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化学教学要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是重要途径。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化学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实施有效教学,提高工作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为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改进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创建师生双向互动、以探究创新为主的高效课堂。
什么是高效课堂呢?在高效课堂中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一切围绕学生的学习,一切以学生为根本,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并且课堂上人人有收获,课堂上目标达成度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好,学生的学习是自主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自身发展规律。通过高效课堂,学生既能有效掌握知识,又能获得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使学生既能学得愉快,又能学有所成。简单地说,“高效课堂”就是在课堂一定的时间内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缺一不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全方位、多渠道为学生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努力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进入乐学境界,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一、科学充分的课前准备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基础。新课标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都作出了科学的规定。所以,教师备课时要围绕课标和教材,要充分考虑三维目标的统一,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
化学知识不是一个个孤立的点,或者单纯的线,它应该是网络式的。教师备课时,不能仅限于将课本上已有的知识备好,还应该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将本节课的知识背景掌握充分,将局部的知识放到整体的知识大背景来研究。对于教辅材料的应用,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做到有增有减,因为过多过难的知识和习题不仅使学生多做无用功,还增加学生的挫折感和失败感,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把课堂真正的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富有艺术性,要充满活力和感染力。例如在新课引入时,要充分挖掘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如Na2O2与H2O和CO2的反应可以设计成“滴水生火”和“吹气生火”的实验,再以问题为线索,力求实验与思维有机结合,问题层层递进,使学生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境之中,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探究最佳教学途径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任务是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自己作为“模特儿”,向学生介绍自己如何讲求学法,摸到窍门、取得成功的经历和体会,使学生感受学法的神效,激发起掌握新学法的积极性。另外还要指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引导学生顺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养成学生发问的精神,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树立新的课堂观和学生观;利用推理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寻找规律;指导学生勤做实验,在实验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获得体会;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展专题研讨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注重知识传承,化零为整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纵贯知识体系,特别是将学科中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生活化、经验化。 例如,九年级在讲“实验室制CO2”气体的选料时,特别强调不能用碳酸钙和硫酸反应,理由是生成物CaSO4是微溶物,生成后影响碳酸钙和硫酸的接触,所以要用盐酸。此时已经间接指出了物质间的接触是反应的必要条件,接触机会越多、接触面越广,反应越容易进行,速率越快。在高中化学中,则出现了钝化现象,提到“铝表面生成的致密氧化膜,能阻止铝和浓硫酸的接触”,而用硝酸汞处理过铝后,会看到铝失去致密氧化膜后的“长白毛”的现象。化学的教学从表象上升到反应速率理论,教师若将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把初中一些记忆性的知识拔高到理论层面,学生在遇到新情境时才能不变应万变。
又如,初中课本中提到了原子组成分子,在高中共价键的学习中,又把这句话翻出来,但强调的是如何“组成”的,为什么水分子是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的组成比例,把共用电子的饱和性提出来,并且指出最外层8电子后达到能量最低的稳定需求。
五、精选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强化对知识的消化和巩固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一般说来,练习的形式有两种: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课堂练习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的训练活动,它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领会、巩固、运用以及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最佳途径,因此课堂作业的选择应与教材习题紧密结合,且基础、典型、新颖。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作业的布置的时候要分层,使各档学生都能完成并获得发展,杜绝“一刀切”的习惯。
课外作业是是一个增效过程,它是对课堂知识的延伸和强化。所以在布置课外作业时,也要精心设计,坚决避免重复注意。和课堂作业一样,不能搞“一刀切”。同时还要加强对作业完成情况的检查,防止部分学生的“偷懒”。 对于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要认真全班讲解,个性问题单独解决,绝不积压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六、注重教学反思,提升教学水平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师要对自身教学活动进行回顾和梳理,对教学价值进行沉淀、过滤、剔除、保留的,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态度不断修正和完善,把经验上升到理论,尤其要在课后写好课后记、单元后记、学期总结,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同时学生也要不断地监督、评价自身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与学习结果,以便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多的知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的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改进学习方法,学生的反思要形成文字,要有改进的措施。加强师生双方的反思将会使教学沿着正确的轨道快速前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材中的实验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可以对教材上一带而过的实验,进行深入地研究。引导学生充分关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问题,让化学的学习“活”起来。高效课堂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模式,但它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平等、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最理想的状态学习,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为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改进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创建师生双向互动、以探究创新为主的高效课堂。
