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61届柏林电影节落幕,入围“新世代单元”的《山楂树之恋》没有获得水晶金熊奖,中国电影在这一届电影节颗粒无收。柏林电影节是中国电影扬名国际的起点,1988年,张艺谋凭着《红高梁》获得第38届西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第五代”导演从此被世界观众熟识。时隔23年,同样是张艺谋,却仅仅入选了针对青少年观众的“新世代单元”,最终空手而归。
失落的金熊
柏林,波兹坦广场,人来人往,张灯结彩,过年般。记者坐上出租车,随口聊起电影节,司机说想去看电影,记者问:“看哪一部?”他爽朗地回答:“《皮娜·鲍什》。”部纪录片。无论是皮娜·鲍什还是导演文德斯,在中国都是小众的名字。
中国舆论关心的是张艺谋,他那部讲述“文革”纯爱的《山楂树之恋》入围了“新世代单元”,是惟有可能得奖的中国电影。不过,“新世代单元”对中国人来说有点陌生,在中国长长的柏林辉煌史里,扬名立万的都是在主竞赛单元,就是所谓金熊和银熊的争夺。
自1988年张艺谋获得最高奖项金熊奖以来,中国电影人已经斩获了17座主竞赛单元的奖项,包括3座最佳影片金熊奖,这是中国电影被世界关注的佐证。但这两年来,中国参赛电影寥寥落落,2009年,陈凯歌的话题之作《梅兰芳》入选了主竞赛,最后无所获,而2010年的《团圆》只获得编剧奖,这部电影没有在国内上映,获奖的那
阵风头过去后,就淹没在盗版碟里。
带着疑问,记者在柏林电影节的现场询问评委韦德兰·斯皮尔克,“中国电影是不是在潮流之外?”他答道:“我只能说,是的。”他说,评委们看了6000多部电影,从中大概可以总结出世界电影的潮流,近年来,电影越来越偏向于用显微镜来观察,关注更多的是身边的人物和生活中特定群体的生活,将他们的小世界作为我们这个大世界的折射来进行反映,而不是直接把大的题材当作关注对象来拍摄。从今年看来,这个偏向得到了有力的印证。这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电影界很有趣的一种转变。而这种转变不仅仅是在欧洲,在美国和拉丁美洲我们都看到这样的潮流。据韦德兰·斯皮尔克介绍,在今年他们所看到的6000余部影片中,绝大部分都是采取了这样的手法,而今年的作品中,中国的电影除了《在一起》,他们几乎没有看到符合这种潮流的故事。相反倒是在一些韩国电影中看到了这种趋势。
显微镜和哈哈镜
今年韩国入选主竞赛单元的电影《爱,不爱》,讲述了
对生活了5年的夫妻要分开,100分钟的时间里,就是从煮咖啡、做饭这些细节琐事中渗透情感重压。韩国这次还收获了最佳短片金熊奖,得奖影片《波澜万丈》也是从件最平常不过的事情开始:钓鱼。一个男人深夜钓鱼,但钓上了一个女人,充满荒谬感和喜剧感。这部电影用iPhone来拍摄,一般情况下,人们用随时携带的iPhone拍摄身边的事,这次导演朴赞郁用iPhone来拍电影,并且赢得国际电影节的认同,从技术层面解构了电影的专业和宏大。
这次电影节收获最丰的亚洲国家是伊朗,一部《内达与西敏一次别离》不但获得最佳影片金熊奖,还同时获得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奖,创下了柏林电影节的纪录。电影讲述一对伊朗夫妻因为移民的分歧而不得不离婚,这个类似肥皂剧的文艺片,评委却认为“非常抓人”。相对于世界电影潮流的显微镜趋势,中国电影却更倾向于哈哈镜,宏伟、紧凑、色彩艳丽,甚至逗人发笑,以获得更多的票房。王小帅曾凭《左右》获得柏林电影节最佳编剧金熊奖,他认为中国电影“没有参赛已是多年的现象,因为国内市场好了,在票房市场的利诱下,国内导演无暇顾及其他。到国外参展曝光也是为了寻求国内的更大关注,一味强调票房而不关注现实和社会,没有耐心。关起门来拍电影,自我消化”。
