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的教学过程也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一样,也是一个生成过程,是在不断的设计、实践、反思过程中的不断超越。课堂教学的情境生成就是为了突破政治思想课的冗沉呆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学会求知、学会做人。
关键词:初中政治 教学 情境
初中政治学科课堂教学的情境生成,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多渠道去探寻、去挖掘、去整合,从而使课堂教学在不断的生成、运用、反思、提升中获得发展。
一、让学生在与文本的交流中生成有效教学情境
政治学科的所有问题都来源于社会实际,都是在研究、分析、探讨、总结的基础上形成其学说。而对于学生来说,所有的理论都是灰色而遥远的,如果仅仅以知识接受为目标,学生的学习将变得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也会变得索然无味。因此,让学生在与文本的交流中激活学习动机,构建内在情感驱动力,就成为教师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华东师范大学的庞维国博士说:“内在学习动机是评判学习是否自主的一条重要依据。在没有外部压力或要求的情况下,学生如果缺乏内在的学习动机,就不可能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启动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也就无从谈起。”思想政治课的文本本身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其内在的资源之丰富是教师必须重视的。因此,让学生与文本展开充分的交流,为学生的内在驱动力的激活和延伸奠定基础。
挖掘文本所蕴涵的丰富的资源,就是要善于整合学科资源与文本的联系点,让平面的文本焕发出新的活力。特别是面对进入初中学段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是兼具形象和抽象的,但形象思维仍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初中生对学习对象仍是以形象性为主,对知识的需求仍然是强烈的。对此,政治教师的基本素質之一就是善于在讲课中尽量挖掘现有教材中的资源,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教材资源并非像有人所认为的那样都是抽象的、枯燥的,关键是如何去开掘和利用。如果不善于就地取材,不善于利用现有的教材,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种缺陷。孰不知,教材的材料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具有较高的典型性。教师必须重视这些现成材料,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现成的东西似乎缺乏新意,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只要教师认真备课,善于吸收消化,灵活运用,同样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让学生在与同学的合作中生成有效教学情境
课堂中的教学情境不仅仅就是学生与文本的交流,还有同学间的合作,在合作中促使学生学会有的放矢的讨论,而不至于让课堂中的教学情境总是静态不变的。
课堂合作讨论的形式可以让课堂不断地生成教学情境,而且具有多样性,既有小组讨论型,还有“一帮一”讨论型、小组长轮换型。政治课的课堂合作讨论就是要提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倡合作学习精神。当学生在解决那些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时,可以通过集体讨论、互相交流、共同切磋。小组合作学习与教师个别指导相结合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良好教学形式。
小组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与教师个别指导相结合这一教学形式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即在以课堂集体教学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通过组织和指导小组成员展开讨论,从而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学生个体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力。
三、让学生在与社会生活的对话中生成有效教学情境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应该而且负有主要责任向学生介绍自己所拥有的知识、经验、信息和特定的技能。教师要不断丰富和更新知识,不是把大量时间花在规定的课程、讲解和考试上,而是放在富有想象地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和提供各种新的学习方式上,使学生处于一种他们可以选择的、最能满足他们需求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
政治课教学正需要依托周围环境挖掘大量的学习资源,改变脱离实际的旧面孔,让学生在与社会生活的对话中生成教学情境,促使学生自主、自由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综合实践活动正是让学生能够与社会生活展开对话的一种较好的教学方式,这种形式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创新的意识,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和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
教学中通过既有小组合作和组际竞争的学习方式,更有教学情境的有效生成,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知道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所在小组中的其他同学负责,从而产生责任感、使命感,增强了团结合作的意识。
事实表明,如果真正给予学生自由的话,他们常常能得到由自己探求的、令人兴奋的学习经验,并能从中大有收益。他们可以成为知识的探索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深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去,成为一名自主学习者,这些做法也保障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情境也由此得到了自动地、有效地、全面地生成。
总之,在初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应该更加注重课堂教学情境的生成,使学生的学习情境不仅有趣、有序,而且充满了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习空间的拓展和充实,学习时效的提升和发展,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为政治学科的生命活力的焕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政治 教学 情境
