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分层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加切实有效的培养出符合国家教育方针,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每个学生健康发展的人才。本文以“大学语文”这一学科为基本研究对象加以深入剖析,意在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和人文素质,并为以后学好相关专业课程及接受通识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预科;大学语文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大学语文”是全国各类高校预科教育的必修课程,也是高等教育直升本科考试各个专业必考的一门课程。目前各个大学开设这门课的情况不尽相同,但都有共同的困扰,那就是这门课的定位不够明确,教学方式与教材还不能很好适应目前大学本科教育格局的调整变化,其路数和中学语文大同小异,教材也多是文选,不过稍微深一些罢了。因此,如何使大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有兴趣,能够引起同学们对中国语言文学的兴趣,如何使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衔接,又能够溶入大学的素质教育,这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课题。
相对中学而言,大学是一个较为自由的平台,这个“自由”第一是思想层面的自由,“我思故我在”,每个学生都有独立享受自己思维的乐趣,虽然不是每个思想观念都成熟完善,但这是对个体生命独立性的根本承认,而老师的责任就是理性的引导学生在这个自由的平台逐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大学“自由”的第二个层面就是学习自主性的自由,在大学里有足够多的选修课可供学生选择,即使不选,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前去旁听,这对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因此,针对少数民族预科的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的课程设计也必然倾向于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提供多样性的不同层次的基础教育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发展的需要,选择适当层次的课程,构建适合自己发展方向的智能基础。
在必修课大学语文的教学中,我们不再像以前一样把学生的分数和成绩当作唯一的衡量标准,也并不限定效果的同一化,而是追求参与活动的层次性。由此,针对第一个“自由”,我们提出了课程改革的相应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不再像以前一样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被动式的学习。中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是夯实基础的时期,文字的释读、词语的使用、句式的分析都是需要被掌握的内容,也就是说语法方面的学习构成了基础教育的一个重中之重。而相对的,在文学作品的思想性解读方面所下的功夫就要少得多,所以,如果在学习“大学语文”阶段还是把侧重点仅仅放在语法方面,这对少数民族预科的学生来说不得不说是一种损害。大学是一个注重学习能力的地方,光靠接受学习是很难获得大的发展的,因此,我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强调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首先是教育个性化的时代,个性发展是培养创造人才的基础。每位同学从小成长的环境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思想性格也自然不同,要做到教育个性化首先要承认的就是人的差异、人的个性化。差异不等于优劣,这是我们尤其要注意的一点。面对学生的差异,那教师首先要做出的反应就是充分尊重每位同学的选择,教师要与学生互教互学,学生敢于怀疑和提问,而教师勇于接受质疑和异见。一个结论是否正确,不能因为这是书本上写的,教师讲的学生就默认它是正确的,而是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证明它是正确的。教师教学也该是这样双向选择和互动。相信大家都会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很多学生对一门学科的兴趣,常常是从喜欢一个老师开始的。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的兴趣其实很大一部分源自老师的影响。因此,要想让学生获得自由发展的机会,无论是他们在学习内容上的空间、学习过程中的空间还是学习精神上的空间,都需要教师很好的去引导和尊重。我们常常强调教学相长,作为一名老师,面对不同的学生,如果没有一种更为开放的探求热情和欣悦接纳的态度,没有一种对了解和认识人的丰富性及多样性充满兴趣的精神,而希求提升教学效率是异常困难的。也就是说,要搞好教育真正需要学习的不只是学生,还有老师,只有老师是一个懂得同情、理解和宽容,并且给自己的学生以选择自由的人,才能真正达成这一目标。
就目前而言,民族预科在传统的课程计划中,占比例很大的必修课程,仍然是单一的结构,基本路数确实和中学无异,同时,在选修课程的安排上也没有与必修课程衔接,其结果自然不利学生个性的发展的。为此,针对前述的第二个“自由”层面,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根据不同学生对文学和文化方面的不同需求,我们专门开设了中国现代新诗与中外文化和国学人生等几门选修课程,这些课程不光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知识,而且还在其中学到了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在课程具体教学中,我们设计了多个专题,而每个专题都由几名同学一起自主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对问题的思考。每个小组针对选定的专题进行课外的资料搜集与整理,然后制作课件,花一节课的时间来讲解。而听他们讲课的老师和同学则在他们讲完后提出问题和疑问,然后大家继续讨论,最后由老师对这个专题进行梳理、评讲和解读。这种交互式的探讨学习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他们在合作中体会到了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思想的乐趣,而在讲解的过程中他们也克服了初上讲台的紧张感,这对他们个人能力的提高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总之,少数民族预科“大学语文”的教学是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文学素养的养成一直以来都深深地影响着很多同学未来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学会独立思考,能够激起自己探知的好奇心和乐趣,更能懂得人性的丰富和脆弱,所以也就可以明白容忍与自由的价值与意义。“大学语文”不该是一门枯燥的课程,相反,我们应该把它变成一种可以潜心钻研和充分享受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胡百良.我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反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6.
[2]冉云飞.中国教育:在山坳上摇晃[J].师道,2003(4).
