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焕发美的魅力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a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获得美的心灵体验,要使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就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最大限度地焕发出美的魅力。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地从课堂情景的创设、文本情感的体验、创造思维的培养、课堂节奏的把握、教学语言的优化等方面,去构建美的课堂,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之美,体会语文带给他们的魅力。
  【关键词】情景构建情感体验创造思维课堂节奏教学语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说:“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思想、有韵味的语文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语文教学就是要使学生获得这种力量,语文课堂应该也必须是美的课堂,能焕发美的魅力的课堂。那么,怎样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美的魅力,从而使我们的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呢?这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向同行学习所得,我总结出了以下做法:
  
  一、积极构建语文课堂的情境之美
  
  实践证明,构建一个能充分吸引学生的美的课堂情境,能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翱翔,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只有在和谐的美的情境中,才能更好地让我们的学生欣赏语文之美。然而,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去构建语文课堂的情境之美呢?
  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生动感人的语言、意趣横生的人事、形象逼真的动作等去创设情境、渲染氛围,一开始就让学生处于情境感染之中,要让他们在和谐愉悦中受到陶冶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教学《琵琶行》时这样设计新课导入:选用低沉幽婉的古乐曲作背景音乐,用形象深情的语言描述——秋天的傍晚,浔阳江畔。秋风瑟瑟,枫叶簌簌,荻花零乱。江岸上,两匹瘦马;江岸边,一叶小船。主客两人,相对无言,默默举酒,可惜无乐相伴,真是举杯消愁愁难断!只见江水茫茫,如愁思不断;月光凄冷,令人举目伤感……这幽婉低徊、如泣如诉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凄凉哀伤的氛围,把学生带进了那个凄清冷落的深秋,让学生脑中渐渐浮出“枫叶荻花秋瑟瑟”的场景。学生渐渐地进入了角色,都沉浸在语言、乐曲描绘的情境中,体验、领悟作者的心境。创设情境这一手段荡起了学生情感的浪花,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的思维进入诗歌描写的特定情境中。教师艺术化的开场白就像打破坚冰的航船,使下面的整个教学过程在和谐之中顺利地扬帆前进。
  课堂上,教师除了像上面的老师那样选用音乐、设计精彩的导语来构建课堂氛围的和谐外,还可以用多媒体画面、教学图片、形式多样的诵读、问题引思等多种方法手段去努力构建课堂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自觉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之中。
  
  二、引导体验文本蕴含的情感之美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一篇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对象的情感信息激发作者的情感功能的产物。作者的愿望是真诚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传达给读者,以唤起读者相类似的情感体验,进而陶冶读者的道德情操。因而,教学中我们要能够引领我们的学生进入文本,去体验文本作者的情感表达,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触摸作者跳动的灵魂。
  如教学苏轼的意境开阔、场面宏大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要让学生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时间流逝、世事沉浮的怀古幽情,就必须引导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的深层,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联系起来,同苏轼当时被贬黄州不得志的思想情绪联系起来,体会作者对英姿勃发的周瑜建功立业的敬慕,体会作者感慨今昔,由物及人,由人及己,抒发“人间如梦”的心路历程,由此而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
  通过老师的引导,“披文入情”、“沿波探源”,学生很容易就能体验作者的情感,触摸作者的灵魂。学生把握了作者的心路历程,把握了作品塑造的美,领略了语文所带给他们的情感体验的愉悦,从文本中获得美的享受,同时学生的情感素养也由此得到升华。
  
  三、努力启发灵动思维的创造之美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教学最具有创造性,特别是文学欣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学中,要尊重学生新鲜的阅读感受,尊重学生对作品的初始反应,珍爱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甚至允许学生“突发奇想”,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如教学《离骚》时,有学生对于屈原之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人的生命是最为宝贵的,屈原投汨罗江而死体现了封建愚忠的可悲”。沿着学生的思维,我让他们探讨“屈原之死是否值得”,启发学生联系人物所生活的特定的历史背景,结合人物、作品的主题来探讨这个问题,对他们的思维进行引导、纠偏。接着再把问题拓展开去,让他们思考:美好的东西是如何被毁灭的?对于那些美好的东西,我们该如何去珍爱与敬重?启发学生阅读文本既要“立足文本”,又要“超越文本”,既要“入乎文内”,又能“出乎文外”,插上思维的翅膀,在对文本的解读中实现创造之美。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学生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生活积累以及认知能力去解读、联想、探索,从而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与创新精神。
  课堂上,解读文本,我们要能“内引外联”;设疑解惑,我们要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善于启发、引导、纠偏……我们从课堂活动中,从学生的阅读感悟中,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思维的多向度,感受到他们多角度、多层面、凸显思维深度的创意解读之美。
  
