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赤子心感悟爱国情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itl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简析:
  《难忘的一课》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述了台湾刚刚“光复”时,台湾人民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他们敬仰中国历代伟人的感人画面,表达了他们热爱祖国的浓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教学时要抓住“爱国”这条情感主线创设情境,引领学生重温欢悦、感受屈辱、入境对话、畅谈梦想,触摸拳拳赤子之心,感悟浓浓爱国之情,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增强他们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过程:
  一、描述场景,重温欢悦
  1.描述场景。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代表陈仪在台北向全世界庄严宣布台湾光复,广大台湾同胞扬眉吐气、欢欣鼓舞。全岛民众举行了大规模庆祝活动,台北市30万人不分男女老幼,皆盛装而出,欢呼歌舞。历经沧桑的洗礼,“祖国”一词在台湾人民心中显现出神奇的魅力。提到“祖国”,须发皆白的老人热泪纵横,青少壮年人无不激动万分,祖国的一切都成了被敬爱的神圣对象。
  2.畅谈体会。犹如一个与母亲失散多年,尝尽悲苦辛酸的孩子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台湾人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欢悦。透过这激动人心的画面,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重温欢悦画面,感受台湾人民的盼归之切,回归之喜,爱国之深,为学习课文进行情感铺垫。
  二、了解背景,感受屈辱
  1.交流资料。一别就是50年,抑不住的辛酸泪,割不断的骨肉情。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离别前的一幕幕:1894年日本向我国挑衅引发“中日甲午战争”,由于清朝政府腐败无能而遭到失败,于1895年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台湾被割让给了日本,被日本整整统治了五十年!日本采取军事占领、经济掠夺、奴化教育等种种手段奴役台湾人民。五十年来,日本在台湾是怎样进行奴化教育呢?把你查找到的资料跟大家交流交流。(要点列举:①推行日语教育,禁止台湾人民说汉语、写汉字、使用中国名字;②传播日本文化,排挤中国文化,每一个人家中都必须奉祀日本的“天照大神”,不准奉祀自家祖宗的神位;③推行“皇民化”运动,抹去“中国痕迹”,宣传亲日思想,消除台湾人民的祖国观念,灌输“大日本臣民”思想;④培养了第一代“台独”势力,被毒化的“皇民”青年自动集结起来攻击政府机构和外省人,他们高唱日本军歌,舞着武士刀,大骂大陆人为“支那人”、“清国奴”,并且以日语检验行人,凡是不谙日语者,立即以刀棍追杀……)
  2.表达感受。听了日本人在台湾的所作所为,你有什么感受?透过日本人的这些所作所为,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表达内心的愤恨之情,结合日本人的罪恶行径揭露他们的险恶用心。)
  设计意图:了解日本对台湾人民进行奴化教育的罪行,揭露其险恶用心,为学生感同身受地走进文本,入境入情地与文本对话奠定认知基础。
  三、揭示课题,扣“眼”质疑
  就在台湾光复不久,一位大陆船员走进台湾一所乡村小学,亲历了一幕幕难忘的场景。让我们跟随他走进《难忘的一课》,去感受那令他难忘的画面。(板书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预设:课文讲的是什么内容?为什么会让作者难忘?)
