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我们对滨州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进行了调研,意在呼吁加强我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森林功能,减轻自然灾害,保护地球,保护家园,为有利人类生存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生态防护林建设;重要性
森林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等功能,因此发达的林业是国家富强、民族繁荣、社会文明的象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象灾害频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安全。为改变这一现状,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林业,充分发挥森林特有功能,显得越来越迫切、越来越重要。
一、充分认识加强沿海生态防护林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防护林,是指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为了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减少污染所经营的天然林和人工林分(林分指林木的内部结构特征)。它是以防御自然灾害、维护基础设施、保护生产、改善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群落。但是经济社会的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破坏,严重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生态防护林,正是在这种情形下走进人们的视野,为人们所重视。时至今日,随着黄河三角洲大开发的全面实施,沿海生态防护林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
1.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可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将给人类生存带来威胁。自1860年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0.7℃,并继续呈上升趋势,欧洲气象权威部门预测:未来20~30年内,地球气温将上升2℃~4.5℃;我国气象学家指出:最近50年,我国年平均地表温度以每10年增加0.22℃的速度递增,高于全球或北半球同期平均增温速度。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指出:气候变暖带来的威胁不亚于战争……全球气候变暖更为可怕的是地球两极冰山的融化,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IPCC)研究报告指出:全球变暖给地球环境和人类带来的影响将是空前的,到2080年时,全世界缺水人口将达到11亿至32亿,2亿至6亿人面临饥荒威胁。IPCC认为:1978年以来,北极海平面冰层每10年缩减约2.7%。如不再重视,北极在本世纪末将不再冰封,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将被侵蚀,洪水将加重泛滥,上千万生活在沿海城市和盆地的人们将面临海水倒灌和洪水的威胁。
2.沿海防护林能够巩固国防,促进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沿海防护林体系是由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农田防护林和其他防护林等五类防护林组成的“防护林”综合体。从建设内容上看,沿海防护林体系包括沿海基干林带、湿地保护与恢复、农田林网、城乡绿化和低效生态公益林改造等“绿色系统工程”。从功能和作用上看,沿海防护林体系不仅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能,而且具有抵御海啸和风暴潮危害、护卫滨海国土、美化人居环境的作用,这对于维护沿海地区生态平衡、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工农业生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二、黄河三角洲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黄河三角洲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主要是:
1.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定位不高,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沿海防护林工程启动之初,由于受到当时认识水平的限制,把目标主要定位在绿化海疆、防风固沙之上。在编制规划时,只突出了海岸基干林带、农田林网建设和荒山绿化,而忽视了滨海湿地的保护管理和城乡绿化一体化等方面的内容。在规划执行中,一些地方的领导和群众还没有真正认识工程建设的重要性;林业与水利、海洋、国土、环保、围垦等部门尚未能完全统一思想,形成合力;一些地方满足于现状,放松对基干林带建设的领导和对防护林的建设、保护和管理,甚至为满足建设用地,有的沿海局部地方出现林带林网只减不增的现象。现有的防护林尚未真正形成从滨海湿地到海岸基干林带、城乡防护林网、山体防护林这样一个多层次、相互衔接的复合型防护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沿海防护林应有的作用,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2.沿海防护林建设质量不好,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作用
滨州市一期工程造林从数量上已超额完成,但实际保存和林分质量都不尽人意。一方面,沿海防护林普遍存在著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的问题,很多海岸基干林带、农田防护林网和山地防护林大多是单一树种的纯林,没有形成多树种、多林种的林分结构,生态系统稳定性差,防护体系布局不合理,结构欠完善,致使防护功能先天不足,制约了防护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20世纪70年代营造的林带(网)破坏严重,有的已经退化老化,加之经过多年的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袭击,林木受损严重,疏林残次林较多,很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缺口断带,致使防护功能后天受损。另外,海岸基干林带普遍宽度不够,泥质海岸大多数为10~30m,与国家要求在100m以上的要求相差悬殊;农田林网不够完善,整体控制率不高。
3.沿海盐碱地防护林建设和湿地保护成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中的两个薄弱环节
