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课程改革亦不例外。改革固然意味着运动绝对性的一面,悉心研究,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又有其相对静止性。根据高中政治新课标的要求及政治学科自身的特点,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对新课改下政治课堂教学构建新知的基本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思考、预设与实践。
一、创设情境是导入课题、构建新知的前提
合理的教学情境是导入课题和引入新知的强大载体,当信息渗透于有意义的情境之中时,学生就能进入比较理想的学习状态,不再为一些枯燥的理论而感到倦怠和头疼。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充分利用时政背景、典型事例等,并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合适的情境,渲染气氛,鼓励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动手、动口,也可以通过学生自导自演等方式,让学生融入教学环境,亲身体验学习新知的乐趣。
在教学高中必修《经济生活》教材“投资的选择”的内容时,笔者就创设了如下情境:提前请来几位任课老师,然后将学生分为四组,分别为储蓄组、股票组、债券组、保险组,要求每组同学以现在的虚拟身份向在座的老师推销自己的投资方式,老师们则想方设法设置障碍,考验“推销员”们的勇气和灵活应变、沉着应对挫折的能力,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再围绕四种典型投资方式逐一点评,为接下来阐述各种投资方式的优缺点打下伏笔。同学们踊跃参与,畅所欲言。
从亲身体验中,同学们真正明白、也学到了很多合理的投资理财的方法。通过这一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不仅明确了教学主题,而且活跃了思维,加强了与社会生活的沟通,激发了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互动是主动感悟、构建新知的蹊径
新课改倡导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将课堂大门打开,把课堂空间交给学生。上述创设的情境,还涉及到一个合作问题。这一案例中,有生与生的合作,有师与生的合作,也有师与师的合作。
新知识的获得有两种有效的方式,一是学生借助于前期所学到的相关知识去推测和拓展新知识,并能从动态意义上赋予新知识以生命;另外一种则是师生共同对原有的知识进行提取、重组和创新。在上述教学情境中,所有的教学关系都是平等的合作关系,互动方式除了发生在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外,还巧妙地插入了师师合作。这一合作关系的引入,使固有的师生合作对象发生了改变。而每一个政治老师由于学养的不同、气质的不同,特别是他们对投资选择的敏感度不同,使教学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格局,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这一“投资的选择”有效地折现出来,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我们这个多元化的时代的社会结构、经济特色、文化特色以及人们在这样的时代所形成的经济生活的特点。虚拟的模态,真实地再现了这个时代的人们所产生的文化心理。
这一案例表明了教师群体对学生学习生活的介入,以及这种介入所产生的教学效应。教师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忠实支持者、积极帮助者和正确引导者,学生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某种时候所形成的师生角色置换,表明了高中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可以作为专业人士出现。如果借助于网络环境,那么,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甄别、筛选,则更具备了研究的品质,真正实现了研究性学习与知识性传授的打通。
上述“投资的选择”的学习,师生围绕某个主题共同备课,学生在教师基于问题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讨论、分组竞赛、进行角色体验,又为这种共同备课增加了互动、研究与价值定位的成分。在合作互动中,学生切身体会到获得知识的快乐,主动去感悟和构建新知,也进一步培养了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信息提炼是提升能力、构建新知的关键
不论是利用已有知识(或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还是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都需要对信息进行提炼和加工。所谓的信息提炼不仅仅是指对师生、生生之间互动中呈现的材料、信息,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加工、提取其有效信息的过程,还有利用众多信息或有效信息,向表与理、此与彼之间的关系域伸出多维触角,共同构成政治经济学的生活化情境与此在性特征。
在师生互动合作过程中呈现大量的信息,这就需要具有把握有效信息的能力、运用逻辑方法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而在整理资料、运用资料、构建论据中得出结论,否则将会一盘散沙,背离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上述“投资的选择”的教学中,有的同学说:“炒股收益大,我将来一定要选择购买股票的投资方式”;也有的说:“存款最稳定,我肯定首选将积蓄存入银行的投资方式”;更有同学认为:“几种投资方式各有利弊,我会权衡利弊,具体考虑多种投资方式”等等。所有这些信息,都是围绕教学主题进行的有价值的提炼,提升了学生投资方式选择的能力。
信息提炼的过程也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学生将刚刚形成的学习方法迁移于当下经济生活的动态分析之中,形成这一章节内容的对话性特征。在这一较高层次的知识建构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分析等能力都得到了较大提升,这也是思想政治课新课改的题中之义。
