5%肠炎病例可发生癌变,多见于病变累及全结肠,幼年起病和病史超过10年者。本文重点分析其中1例51岁的慢性结肠炎女患者治疗情况,并对她运用归脾汤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其相关结果和讨论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病例资料
患者,女,51岁,反复大便稀溏不调、排便不爽3年余,加重伴乏力、心悸、胸闷、眠差3月为主诉。患者3年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大便稀溏不调、排便不爽,4-5次/日,每次量少,不思饮食,每因情志不调时加重,无粘液血便、里急后重等症,在外院行结肠镜检查示:慢性结肠炎并直肠息肉,并行直肠息肉切除术,在外服中药及西医(具体不详)治疗后,症状无减轻,3月来无明显诱因大便难解加重,自服凉药如板蓝根、果导片等药后,病情无好转,伴全身疲乏无力、心悸、胸闷、睡眠时间缩短3-4小时/晚,在外服“参七心疏胶囊、艾司唑仑片”后病情无好转,遂来我院门诊就诊。发病以来,无粘液血便、里急后重,无黑便,无尿频、尿急、尿痛,体重无明显变化。诊见:大便稀溏不调,4-5次/日、排便不爽、全身疲乏无力、心悸、胸闷、睡眠时间3-4小时/晚。既往史:冠心病心肌缺血型、脑动脉供血不足病史5年余,间断服丹参片治疗;直肠息肉切除术病史。否认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病史;否认家族类似病史;否认食物过敏史,对“庆大霉素、磷霉素”过敏,绝经5年余。
1.2 一般治疗方法
入院查体:精神差,营养中等,神疲乏力,语声低弱,双肺、心脏未见异常,腹平,妊娠纹,无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触及肿大,未触及包块,肝区、双肾区无扣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5次/分。舌淡红,苔白微腻,脉弱。
治疗方法:燥湿健脾、益气补血、养心安神,方以归脾汤加减:潞党参15g、炒白术15g、茯苓20g、炙甘草6g、桂圆肉15g、当归15g、木香8g、大枣15g、生姜6g、黄芪30g、川黄连8g、炒苍术15g、陈皮15g、姜半夏15g、厚朴15g,2日1剂,6剂后,患者排便通畅,大便1-2次/日,睡眠6-7小时/晚,无心悸、胸闷、乏力。
2 结果
西医诊断为:慢性结肠炎;中医诊断为:泄泻病;辨证分型为:心脾两虚挟湿证。
3 讨论
心主血藏神,脾主思而统血,思虑过度,心脾气血暗耗,脾气亏虚则体卷、食少;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宁,则见心悸、胸闷、不寐;患者处于更年期,情志失调,忧郁思虑,脾失健运,升降失职,水湿泛滥,故泄泻;患者长期服用苦寒之药,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邪直中太阴,损伤脾阳,则见泄泻;而泄泻病则以湿邪致病最多,因脾喜燥而恶湿,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而湿邪阻滞胸隔,气机不畅而出现胸闷;湿邪困脾,运化失调,气机阻滞,故出现大便不爽。
综合中医四诊,患者以心脾两虚为主,兼挟湿邪,治法以燥湿健脾、益气补血、养心安神,结合患者病因病机,本病一是:心脾同治,重在健脾,使脾旺则气血化生有源;二是:燥湿健脾,重在燥湿,湿去脾健,气血化生有源;三是:气血并补,重在补气,意在气能生血,气旺则血自生,血足则心有所养,归脾汤为心脾两虚的代表方,故选用归脾汤。脾喜燥而恶湿,加炒苍术、姜半夏、陈皮、厚朴辛温之品,意在燥湿以健脾,行气以除湿,使湿去脾健,气机调畅,气血化生有源,血旺,则心神有所附,心悸自消。佐以小剂量黄连,清辛温之品余热,兼以燥湿。
结合本病例,我们认为,对于此类患者,不应只针对教科书久泻来治疗,在治疗应体现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精髓,在治疗疾病时,辨证论治比辨病论治更为重要。疾病是错综复杂的,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提高警惕,减少误治。
参考文献
[1]王永炎.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科技出版社.第1版,2002:195-199.
[2]吴勉华.王新月.北京.中医内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9版,2012.229-235.
[3]吴敦序.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学科技出版社.第1版.2001:4-7.123-126.
[4]邓中甲.方剂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1版.2003:164-165.290-291.
[5]朱文锋.中医诊断学.上海科学科技出版社.第1版.2002:163.
[6]刘玉茂.归脾汤(中医十大名方妙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2009.2重印):62-63.