  设计意图:紧扣题眼,引发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和探究兴趣。
  四、入境对话,触摸心灵
  1.感知“难忘”点。默读课文,先找一找课文讲的是什么内容,看看这一内容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勾画出来;再找一找文中令人难忘的画面,勾画出相关语句。
  2.深究“难忘”意。(1)质疑研读。自读描写作者“难忘”画面的语句,提出疑点,联系背景揣摩词句意思。(2)合作学习。创设采访情境,针对疑点问题采访文本角色,组内成员做出评价、补充、指正,形成小组意见,推选出小记者。(3)汇报交流。小组推选出的小记者在班内采访文本中不同的角色,其他同学倾听、评价、补充、指正,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师生集思广益地解答疑点问题,触摸人物心灵,感受爱国浓情。预设举例:①老师你好!我看到你用粉笔一笔一画地写“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作为一个老师,你怎么会写得那么吃力呢?你写得那么吃力为什么还要那么认真呢?(回答要点预设:A.联系背景体会老师对汉字很生疏,写得不熟练、不流畅。B.猜测老师一笔一画地书写汉字是想书写出对汉字的深厚感情,也想给学生做出榜样。C.挖掘汉字蕴含的中国精神。答问举例:据说我国汉字是很讲究笔法和结构的,写字如做人,字要写得方方正正,做人也要堂堂正正。中国字讲究包容精神,做人也要宽以待人。字的笔画组合要紧凑,因为它们是一家人,要团结在一起,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此时,教师要进行点拨性追问:这“一笔一画”仅仅写出老师写字的姿态吗?还写出了什么?(中国精神和爱国情感)②同学你好!我看你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读得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你火热而真挚的心。能告诉我你读着这句话时想到了什么吗?(要点预设:A.想象台湾孩子对我国历史文化的憧憬。答问举例:听说我国流传下了许多经典名著,里面有许多历史典故、英雄豪杰、智谋韬略、传统习俗……这都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要学好汉字,去阅读更多的经典名著,了解我国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B.表达台湾孩子学习汉语的高涨热情。答问举例:五十年了,日本人不让我们讲自己的语言,现在光复了,我们这一代人赶上了学习汉语的好时机,我要用洪亮的声音自豪地读出对祖国热烈而真挚的感情……)③看到一个大陆船员走进你们的教室跟你们一起读书,你们谁也没有感到意外。从你的眼睛里,我看出你对船员叔叔是欢迎的。能告诉我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吗?(要点预设:A.表达台湾人民对学习汉语的热望。答问举例:台湾刚刚光复,大家都渴望早日学好国语,学好咱们自己的语言,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在这里学习国语的人不分老少,不失时机争分夺秒地学习已成为平平常常的事。B.表达台湾孩子的爱国热情。答问举例:咱们都是中国人,都爱中国,进来一位大陆叔叔跟我们一起学习祖国文字,我们不仅没有感到意外,还感到很自豪。)教师引导:听着师生朗读,“我”感觉有一种神奇的情感力量召唤着“我”,让我情不自禁地走进了教室,这种力量就是——(深厚的爱国情)。④老师你好!你为什么一定要领那位大陆船员去看你们的小礼堂呢?(答问预设:礼堂墙上的画换成了中国伟人,我很自豪,我要邀请大陆同胞一起去祭拜中国的英雄,一起回顾祖国辉煌的历史,一起感受撼动心灵的神圣和庄严。)⑤先生,你好!看着小礼堂里的中国伟人像,我看到你的眼睛湿润了,你当时想到了什么?(答问提示:瞻仰着这些伟人画像,我想到了……每当想到他们,我就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眼里涌动着泪水。列举中国伟人功绩,表达民族自豪感。)教师追问:“我”眼里涌动着的仅仅是泪水吗?(还涌动着“我”深厚的爱国情意和民族自豪感)
  3.吟诵“难忘”情。课文中让“我”难忘的究竟是什么?(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师)作为炎黄子孙,不管身在何处,不管经历多少磨难,不管忍受多少屈辱,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我是——(生)中国人,(师)我爱——(生)中国。(师)作为中国人,我们要写出蕴藏在汉字之中的中国精神,一笔一画、方方正正地书写——(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师)同揣一颗赤子之心,我们心中都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那就是——(生坚定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师)史册上万古不朽的孔夫子、诸葛亮、郑成功、孙中山……足以让我们挺直脊梁,自豪地向世界宣告——(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设计意图:聚焦题眼,引领学生逐层深入地走进文本。在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创设采访情境,引领他们入境体验,触摸人物心灵,入情诵读,表达爱国之情。
  五、拓展延伸,深化情感
  1.畅谈梦想。屈辱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奮进才能自强!我们的父辈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倾尽心力,作为民族复兴大业的后继人,你有什么梦想?你打算怎样走向梦想?(学生畅谈梦想)
  2.教师小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中华赤子的共同梦想,让我们心怀梦想,放下手机,远离网络游戏,捧起书本,博览经典名著,汲取先贤智慧,勇于实践,不断创新,为继承民族复兴大业而努力学习吧!