从现状看,全市大陆494km长的泥质、砂质海岸基干林带,特别是泥质海岸基干林带建设很不理想;湿地保护提出相对较迟,受经济发展和建设用地不断增长,沿海湿地仍在继续蚕食减少。因此沿海盐碱地防护林建设,湿地保护成为防护林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
三、狠抓黄河三角洲沿海盐碱土区域的防护林体系建设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千里海疆、绿色长城的构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从小处讲,体系建设构建绿色生态屏障,是改善和优化沿海地区生态环境,投资环境,减轻风、暴潮的危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大事。从大处讲,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之一,是惠益于全人类,功盖全球的大事。
黄河三角洲沿海区域、土壤含盐量高,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贫瘠,这严重地制约着沿海盐碱土区域的防护林建设,致使目前该区域的防护林几近空白,成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中的薄弱环节。沿海土壤含盐量,随着离海岸线的远近而逐渐变化,如滨州、东营、寿光三市沿海区域土壤含盐量达到10%。土壤中的盐分对植物产生危害,这是因为:①土壤中盐分提高了土壤溶液的的渗透压,使植物根系吸水困难;②土壤盐分中的氢氧根破坏植物酶的作用,腐蚀植物组织;③盐分中的钠碱分解产生的苛性钠使根系腐烂。
沿海盐碱土区域防护林建设的难度确实比较大,“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建议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大力推广耐盐碱树种
耐盐碱树种是盐碱土区域建设防护林的生力军,具有见效快、成本低的作用,必须加大力度推广。耐盐碱树种的引种筛选,近三十年来,我市的林业科技人员从未间断过引种和相关栽培技术的研究,滨州市林科所在20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已筛选了一批耐盐碱树种。
2.高度重视耐盐碱树种种苗基地建设
种苗是沿海盐碱土区域防护林建设的物质基础。根据规划,尽快在盐碱土区域内就近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一批耐盐碱树种的苗木基地,进行培大,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满足沿海盐碱土区域建设防护林的需要。
3.因地制宜,科学种植,规范施工,确保成功
沿海盐碱土区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和城乡园林绿化建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技术,工程设计要因地制宜,要科学合理。工程实施时,编制的技术方案一定要细化,对不同植树地段的不同的土壤含盐量,土壤肥力要进行测试,同时必须落实相应的配套技术措施。在专业队要规范施工、科学种植、加强养护,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增加资金投入,沿海盐碱土区域绿化,工程费用和养护成本要明显高于非盐碱地地区的绿化与养护
因此规划及工程实施前要科学预算建设投资,各级政府和实施单位必须要加大资金的投入。招标时要纠正最低价中标的不科学做法,防止因预算不足引起技术粗糙、偷工减料和养护不当等情况,沿海盐碱土区域防护林建设范围广、人员流动杂,为保护该区域绿化成果,必须加强管护,必须加大执法力度,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干扰和破坏,不使成果毁于一旦。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生态防护林建设;重要性
森林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等功能,因此发达的林业是国家富强、民族繁荣、社会文明的象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象灾害频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安全。为改变这一现状,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林业,充分发挥森林特有功能,显得越来越迫切、越来越重要。
一、充分认识加强沿海生态防护林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防护林,是指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为了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减少污染所经营的天然林和人工林分(林分指林木的内部结构特征)。它是以防御自然灾害、维护基础设施、保护生产、改善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群落。但是经济社会的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破坏,严重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生态防护林,正是在这种情形下走进人们的视野,为人们所重视。时至今日,随着黄河三角洲大开发的全面实施,沿海生态防护林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
1.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可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将给人类生存带来威胁。自1860年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0.7℃,并继续呈上升趋势,欧洲气象权威部门预测:未来20~30年内,地球气温将上升2℃~4.5℃;我国气象学家指出:最近50年,我国年平均地表温度以每10年增加0.22℃的速度递增,高于全球或北半球同期平均增温速度。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指出:气候变暖带来的威胁不亚于战争……全球气候变暖更为可怕的是地球两极冰山的融化,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IPCC)研究报告指出:全球变暖给地球环境和人类带来的影响将是空前的,到2080年时,全世界缺水人口将达到11亿至32亿,2亿至6亿人面临饥荒威胁。IPCC认为:1978年以来,北极海平面冰层每10年缩减约2.7%。如不再重视,北极在本世纪末将不再冰封,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将被侵蚀,洪水将加重泛滥,上千万生活在沿海城市和盆地的人们将面临海水倒灌和洪水的威胁。
