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son2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情分析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学情不同、教学有异,只有准确地把握学情才能提高教学实效。
  【关键词】有效教学;学情分析;备教材;备学生;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如今追求有效教学、高效课堂已成为教师们的共识了,很多老师为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在精心的备课、制作教学课件、准备学习材料或练习,特别重视教材分析、设计理想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流程。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有很多理想的教学设计却没有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甚至原本设计的流程被学生的实际反应所打乱,无法实现原定的教学目标。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教者在备课时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分析把握得不准确所造成的。
  教者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课标,更要备学生。教育的崇高使命,是“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1],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的,因此课前的学情分析和教学过程中的学情把握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只有认真地做好学情分析,才能设计出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案,也才会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的目标。那么我们要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学情分析呢?
  一、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学情分析
  当我们备一节课的时候首先应熟悉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研究本节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前后联系,理解掌握本节内容需要哪些知识基础,这些基础知识学生在什么时候学过、掌握的程度如何、是否有被遗忘的可能,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哪些认知上的障碍等等,都需要教者对所教班级的学情进行分析。
  例如,本人在教《斜塔上的实验》时,针对学生对记叙的方法了解,分析倒叙的好处,学生有可能遗忘或不易发现。通过引导学生整体感知,领会文章的巧妙构思。让学生按书中提供的材料顺序概括伽利略的事迹,走进伽利略:1.发现摆的规律;2.孩童和学生时代的情况;3.发现自由落体的定律。
  二、结合教学目标进行学情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意图不难确定一节课理想的教学目标,但不切合学生的实际制订的教学目标往往是不能实现的,也是可笑的,因此教者一定要在分析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态度、习惯等的前提下,设计出可望可及的教学目标,切忌理想化。
  例如,本人在教《斜塔上的实验》时,制定如下目标:1.了解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的事迹。2.领会文章的巧妙构思。3.学习记叙和描写想结合的手法。4.学习伽利略勇于创新,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三、分析学情选择教学方法
  選择一节课的教学方法之前,首先要分析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元认知水平,甚至要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经历等,然后确定采用哪些教与学的方法和教学手段,方法要讲究针对性。如果学情不能准确地把握,那么再高明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甚至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教法学法的调整。
  例如,本人在教《斜塔上的实验》时,重点采用自主探究、启发、点拨等方法。如学生收集中外科学家的事迹,在文中勾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创设问题,组织交流思考:1.亚里士多德在哪些领域有哪些建树?2.人们为什么迷信亚里士多德的学说?3.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怀疑说明了什么?等等。
  四、结合学情设计教学流程
  “一出戏,同样的剧情,同样的布景,同样的演员,由于导演不同,演出的效果大不一样。”[2]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流程时一定要结合学情,情境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经历(如城里的孩子和农村的孩子不一样);设疑设问要考虑起点的高低;学习进程要注意步子大小;观察分析推理的问题要想想怎样为学生搭建一个可实现目标的平台;训练题的难度、梯度安排包括如何促进优等生的拓展提升和中下等生的固基问题等等,都需要做出符合学情的科学有效的安排。
  例如,本人在教《斜塔上的实验》时,设计流程:1.粗读课文,理清线索;2.整体感知,复述课文;3.品味美点,交流心得;4.探究质疑,精读品味;5.演示实验,思维拓展。
  总之,学情分析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学情不同、教学有异,只有准确地把握学情才能提高教学实效。这也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没有一份优秀的教案可以成为所有教师通用的模板。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36.
  [2]于漪.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72.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锤炼词语是习作水平的重要体现。开展锤炼词语式作文教学的目的,在于教学生养成良好的遣词造句习惯,寻求恰当的词语,以便既生动贴切又新鲜活泼地表现人或事物,写出富有文采的习作。  【关键词】赏析;锤炼;词语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词语对于一篇文章的作用,就像砖头对于建造大楼,它是组成文章的原材料。一篇文章是否形象生动,富有文采,词语的运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吟安一个字,捻
【摘要】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有限的,但却是写作能力锻炼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教师的指导与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阐述了提高学生写作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写作策略;作文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写作能力以及整体认知能力还并不完善,在这一阶段进行作文锻炼的最重要内容就是要使得学生在写作领域树立自己的信心,敢于动笔,乐于表达。在这一阶段,只要求学生
【摘要】课标强调的课堂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教学活动场所,它更多地关注课堂生成的新问题、新内容、新方法、新过程,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当前的课堂,教师有“生本”的理念,但缺失的是“生本”的行为。如何践行“生本课堂”,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个“一”:研读教材时把一次脉,产生困惑时开一条道,突发事件时导一回航,熟视无睹时挖一口井。这样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课堂一定会更具动态性、开放
【摘要】本文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传统弊垢的分析思考,结合新课程改革对课堂的要求,从课前准备、教学理念进一步转变、课堂建设深度予以思考,提出个性化备课演绎精彩课堂,课堂激活学生智慧,使课堂成为立德树人舞台的观点。  【关键词】课堂教学;个性化备课;精彩课堂;智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余年来,课堂教学仍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现象。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笔者
【摘要】《边城》是沈从文一部优秀的中篇小说,描绘了一个瑰丽而温馨的“边城”世界,一个充满“爱”与“美”的天国。小说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追求。那乡土气息浓郁的《边城》凝结了人类灵魂深处至真至善的美。  【关键词】边城;人性美;和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边城》是沈从文的一部优秀的中篇小说,描绘了一个瑰丽而温馨的“边城”世
【摘要】阅读教学是师生、编者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在对话过程中发现问题,是阅读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笔者以苏教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为例,将教材与教参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揭示出来,并也将创造性使用“这一资源”的意见公布于众,以引起语文界教学同行们的评判。  【关键词】教材编制;瑕疵;教学处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全国诸多教材中特色鲜明,独树一帜,这是大家认同的
【摘要】作为师者,我们一定要用心研究阅读教学,把握学生的阅读习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吹皱语文阅读教学这池春水,让学生读得用心,读得顺心,读有所获,读有所乐,陶醉在语文这半亩“方塘”之中。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精彩语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是人一生发展中不能缺少的一种活动,因为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就是阅读,通过阅读我们才能了解自身和他物之间的关系,逐渐
【摘要】“互动评改模式”是一种极为有效的评改手段,本文论述了“互动评改模式”提出的背景,并从课前充分准备、明确评改要求、教师示范评改、具体评改指导等四个方面具体论述了“互动评改模式”的操作方法;从提高了作文评改的积极性、体现了作文评改的针对性、加大了作文评改的实效性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互动评改”模式的研究成效;通过组内互改、组内互评、组内总结、教师初评、大班讲评、组内再评、教师再评等七个环节的实施,
【摘要】吕叔湘先生有一个很精辟的观点:学语文,三分课内,七分课外。语文教育立足新课标,以语文教学实践为核心,从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以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为核心,从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的融合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素养;课外阅读;语文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2001年颁布
【摘要】一线的班主任老师每天都要面对各色各样的学生,处理各种各样简单的、复杂的问题。有一种孩子最让老师头疼——爱打架、常惹事又不爱学习的“拧孩子”。面对这样的孩子,很多老师都束手无策,就连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都“望而生畏”了。我们有没有真正感受过他们的内心世界呢?这次,我有幸在著名心理学家陈虹博士的体验活动中扮演了真实案例中的一个拧孩子,随着情节的深入,我渐渐走进了孩子的内心,“感同身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