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促读,以读促思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tianxueyuan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文阅读测试引入高考已近三十年了,其命题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越来越趋于成熟,但考生的答题情况却不容乐观,每年高考现代文阅读测试的失分率并没有回落。固然试题的难易、评分标准的宽严、评卷人员素质的高下等因素均会影响考生的测试成绩,设题规律、审题方法、信息的筛选与整合等解题技巧的掌握与否也是决定考生成绩优劣的重要因素;但不可否认,对文本的研读不深、分析不透,对要点的把握不准、归纳不全等根本性阅读能力的欠缺,才是造成考生得分率不高的致命原因。
  如何提高学生根本性的文本解读能力,突破高考现代文阅读得分低这一难点呢?笔者以为,关键是在现代文教学中,坚持以“问”促“读”,以“读”促“思”。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如是说:“(学生能)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文本)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这就是说,重要的是通过“现代文阅读”这一途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一旦学生的思维力增强了,文本解读的准确、全面、深刻就会成为可能;而相应的,也就有望提高学生的高考现代文阅读能力。
  那么,怎样让学生通过“阅读”提升思维力水平呢?这需要教师发挥“主导者”“导”的作用,“导”也就是用“巧问”为学生搭建起解读文本的桥梁,使其由“游离文本”到“融入文本”,再由“融入文本”跃升到“生发文本”;在这个过程中,其思维也是步步深入的。这样,每一次文本解读的过程,都是诱导学生思维步步深入的过程,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力就会得到增强,其现代文阅读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
  可能有人会问:“提问,不是每堂语文课都在进行吗?”没错。但关键是老师的“问”能否引发学生的思维;能否让其思维展开联想、想象,进行归纳、演绎、判断、推理。时下的现代文教学,课堂氛围貌似热闹,实则是很多时候学生只被动地附和着老师的“无疑而问”,其思维大多处于怠惰、沉睡状态。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力发展缓慢乃至凝滞。于是乎,学生能理解教过的课文,却很难独立解读陌生的文章。所以,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效的“导”就分外重要。
  那么,该怎样“导”呢?笔者以为,教师首先可导之以“开放性设问”,使学生融入文本,迫使其主动思考。
  解读文本的第一步,就是要迫使解读者将“游离的我”不自觉地融入到文本中去,这就要借助“开放性设问”这一平台了。开放性设问的“开放性”,一是“问题指向”的开放性,它涉及文本的方方面面,这就为水平无论是高是低的学生,就文本或深或浅的不同层面发表自己的看法提供了可能;二是指“涉及对象”的开放性,它能全方位地最大限度地调动各个层面学生的思维,这就保证了其参与的广泛性。
  譬如《项链》这篇小说,对玛蒂尔德人物的理解,传统的解读都是批判主人公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批判享乐主义腐朽思想。如果教师囿于这一定论,围绕主人公的虚荣心设问,则课堂教学流程就会呈单一的、线性的走向。虽然教师的预设大多会顺利地达成,但学生的思维则是束缚的、被动的、僵化的。那个阅读主体的“我”,并没有主动地展开与作者、文本的多重对话,基本是游离于作品之外的。
  但施教者如果运用开放性设问,例如:“你是喜欢十年前的玛蒂尔德,还是喜欢十年后的玛蒂尔德呢?”结果就会有所不同。立足于阅读主体“我”,可言我喜欢十年前的玛蒂尔德,也可言我喜欢十年后的玛蒂尔德。如此,思维自然就会顺延:十年前的玛蒂尔德性格是怎样的?十年后的玛蒂尔德性格又是怎样的?这样,阅读者自然会对十年前后人物的言、行、心理进行分析。因为这一问题涉及到文本的方方面面,使得解读者能较容易地找到支撑自己观点的论据;又因为这一问题调动了阅读者的情感因素“你喜欢与否”,这就保证了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有感可抒,有议可发。在这一过程中,解读者可言褒贬,可表好恶,可评可析……虽然,解读者思维展开的程度深浅不一,但无疑地,思维是呈发散地、鲜活地、个性地展开的;那个原本“游离的我”是自然地、主动地、愉悦地融入了文本,从而完成了文本的初步感知。
  开放性设问的角度广泛。可从褒贬角度,“你喜欢这篇文章吗,为什么?”也可从评点角度,“对本文的传统看法,你是赞同还是反对,请讲理由?”可“面”上设疑,“浏览全文,你有何疑问?”也可“点”上发散,“谁是造成玛蒂尔德的悲剧的凶手?”究竟该选用何种角度,施教者应视文本的特点灵活采用。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从何种角度,设问都要立足于解读者“我”:“我”观文本,“我”读文本,“我”言好恶,“我”评人物。这样,才能迫使那个原本“游离的我”,与“文本”不自觉地联系起来,从而不由自主地放飞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与作者、文本展开多重对话,这就为解读者“融入文本”提供了充分的保证。