2.沿海防护林能够巩固国防,促进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沿海防护林体系是由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农田防护林和其他防护林等五类防护林组成的“防护林”综合体。从建设内容上看,沿海防护林体系包括沿海基干林带、湿地保护与恢复、农田林网、城乡绿化和低效生态公益林改造等“绿色系统工程”。从功能和作用上看,沿海防护林体系不仅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能,而且具有抵御海啸和风暴潮危害、护卫滨海国土、美化人居环境的作用,这对于维护沿海地区生态平衡、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工农业生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二、黄河三角洲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黄河三角洲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主要是:
1.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定位不高,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沿海防护林工程启动之初,由于受到当时认识水平的限制,把目标主要定位在绿化海疆、防风固沙之上。在编制规划时,只突出了海岸基干林带、农田林网建设和荒山绿化,而忽视了滨海湿地的保护管理和城乡绿化一体化等方面的内容。在规划执行中,一些地方的领导和群众还没有真正认识工程建设的重要性;林业与水利、海洋、国土、环保、围垦等部门尚未能完全统一思想,形成合力;一些地方满足于现状,放松对基干林带建设的领导和对防护林的建设、保护和管理,甚至为满足建设用地,有的沿海局部地方出现林带林网只减不增的现象。现有的防护林尚未真正形成从滨海湿地到海岸基干林带、城乡防护林网、山体防护林这样一个多层次、相互衔接的复合型防护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沿海防护林应有的作用,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2.沿海防护林建设质量不好,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作用
滨州市一期工程造林从数量上已超额完成,但实际保存和林分质量都不尽人意。一方面,沿海防护林普遍存在著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的问题,很多海岸基干林带、农田防护林网和山地防护林大多是单一树种的纯林,没有形成多树种、多林种的林分结构,生态系统稳定性差,防护体系布局不合理,结构欠完善,致使防护功能先天不足,制约了防护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20世纪70年代营造的林带(网)破坏严重,有的已经退化老化,加之经过多年的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袭击,林木受损严重,疏林残次林较多,很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缺口断带,致使防护功能后天受损。另外,海岸基干林带普遍宽度不够,泥质海岸大多数为10~30m,与国家要求在100m以上的要求相差悬殊;农田林网不够完善,整体控制率不高。
3.沿海盐碱地防护林建设和湿地保护成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中的两个薄弱环节
从现状看,全市大陆494km长的泥质、砂质海岸基干林带,特别是泥质海岸基干林带建设很不理想;湿地保护提出相对较迟,受经济发展和建设用地不断增长,沿海湿地仍在继续蚕食减少。因此沿海盐碱地防护林建设,湿地保护成为防护林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
三、狠抓黄河三角洲沿海盐碱土区域的防护林体系建设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千里海疆、绿色长城的构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从小处讲,体系建设构建绿色生态屏障,是改善和优化沿海地区生态环境,投资环境,减轻风、暴潮的危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大事。从大处讲,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之一,是惠益于全人类,功盖全球的大事。
黄河三角洲沿海区域、土壤含盐量高,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贫瘠,这严重地制约着沿海盐碱土区域的防护林建设,致使目前该区域的防护林几近空白,成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中的薄弱环节。沿海土壤含盐量,随着离海岸线的远近而逐渐变化,如滨州、东营、寿光三市沿海区域土壤含盐量达到10%。土壤中的盐分对植物产生危害,这是因为:①土壤中盐分提高了土壤溶液的的渗透压,使植物根系吸水困难;②土壤盐分中的氢氧根破坏植物酶的作用,腐蚀植物组织;③盐分中的钠碱分解产生的苛性钠使根系腐烂。
沿海盐碱土区域防护林建设的难度确实比较大,“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建议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大力推广耐盐碱树种
耐盐碱树种是盐碱土区域建设防护林的生力军,具有见效快、成本低的作用,必须加大力度推广。耐盐碱树种的引种筛选,近三十年来,我市的林业科技人员从未间断过引种和相关栽培技术的研究,滨州市林科所在20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已筛选了一批耐盐碱树种。
2.高度重视耐盐碱树种种苗基地建设
种苗是沿海盐碱土区域防护林建设的物质基础。根据规划,尽快在盐碱土区域内就近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一批耐盐碱树种的苗木基地,进行培大,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满足沿海盐碱土区域建设防护林的需要。
3.因地制宜,科学种植,规范施工,确保成功
沿海盐碱土区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和城乡园林绿化建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技术,工程设计要因地制宜,要科学合理。工程实施时,编制的技术方案一定要细化,对不同植树地段的不同的土壤含盐量,土壤肥力要进行测试,同时必须落实相应的配套技术措施。在专业队要规范施工、科学种植、加强养护,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增加资金投入,沿海盐碱土区域绿化,工程费用和养护成本要明显高于非盐碱地地区的绿化与养护
因此规划及工程实施前要科学预算建设投资,各级政府和实施单位必须要加大资金的投入。招标时要纠正最低价中标的不科学做法,防止因预算不足引起技术粗糙、偷工减料和养护不当等情况,沿海盐碱土区域防护林建设范围广、人员流动杂,为保护该区域绿化成果,必须加强管护,必须加大执法力度,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干扰和破坏,不使成果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