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挥桥梁作用,提供专业支撑
在社会大课堂建设中,教研室就像一座桥梁一样,连接起各工作小组、学校、教师和资源单位,加强了彼此的沟通,使信息更加畅通,政策落实情况和基层学校的需求能够相互沟通了解,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保障了课程化研究落在实处。
1.沟通协调,排忧解难
在实践研究中,上级领导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政策,而基层学校遇到一些实际的困难,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教研室就要发挥沟通协调的作用。例如,管庄学区本学期集纳了许多大课堂优质课程资源,可如何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发挥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教研室及时将学校需求与信息网络中心进行了沟通。在信息网络中心领导的支持下,学区申报了朝阳区星火计划,为成果转化提供了经费和技术支持;兴隆小学在研究中总结出了“利用大课堂资源,规范综合实践课程”的管理经验,学区大组还编写了《管庄学区综合实践课程学生实践与评价手册》。由于教研室深入学校、课堂,能够及时了解基层的实际问题和需求,又身处大课堂建设工作小组的位置,一方面能够为基层学校推进工作排忧解难,另一方面又可以为教委决策提供调研的第一手资料。
2.合作交流,物尽其用
在课程化研究中,资源单位的人员热情很高,但是由于不了解教学内容,不了解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无法使资源发挥最大的价值。教研室在这里就成为连接学科教学、学校师生与资源单位的桥梁。教研室的老师牵头带着不同学科的教师走进资源单位,和他们一起开展课程研究,使资源发挥更大的价值。
(1)研究学科教学与资源的结合点
要想发挥资源最大价值,必须寻找每一个资源与具体教学内容的结合点,最终使资源转化成课程资源、教学资源。为此,教研室带领学科教师走进资源单位,根据教学内容和讲解员一起进行研究,梳理具体教学内容和资源的结合点。下面是科学学科部分教学内容围绕中国农业博物馆梳理出的资源与教学内容结合点。
由于将资源单位的资源与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对接,教师能根据这个结合点开展教学设计,使资源转化成了教学资源,使资源价值得到最大发挥。
(2)合作开发学生适用的导学手册
各博物馆资源丰富,专业性比较强,但各种展品和解说词带有普适性,并不会因为参观学习对象是小学生而发生改变,因此必须帮助资源单位提高为学生服务的水平,更好地发挥资源单位的教育功能。本学年,我们以和资源单位合作开发适合小学生的导学手册为抓手,对引导小学生走进资源单位进行有效学习的方法进行了探索。例如,由教研室牵头带领骨干教师和中国农业博物馆合作开发了《追寻农耕足迹,感受华夏文明——中国农业博物馆导学手册》;利用假期,组织部分学校进行假期实验,博物馆也同时在场馆进行尝试,开学后,分别收集来自学生、教师、讲解员和专业人士的意见;由双方牵头,博物馆请来场馆设计专家和讲解员,教研室召集骨干教师,针对导学手册的内容、形式,大家共同从科学性、适用性的角度,围绕每一页进行研讨、交流,形成修改意见;最后场馆印制成手册,为学生走进场馆提供切实可行的服务。
正是由于教研室的桥梁作用,使资源单位的资源迅速转化成学校学科教学的学习资源,转化成学生学习实践的有力载体,让资源发挥出最大化的价值,真正使资源单位的资源做到物尽其用。
保障研究落实,促进研究深入
1.关注细节,突出重点,明确方向
为了推进大课堂常态化、规范化的建设,教研室在研究中更注重引领基层教师明确具体研究的内容以及教学研究的特殊方式、方法。本学期结合管庄学区的实际,教研室选择了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电影博物馆作为整个学区的重点研究资源单位,制定了四类研究的专题:第一,大课堂课程化管理的研究,涉及学区管理、学校管理、学科管理三个层面;第二,如何利用大课堂资源增强学科教学实效性的学科整合研究,涉及一个学科在不同时段(不同教学环节)走进资源单位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策略的研究,以及同一资源单位不同学科如何衔接的整合案例研究;第三,如何利用大课堂资源规范综合实践课程的研究;第四,如何利用大课堂资源开发学校校本课程的研究。由于在研究的起始阶段,教研员和教师们就共同研讨,形成了具体的研究专题,接下来教师们就分别选择自己喜欢的研究专题开展案例研究。明确、具体的研究内容使实验教师很快提升了项目研究的能力。例如,在第二类研究中,品德与社会学科提出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段的教学模式,科学、美术、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等多学科也初步探索出跨学科衔接的具体方法。
2.多学科切入,开展校本研究,凸现研究特点
大课堂课程化研究涉及多学科,需要多学科教师形成研究的共同体,然而在日常的教学研究中,教师们习惯了单兵作战的模式,学科教师之间缺少主动沟通的意识,更谈不上一起进行教学研究了。而教研室牵头,能够调动多学科教研员,组成跨学科的研究团队,利用朝阳区形成的独特的校本教研支撑模式,充分利用学区二级教研网络,开展跨学科的研究,形成大课堂课程化教研的特殊教研模式。不同学科的教研员和教师共同走进资源单位,带着自己学科的教科书,不仅仅和自己学科的教师进行交流,还结合资源单位的资源与其他学校、其他学科的教师、资源单位的讲解人员一起寻找教学的结合点,大家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这种跨越学科、跨越学校的课程研究拓展了教师和资源单位人员的研究视野,丰富了教师的专业知识,使教师的大课程观和研究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悄悄发生了改变,这为大课堂课程研究深入、持久地开展做好了专业支撑。■
