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建议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要有智慧,必须在培养学生的慧眼、慧心和慧根上花力气。
一、求异,让学生慧眼开启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通过创设多样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进行多元解读,培养求异思维。如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教学的一段实录:
师:“我们来总结一下:旧毡帽朋友丰收成灾的原因。”(学生思考片刻)
生1:俗话说,无商不奸。我觉得商人投机倒把是主要原因。
生2:我觉得应该是地租和高利贷,否则旧毡帽朋友完全没有必要卖米。
生3:我觉得军阀设置的关卡限制了米的流通,导致旧毡帽低价卖米。
生4:我觉得洋米洋面的涌入是重要原因,否则米价不会下跌。
师:是啊,这些都是旧中国农民生活痛苦的原因。然而老师认为,那不是根本原因。同学们,根本原因在哪里?
(学生一时语塞,交头接耳一阵讨论后,马上有学生站起来小心翼翼地说)
生5:根本原因是旧中国的落后,落后就会挨打。洋米洋面的涌入就是一个重要表现。现在我们国家也有许多洋货,我们不是也生活得蛮好的嘛?
(众学生鼓掌,师颔首)
生6:根本原因是国家不统一。如果国家统一了,商品就可以在全国各地流通,也不可能有什么关卡。欺行霸市的现象肯定会减少。
生7:根本原因是农民不知道市场规律。大家都种稻,当然没钱赚,丰收成灾是市场规律的必然!要是现在,我们一哄而上种庄稼,我们的收入也会减少的。这是我们政治老师说的。
(哄堂大笑)
师:是啊。很多时候,我们还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从自身找找原因。
本教学片断中,教师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冲突,形成有创新意义的见解。慧眼开启:内因和外因相结合,一分为二看待社会现象。
二、品读,让学生慧心跳动
“一眼就识天机”自然很少,文本底蕴的奥妙常在于让你“有眼不识泰山” ,细酌入味,又有豁然开朗之喜悦,顿然间欣感大彻大悟。美,在生活、文本中无处不在。教师要善于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带领学生在细酌入味的朗读中进行一番赏美、赏景、赏情、赏理、赏语言、赏方法、赏结构,在品读欣赏中让学生慧心跳动。
教学《巍巍中山陵》,一位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文中景物描写的课堂教学实录:
师:本文行文生动,除了作者准确说明外,还穿插了较多的景物描写,请在文中画出。
(生轻声朗读文中的景物描写)
师:读第二自然段的景物描写,看看景物描写突出了什么特点。(生读)
生1:雄伟高大。生2:鲜丽和谐。
师:读第四自然段的景物描写,看看其目的是什么。(生读)
生3:用景物渲染庄严肃穆的气氛。
师:读第八自然段中的景物描写,看看景物描写的作用。(生读)
生4:表现中山陵变化无穷的奇妙美景。
师:现在我们连起来再读一遍,要读出感情。
(生有感情地读,不同自然段的感情略有不同)
师:读这三段,应该带有何种感情?为什么?
生4:读第一段,要庄严。(范读)因为,这种语气能够表现中山陵的气势。
生5:读第四段,要肃穆。(范读)因为这样能表现环境的特点。
生6:读第八段,要明快。(范读)这样可以表现中山陵给人赏心悦目的享受。
师:细细品读,我们不难看出,是什么在左右我们朗读这些景物描写的感情?
生(齐):孙中山先生。
师(笑,学生也笑):“一切景语皆情语”,反过来也就是说,这些景物描写体现的是中山陵的巍巍气势和孙中山先生在我们心中的崇高地位。说明文中的描写,不仅仅让行文更生动,更为表现主题思想平添了一“笔”之力。
学生的慧心在反复深入的品读中不断跳动,智慧教学跃然纸上。
三、想象,让学生慧根萌发
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文本语言的物质性决定了形成文本的有限性,尽管如此,却也造成了文本意境的可遐想性和精神内涵的无限性。这也就使得文本会产生诸多的文本空白。基于此,在阅读教学课堂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让丰富的想象活动一直伴随文本意化的整个过程。“人类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可以说,想象是语文学习的慧根。
如教学杜牧的《泊秦淮》,引导学生想象“烟笼寒水月笼沙”描写的画面,体味“笼”字表现的意境;思考“夜泊秦淮近酒家”与“烟笼寒水月笼沙”语序关系,想象作者其时的心境;通过分别对比重读“商女”与“隔江”、“不知”与“犹唱”、“亡国恨”与“后庭花”想象王公大臣醉生梦死的生活。文本的魅力在学生的想象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引导学生阅读时展开想象,能让学生在内心深处重塑人物形象,继而将加工后的形象再在眼前展现,加深理解和感悟文本蕴含的情感和智慧。
想象,能够让学生一颗灵动的心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升腾起情感的火焰,激越起思想的火球,燃烧文本价值。
擦亮慧眼,驿动慧心,润泽慧根,语文教学定会走上智慧之路。
(作者单位:南通市通州区金郊初级中学)
一、求异,让学生慧眼开启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通过创设多样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进行多元解读,培养求异思维。如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教学的一段实录:
师:“我们来总结一下:旧毡帽朋友丰收成灾的原因。”(学生思考片刻)
生1:俗话说,无商不奸。我觉得商人投机倒把是主要原因。
生2:我觉得应该是地租和高利贷,否则旧毡帽朋友完全没有必要卖米。
生3:我觉得军阀设置的关卡限制了米的流通,导致旧毡帽低价卖米。
生4:我觉得洋米洋面的涌入是重要原因,否则米价不会下跌。
师:是啊,这些都是旧中国农民生活痛苦的原因。然而老师认为,那不是根本原因。同学们,根本原因在哪里?