作者简介:
张毅(1981~ ),男,文学硕士,西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中国现代新诗研究。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青年项目《少数民族预科<大学语文>分层教学模式改革与语料库的構建研究》(批准号:2013QN45)。
关键词:预科;大学语文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大学语文”是全国各类高校预科教育的必修课程,也是高等教育直升本科考试各个专业必考的一门课程。目前各个大学开设这门课的情况不尽相同,但都有共同的困扰,那就是这门课的定位不够明确,教学方式与教材还不能很好适应目前大学本科教育格局的调整变化,其路数和中学语文大同小异,教材也多是文选,不过稍微深一些罢了。因此,如何使大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有兴趣,能够引起同学们对中国语言文学的兴趣,如何使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衔接,又能够溶入大学的素质教育,这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课题。
相对中学而言,大学是一个较为自由的平台,这个“自由”第一是思想层面的自由,“我思故我在”,每个学生都有独立享受自己思维的乐趣,虽然不是每个思想观念都成熟完善,但这是对个体生命独立性的根本承认,而老师的责任就是理性的引导学生在这个自由的平台逐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大学“自由”的第二个层面就是学习自主性的自由,在大学里有足够多的选修课可供学生选择,即使不选,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前去旁听,这对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因此,针对少数民族预科的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的课程设计也必然倾向于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提供多样性的不同层次的基础教育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发展的需要,选择适当层次的课程,构建适合自己发展方向的智能基础。
在必修课大学语文的教学中,我们不再像以前一样把学生的分数和成绩当作唯一的衡量标准,也并不限定效果的同一化,而是追求参与活动的层次性。由此,针对第一个“自由”,我们提出了课程改革的相应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不再像以前一样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被动式的学习。中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是夯实基础的时期,文字的释读、词语的使用、句式的分析都是需要被掌握的内容,也就是说语法方面的学习构成了基础教育的一个重中之重。而相对的,在文学作品的思想性解读方面所下的功夫就要少得多,所以,如果在学习“大学语文”阶段还是把侧重点仅仅放在语法方面,这对少数民族预科的学生来说不得不说是一种损害。大学是一个注重学习能力的地方,光靠接受学习是很难获得大的发展的,因此,我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强调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首先是教育个性化的时代,个性发展是培养创造人才的基础。每位同学从小成长的环境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思想性格也自然不同,要做到教育个性化首先要承认的就是人的差异、人的个性化。差异不等于优劣,这是我们尤其要注意的一点。面对学生的差异,那教师首先要做出的反应就是充分尊重每位同学的选择,教师要与学生互教互学,学生敢于怀疑和提问,而教师勇于接受质疑和异见。一个结论是否正确,不能因为这是书本上写的,教师讲的学生就默认它是正确的,而是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证明它是正确的。教师教学也该是这样双向选择和互动。相信大家都会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很多学生对一门学科的兴趣,常常是从喜欢一个老师开始的。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的兴趣其实很大一部分源自老师的影响。因此,要想让学生获得自由发展的机会,无论是他们在学习内容上的空间、学习过程中的空间还是学习精神上的空间,都需要教师很好的去引导和尊重。我们常常强调教学相长,作为一名老师,面对不同的学生,如果没有一种更为开放的探求热情和欣悦接纳的态度,没有一种对了解和认识人的丰富性及多样性充满兴趣的精神,而希求提升教学效率是异常困难的。也就是说,要搞好教育真正需要学习的不只是学生,还有老师,只有老师是一个懂得同情、理解和宽容,并且给自己的学生以选择自由的人,才能真正达成这一目标。
就目前而言,民族预科在传统的课程计划中,占比例很大的必修课程,仍然是单一的结构,基本路数确实和中学无异,同时,在选修课程的安排上也没有与必修课程衔接,其结果自然不利学生个性的发展的。为此,针对前述的第二个“自由”层面,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根据不同学生对文学和文化方面的不同需求,我们专门开设了中国现代新诗与中外文化和国学人生等几门选修课程,这些课程不光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知识,而且还在其中学到了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在课程具体教学中,我们设计了多个专题,而每个专题都由几名同学一起自主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对问题的思考。每个小组针对选定的专题进行课外的资料搜集与整理,然后制作课件,花一节课的时间来讲解。而听他们讲课的老师和同学则在他们讲完后提出问题和疑问,然后大家继续讨论,最后由老师对这个专题进行梳理、评讲和解读。这种交互式的探讨学习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他们在合作中体会到了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思想的乐趣,而在讲解的过程中他们也克服了初上讲台的紧张感,这对他们个人能力的提高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总之,少数民族预科“大学语文”的教学是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文学素养的养成一直以来都深深地影响着很多同学未来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学会独立思考,能够激起自己探知的好奇心和乐趣,更能懂得人性的丰富和脆弱,所以也就可以明白容忍与自由的价值与意义。“大学语文”不该是一门枯燥的课程,相反,我们应该把它变成一种可以潜心钻研和充分享受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胡百良.我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反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6.
[2]冉云飞.中国教育:在山坳上摇晃[J].师道,2003(4).
作者简介:
张毅(1981~ ),男,文学硕士,西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中国现代新诗研究。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青年项目《少数民族预科<大学语文>分层教学模式改革与语料库的構建研究》(批准号:2013QN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