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西方美学的研究,学习西方美学中“凝神观照”的含义和中国美学中“凝神遐想”的含义。接下来研究西方美学中的“凝神观照”和中国美学中的“凝神遐想”的异同,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中西方美学的异同。中国美学中的“凝神遐想”所表现的含义没有西方美学中的“凝神观照”的含义那么直接具体,可能是因为中西方地域文化的差异性。西方美学比较注重比例和谐美,而中国美学比较注重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在意境中体现出画面的美感和画家的思想感情等等。
关键词:凝神观照;凝神遐想
通过读西方美学史这本书,我发现了一个和中国美学史特别相似的词“凝神观照”。它出现在柏拉图的《会饮》篇和《斐德若》篇中。出现在《会饮》篇中的一段话是:“这时他凭临美的汪洋大海,凝神观照,心中起无限欣喜,于是孕育无数量的优美崇高的思想语言,得到丰富的哲学收获。如此精力弥满之后,他终于一旦豁然贯通唯一的涵盖一切的学问,以美为对象的学问。”在《斐德若》篇中的一段话是:“那时隆重的入教礼所揭开给我们看的那些景象是完整的,单纯的,静穆的,欢喜的,沉浸在最纯洁的光辉之中让我们凝视。”
自此可知,人生的最高理想是对最高的永恒的真理“凝神观照”,这种真理才是最高的美,是一种不带感性形象的美,凝神观照时的“无限欣喜”便是最高的美感,柏拉图把它叫做“神仙福分”。所谓“以美为对象的学问”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美学,这里的“美”与“真”同义,所以它就是哲学。这种思想有两个要点,第一要点是“凝神观照”为审美活动的极境,美到了最高境界只是认识的对象而不是实践的对象,它也不产生于实践活动。凝神观照理式说的第二要点是审美的对象不是艺术形象美而是抽象的道理。以上是柏拉图对“凝神观照”的理解。
对我来说,当我第一次看到“凝神观照”这个词时,老师问了我们对“凝神观照”这个词的理解。有人说它有造化自然的意思。造化自然就是自然界变化的一切规律。“自然”里更深层的本质。也有人说是全神贯注的看一幅画或一个物体,而引发自身的情感。它包含一种审美体验,是那种不加思索的一种判断能力。我说的是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遵从自身的内心感受。每一个人的凝神观照都不一样,美在于形式和内容,形式在于前实践,内容在于后鉴赏。一幅画的完成不仅需要创造者也许要观者。这些事老师告诉我们的。老师还给我们举了两个生动的例子,一个是衣服上老虎的图案。老师问:“你为什么觉得你衣服上的老虎图案好看,你觉得老虎的那部分最吸引你?”有人说是老虎的牙齿,因为它能体现出老虎的凶猛。第二个例子是老师问“你为什么喜欢凡尔赛宫的图案?”有人说凡尔赛宫体现出西方高超的绘画技能,它是西方壁画风格的一种表现。但这都是在一定的范围上,体现出它的美。 它们也属于符号的一种。符号通过图案表现出来的。
与西方美学中“凝神观照”相似的“凝神遐想”一词,在中国美学史上出现在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这段话是:“遍观众画,唯顾生画古贤,得其妙理。对之令人终日不倦。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身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不亦臻于妙理哉!所谓画之道也”。张彦远指出,绘画欣赏的心理特点是“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凝神遐想”,说明审美关照既是审美主体的精神的高度集中,同时又是审美主体的想象的高度的活跃。主体精神的集中并不排斥主体想象的活跃,二者恰是相反相成的。对于我来说,“凝神遐想”就是集中注意力想象自己脑海中的图像或物体是什么样子的。这是我对“凝神遐想”的初步字面上的理解。
从以上柏拉图对“凝神观照”在美学上的理解和张彦远对“凝神遐想”在美学上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中西美学的大概、直观的差异,一个是理性的美,一个是感性的美。柏拉图对“凝神观照”在美学上的理解是从理性出发的。张彦远的“凝神遐想”在美学上的理解是从感性出发的。真是因为中西方的地理差异和文化差异。西方人崇尚秩序美、理性美、比例美等。中国人崇尚自然美和感性美。就如中国美学史上所说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所以西方的艺术品大多数是以人为主体的壁画和众神的雕像,体现出西方人对“人性”的崇拜和对“生命”的崇高敬意。中国的艺术品大多数是以自然中山水、花鸟为主体的山水画和花鸟画,其中山水画中的人物是非常渺小的,体现出人只是自然中渺小的一部分和自然的偉大,我们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等等。