另一个现实是,这几年来,入选柏林电影节的中国影片大都不受观众关注,《云的南方》、《图雅的婚事》、《左右》、《团圆》不是票房惨淡,就是干脆没有上映。“在国外得奖”渐渐被等同于“大闷片”,奖项居然成了赶走观众的标签。
沉重的轻
与中国观众对文艺片的冷淡相比,欧洲观众却有更大的包容。他们观影的基础和视野要更深。柏林电影节的“新世代单元”的对象是青少年,就是为了培养未来观众而设的。采访“新世代单元”评委时,记者问为什么会设置这个单元,评委很惊讶地回答说:“因为儿童很重要啊!”对他而言,这是个常识。
这个单元最有趣的地方是,虽然有成人担任评委,但最后的投票权却落在了少年们手上。他们以自己的理解和趣味来选择水晶金熊奖的归属。
《山楂树之恋》放映时,满场都是十几岁的少年们,在中国这部电影被宣传为浪漫怀日片,但在柏林上映时笑声连连,比如老三送钢笔给静秋时引用毛主席语录,就让小观众们感到很有趣。
如果不是《山楂树之恋》的入选,中国对“新世代单元”很少关注。其实,这个单元虽然针对儿童,但入选的片子并不是迪士尼式的低幼说教片,里面承载的关于社会与人性的内容,恐怕在中国大部分片子里都很难看到。日耳曼人却把艺术影院电影(Arthouse Kino)说成是给四岁的人看的,但这些片子当然也注重趣味性和幽默性,新生代单元主席玛瑞安·瑞德帕斯在一篇名为《沉重的轻》的采访文章中对此做出了解释:“我们关于娱乐的概念要更深远。如果你整体地看这个单元,就会了解这是题材和类型的结合。在这种结合中,充满着很多轻快而乐观的处世态度。比如《永远的约根和安妮》有很幽默的地方,同时又经常性地陷入一个深入而严肃的问题。这中间并没有为了保护孩子而臆想地修饰或者简单化处理。”有趣好看不定是头脑简单,纵观目前的中国电影,这个“新世代单元”真是个有意思的参照。
失落的金熊
柏林,波兹坦广场,人来人往,张灯结彩,过年般。记者坐上出租车,随口聊起电影节,司机说想去看电影,记者问:“看哪一部?”他爽朗地回答:“《皮娜·鲍什》。”部纪录片。无论是皮娜·鲍什还是导演文德斯,在中国都是小众的名字。
中国舆论关心的是张艺谋,他那部讲述“文革”纯爱的《山楂树之恋》入围了“新世代单元”,是惟有可能得奖的中国电影。不过,“新世代单元”对中国人来说有点陌生,在中国长长的柏林辉煌史里,扬名立万的都是在主竞赛单元,就是所谓金熊和银熊的争夺。
自1988年张艺谋获得最高奖项金熊奖以来,中国电影人已经斩获了17座主竞赛单元的奖项,包括3座最佳影片金熊奖,这是中国电影被世界关注的佐证。但这两年来,中国参赛电影寥寥落落,2009年,陈凯歌的话题之作《梅兰芳》入选了主竞赛,最后无所获,而2010年的《团圆》只获得编剧奖,这部电影没有在国内上映,获奖的那
阵风头过去后,就淹没在盗版碟里。
带着疑问,记者在柏林电影节的现场询问评委韦德兰·斯皮尔克,“中国电影是不是在潮流之外?”他答道:“我只能说,是的。”他说,评委们看了6000多部电影,从中大概可以总结出世界电影的潮流,近年来,电影越来越偏向于用显微镜来观察,关注更多的是身边的人物和生活中特定群体的生活,将他们的小世界作为我们这个大世界的折射来进行反映,而不是直接把大的题材当作关注对象来拍摄。从今年看来,这个偏向得到了有力的印证。这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电影界很有趣的一种转变。而这种转变不仅仅是在欧洲,在美国和拉丁美洲我们都看到这样的潮流。据韦德兰·斯皮尔克介绍,在今年他们所看到的6000余部影片中,绝大部分都是采取了这样的手法,而今年的作品中,中国的电影除了《在一起》,他们几乎没有看到符合这种潮流的故事。相反倒是在一些韩国电影中看到了这种趋势。
