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都知道,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写作能力正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但是小学生普遍有这样的问题,它们不愿写作文,觉得无话可说,也排斥大量的练习。写作文往往费时费力,收到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兴趣,内容情感不真实,想象力不丰富,语言缺乏准确生動。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作文呢?下面,笔者就个人所认识的作文教学中的不足来简单地谈几点改进方法。
1、作文命题要贴近学生生活
作文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智力活动,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字词句篇,表情达意。这就需要付出一定创造性的劳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使学生克服写作文的心理障碍,激发学习动机,就应重视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一旦学生对习作产生了兴趣,就会自然而然地由“怕”作文转为“爱”作文,并产生表达内心感受的欲望。
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激发学生写作的动机和欲望,不能用自己的思想去限制学生的思想,而要学会用学生的眼睛去看世界,用学生的耳朵去倾听生活,让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学生的思想感情发生共鸣与协奏。是的,作文教学就应当这样,但是,在具体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呢?很多教师只是在口号上喊得响亮,而自己没有实际的能力达到这样的教学水平。他们只是跟在有为的学者的后面,为其高呼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没有自己的独特的间接和认识,没有自己的一套思维方式。
2、及时修改作文,增加与学生的思想交流
学生辛辛苦苦写好作文后,总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许,在很短的时间内,印象很深,应给予及时的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很容易接受,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别人的,或轮流交换互阅等。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修改作文的目标,要求学生能写出他们的真情实感,用通顺的语句、清楚的层次、鲜明的观点,恰如其分地记叙见闻、写景状物、说明事物、发表意见,此时,若再重新习作一次,就能上一个等级,这无疑提高了作文水平。
3、尊重学生
孩子们天生是以动的方式了解生活, 观察自然的。小时侯,如果你告诉孩子炉子上的开水壶是不能碰的, 然而没有用, 刚说过他就忘记了。但是只要有半秒钟, 他自己用手碰了碰开水壶而且被烫了一下, 仅仅只这半秒钟,他懂得了炉子上的开水壶是不能碰的。或者像炉子似的东西就是危险的全部道理, 这半秒钟比父母说一箩筐的话还有用。由此可见在看似漫不经心的情况下, 小学生们照样可以获得体验, 这种体验是以不随意注意的心理方式进行的。现在提倡的自由开放式的教育, 是使学生全面的感受外界的刺激、全身心地接受信息的又一个途径。 这在作文教学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既然孩子们观察事物、了解自然和社会的方法和活动有关系, 为什么我们在教授学生作文的时候, 不试着打破原来的框框, 让作文课堂“动”起来呢? 如果我们平时教会了学生感受生活的美丽, 激发学生习作的情感, 指导学生运用文字进行通畅的表达, 逐步让学生熟悉自主出作文题的程序乃至审题立意、谋篇布局。一句话, 让他们真正地学会写作, 那么, 即使考试, 又怕什么, 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是的, 当孩子们真正的学会了写作的时候, 那孩子怕写作的烦恼, 也必将从他们的脑袋里永远消失。
4、丰富学生的阅读知识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很难激发作文兴趣。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 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的, 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多读课外书籍, 特别是名著, 甚至自然学知识, 也要了解一些。
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巧意, 数学使人精微, 博物使人深沉, 伦 理 使人庄重, 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 教师可组织一些读书班会或专题沙龙,让学生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 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再通过办墙报、校园文学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书面作文水平。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古今中外 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同时也积累了大量 词汇和作文材料。
通过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 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我们的学生。
5、让学生学会自己修改
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法、推敲法, 边读边思,进行增、删、换、改, 并在文后写下“我最欣赏自己……我还待改进之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站在儿童的立场,用商量和欣赏的口吻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和孩子们共同修改文章。在这个共同的修改过程中授予一定 的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学会修改、学会评价, 能用自己的见解和独特的眼光去看待每一种事物。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评价的内容可以是多元的,它应包括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过程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长此以往,学生作文兴趣将越来越浓厚,作文自信心将不断增强,作文水平将有质的飞跃。在自我评价的同时, 还要进行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 让学生自找伙伴互相评改,以相同内容或按相同表达形式为小组互相评改, 或者把学生的作文本全部展出,让学生自由选择评改等方式, 要求学生在评改时写下修改意见,在虚心地汲取被评改作文的优点的同时,又认真负责地指出不足之处,大到全篇布局、思想认识的问题,小到一个词、一个符号。
6、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也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头痛于作文的学生,则是作文还提不起他们的兴趣。
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写。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激发学生写作的动机和欲望,不能用自己的思想去限制学生的思想,而要学会用学生的眼睛去看世界,用学生的耳朵去倾听生活,让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学生的思想感情发生共鸣与协奏。是的,作文教学就应当这样,但是,在具体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呢?很多教师只是在口号上喊得响亮,而自己没有实际的能力达到这样的教学水平。他们只是跟在有为的学者的后面,为其高呼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没有自己的独特的间接和认识,没有自己的一套思维方式。