  其次,教师可诱之以“层递性设问”,使学生深入文本,促使其思维往纵深探究。
  在学生“融入文本”之后,重要的是如何让其“深入文本”。我们知道,优秀文学作品的主旨往往是深蕴在景、事或物上,要步步探究才能触摸到;而思维的规律也是循序渐进的,它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倘要领悟文本的深层意蕴,就要在设问的层递性上下功夫。此时,教师就要善于着眼全文,提纲挈领,设计出一组由易到难、环环相扣的问题,引领学生,诱导其思维步步深入,完成文本的“深层解读”。
  例如,《项链》一文,在学生明了十年前后玛蒂尔德的不同性格后,执教者可在这表层解读的基础上,作如下层进式设问,进行小组讨论:
  十年前后玛蒂尔德的性格有何不同?其性格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她性格的变化符合人物自身发展的逻辑吗?对玛蒂尔德人物的理解,传统的解读都是批判主人公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批判享乐主义腐朽思想,你认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倘立足于全面客观的角度,你认为应该对玛蒂尔德形象作何评析呢?小说的主题又是什么呢?
  这组问题在学生表层解读的基础上,既着眼于人物性格的前后变化,起点较低;又遵循了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环环相扣,步步深入,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往纵深处发展,与作者、文本展开多重对话。
  随着思维的发散、碰撞、整合,玛蒂尔德形象自然会在同学们心中鲜活起来:她固然有虚荣的一面,但更有天真善良、直面人生、诚实坚强等令人敬重的一面;丢项链很难说是祸是福,但无疑,让她从依赖走向了独立,从梦幻走向了现实,促进了其性格的发展。她的仰慕虚荣,固然有其性格因素的原因,但更是资产阶级社会对妇女的评判标准所致。
  解读至此,同学们的心中无疑地都会有一个“我的玛蒂尔德”,她融入了解读者“我”的人生经历、人生体验和人生思考,是独特的立体的“这一个”,而非标签化了的只有“小资产阶级虚荣心”的平面的玛蒂尔德。随着对人物形象的准确把握,对主题的解读也就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可以是传统的批判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也可是抨击资本主义社会把妇女当玩物的腐朽制度;可以是磨难未尝不是一笔财富,也可上升到哲理层面——人生中的得失总是相依的……无论哪一种解读,都缘于学生的独立思考。至此,学生的思维完全被激活,完成了较深层次的文本解读。
  “层递性设问”时,施教者可按不同文体的特征来设问。倘是叙事的,则可由事入理:何时何地何因发生了什么事?详写了什么?阐明了怎样的主旨?用了什么手法?为何这样写?倘是记人的,则可由言行到品质:人物有怎样的言行举止?这些言行体现了人物什么品质?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情感?刻画人物用了什么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作用?作者对人物情感如何?你对人物的情感又怎样?倘是绘景的,则可由景到情:文中绘了什么景?景色特点是什么?景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作者是怎样写景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倘是说理的,则可由论据至论点:文中罗列了哪些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全文论证了什么道理?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达到了怎样的说理效果?你赞同作者的观点吗?……总之,无论何种文体,均要遵循思维规律,由易到难地设问:从景到情、从事到理、从内容到手法、从现象到本质、从感知到评析。如此,才能引领思维去芜存精,步步深入,得文章之精髓,在“理趣”中,享受到“凌绝顶”的愉悦,完成文本的“深层解读”。
其他文献
近来留心了一下诸多探讨老王悲剧的文字,多半停留在诸如“老王的善良与文革的丑陋”相对比的层面,而对于造成老王悲剧的深层次社会原因和精神层面揭示不够,这未免有些肤浅。因为,探讨一个人的经历不可避免地应从形而下的“器”(其所处社会制度背景的物质层面)和行而上的“道”(其个体的精神层面)这两方面进行考虑。更何况,作者未必曰然,读者未必曰不然。  笔者以为,首先,老王的物质悲剧是社会制度的产物。文章一开头就
《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的一段话:“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余映潮老师根据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实行探究式阅读教学,为学生搭建一个真正开放的交流平台,变文本解读为文本赏读、语言探究,并跳出课文读课文,让语文教学呈现新的生机。下面请看余映潮老师从创新的角度设计并执教的《故乡》。    一、案例描述    教学设计:  导入:今天我们以《故乡》为例来学习一种阅读小说的方法——小说阅