初中政治学科课堂教学的情境生成,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多渠道去探寻、去挖掘、去整合,从而使课堂教学在不断的生成、运用、反思、提升中获得发展。
一、让学生在与文本的交流中生成有效教学情境
政治学科的所有问题都来源于社会实际,都是在研究、分析、探讨、总结的基础上形成其学说。而对于学生来说,所有的理论都是灰色而遥远的,如果仅仅以知识接受为目标,学生的学习将变得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也会变得索然无味。因此,让学生在与文本的交流中激活学习动机,构建内在情感驱动力,就成为教师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华东师范大学的庞维国博士说:“内在学习动机是评判学习是否自主的一条重要依据。在没有外部压力或要求的情况下,学生如果缺乏内在的学习动机,就不可能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启动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也就无从谈起。”思想政治课的文本本身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其内在的资源之丰富是教师必须重视的。因此,让学生与文本展开充分的交流,为学生的内在驱动力的激活和延伸奠定基础。
挖掘文本所蕴涵的丰富的资源,就是要善于整合学科资源与文本的联系点,让平面的文本焕发出新的活力。特别是面对进入初中学段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是兼具形象和抽象的,但形象思维仍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初中生对学习对象仍是以形象性为主,对知识的需求仍然是强烈的。对此,政治教师的基本素質之一就是善于在讲课中尽量挖掘现有教材中的资源,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教材资源并非像有人所认为的那样都是抽象的、枯燥的,关键是如何去开掘和利用。如果不善于就地取材,不善于利用现有的教材,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种缺陷。孰不知,教材的材料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具有较高的典型性。教师必须重视这些现成材料,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现成的东西似乎缺乏新意,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只要教师认真备课,善于吸收消化,灵活运用,同样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让学生在与同学的合作中生成有效教学情境
课堂中的教学情境不仅仅就是学生与文本的交流,还有同学间的合作,在合作中促使学生学会有的放矢的讨论,而不至于让课堂中的教学情境总是静态不变的。
课堂合作讨论的形式可以让课堂不断地生成教学情境,而且具有多样性,既有小组讨论型,还有“一帮一”讨论型、小组长轮换型。政治课的课堂合作讨论就是要提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倡合作学习精神。当学生在解决那些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时,可以通过集体讨论、互相交流、共同切磋。小组合作学习与教师个别指导相结合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良好教学形式。
小组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与教师个别指导相结合这一教学形式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即在以课堂集体教学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通过组织和指导小组成员展开讨论,从而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学生个体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力。
三、让学生在与社会生活的对话中生成有效教学情境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应该而且负有主要责任向学生介绍自己所拥有的知识、经验、信息和特定的技能。教师要不断丰富和更新知识,不是把大量时间花在规定的课程、讲解和考试上,而是放在富有想象地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和提供各种新的学习方式上,使学生处于一种他们可以选择的、最能满足他们需求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
政治课教学正需要依托周围环境挖掘大量的学习资源,改变脱离实际的旧面孔,让学生在与社会生活的对话中生成教学情境,促使学生自主、自由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综合实践活动正是让学生能够与社会生活展开对话的一种较好的教学方式,这种形式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创新的意识,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和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
教学中通过既有小组合作和组际竞争的学习方式,更有教学情境的有效生成,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知道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所在小组中的其他同学负责,从而产生责任感、使命感,增强了团结合作的意识。
事实表明,如果真正给予学生自由的话,他们常常能得到由自己探求的、令人兴奋的学习经验,并能从中大有收益。他们可以成为知识的探索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深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去,成为一名自主学习者,这些做法也保障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情境也由此得到了自动地、有效地、全面地生成。
总之,在初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应该更加注重课堂教学情境的生成,使学生的学习情境不仅有趣、有序,而且充满了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习空间的拓展和充实,学习时效的提升和发展,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为政治学科的生命活力的焕发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