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运用已经获取的知识技能解决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最终达成阅读目标。
一、探究文题,揣摩文章架构
文题是内容的浓缩体现,是作者写作的要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质疑课题,展开探究,进而揣摩文章的架构,为以后习作打基础。如:小学语文《云雀的心愿》教学片断:
师:什么是心愿?
生:“心愿”是“心中的愿望”。
师:有“心愿”就必定有“原因”。请同学们探究一下,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
生1:云雀的心愿,是“让沙漠变成绿洲”。
生2:云雀产生这个心愿的原因,是云雀一路上见到了沙漠的危害,听到了缺水的苦痛。
在这个案例中,师生在对文题的探究中,发现了云雀的心愿,并且知道了云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同时也初步理清了文章的思路。
二、探究字词,感悟文章神韵
课文中的许多字词用得很精当、巧妙、深刻,有很强的表现力,对这些词进行反复探究,有利于吸收其精髓,从而感悟到文章的神韵。如《最后的姿势》教学片断:
师:你认为书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动?
生1:大家快跑,什么都不要拿!快……在危急时刻,谭老师首先想到的是同学们的安危。
生2: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身上。
生3:“扑”字很有震撼性,谭老师面对危险,他飞身一扑,用他的双臂为学生牢牢地守住了生命之门,让我们很感动。
生4:危险时,人的本能是逃生,而谭老师却“扑”向了学生,他的精神世界是伟大的。
三、探究句子,领悟文章主题
课文中有些句子内涵丰富、深刻,教师引导学生在诵读、品味中自主探究,便能深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文章蕴含的情感,领悟文章的主题。如《麋鹿》一课教学片断:
师:大家知道布鲁斯是在什么情况下看到蜘蛛结网的吗?
生: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师: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去掉“几乎”,行吗?为什么?
生1:不行,和原来意思不一样的。
生2:加上“几乎”,说明布鲁斯没有完全失去信心。
师:布鲁斯又是如何动员大家抗战的呢?请大家为布鲁斯写个动员令。
播放课件:出示凯旋而归、充满自豪的布鲁斯形象和相关文字:布鲁斯的第八次抵抗终于成功了。
师:“终于”说明了什么?
生:布鲁斯第八次成功不容易。
师:同学们,布鲁斯终于成功了,你想对布鲁斯说些什么?你又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生1:有志者,事竟成。这是范晔说过的名言。
生2:钱学森说:“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
生3:失败第七次,还有第八次,第八次就“发”啦。
在上述例子中,由问题引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通过交流、讨论等学习方式,让学生之间进行思想碰撞,以达到共同探讨、共同解决问题的目的。
四、探究标点,领悟其中深意
课文中有些标点用得恰到好处,含义丰富,意犹未尽。教师可引导学生依据课文标点符号进行探究,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深刻的道理,而且有利于学生准确运用标点。《最后的姿势》“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就文中的5个感叹号,启发学生探究:感叹号在这儿起什么作用?当时的情形怎样?谭老师的内心是怎么想的?于是一个临危不惧、热爱学生、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教师的光辉形象,随着探究的层层深入,跃然屹立于学生面前。
五、探究插图,尝试解决问题
文中的插图有时不仅是文字和内容的补充说明,还能引起学生的遐想,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如《所见》这首古诗,是清代袁枚的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文本图文并茂,再现了当时一派迷人的田园风光。在课堂上,我指导学生结合文中的插图来理解诗句,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指出:“老师,我觉得这幅图画得有点不对,我们平时看到的蝉都是抓住树干在不停地鸣叫,可是这书中的图却把蝉画在了柳树的枝条上,好像和实际不相符合。”我马上表扬这位学生:“观察得真是仔细,还能联系实际,加入自己的理解,谈出看法。”同时,我又布置学生作业:“到底有没有问题呢?请大家利用课余查找,找一找你认为它是错或是对的理由,到时再交流。”
敢于“怀疑”,是非常珍贵的,疑问是学生探究的开始,生疑后学生就会有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积极情感的驱动下自主地、能动地阅读,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使其积极地进行探究并努力地尝试解决问题。
六、联系实际,写出探究报告
在教学中,如能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一定会取得最佳的探究效果。如《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环保意识极强的课文,教师可让学生自己设计调查内容,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一次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唤起学生心灵深处对地球、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一、探究文题,揣摩文章架构
文题是内容的浓缩体现,是作者写作的要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质疑课题,展开探究,进而揣摩文章的架构,为以后习作打基础。如:小学语文《云雀的心愿》教学片断:
师:什么是心愿?
