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新学年之初,都是学生心理问题的多发期。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适应性问题,包括学校环境、班级氛围、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以及学习适应等多方面。教师帮助学生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对于班级建设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案例分享
案例1:来访学生是刚刚结束了军训的新高一的学生。“老师,是不是高中的人际关系特别难处?”孩子开门见山地提问。“我们原来的班,一说什么事儿,立马儿大家一起动,那叫一个团结。可是现在这个班,一个个就顾自己,别晒着,别累着啊,你说什么,他们就跟没听见一样。唉,真没劲啊。我以后也少管闲事,摊上这么个班,算我倒霉!”
案例2:彤彤(化名)是这学期刚从外地转回北京就读的高三学生,由于“惯性”,她每天学习到晚上12点以后,早上6点起床,中午也不休息。身在尖子班,家长、老师的期望很高,压力很大,她最近常感到压抑。尤其是同学们都各自埋头学习,对她的介入熟视无睹,让她感到非常孤单。她很想用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自己离乡背井在外地苦学了两年,不就是为了能比在北京学习的孩子考得好一些吗?可是,开学后第一次摸底,她就被踢到了20名开外。这在她高中学习生涯中还是从未有过的。她难以接受和面对这样的结果,开始怀念过去,怀念原来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情绪低落,常常失眠,常常在夜晚偷偷地哭,感到只有哭才能发泄压力。
案例分析
在和案例1的学生进一步谈话中了解到:在开学前的军训中,他们班的队列比赛得了最后一名。不难发现,这个学生是一个很有集体荣誉感的孩子,虽然刚刚组建班集体,他已经把自己当成了班集体的一员,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这是非常可贵的。但是,目前班级的现状,严重伤害了这个学生的感情,对班级的信任和依赖感出现动摇,同时也反映出对原来集体的留恋之情。对过去的珍惜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但是过于泛滥就会使他渐渐疏离现在的班级。这一点应当引起班主任的警觉。当然这里面也反映出这个学生的习惯性思维和行事模式,以及有热情却缺乏沟通技巧的一方面。环境变了,交往的对象变了,交往的方式也应该作进一步的调整。
而案例2中的女生存在一定的焦虑情绪,并且出现了一定的生理症状。其焦虑的因素包括人际关系和学业两个方面。前者是浅层次的,后者是深层次的。高中两年的离乡背井刻苦学习,使得孩子自身和家长对回京后的成绩产生了较高的期待。另一方面,她的到来也引进了竞争机制,原来相处两年的学生,对一个尖子生的到来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加之高三阶段学业压力大,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提高成绩上,同学间的人际交流已经不是活动的重点,大家基本保持自己原有的圈子。因此,由于环境变化大,导致了该生出现害怕、伤感、焦虑、自卑等情绪表现。
专家建议
要避免案例1中的情况出现,教师应该把握学校军训的契机,提升班集体的凝聚力,快速形成团结向上的氛围。学生的自信、自尊和自律等心理品质,是可以从团队中形成并获得的。同时,时效性也是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时间和机遇对于教育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班主任要重视开学初的一切班级活动,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错过最佳时机,将会使得我们的工作事倍而功半。
案例2中反映出的因为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也是一个很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因为这类情况对学生的影响很大。相关调查发现,有过新环境适应不良经历的学生占全部咨询量的54%。其中,37.2%因学习成绩落后而放弃上学;41.8%因人际关系紧张造成社交困难;13.5%自信心受挫,生活态度消极;5.3%用深度恋爱(发生性行为)弥补内心的空虚;2.2%产生心理障碍或疾患。统计还显示,中途转学所面临的适应性挑战远远高于初始年级。由此可见,新生的适应性问题是具有普遍性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未知的事物能激发人的好奇心和上进心,任何人都有在新环境重塑自己形象的心理。教师应指导学生接纳同伴的缺点,并掌握让自己被同伴接纳的方法,使学生集体归属感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学生赢得了朋友,就赢得了情感上的共鸣,赢得了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力量,增加了快乐和兴趣,其他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因此,对于环境的适应性问题的关注,不仅是班级管理和学校教育的需要,也是保证学生学业进步的需要,更是呵护学生身心成长的需要。千万不能因为开学之初,各项工作紧张和忙碌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调整,更不能因为我们一时的忽略而导致学生的情绪变化,沉淀成为心理为题,甚至留下心理疾病的隐患。
南加州大学领导学院创办人华伦·班尼斯在《奇葩与怪杰》一书中所说:“适应力是每个人在面对生命的起伏不定与阴晴圆缺时,仍然能够活得精彩的能力。有人能从磨炼中吸取智慧,有人则在类似的经验中受伤屈服,成功的领导人和普通人的差别就在于此。”愿我们的学生们都能在困境中学会成长,学会快乐,获得能力的提升。■
案例分享
案例1:来访学生是刚刚结束了军训的新高一的学生。“老师,是不是高中的人际关系特别难处?”孩子开门见山地提问。“我们原来的班,一说什么事儿,立马儿大家一起动,那叫一个团结。可是现在这个班,一个个就顾自己,别晒着,别累着啊,你说什么,他们就跟没听见一样。唉,真没劲啊。我以后也少管闲事,摊上这么个班,算我倒霉!”