作为典型的叙事作品,小说有着广泛的接受群体,学生也非常喜欢小说,如何保证文本不因选入课本而使学生降低对它的好感,关键在于老师选择恰当的解读方式。在小说传统解读方式的基础上,本文侧重于从文本、文学和文化三个角度逐层深入,既突出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动地位,同时也强调孤立的文本和生活与时代的联系,引导学生以宏观的视角审视微观的文本,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并观照自己和现实生活本身。“因此,在核心素养下,优
作文课是我国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载体之一,大学阶段开设的是“写作课”或“应用写作课”,目的很明确:教学生写文章。然而,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作家、记者、新闻评论家等笔杆子,对这种“教”的经历并不深刻,这让我们各级各类学校的语文教师多少有几分尴尬。事实上,我们的学校教育并没有为社会职业岗位培养足够的笔杆子,众多企事业单位以极大的热情向社会寻觅笔杆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作为第一
曾这样问过学生:“一般情况下,看一场足球,欣赏一部大片,你们是选择彩色的还是黑白的电视机呢?”学生奇怪地回答:“彩色电视机啊!”我说:“嗯,那你们写作文,为什么就一点颜色的字词都不用,‘残忍’地要我们阅卷老师只看‘黑白电视’呢?”  分分必争的考场,短暂的时间内想有效地提升自己的作文分数,建议你给作文一点“颜色”看看。    一    历来名家总是不吝运用颜色来为文章增光添彩的,他们或表现情景氛围
写作是生命之旅,是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书写自己的人生史记。从这个意义上讲,作文教学就不仅仅是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人性教育、生命教育。张丽钧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善于在写作教学中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和美好心灵的教育者。  张丽钧老师把写作教学视为一种内心世界的唤醒和建构过程。她认为作文要以感动和唤醒心灵的最高追求是要最高追求。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在于实现学生能力和精神的“双
在新时期以来的语文教坛上,程红兵老师作为一位富有自己的语文教育理想和追求的“不甘寂寞的思想者、探索者”,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多年来,他在语文教育的“一线阵地”,虔诚地持守着“改变自我,丰富自我”的教育信念,弘扬教学个性意识,拓展教学思维空间,在颠覆中更新教学思想,在继承中重建教学秩序,苦心求索语文人格教育的新的内质美,以其独到的探究视角,对语文课程重构与课程文化建设、语文人格教育的价值观与教学模
《风筝》是鲁迅先生1925年写的一篇散文诗,收集在《野草》中,选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上册。就内容而言,作者回忆了他在少年时曾撕毁过童年弟弟的一只风筝的往事,但在教学过程中,就其主题而言,我觉得另有新意。  从游戏的意义上看,风筝本是孩子们最爱的玩具,正如文中所说:“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因此,制风筝是童心,是天性,是童趣。而撕风筝则是伤害,是摧残,是毁灭,是冷酷,是根深蒂固的封建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标点往往不只是简单的停顿,它是语言,有时甚至是比语言还“语言”的表情、情感、动作。郭沫若在《沸羹集·正标点》中曾说:“标点之于言文有同等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言文而无标点,而现今是等于人面而无眉目。……文学作品中,作为言语形式而存在的标点符号和作者以文字形式呈现的言语一样,都体现着作者的意志和智能。”①因此,我们在读文字语言时,更要读体现着作者的意志和情感的标点,读出标点独有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通过鲁提辖酒楼遇金氏父女,寻问啼哭的缘由,救助父女脱脸,并三拳打死镇关西的精彩场面的描绘,生动而鲜活地向读者展现了鲁达的侠义性格,塑造出一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这一篇优秀小说,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进入文本同文中的人物同喜同悲?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它的价值?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快乐、释放激情?  唯有尊重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用我们的智慧去点燃学生的激情。  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