  四、把握课堂节奏的和谐之美
  
  优美和谐、张弛有度的课堂教学节奏,是教学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堂成功的课犹如音乐,按照主旋律,曲调抑扬顿挫,音节疏密相间,节奏明快和谐,各节拍有机相联。整堂课的节奏体现音乐性,就会给人以艺术的美的享受。那么如何才能使课堂节奏体现和谐之美呢?
  1.动静结合,巧妙安排。我认为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可巧妙安排“动静结合”的教学方式。如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动手教师指导、学生自学教师辅导等教学双边活动,按照科学的顺序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活动在动静交替中有节奏地进行。如有的老师在学生答问、讨论之后,教师来一个总结、板书,学生做笔记,训练书面表达,课堂气氛由闹转静。这样做可加深学生对讨论问题的理解,把讨论的问题条理化,又提高知识迁移及运用能力,达到动静相辅、动静相生的效果。
  2.深入了解,灵活调整。如课堂上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自主探究活动,并不意味着教师抱着胳膊看热闹,教师应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成为把学生引入语文天地的向导,要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很好地把握整个课堂教学的节奏,让教学收到有效的效果。
  3.详略得当,结构合理。对教学内容的难易及重点与非重点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要安排得错落有致,时间分配得当,切忌平均用力。小步骤过渡可以快,新知识衔接需要慢些;新课引入宜快,学生作笔记宜放缓些;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学生易懂的地方“蜻蜓点水”,难懂的知识点“重锤出击”。教学中快慢交替,详略得当,教学结构如行云流水,顺畅自然。
  总之,一堂课必须综合考虑,巧妙安排,合理把握,以形成课堂整体节奏的和谐美,体现语文课堂的一种流动的韵律之美,让整个课堂教学节奏分明,焕发魅力。
  五、讲求教学语言的艺术之美
  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灵感的伴侣。教师要让学生在其充满艺术的语言中去感受语文之美,去体会语文课堂的魅力所在,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在教学时要讲求语言艺术:其一是语言力求准确无误,注意连贯性和逻辑性;其二是语言的简洁性,力求一字一珠,“简洁是智慧的灵魂”(莎士比亚);其三是语言要真切,真切的语言是无曲调的音乐,能拨动学生求知和情感的心弦;其四是语言的形象性,教师力求把抽象事物形象化,使深奥道理浅显化;其五是语言要幽默、诙谐、含蓄、隽永、抑扬顿挫、刚柔相济、发人深省。
  ★作者单位:广东省普宁市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放开式”阅读教学要科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重视课堂讨论,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要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  【关键词】放开式 阅读教学 培养能力    语文教学如果仅限于课本内容,以教师讲授为主,不互动讨论,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么,就不可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更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近年来,我初步尝试了“放开式”阅读教学方法,得到了一些益处。下面将围绕“放开式”阅读教学粗浅地说
本文在32年水文系列资料的基础上,确定了二级坝泵站的主要设计参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泵型选择的论证。本文通过对立式轴流泵、轴伸式水泵和灯泡贯流泵在泵站装置效率、控制
在建的湖北省清江隔河岩工程,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重力拱坝最大坝高为151m,引水式电厂,电站装机容量为1200MKW,垂直升船机能通过300t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文学作品主题的多元理解,正是文学作品蕴涵性和丰富性的表现。苏教版《语文读本》必修四中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在乡下》,主要写了两
【摘 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分别从充分利用教材、创设情境、师生互动等方面,阐述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语文课堂 情感教育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说:“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
一、引论 新疆作为与中亚国际交流最便捷的区域,自2003年以后,世界各国学生来疆学习汉语文化的人数逐年增加,经过五、六年的教学和管理实践,新疆各大高校对中亚留学生的汉语阂际
在信息技术不够发达的情况下,语文教学常常会因为缺乏更加形象、直观、有趣、生动的教学手段而让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在长时间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常会因为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而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成熟,它能够将声音、图片、文字等信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原本乏味的知识学起来更加具有趣味性,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语文
在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四大板块中,"写"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然而纵观当代学生作文:个性缺失、虚假盛行,无论选材立意、内容结构还是语言表达都处于重度失真的"反生态"状态。
【摘 要】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虽经多次修缮,但仍然存在一些值得研讨的问题,本文对教材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详细的分析,希望与编者及同行商榷。  【关键词】人教版 高中语文 教材     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使用已有多年了,也已有多次小的完善,已经很成熟,但也有几个地方值得商榷,可谓白璧微瑕。现指出来,还望方家指正。  1.“必修一”第一单元的“单元说明”:“这个单元学
摘要:本文集中探讨了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策略,为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以及提升数学应用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对于初中学生全面提升数学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 思想方法 渗透策略  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习科目,更是一种社会活动,数学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数学化,因此学习数学也就是实现数学化。数学化也就是用数学思维将数学系统化,从最简单的数字到最繁琐的数学问题全部通过数学化的方法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