案例2:彤彤(化名)是这学期刚从外地转回北京就读的高三学生,由于“惯性”,她每天学习到晚上12点以后,早上6点起床,中午也不休息。身在尖子班,家长、老师的期望很高,压力很大,她最近常感到压抑。尤其是同学们都各自埋头学习,对她的介入熟视无睹,让她感到非常孤单。她很想用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自己离乡背井在外地苦学了两年,不就是为了能比在北京学习的孩子考得好一些吗?可是,开学后第一次摸底,她就被踢到了20名开外。这在她高中学习生涯中还是从未有过的。她难以接受和面对这样的结果,开始怀念过去,怀念原来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情绪低落,常常失眠,常常在夜晚偷偷地哭,感到只有哭才能发泄压力。
案例分析
在和案例1的学生进一步谈话中了解到:在开学前的军训中,他们班的队列比赛得了最后一名。不难发现,这个学生是一个很有集体荣誉感的孩子,虽然刚刚组建班集体,他已经把自己当成了班集体的一员,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这是非常可贵的。但是,目前班级的现状,严重伤害了这个学生的感情,对班级的信任和依赖感出现动摇,同时也反映出对原来集体的留恋之情。对过去的珍惜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但是过于泛滥就会使他渐渐疏离现在的班级。这一点应当引起班主任的警觉。当然这里面也反映出这个学生的习惯性思维和行事模式,以及有热情却缺乏沟通技巧的一方面。环境变了,交往的对象变了,交往的方式也应该作进一步的调整。
而案例2中的女生存在一定的焦虑情绪,并且出现了一定的生理症状。其焦虑的因素包括人际关系和学业两个方面。前者是浅层次的,后者是深层次的。高中两年的离乡背井刻苦学习,使得孩子自身和家长对回京后的成绩产生了较高的期待。另一方面,她的到来也引进了竞争机制,原来相处两年的学生,对一个尖子生的到来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加之高三阶段学业压力大,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提高成绩上,同学间的人际交流已经不是活动的重点,大家基本保持自己原有的圈子。因此,由于环境变化大,导致了该生出现害怕、伤感、焦虑、自卑等情绪表现。
专家建议
要避免案例1中的情况出现,教师应该把握学校军训的契机,提升班集体的凝聚力,快速形成团结向上的氛围。学生的自信、自尊和自律等心理品质,是可以从团队中形成并获得的。同时,时效性也是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时间和机遇对于教育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班主任要重视开学初的一切班级活动,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错过最佳时机,将会使得我们的工作事倍而功半。
案例2中反映出的因为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也是一个很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因为这类情况对学生的影响很大。相关调查发现,有过新环境适应不良经历的学生占全部咨询量的54%。其中,37.2%因学习成绩落后而放弃上学;41.8%因人际关系紧张造成社交困难;13.5%自信心受挫,生活态度消极;5.3%用深度恋爱(发生性行为)弥补内心的空虚;2.2%产生心理障碍或疾患。统计还显示,中途转学所面临的适应性挑战远远高于初始年级。由此可见,新生的适应性问题是具有普遍性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未知的事物能激发人的好奇心和上进心,任何人都有在新环境重塑自己形象的心理。教师应指导学生接纳同伴的缺点,并掌握让自己被同伴接纳的方法,使学生集体归属感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学生赢得了朋友,就赢得了情感上的共鸣,赢得了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力量,增加了快乐和兴趣,其他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因此,对于环境的适应性问题的关注,不仅是班级管理和学校教育的需要,也是保证学生学业进步的需要,更是呵护学生身心成长的需要。千万不能因为开学之初,各项工作紧张和忙碌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调整,更不能因为我们一时的忽略而导致学生的情绪变化,沉淀成为心理为题,甚至留下心理疾病的隐患。
南加州大学领导学院创办人华伦·班尼斯在《奇葩与怪杰》一书中所说:“适应力是每个人在面对生命的起伏不定与阴晴圆缺时,仍然能够活得精彩的能力。有人能从磨炼中吸取智慧,有人则在类似的经验中受伤屈服,成功的领导人和普通人的差别就在于此。”愿我们的学生们都能在困境中学会成长,学会快乐,获得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