关键词:凝神观照;凝神遐想
通过读西方美学史这本书,我发现了一个和中国美学史特别相似的词“凝神观照”。它出现在柏拉图的《会饮》篇和《斐德若》篇中。出现在《会饮》篇中的一段话是:“这时他凭临美的汪洋大海,凝神观照,心中起无限欣喜,于是孕育无数量的优美崇高的思想语言,得到丰富的哲学收获。如此精力弥满之后,他终于一旦豁然贯通唯一的涵盖一切的学问,以美为对象的学问。”在《斐德若》篇中的一段话是:“那时隆重的入教礼所揭开给我们看的那些景象是完整的,单纯的,静穆的,欢喜的,沉浸在最纯洁的光辉之中让我们凝视。”
自此可知,人生的最高理想是对最高的永恒的真理“凝神观照”,这种真理才是最高的美,是一种不带感性形象的美,凝神观照时的“无限欣喜”便是最高的美感,柏拉图把它叫做“神仙福分”。所谓“以美为对象的学问”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美学,这里的“美”与“真”同义,所以它就是哲学。这种思想有两个要点,第一要点是“凝神观照”为审美活动的极境,美到了最高境界只是认识的对象而不是实践的对象,它也不产生于实践活动。凝神观照理式说的第二要点是审美的对象不是艺术形象美而是抽象的道理。以上是柏拉图对“凝神观照”的理解。
对我来说,当我第一次看到“凝神观照”这个词时,老师问了我们对“凝神观照”这个词的理解。有人说它有造化自然的意思。造化自然就是自然界变化的一切规律。“自然”里更深层的本质。也有人说是全神贯注的看一幅画或一个物体,而引发自身的情感。它包含一种审美体验,是那种不加思索的一种判断能力。我说的是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遵从自身的内心感受。每一个人的凝神观照都不一样,美在于形式和内容,形式在于前实践,内容在于后鉴赏。一幅画的完成不仅需要创造者也许要观者。这些事老师告诉我们的。老师还给我们举了两个生动的例子,一个是衣服上老虎的图案。老师问:“你为什么觉得你衣服上的老虎图案好看,你觉得老虎的那部分最吸引你?”有人说是老虎的牙齿,因为它能体现出老虎的凶猛。第二个例子是老师问“你为什么喜欢凡尔赛宫的图案?”有人说凡尔赛宫体现出西方高超的绘画技能,它是西方壁画风格的一种表现。但这都是在一定的范围上,体现出它的美。 它们也属于符号的一种。符号通过图案表现出来的。
与西方美学中“凝神观照”相似的“凝神遐想”一词,在中国美学史上出现在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这段话是:“遍观众画,唯顾生画古贤,得其妙理。对之令人终日不倦。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身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不亦臻于妙理哉!所谓画之道也”。张彦远指出,绘画欣赏的心理特点是“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凝神遐想”,说明审美关照既是审美主体的精神的高度集中,同时又是审美主体的想象的高度的活跃。主体精神的集中并不排斥主体想象的活跃,二者恰是相反相成的。对于我来说,“凝神遐想”就是集中注意力想象自己脑海中的图像或物体是什么样子的。这是我对“凝神遐想”的初步字面上的理解。
从以上柏拉图对“凝神观照”在美学上的理解和张彦远对“凝神遐想”在美学上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中西美学的大概、直观的差异,一个是理性的美,一个是感性的美。柏拉图对“凝神观照”在美学上的理解是从理性出发的。张彦远的“凝神遐想”在美学上的理解是从感性出发的。真是因为中西方的地理差异和文化差异。西方人崇尚秩序美、理性美、比例美等。中国人崇尚自然美和感性美。就如中国美学史上所说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所以西方的艺术品大多数是以人为主体的壁画和众神的雕像,体现出西方人对“人性”的崇拜和对“生命”的崇高敬意。中国的艺术品大多数是以自然中山水、花鸟为主体的山水画和花鸟画,其中山水画中的人物是非常渺小的,体现出人只是自然中渺小的一部分和自然的偉大,我们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