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校十条掀起高校创业潮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niao139398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29日,一张营业执照送到了北京农学院食品学院教授刘慧手上,这是以她为企业法人代表注册的生物科技公司的“身份证”。和她同一时间获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还有学校其他21名教师。
  一边当教授,一边办企业当老板,这个念头在一年前,刘慧和同事只敢想想。耗时近10年,刘慧团队研制出一种益生乳酸菌,不仅可以提高猪肉品质,还能减少养殖过程中的抗生素用量,让人们吃得放心。研发成功后,这项技术被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验收专家评定为国际领先水平,斩获5项国家发明专利。一家企业曾希望和她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把这项技术推向全国,刘慧团队却不敢接:“要签合同就得注册公司,咱毕竟是大学教师,一旦和做生意的扯上关系,好像不务正业了。”“教师顶多被允许去企业做做指导,如果把大量精力放在办企业、技术成果转化上,会不会影响以后的职称评定?”
  创办和经营一家生物科技公司,让科研成果尽快落地、发挥价值,对刘慧带领的科研团队来说早已是盼了又盼。同样的情况还有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的老师赵波,赵老师介绍,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北京农学院就研究出技术使甘薯增产近30%,却因为限制多,一直没有走向市场。“以前所取得的系列科研成果,只限于拿到证书或获了奖,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使得很多成果白白浪费掉。”“物化的东西是有一定的价值的。”赵老师说:“创办自己的企业不仅有利于提升自己的研究方向,还可以做到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实现生产科研和教学一体化。”
  一年前,面对一个个有创业意愿的教师前来咨询,北京农学院副校长郑一淳还一度紧皱眉头。此前,国家虽然有鼓励高校科研人员从事科研成果转化工作的政策论述,但教师和企业法人代表两个身份是否可以兼任?这一关键细节,始终没有以白纸黑字的政策规定明确出现过,学校也不敢擅跨雷池半步。
  “京十条”的出台,让郑校长松了口气,高校教师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办企业了,不仅如此,新政策还注重从制度源头释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活力:把科研成果转化效益分配比例从20%提高到70%、高校可自主对科技成果转化进行审批、兼职中进行的科技成果研发和转化工作可作为职称评定依据之一,这些都解决了高校科技人员和在校学生实施创业和成果转化的后顾之忧。如今,刘慧老师的公司已经拥有了多家生物科技公司客户,业务合作咨询电话更是一个接一个,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步入正轨。早有创业想法的赵波老师也终于建立起了自己的科技公司。
  老师们的创业热情鼓舞了大学生们。5月20日,作为北京农学院首批拿到营业执照的学生创业团队,蘑食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张了。从学生社团性质的“蘑菇社”到蘑食屋,指导老师张国庆说:“蘑食屋是英文蘑菇mushroom的谐音,蘑是指蘑菇,食是指食品,屋是这个字听起来有家的感觉。让更多的人去关注生物是我多年科研工作的愿望,很多人总在问‘什么是生物?’蘑食屋就是对生物最好的解答。希望我们的创业能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带领身边的同学了解创业,敢于创业。”
  “京十条”出台后,北京农学院第一时间制定出台了“创业六条”,鼓励师生在大学科技园创办企业和研发机构。内容包括:凡到科技园创业的学生每个企业支持不高于5万元的天使投资配套资金。创业时间可视为参加实践教育时间,并根据学校“3 1”学生培养模式,计入实践学分。截至6月,入驻北京农学院大学科技园的师生企业共有50多家。
  师生创业热情被激发了
  北京农学院学生处副处长 刘柳
  “京校十条”出来后我们第一时间发到全校8000名师生的邮箱里,紧接着出台了更为细化的“创业六条”。特别鼓励在校学生运用所学积极创业,并将创业与实践教学挂钩。免费为创业学生提供两年的办公用房,给予创业辅导等支持。农学院为此设立了100万元的入园企业孵化中心支持资金,鼓励师生创办的企业与学校实验室共建项目孵化中心,并试行将学校重大仪器设备以租赁费、使用费等方式入股科技型企业等新模式。
  这些细化的创业措施,激发了农学院师生们的创业热情,3月中旬,师生们的创业项目报送了122个,总注册资金共2781.5万元。其中教师报名46个,注册资金共1917万元;学生报名76个,注册资金共864.5万元。3月15日,农学院就开始组织专家评审团对创业项目进行评审,在创业项目答辩会上,58个学生创业项目的申请人对企业名称来源、团队成员、市场前景分析、SWORT分析、核心技术等做了充分的介绍。
  现在第一批符合条件的项目已经开始运作了,这意味着100余名学生组成的17个创业团队通过了评审,并拿到了企业营业执照,开始入驻大学科技园内的“北农学生创业中心”。学校为这些创业企业提供了57万多的资金支持,还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比如营业场所,启动资金支持,协助办理工商注册,以及各类指导等。
  农学院科技园里有好几排整齐划一的红色二层小楼,就是北农学生创业中心,楼里被隔成大小相同的办公室,楼后是商贸市场和文化娱乐场馆。第一批注册的“蘑食屋”现在已经开始在市场工位里卖他们的蘑菇盆栽和灵芝布丁了。有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创办了科技公司,学校专门请他们来拍摄制作北京农学院的宣传片等视频。包括学校楼顶的绿化,我们现在也是找相关的学生创业团队来做,对学生创业尽可能地扶持。