【关键词】 慢性结肠炎 归脾汤 结肠息肉
慢性结肠炎:广义而言,凡是导致结肠的慢性炎症均可称为慢性结肠炎。狭义而言,仅指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其他原因不明的结肠慢性炎症应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诊疗。如果结肠炎超过五年,肠道溃疡面在炎症的长期刺激下容易异常增生,引发肠息肉,一厘米以上肠息肉癌变率极高;另外,约5%肠炎病例可发生癌变,多见于病变累及全结肠,幼年起病和病史超过10年者。本文重点分析其中1例51岁的慢性结肠炎女患者治疗情况,并对她运用归脾汤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其相关结果和讨论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病例资料
患者,女,51岁,反复大便稀溏不调、排便不爽3年余,加重伴乏力、心悸、胸闷、眠差3月为主诉。患者3年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大便稀溏不调、排便不爽,4-5次/日,每次量少,不思饮食,每因情志不调时加重,无粘液血便、里急后重等症,在外院行结肠镜检查示:慢性结肠炎并直肠息肉,并行直肠息肉切除术,在外服中药及西医(具体不详)治疗后,症状无减轻,3月来无明显诱因大便难解加重,自服凉药如板蓝根、果导片等药后,病情无好转,伴全身疲乏无力、心悸、胸闷、睡眠时间缩短3-4小时/晚,在外服“参七心疏胶囊、艾司唑仑片”后病情无好转,遂来我院门诊就诊。发病以来,无粘液血便、里急后重,无黑便,无尿频、尿急、尿痛,体重无明显变化。诊见:大便稀溏不调,4-5次/日、排便不爽、全身疲乏无力、心悸、胸闷、睡眠时间3-4小时/晚。既往史:冠心病心肌缺血型、脑动脉供血不足病史5年余,间断服丹参片治疗;直肠息肉切除术病史。否认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病史;否认家族类似病史;否认食物过敏史,对“庆大霉素、磷霉素”过敏,绝经5年余。
1.2 一般治疗方法
入院查体:精神差,营养中等,神疲乏力,语声低弱,双肺、心脏未见异常,腹平,妊娠纹,无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触及肿大,未触及包块,肝区、双肾区无扣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5次/分。舌淡红,苔白微腻,脉弱。
治疗方法:燥湿健脾、益气补血、养心安神,方以归脾汤加减:潞党参15g、炒白术15g、茯苓20g、炙甘草6g、桂圆肉15g、当归15g、木香8g、大枣15g、生姜6g、黄芪30g、川黄连8g、炒苍术15g、陈皮15g、姜半夏15g、厚朴15g,2日1剂,6剂后,患者排便通畅,大便1-2次/日,睡眠6-7小时/晚,无心悸、胸闷、乏力。
2 结果
西医诊断为:慢性结肠炎;中医诊断为:泄泻病;辨证分型为:心脾两虚挟湿证。
3 讨论
心主血藏神,脾主思而统血,思虑过度,心脾气血暗耗,脾气亏虚则体卷、食少;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宁,则见心悸、胸闷、不寐;患者处于更年期,情志失调,忧郁思虑,脾失健运,升降失职,水湿泛滥,故泄泻;患者长期服用苦寒之药,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邪直中太阴,损伤脾阳,则见泄泻;而泄泻病则以湿邪致病最多,因脾喜燥而恶湿,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而湿邪阻滞胸隔,气机不畅而出现胸闷;湿邪困脾,运化失调,气机阻滞,故出现大便不爽。
综合中医四诊,患者以心脾两虚为主,兼挟湿邪,治法以燥湿健脾、益气补血、养心安神,结合患者病因病机,本病一是:心脾同治,重在健脾,使脾旺则气血化生有源;二是:燥湿健脾,重在燥湿,湿去脾健,气血化生有源;三是:气血并补,重在补气,意在气能生血,气旺则血自生,血足则心有所养,归脾汤为心脾两虚的代表方,故选用归脾汤。脾喜燥而恶湿,加炒苍术、姜半夏、陈皮、厚朴辛温之品,意在燥湿以健脾,行气以除湿,使湿去脾健,气机调畅,气血化生有源,血旺,则心神有所附,心悸自消。佐以小剂量黄连,清辛温之品余热,兼以燥湿。
结合本病例,我们认为,对于此类患者,不应只针对教科书久泻来治疗,在治疗应体现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精髓,在治疗疾病时,辨证论治比辨病论治更为重要。疾病是错综复杂的,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提高警惕,减少误治。
参考文献
[1]王永炎.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科技出版社.第1版,2002:195-199.
[2]吴勉华.王新月.北京.中医内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9版,2012.229-235.
[3]吴敦序.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学科技出版社.第1版.2001:4-7.123-126.
[4]邓中甲.方剂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1版.2003:164-165.290-291.
[5]朱文锋.中医诊断学.上海科学科技出版社.第1版.2002:163.
[6]刘玉茂.归脾汤(中医十大名方妙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2009.2重印):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