四、创新反思是认识深化、构建新知的动力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发展和向前推移,学生获取知识也要遵循这一规律,要善于自我总结,自我反思,树立创新意识,这样方可达到知识提升的目的。新课改之下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不能仅仅拘泥于课本理论知识的传输和把握,而要设法让学生逐步学会自我创新和自主提升,通过诸多富有个性的思考,适时进行知识的迁移。经常性反思有利于优化自身学习方法,掌握科学学习规律,并形成个性化的科学学习方法,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学生只有对已学知识进行总结反思,才能更好地指导接下来的学习环节。
认识来源于实践,正确的认识又能对新的实践起指导作用。在“投资的选择”的教学中,扮演不同角色的同学和老师,通过角色的亲身体验与感触,对在情境活动中遇到的问题适时反思,不断提升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创新反思获得的认识,必将对今后的教学产生指导和推动作用,成为教和学过程中的强大助推器。
五、成果分享是拓展实践、构建新知的归宿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但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之中才会指导新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推进。思想政治课高中教材中大多为理论性较强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哲学理论,但是这些理论背后均有对学生身体力行的引导。如经济生活中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政治生活中要求学生及早培养正确的公民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等等。对于思想政治课,更应做到寓德育于情感之中,达成知行和情感的统一,使学生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养成基本的人文精神。
在讲授“投资的选择”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选择不同投资方式的预期结果,教师布置学生课外搜集了很多关于储蓄存款、购买股票、办理保险以及购买债券的资料,然后在课上请他们利用实物投影等方式为班级同学作相关介绍(该项活动穿插于分组活动之中),这既锻炼了学生搜集、查找资料以及演讲、辩论的能力,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同时还使学生感受到置身于社会的意义,老师也分享到了学生的生活、思考与经验。这一过程是学生学会收集、查找分析资料等能力的培养过程,也是分享他人成果的过程。
成果分享的过程是学生思想火花碰撞的过程,是学生智慧发展的过程。在成果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学生能有效地利用他人的智力,取长补短。成果交流过程还能使其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得到增强,且彼此分享各自的快乐,有利于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也是新课改的落脚点和归宿。
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新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应该是一个完整且有着紧密关联的系统工程。创设合理有效教学情境引入课题是初始环节,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提升并能运用于实践之中,这是学生获取新知的归宿和最终落脚点,而合作互动、信息提炼、创新反思则是链接两端的中间桥梁。上述五个教学环节在政治课构建新知的过程中各司其职,相得益彰,从而让政治课堂迸发出理性的芳香。
(卢惠斌,东台市安丰中学,224221)
一、创设情境是导入课题、构建新知的前提
合理的教学情境是导入课题和引入新知的强大载体,当信息渗透于有意义的情境之中时,学生就能进入比较理想的学习状态,不再为一些枯燥的理论而感到倦怠和头疼。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充分利用时政背景、典型事例等,并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合适的情境,渲染气氛,鼓励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动手、动口,也可以通过学生自导自演等方式,让学生融入教学环境,亲身体验学习新知的乐趣。
在教学高中必修《经济生活》教材“投资的选择”的内容时,笔者就创设了如下情境:提前请来几位任课老师,然后将学生分为四组,分别为储蓄组、股票组、债券组、保险组,要求每组同学以现在的虚拟身份向在座的老师推销自己的投资方式,老师们则想方设法设置障碍,考验“推销员”们的勇气和灵活应变、沉着应对挫折的能力,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再围绕四种典型投资方式逐一点评,为接下来阐述各种投资方式的优缺点打下伏笔。同学们踊跃参与,畅所欲言。
从亲身体验中,同学们真正明白、也学到了很多合理的投资理财的方法。通过这一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不仅明确了教学主题,而且活跃了思维,加强了与社会生活的沟通,激发了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互动是主动感悟、构建新知的蹊径
新课改倡导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将课堂大门打开,把课堂空间交给学生。上述创设的情境,还涉及到一个合作问题。这一案例中,有生与生的合作,有师与生的合作,也有师与师的合作。
新知识的获得有两种有效的方式,一是学生借助于前期所学到的相关知识去推测和拓展新知识,并能从动态意义上赋予新知识以生命;另外一种则是师生共同对原有的知识进行提取、重组和创新。在上述教学情境中,所有的教学关系都是平等的合作关系,互动方式除了发生在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外,还巧妙地插入了师师合作。这一合作关系的引入,使固有的师生合作对象发生了改变。而每一个政治老师由于学养的不同、气质的不同,特别是他们对投资选择的敏感度不同,使教学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格局,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这一“投资的选择”有效地折现出来,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我们这个多元化的时代的社会结构、经济特色、文化特色以及人们在这样的时代所形成的经济生活的特点。虚拟的模态,真实地再现了这个时代的人们所产生的文化心理。
