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创造力的培养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lan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时期,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才素质的现代化,这已成为各国的共识。然而,人的素质的高低并不是简单的加减法,各种素质只有与创新这条主线相连通,才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成为学生的“第二天性”。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正是它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康德说: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功能。语文学科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有一千个读者便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是一门创造性极强的学科,我们应充分利用语文的这一特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激发求知兴趣,鼓励创造精神。
  意识支配行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不囿于教师的定论,大胆质疑,逐步形成创造性思维,使创新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有位教师在导读《大自然的语言》时问学生:雪融化了,变成了什么?学生们有的说变成了水,有的说变成了泥巴,有个学生说雪化了变成了春天,这个孩子的回答不是显得充满智慧吗?他的回答很有哲学的诗意。但是,根据标准答案他是要得零分的。这就说明,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或唯一的标准答案捆住学生,按自己的思考给学生画地为牢。因为每个人思考问题都有自己的思路,有时会由于某种因素的触发,而突破习惯性思维的羁绊,在头脑中闪现出创造的火花。
  其次,在阅读教学中,丰富想象,捕捉直觉。
  直觉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本质及规律作出的迅速的识别、敏锐的观察、直接的理解和整体判断的思维过程。那么如何捕捉直觉呢?
  一是通过阅读丰富想象。如教学《中国石拱桥》时,通过阅读,结合文中的“卧虹”、“飞虹”和“长虹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等词句,体会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让学生想象课文介绍的如虹一样的呈弧形的石拱桥的桥洞造型,从而丰富想象。
  二是加强朗读,进行语感训练。汉语言强调直观感受,这种直观感受正是直觉思维能力的表现。加强朗读,进行语感训练,正是凭借阅读活动的经验直觉对语言做出敏锐感受,从而瞬时性地感悟语言,这是培养直觉体味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是启发导读要与学生心理水平相适应。中央电视台曾经播放过浙江省的一则新闻:某校为加强锻炼,将原来篮球架的高度降到了2.20米。这一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打篮球的积极性,而且个个都能做出高难度的扣篮动作。由此我想,教师阅读教学的启发、点拨以及导读材料的摘要不能让学生感到“自己永远摘不到那颗桃子”。适当的拔高只能刺激学生的创造欲、发现欲,能够使学生发挥出巨大的创造潜能。不少老师抱怨自己的学生启而不发,我想这与教师不顾及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认识水平而盲目升级关系密切。
  第三,运用求异法,强化阅读中的创新。
  求异是指不拘泥于一般的原理与方法,不满足于已知的结论,而运用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标新立异地提出自己的新见解的一种思维取向。阅读中运用求异法,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对拓展思维十分有利。
  更重要的是,阅读教学运用求异思维,能够改变学生只满足于教师的讲解、满足于现成的结论的“求同”现状,从而促使学生形成独特的思维个性。
  第四,让写作插上想象的翅膀。
  从一定意义上讲,写作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历完成一种再造想象或创造想象的高智能活动。达·芬奇认为,为了获得有关某个问题的构成的知识,首先要学会如何从许多不同的角度重新构建这个问题。借鉴这一观点,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激活思维,进行同题异义的作文想象训练,成效明显。
  如《由冰雪融化想到的》这个问题,如何围绕题目,进行思维多向训练?其过程如下:
  雪的自然形态(形、色)的美→雪的变化→展开联想。
  联想1:洁白无瑕,晶莹可爱,象征美好,瑞雪兆丰年。
  联想2:白雪茫茫,冷酷无情,掩盖了世间的丑恶,太阳出来就无法生存,象征丑恶。
  联想3:冰雪消融,变成雾,升腾为彩虹,联想到人的变化,为社会做出贡献;或变为水,流入阴沟,想到人的堕落。
  多角度思维想象,必须合乎客观认知规律,独辟蹊径,尽量避开常规思维,对常见的事物或事理,从侧面、正面、左面、右面、横向、纵向或其他角度思考,激发学生敢于打破传统的复制式的思维模式,写出富有时代感、有创新的作文来。
  总之,读写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建立在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的基础上。只有这样,读写教学才能真正绽放出创造之花。
其他文献
数学阅读是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数学阅读除了文字语言外,还包括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这些语言的阅读是学生在语文课堂里学不到的,必须通过阅读数学文本来学习和加强。因此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教学,更应该贯穿在其它各科教学中。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从低年级开始重视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我对《大纲》的认识归纳起来是三句话:培养能力是重点,搞好自学是关键,狠抓作文破难关。  一、语文是工具,掌握工具必须具备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在学懂语文知识的前提下,以培养能力为重点。  1.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为了走出长期以来老师“扶一扶”学生“走一走”、老师“不扶”学生“不走”的识字教学误区,在教学中,我注重
期刊
传统的作文教学是教师命题学生写、教师批改学生看、教师讲评学生听,在整个作文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居高临下的支配地位,学生则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服从地位。老师更是困苦不堪,一般情况下,一位语文老师上两个班的语文课,每个班60到70位学生,如果批改每一本作文用的时间是5分钟(包括改错和批语等),批改完一次作文得用约10—12小时,改完一次老师累得半死。而作文到了学生手中,学生则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评语,就把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对如何进行巧引妙渗、如何有话可写、如何起好题目、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观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实践 做法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听说是基础,读写是目标、是根本。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提高写作能力。下面结合工作实践谈一谈在小学作文
期刊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农村小学生更是如此。如何激发农村孩子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积累材料,丰富文库  写作和阅读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从阅读对写作的作用方面看,阅读是写作的借鉴,是读者间接认识生活的途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了解的生活、所产生的情感
期刊
一、有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几段话引起了我的注意:“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我们的学生,天天来学校上课,归根结底,就是为了求发展,并且是一种持续发展,包括认知水平的提高、学习技能的掌握与熟练、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等等。因而,每一节
期刊
阅读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小学的课程内容相对简单,期间给孩子打下良好的语言、阅读基础对他以后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习作水平十分有帮助。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从书中源源不断地汲取营养?借助我校“营造书香校园”的东风,在实际教学中,我进行了有效的阅读教学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听说促读,打开阅读的大门。  阅读兴趣的培养对阅读教学尤为
期刊
摘 要:在教学中,只要巧点妙悟,关注学生生活,为学生创造条件,拓宽训练的时空,搭建宽阔平坦的习作平台,学生就会在习作的海洋里自由徜徉,感受创作的乐趣,写出一篇篇精彩的大作文!  关键词:小练笔 策略 随文 生活 大写作  所谓小练笔,即在学习、生活中,只要有时间、有需要就可以进行的语言实践活动。因其“小”,所以可以经常进行;因其是“练笔”,故没有这样那样的要求,没有内容、题目的限制,而是“放手”让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重点从“创设民主氛围,激发创新”、“鼓励质疑问难,勇于创新”、“开启求异思维,促于创新”、“启发创造想象,自主创新”等方面加强培养,从而达到小学语文的最佳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能力 求异思维 创新想象  随着素质教育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呼唤主体觉醒、强调自主发展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流意识。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创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语文诗歌教学实施自然学习法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并重点从“诗歌教学导入,强调新、奇,激发学生诗趣”、“抓住契机,创新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诗歌教学过程,强调少齐读、多涵泳”、“诗歌鉴赏,强调少明确统一、多个体感悟”等方面加以促进,从而更好地实施诗歌教学自然学习法。  关键词:诗歌教学 自然学习 诗歌鉴赏 创新技法  自然学习法(The Natural Approach),最初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