什么是高效课堂呢?在高效课堂中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一切围绕学生的学习,一切以学生为根本,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并且课堂上人人有收获,课堂上目标达成度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好,学生的学习是自主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自身发展规律。通过高效课堂,学生既能有效掌握知识,又能获得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使学生既能学得愉快,又能学有所成。简单地说,“高效课堂”就是在课堂一定的时间内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缺一不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全方位、多渠道为学生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努力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进入乐学境界,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一、科学充分的课前准备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基础。新课标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都作出了科学的规定。所以,教师备课时要围绕课标和教材,要充分考虑三维目标的统一,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
化学知识不是一个个孤立的点,或者单纯的线,它应该是网络式的。教师备课时,不能仅限于将课本上已有的知识备好,还应该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将本节课的知识背景掌握充分,将局部的知识放到整体的知识大背景来研究。对于教辅材料的应用,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做到有增有减,因为过多过难的知识和习题不仅使学生多做无用功,还增加学生的挫折感和失败感,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把课堂真正的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富有艺术性,要充满活力和感染力。例如在新课引入时,要充分挖掘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如Na2O2与H2O和CO2的反应可以设计成“滴水生火”和“吹气生火”的实验,再以问题为线索,力求实验与思维有机结合,问题层层递进,使学生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境之中,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探究最佳教学途径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任务是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自己作为“模特儿”,向学生介绍自己如何讲求学法,摸到窍门、取得成功的经历和体会,使学生感受学法的神效,激发起掌握新学法的积极性。另外还要指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引导学生顺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养成学生发问的精神,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树立新的课堂观和学生观;利用推理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寻找规律;指导学生勤做实验,在实验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获得体会;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展专题研讨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注重知识传承,化零为整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纵贯知识体系,特别是将学科中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生活化、经验化。 例如,九年级在讲“实验室制CO2”气体的选料时,特别强调不能用碳酸钙和硫酸反应,理由是生成物CaSO4是微溶物,生成后影响碳酸钙和硫酸的接触,所以要用盐酸。此时已经间接指出了物质间的接触是反应的必要条件,接触机会越多、接触面越广,反应越容易进行,速率越快。在高中化学中,则出现了钝化现象,提到“铝表面生成的致密氧化膜,能阻止铝和浓硫酸的接触”,而用硝酸汞处理过铝后,会看到铝失去致密氧化膜后的“长白毛”的现象。化学的教学从表象上升到反应速率理论,教师若将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把初中一些记忆性的知识拔高到理论层面,学生在遇到新情境时才能不变应万变。
又如,初中课本中提到了原子组成分子,在高中共价键的学习中,又把这句话翻出来,但强调的是如何“组成”的,为什么水分子是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的组成比例,把共用电子的饱和性提出来,并且指出最外层8电子后达到能量最低的稳定需求。
五、精选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强化对知识的消化和巩固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一般说来,练习的形式有两种: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课堂练习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的训练活动,它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领会、巩固、运用以及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最佳途径,因此课堂作业的选择应与教材习题紧密结合,且基础、典型、新颖。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作业的布置的时候要分层,使各档学生都能完成并获得发展,杜绝“一刀切”的习惯。
课外作业是是一个增效过程,它是对课堂知识的延伸和强化。所以在布置课外作业时,也要精心设计,坚决避免重复注意。和课堂作业一样,不能搞“一刀切”。同时还要加强对作业完成情况的检查,防止部分学生的“偷懒”。 对于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要认真全班讲解,个性问题单独解决,绝不积压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六、注重教学反思,提升教学水平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师要对自身教学活动进行回顾和梳理,对教学价值进行沉淀、过滤、剔除、保留的,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态度不断修正和完善,把经验上升到理论,尤其要在课后写好课后记、单元后记、学期总结,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同时学生也要不断地监督、评价自身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与学习结果,以便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多的知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的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改进学习方法,学生的反思要形成文字,要有改进的措施。加强师生双方的反思将会使教学沿着正确的轨道快速前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材中的实验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可以对教材上一带而过的实验,进行深入地研究。引导学生充分关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问题,让化学的学习“活”起来。高效课堂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模式,但它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平等、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最理想的状态学习,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