这一案例表明了教师群体对学生学习生活的介入,以及这种介入所产生的教学效应。教师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忠实支持者、积极帮助者和正确引导者,学生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某种时候所形成的师生角色置换,表明了高中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可以作为专业人士出现。如果借助于网络环境,那么,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甄别、筛选,则更具备了研究的品质,真正实现了研究性学习与知识性传授的打通。
上述“投资的选择”的学习,师生围绕某个主题共同备课,学生在教师基于问题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讨论、分组竞赛、进行角色体验,又为这种共同备课增加了互动、研究与价值定位的成分。在合作互动中,学生切身体会到获得知识的快乐,主动去感悟和构建新知,也进一步培养了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信息提炼是提升能力、构建新知的关键
不论是利用已有知识(或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还是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都需要对信息进行提炼和加工。所谓的信息提炼不仅仅是指对师生、生生之间互动中呈现的材料、信息,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加工、提取其有效信息的过程,还有利用众多信息或有效信息,向表与理、此与彼之间的关系域伸出多维触角,共同构成政治经济学的生活化情境与此在性特征。
在师生互动合作过程中呈现大量的信息,这就需要具有把握有效信息的能力、运用逻辑方法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而在整理资料、运用资料、构建论据中得出结论,否则将会一盘散沙,背离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上述“投资的选择”的教学中,有的同学说:“炒股收益大,我将来一定要选择购买股票的投资方式”;也有的说:“存款最稳定,我肯定首选将积蓄存入银行的投资方式”;更有同学认为:“几种投资方式各有利弊,我会权衡利弊,具体考虑多种投资方式”等等。所有这些信息,都是围绕教学主题进行的有价值的提炼,提升了学生投资方式选择的能力。
信息提炼的过程也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学生将刚刚形成的学习方法迁移于当下经济生活的动态分析之中,形成这一章节内容的对话性特征。在这一较高层次的知识建构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分析等能力都得到了较大提升,这也是思想政治课新课改的题中之义。
四、创新反思是认识深化、构建新知的动力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发展和向前推移,学生获取知识也要遵循这一规律,要善于自我总结,自我反思,树立创新意识,这样方可达到知识提升的目的。新课改之下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不能仅仅拘泥于课本理论知识的传输和把握,而要设法让学生逐步学会自我创新和自主提升,通过诸多富有个性的思考,适时进行知识的迁移。经常性反思有利于优化自身学习方法,掌握科学学习规律,并形成个性化的科学学习方法,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学生只有对已学知识进行总结反思,才能更好地指导接下来的学习环节。
认识来源于实践,正确的认识又能对新的实践起指导作用。在“投资的选择”的教学中,扮演不同角色的同学和老师,通过角色的亲身体验与感触,对在情境活动中遇到的问题适时反思,不断提升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创新反思获得的认识,必将对今后的教学产生指导和推动作用,成为教和学过程中的强大助推器。
五、成果分享是拓展实践、构建新知的归宿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但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之中才会指导新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推进。思想政治课高中教材中大多为理论性较强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哲学理论,但是这些理论背后均有对学生身体力行的引导。如经济生活中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政治生活中要求学生及早培养正确的公民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等等。对于思想政治课,更应做到寓德育于情感之中,达成知行和情感的统一,使学生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养成基本的人文精神。
在讲授“投资的选择”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选择不同投资方式的预期结果,教师布置学生课外搜集了很多关于储蓄存款、购买股票、办理保险以及购买债券的资料,然后在课上请他们利用实物投影等方式为班级同学作相关介绍(该项活动穿插于分组活动之中),这既锻炼了学生搜集、查找资料以及演讲、辩论的能力,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同时还使学生感受到置身于社会的意义,老师也分享到了学生的生活、思考与经验。这一过程是学生学会收集、查找分析资料等能力的培养过程,也是分享他人成果的过程。
成果分享的过程是学生思想火花碰撞的过程,是学生智慧发展的过程。在成果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学生能有效地利用他人的智力,取长补短。成果交流过程还能使其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得到增强,且彼此分享各自的快乐,有利于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也是新课改的落脚点和归宿。
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新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应该是一个完整且有着紧密关联的系统工程。创设合理有效教学情境引入课题是初始环节,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提升并能运用于实践之中,这是学生获取新知的归宿和最终落脚点,而合作互动、信息提炼、创新反思则是链接两端的中间桥梁。上述五个教学环节在政治课构建新知的过程中各司其职,相得益彰,从而让政治课堂迸发出理性的芳香。
(卢惠斌,东台市安丰中学,22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