作文教学不能只注重形式,还要注重内在意义和价值。尤其在新课改之后,我们的教师要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让他们融入感情,融入生活,积累素材,加强素材,并热情鼓励他们,相信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1、作文命题要贴近学生生活
作文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智力活动,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字词句篇,表情达意。这就需要付出一定创造性的劳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使学生克服写作文的心理障碍,激发学习动机,就应重视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一旦学生对习作产生了兴趣,就会自然而然地由“怕”作文转为“爱”作文,并产生表达内心感受的欲望。
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激发学生写作的动机和欲望,不能用自己的思想去限制学生的思想,而要学会用学生的眼睛去看世界,用学生的耳朵去倾听生活,让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学生的思想感情发生共鸣与协奏。是的,作文教学就应当这样,但是,在具体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呢?很多教师只是在口号上喊得响亮,而自己没有实际的能力达到这样的教学水平。他们只是跟在有为的学者的后面,为其高呼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没有自己的独特的间接和认识,没有自己的一套思维方式。
2、及时修改作文,增加与学生的思想交流
学生辛辛苦苦写好作文后,总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许,在很短的时间内,印象很深,应给予及时的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很容易接受,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别人的,或轮流交换互阅等。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修改作文的目标,要求学生能写出他们的真情实感,用通顺的语句、清楚的层次、鲜明的观点,恰如其分地记叙见闻、写景状物、说明事物、发表意见,此时,若再重新习作一次,就能上一个等级,这无疑提高了作文水平。
3、尊重学生
孩子们天生是以动的方式了解生活, 观察自然的。小时侯,如果你告诉孩子炉子上的开水壶是不能碰的, 然而没有用, 刚说过他就忘记了。但是只要有半秒钟, 他自己用手碰了碰开水壶而且被烫了一下, 仅仅只这半秒钟,他懂得了炉子上的开水壶是不能碰的。或者像炉子似的东西就是危险的全部道理, 这半秒钟比父母说一箩筐的话还有用。由此可见在看似漫不经心的情况下, 小学生们照样可以获得体验, 这种体验是以不随意注意的心理方式进行的。现在提倡的自由开放式的教育, 是使学生全面的感受外界的刺激、全身心地接受信息的又一个途径。 这在作文教学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既然孩子们观察事物、了解自然和社会的方法和活动有关系, 为什么我们在教授学生作文的时候, 不试着打破原来的框框, 让作文课堂“动”起来呢? 如果我们平时教会了学生感受生活的美丽, 激发学生习作的情感, 指导学生运用文字进行通畅的表达, 逐步让学生熟悉自主出作文题的程序乃至审题立意、谋篇布局。一句话, 让他们真正地学会写作, 那么, 即使考试, 又怕什么, 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是的, 当孩子们真正的学会了写作的时候, 那孩子怕写作的烦恼, 也必将从他们的脑袋里永远消失。
4、丰富学生的阅读知识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很难激发作文兴趣。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 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的, 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多读课外书籍, 特别是名著, 甚至自然学知识, 也要了解一些。
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巧意, 数学使人精微, 博物使人深沉, 伦 理 使人庄重, 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 教师可组织一些读书班会或专题沙龙,让学生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 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再通过办墙报、校园文学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书面作文水平。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古今中外 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同时也积累了大量 词汇和作文材料。
通过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 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我们的学生。
5、让学生学会自己修改
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法、推敲法, 边读边思,进行增、删、换、改, 并在文后写下“我最欣赏自己……我还待改进之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站在儿童的立场,用商量和欣赏的口吻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和孩子们共同修改文章。在这个共同的修改过程中授予一定 的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学会修改、学会评价, 能用自己的见解和独特的眼光去看待每一种事物。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评价的内容可以是多元的,它应包括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过程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长此以往,学生作文兴趣将越来越浓厚,作文自信心将不断增强,作文水平将有质的飞跃。在自我评价的同时, 还要进行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 让学生自找伙伴互相评改,以相同内容或按相同表达形式为小组互相评改, 或者把学生的作文本全部展出,让学生自由选择评改等方式, 要求学生在评改时写下修改意见,在虚心地汲取被评改作文的优点的同时,又认真负责地指出不足之处,大到全篇布局、思想认识的问题,小到一个词、一个符号。
6、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也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头痛于作文的学生,则是作文还提不起他们的兴趣。
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写。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激发学生写作的动机和欲望,不能用自己的思想去限制学生的思想,而要学会用学生的眼睛去看世界,用学生的耳朵去倾听生活,让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学生的思想感情发生共鸣与协奏。是的,作文教学就应当这样,但是,在具体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呢?很多教师只是在口号上喊得响亮,而自己没有实际的能力达到这样的教学水平。他们只是跟在有为的学者的后面,为其高呼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没有自己的独特的间接和认识,没有自己的一套思维方式。
作文教学不能只注重形式,还要注重内在意义和价值。尤其在新课改之后,我们的教师要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让他们融入感情,融入生活,积累素材,加强素材,并热情鼓励他们,相信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