生:“心愿”是“心中的愿望”。
师:有“心愿”就必定有“原因”。请同学们探究一下,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
生1:云雀的心愿,是“让沙漠变成绿洲”。
生2:云雀产生这个心愿的原因,是云雀一路上见到了沙漠的危害,听到了缺水的苦痛。
在这个案例中,师生在对文题的探究中,发现了云雀的心愿,并且知道了云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同时也初步理清了文章的思路。
二、探究字词,感悟文章神韵
课文中的许多字词用得很精当、巧妙、深刻,有很强的表现力,对这些词进行反复探究,有利于吸收其精髓,从而感悟到文章的神韵。如《最后的姿势》教学片断:
师:你认为书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动?
生1:大家快跑,什么都不要拿!快……在危急时刻,谭老师首先想到的是同学们的安危。
生2: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身上。
生3:“扑”字很有震撼性,谭老师面对危险,他飞身一扑,用他的双臂为学生牢牢地守住了生命之门,让我们很感动。
生4:危险时,人的本能是逃生,而谭老师却“扑”向了学生,他的精神世界是伟大的。
三、探究句子,领悟文章主题
课文中有些句子内涵丰富、深刻,教师引导学生在诵读、品味中自主探究,便能深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文章蕴含的情感,领悟文章的主题。如《麋鹿》一课教学片断:
师:大家知道布鲁斯是在什么情况下看到蜘蛛结网的吗?
生: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师: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去掉“几乎”,行吗?为什么?
生1:不行,和原来意思不一样的。
生2:加上“几乎”,说明布鲁斯没有完全失去信心。
师:布鲁斯又是如何动员大家抗战的呢?请大家为布鲁斯写个动员令。
播放课件:出示凯旋而归、充满自豪的布鲁斯形象和相关文字:布鲁斯的第八次抵抗终于成功了。
师:“终于”说明了什么?
生:布鲁斯第八次成功不容易。
师:同学们,布鲁斯终于成功了,你想对布鲁斯说些什么?你又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生1:有志者,事竟成。这是范晔说过的名言。
生2:钱学森说:“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
生3:失败第七次,还有第八次,第八次就“发”啦。
在上述例子中,由问题引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通过交流、讨论等学习方式,让学生之间进行思想碰撞,以达到共同探讨、共同解决问题的目的。
四、探究标点,领悟其中深意
课文中有些标点用得恰到好处,含义丰富,意犹未尽。教师可引导学生依据课文标点符号进行探究,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深刻的道理,而且有利于学生准确运用标点。《最后的姿势》“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就文中的5个感叹号,启发学生探究:感叹号在这儿起什么作用?当时的情形怎样?谭老师的内心是怎么想的?于是一个临危不惧、热爱学生、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教师的光辉形象,随着探究的层层深入,跃然屹立于学生面前。
五、探究插图,尝试解决问题
文中的插图有时不仅是文字和内容的补充说明,还能引起学生的遐想,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如《所见》这首古诗,是清代袁枚的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文本图文并茂,再现了当时一派迷人的田园风光。在课堂上,我指导学生结合文中的插图来理解诗句,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指出:“老师,我觉得这幅图画得有点不对,我们平时看到的蝉都是抓住树干在不停地鸣叫,可是这书中的图却把蝉画在了柳树的枝条上,好像和实际不相符合。”我马上表扬这位学生:“观察得真是仔细,还能联系实际,加入自己的理解,谈出看法。”同时,我又布置学生作业:“到底有没有问题呢?请大家利用课余查找,找一找你认为它是错或是对的理由,到时再交流。”
敢于“怀疑”,是非常珍贵的,疑问是学生探究的开始,生疑后学生就会有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积极情感的驱动下自主地、能动地阅读,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使其积极地进行探究并努力地尝试解决问题。
六、联系实际,写出探究报告
在教学中,如能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一定会取得最佳的探究效果。如《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环保意识极强的课文,教师可让学生自己设计调查内容,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一次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唤起学生心灵深处对地球、对环境的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