(学生一时语塞,交头接耳一阵讨论后,马上有学生站起来小心翼翼地说)
生5:根本原因是旧中国的落后,落后就会挨打。洋米洋面的涌入就是一个重要表现。现在我们国家也有许多洋货,我们不是也生活得蛮好的嘛?
(众学生鼓掌,师颔首)
生6:根本原因是国家不统一。如果国家统一了,商品就可以在全国各地流通,也不可能有什么关卡。欺行霸市的现象肯定会减少。
生7:根本原因是农民不知道市场规律。大家都种稻,当然没钱赚,丰收成灾是市场规律的必然!要是现在,我们一哄而上种庄稼,我们的收入也会减少的。这是我们政治老师说的。
(哄堂大笑)
师:是啊。很多时候,我们还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从自身找找原因。
本教学片断中,教师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冲突,形成有创新意义的见解。慧眼开启:内因和外因相结合,一分为二看待社会现象。
二、品读,让学生慧心跳动
“一眼就识天机”自然很少,文本底蕴的奥妙常在于让你“有眼不识泰山” ,细酌入味,又有豁然开朗之喜悦,顿然间欣感大彻大悟。美,在生活、文本中无处不在。教师要善于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带领学生在细酌入味的朗读中进行一番赏美、赏景、赏情、赏理、赏语言、赏方法、赏结构,在品读欣赏中让学生慧心跳动。
教学《巍巍中山陵》,一位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文中景物描写的课堂教学实录:
师:本文行文生动,除了作者准确说明外,还穿插了较多的景物描写,请在文中画出。
(生轻声朗读文中的景物描写)
师:读第二自然段的景物描写,看看景物描写突出了什么特点。(生读)
生1:雄伟高大。生2:鲜丽和谐。
师:读第四自然段的景物描写,看看其目的是什么。(生读)
生3:用景物渲染庄严肃穆的气氛。
师:读第八自然段中的景物描写,看看景物描写的作用。(生读)
生4:表现中山陵变化无穷的奇妙美景。
师:现在我们连起来再读一遍,要读出感情。
(生有感情地读,不同自然段的感情略有不同)
师:读这三段,应该带有何种感情?为什么?
生4:读第一段,要庄严。(范读)因为,这种语气能够表现中山陵的气势。
生5:读第四段,要肃穆。(范读)因为这样能表现环境的特点。
生6:读第八段,要明快。(范读)这样可以表现中山陵给人赏心悦目的享受。
师:细细品读,我们不难看出,是什么在左右我们朗读这些景物描写的感情?
生(齐):孙中山先生。
师(笑,学生也笑):“一切景语皆情语”,反过来也就是说,这些景物描写体现的是中山陵的巍巍气势和孙中山先生在我们心中的崇高地位。说明文中的描写,不仅仅让行文更生动,更为表现主题思想平添了一“笔”之力。
学生的慧心在反复深入的品读中不断跳动,智慧教学跃然纸上。
三、想象,让学生慧根萌发
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文本语言的物质性决定了形成文本的有限性,尽管如此,却也造成了文本意境的可遐想性和精神内涵的无限性。这也就使得文本会产生诸多的文本空白。基于此,在阅读教学课堂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让丰富的想象活动一直伴随文本意化的整个过程。“人类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可以说,想象是语文学习的慧根。
如教学杜牧的《泊秦淮》,引导学生想象“烟笼寒水月笼沙”描写的画面,体味“笼”字表现的意境;思考“夜泊秦淮近酒家”与“烟笼寒水月笼沙”语序关系,想象作者其时的心境;通过分别对比重读“商女”与“隔江”、“不知”与“犹唱”、“亡国恨”与“后庭花”想象王公大臣醉生梦死的生活。文本的魅力在学生的想象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引导学生阅读时展开想象,能让学生在内心深处重塑人物形象,继而将加工后的形象再在眼前展现,加深理解和感悟文本蕴含的情感和智慧。
想象,能够让学生一颗灵动的心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升腾起情感的火焰,激越起思想的火球,燃烧文本价值。
擦亮慧眼,驿动慧心,润泽慧根,语文教学定会走上智慧之路。
(作者单位:南通市通州区金郊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