在社会大课堂建设中,教研室就像一座桥梁一样,连接起各工作小组、学校、教师和资源单位,加强了彼此的沟通,使信息更加畅通,政策落实情况和基层学校的需求能够相互沟通了解,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保障了课程化研究落在实处。
1.沟通协调,排忧解难
在实践研究中,上级领导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政策,而基层学校遇到一些实际的困难,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教研室就要发挥沟通协调的作用。例如,管庄学区本学期集纳了许多大课堂优质课程资源,可如何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发挥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教研室及时将学校需求与信息网络中心进行了沟通。在信息网络中心领导的支持下,学区申报了朝阳区星火计划,为成果转化提供了经费和技术支持;兴隆小学在研究中总结出了“利用大课堂资源,规范综合实践课程”的管理经验,学区大组还编写了《管庄学区综合实践课程学生实践与评价手册》。由于教研室深入学校、课堂,能够及时了解基层的实际问题和需求,又身处大课堂建设工作小组的位置,一方面能够为基层学校推进工作排忧解难,另一方面又可以为教委决策提供调研的第一手资料。
2.合作交流,物尽其用
在课程化研究中,资源单位的人员热情很高,但是由于不了解教学内容,不了解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无法使资源发挥最大的价值。教研室在这里就成为连接学科教学、学校师生与资源单位的桥梁。教研室的老师牵头带着不同学科的教师走进资源单位,和他们一起开展课程研究,使资源发挥更大的价值。
(1)研究学科教学与资源的结合点
要想发挥资源最大价值,必须寻找每一个资源与具体教学内容的结合点,最终使资源转化成课程资源、教学资源。为此,教研室带领学科教师走进资源单位,根据教学内容和讲解员一起进行研究,梳理具体教学内容和资源的结合点。下面是科学学科部分教学内容围绕中国农业博物馆梳理出的资源与教学内容结合点。
由于将资源单位的资源与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对接,教师能根据这个结合点开展教学设计,使资源转化成了教学资源,使资源价值得到最大发挥。
(2)合作开发学生适用的导学手册
各博物馆资源丰富,专业性比较强,但各种展品和解说词带有普适性,并不会因为参观学习对象是小学生而发生改变,因此必须帮助资源单位提高为学生服务的水平,更好地发挥资源单位的教育功能。本学年,我们以和资源单位合作开发适合小学生的导学手册为抓手,对引导小学生走进资源单位进行有效学习的方法进行了探索。例如,由教研室牵头带领骨干教师和中国农业博物馆合作开发了《追寻农耕足迹,感受华夏文明——中国农业博物馆导学手册》;利用假期,组织部分学校进行假期实验,博物馆也同时在场馆进行尝试,开学后,分别收集来自学生、教师、讲解员和专业人士的意见;由双方牵头,博物馆请来场馆设计专家和讲解员,教研室召集骨干教师,针对导学手册的内容、形式,大家共同从科学性、适用性的角度,围绕每一页进行研讨、交流,形成修改意见;最后场馆印制成手册,为学生走进场馆提供切实可行的服务。
正是由于教研室的桥梁作用,使资源单位的资源迅速转化成学校学科教学的学习资源,转化成学生学习实践的有力载体,让资源发挥出最大化的价值,真正使资源单位的资源做到物尽其用。
保障研究落实,促进研究深入
1.关注细节,突出重点,明确方向
为了推进大课堂常态化、规范化的建设,教研室在研究中更注重引领基层教师明确具体研究的内容以及教学研究的特殊方式、方法。本学期结合管庄学区的实际,教研室选择了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电影博物馆作为整个学区的重点研究资源单位,制定了四类研究的专题:第一,大课堂课程化管理的研究,涉及学区管理、学校管理、学科管理三个层面;第二,如何利用大课堂资源增强学科教学实效性的学科整合研究,涉及一个学科在不同时段(不同教学环节)走进资源单位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策略的研究,以及同一资源单位不同学科如何衔接的整合案例研究;第三,如何利用大课堂资源规范综合实践课程的研究;第四,如何利用大课堂资源开发学校校本课程的研究。由于在研究的起始阶段,教研员和教师们就共同研讨,形成了具体的研究专题,接下来教师们就分别选择自己喜欢的研究专题开展案例研究。明确、具体的研究内容使实验教师很快提升了项目研究的能力。例如,在第二类研究中,品德与社会学科提出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段的教学模式,科学、美术、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等多学科也初步探索出跨学科衔接的具体方法。
2.多学科切入,开展校本研究,凸现研究特点
大课堂课程化研究涉及多学科,需要多学科教师形成研究的共同体,然而在日常的教学研究中,教师们习惯了单兵作战的模式,学科教师之间缺少主动沟通的意识,更谈不上一起进行教学研究了。而教研室牵头,能够调动多学科教研员,组成跨学科的研究团队,利用朝阳区形成的独特的校本教研支撑模式,充分利用学区二级教研网络,开展跨学科的研究,形成大课堂课程化教研的特殊教研模式。不同学科的教研员和教师共同走进资源单位,带着自己学科的教科书,不仅仅和自己学科的教师进行交流,还结合资源单位的资源与其他学校、其他学科的教师、资源单位的讲解人员一起寻找教学的结合点,大家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这种跨越学科、跨越学校的课程研究拓展了教师和资源单位人员的研究视野,丰富了教师的专业知识,使教师的大课程观和研究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悄悄发生了改变,这为大课堂课程研究深入、持久地开展做好了专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