  设计意图:牵着“爱国”情感主线,由文本向现实生活延伸,引导学生放眼“中国梦”,追逐个人梦,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其他文献
心理学上的“自己人”效应,也称为“同体效应”,意思是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你就必须同对方保持“同体”关系,即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管理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下面,就基层管理工作中的点滴,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尊重换同心  尊重教师是做好基层管理工作的前提。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对别人不卑不亢
期刊
教材分析:  《回乡偶书》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组第25课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是唐朝诗人贺知章的作品。贺知章在诗中既抒发了回到久别家乡时的喜悦与感慨,又充满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虽为晚年之作,却富于生活情趣。在诗中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百感交集。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
期刊
一个羽毛球不慎被打到树上了,我们会怎么办?相信大多数教师会去借助“他力”,将力作用于树、作用于球拍去解决问题,很少有直接爬树去取球的,因为那些借助“他力”的办法更轻松,更利于问题的解决。教育工作也是这样,如果一个学生出现了问题,教师是将力直接作用于问题学生,还是其他什么呢?哪种方式更轻松,更利于问题的解决呢?其实,改变施力的方向,学会利用集体的力量能够很好地帮助教师解决集体中存在的个别问题。  李
期刊
“统计的核心词就是数据分析,统计是处理数据的一门科学和艺术。”小学数学中统计教学的核心就是激发学生的数据意识,提升小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发展数据分析观念,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会观察,联想到数据的存在,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去收集数据、整理数据,从而产生数据分析的愿望。因此,强化统计教学思考,创设适宜的情境,引领学生积极地实验和科学地猜想,将会使统计教学变得更具魅力,也会有效地促进学生数据统计、数据分
期刊
教材简析: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组第三篇课文《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以时间为序,扣住“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这四个感人的片段把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记叙下来。文章情节曲折,描写生动,尤其是对嘎羧动作、神态的描写细致入微,将嘎羧的灵性刻画得淋漓尽致。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单元的训练要求引导学生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
期刊
在数学复习课上,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优等生漫不经心,而后进生则是一脸茫然。如何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查漏补缺,提升数学复习课的效率成为数学老师所面临的新课题。  一、巧妙调取,追寻知识储备的起点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教学。”因而教师在回顾整理学过的知识时,不应只是简单的重复,而要通过巧妙的调取,追寻
期刊
当前的一些小学数学教学反思,钟情于对情境的描述,或教学环节的再现,而针对这些教学情境或环节背后的东西,少有分析与思考。很多教学反思更像课堂教学记录,“叙”多于“思”。  一、紧扣教学实践,突出反思的深度  教学反思的本质在于“思”,只有对课堂教学展开深入的思考,才能体现其存在价值。在日常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过程中,不仅要思考所教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明确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走向,从数学专业知识层面挖掘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既要分析数的意义,又要揭示几何直观,使数量的精确刻画与空间形式的直观形象巧妙、和谐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找解题思路,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它是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相辅相成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它既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又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合理地利用图、形,不仅符合小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的现实基础,而且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期刊
“乘法分配律”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中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教学的感受是:新课教学时,学生学习比较顺利,到综合练习阶段,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就变得模糊,经常和乘法结合律混淆,有的简便计算题学生不知道运用乘法分配律,无从下手,以至于有的学生认为简便计算越学越难,还不如列竖式计算方便快捷。练习中,学生出现的问题集中表现为:  第一,几种运算定律混淆。  主要是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混淆。  典型
期刊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矛和盾的集合》叙述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左抵右挡,难以招架,便想到把矛和盾的长处合二为一,发明了坦克。故事告诉人们: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凭借这短小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得到语言的发展、精神的提升和思维方法的启迪,培养他们的学习智慧和生活智慧呢?笔者觉得,可根据本文融故事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特点,让词语理解、语言内化、情理感悟的目标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