显微镜和哈哈镜
今年韩国入选主竞赛单元的电影《爱,不爱》,讲述了
对生活了5年的夫妻要分开,100分钟的时间里,就是从煮咖啡、做饭这些细节琐事中渗透情感重压。韩国这次还收获了最佳短片金熊奖,得奖影片《波澜万丈》也是从件最平常不过的事情开始:钓鱼。一个男人深夜钓鱼,但钓上了一个女人,充满荒谬感和喜剧感。这部电影用iPhone来拍摄,一般情况下,人们用随时携带的iPhone拍摄身边的事,这次导演朴赞郁用iPhone来拍电影,并且赢得国际电影节的认同,从技术层面解构了电影的专业和宏大。
这次电影节收获最丰的亚洲国家是伊朗,一部《内达与西敏一次别离》不但获得最佳影片金熊奖,还同时获得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奖,创下了柏林电影节的纪录。电影讲述一对伊朗夫妻因为移民的分歧而不得不离婚,这个类似肥皂剧的文艺片,评委却认为“非常抓人”。相对于世界电影潮流的显微镜趋势,中国电影却更倾向于哈哈镜,宏伟、紧凑、色彩艳丽,甚至逗人发笑,以获得更多的票房。王小帅曾凭《左右》获得柏林电影节最佳编剧金熊奖,他认为中国电影“没有参赛已是多年的现象,因为国内市场好了,在票房市场的利诱下,国内导演无暇顾及其他。到国外参展曝光也是为了寻求国内的更大关注,一味强调票房而不关注现实和社会,没有耐心。关起门来拍电影,自我消化”。
另一个现实是,这几年来,入选柏林电影节的中国影片大都不受观众关注,《云的南方》、《图雅的婚事》、《左右》、《团圆》不是票房惨淡,就是干脆没有上映。“在国外得奖”渐渐被等同于“大闷片”,奖项居然成了赶走观众的标签。
沉重的轻
与中国观众对文艺片的冷淡相比,欧洲观众却有更大的包容。他们观影的基础和视野要更深。柏林电影节的“新世代单元”的对象是青少年,就是为了培养未来观众而设的。采访“新世代单元”评委时,记者问为什么会设置这个单元,评委很惊讶地回答说:“因为儿童很重要啊!”对他而言,这是个常识。
这个单元最有趣的地方是,虽然有成人担任评委,但最后的投票权却落在了少年们手上。他们以自己的理解和趣味来选择水晶金熊奖的归属。
《山楂树之恋》放映时,满场都是十几岁的少年们,在中国这部电影被宣传为浪漫怀日片,但在柏林上映时笑声连连,比如老三送钢笔给静秋时引用毛主席语录,就让小观众们感到很有趣。
如果不是《山楂树之恋》的入选,中国对“新世代单元”很少关注。其实,这个单元虽然针对儿童,但入选的片子并不是迪士尼式的低幼说教片,里面承载的关于社会与人性的内容,恐怕在中国大部分片子里都很难看到。日耳曼人却把艺术影院电影(Arthouse Kino)说成是给四岁的人看的,但这些片子当然也注重趣味性和幽默性,新生代单元主席玛瑞安·瑞德帕斯在一篇名为《沉重的轻》的采访文章中对此做出了解释:“我们关于娱乐的概念要更深远。如果你整体地看这个单元,就会了解这是题材和类型的结合。在这种结合中,充满着很多轻快而乐观的处世态度。比如《永远的约根和安妮》有很幽默的地方,同时又经常性地陷入一个深入而严肃的问题。这中间并没有为了保护孩子而臆想地修饰或者简单化处理。”有趣好看不定是头脑简单,纵观目前的中国电影,这个“新世代单元”真是个有意思的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