  目前报名的122个创业项目多数与学生自身专业紧密相关:比如,食品安全专业学生以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为内容开创公司;园艺专业和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多是观光农业和有机农产品类的开发;社工专业学生希望创办心理咨询公司;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开宠物医院、宠物店的居多。申请的创业项目涵盖现代农业、营养咨询、信息技术、文化传媒、电子商务、有机种植、生产加工、科技研发等。让学生将学习成果转化出来,投放市场,是北京农学院下一步的目标。
  在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学校还给每个学生创业项目配备了专业教师,比如,具有丰富宠物就医经验的老教师会为开办宠物医院的创业团队做指导,我们为创业的学生们准备了一批有创业经验的资深教师做他们的引路人。   大学科技园里的实践教学
  北京农学院招办主任、教务处处长 张喜春
  我校创业潮的基础是长期坚持的实践教学。为满足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需要,农学院用了近七年时间,建了1千多亩的农场,100多亩的农贸市场,1万多亩的林场,组成了如今的北京农学院大学科技园。科技园每年除了满足相关课题的科研、孵化、示范研究需求,更多是被用来保障实践教学。如今每年有6000人次在科技园上实践课程,平均每天有20名学生。把课堂从教室搬到科技园,在田间地头、在加工车间里现场教学,会非常生动。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得也非常明显。
  我们好多专业课都不是在教室里上的。植物科学学院的老师经常带着学生在科技园里边走边上课。见到一种植物,老师便停下来讲解它的名称、属性和特征,考试也是,老师带着学生绕着科技园走一圈,随手一指某种植物,如果学生回答不出它的名字、生长习性、分布地区等问题的话,可就要被扣分了。兽医系的学生大二就开始认领动物,所以有的学生可能课余时间是带着名犬在校园里溜圈,同时在科技园里照料动物的日常饮食,并记录数据。学食品工程的学生在葡萄种植园和红酒厂里上课上得很来劲,有的夜里2点还在微信发照片讨论。
  现在不只是植物生产类、园林类、食品加工这类需要多动手、多实践的农学类专业有大量实操机会,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会计学、投资学农林经济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学生也有自己实践、实习的平台。在科技园里的百亩农贸市场,学生们可以参与产品零售、展销等多种经济贸易活动,真正接触到农业实际生产过程的存在问题,理论知识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变”是北京农学院的一个传统,本科培养方案每隔两三年就会有个新变化。目的是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2011年开始,农学院学生必修课学分从220多分降到170多分,这170多个学分中,实践类的学分几乎占到1/3。
  农学院现在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现代农学毕业生不再是养养花、种种地这么简单,不仅要能栽培、能嫁接,还要是能研究、能设计的“多面手”。为了让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今年植物科学和动物科学两个重点专业还启动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卓越班从自愿报名的学生中选拔,从大三开始,每学期要接受不同实操项目的考评,标准会参考社会上资格证的要求,确保最终培养出的都是“用得上”的人才。比如“卓越园艺师”就既要懂植物转基因,会营养诊断,能防治能作业。
  学农学的学生每年都要在科技园种植一种农作物,并跟踪其生长全过程,待到成熟季节考察作物的收成情况并总结经验;园林专业学生要在花卉学栽培实践中自主选择2~3种不同类别的花卉,在科技园智能温室内进行育苗、移栽、上盆等自主实践,自我比较不同花卉栽培技术,并和同学比较,优化不同花卉栽培方法。在大学科技园里,允许实验失败,我们鼓励“破坏性、探索性”的实践。只有在不断的尝试中,学生才能掌握一种实践技能,这一点是校外实践基地很难满足的。
  记者手记:引领80万大学生创业需要大学科技园这样的平台
  2014年5月2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等国家九部门启动实施2014~2017年“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制定六大措施,“力争实现2017年前引领80万大学生创业的预期目标。”从地方性的创业政策“京校十条”,到中央的创业引领计划,预期80万的创业群体,相信需要高校自身不仅要有成套的创业服务体系、创业平台,还要有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在北京农学院,大学科技园不仅为师生搭建了创业平台,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实现了真正的特色实践教学。
其他文献
以前作为大连理工大学(亲切地被称为大工)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每天负责学校中心新闻的宣传报道。从2009年开始,作为摄影爱好者的我开始自学摄影,用5D mark II相机东拍西拍,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参加工作之后,我发现了解母校越多,对母校的感情越深。但我知道,作为以理工科为主的母校,人文氛围不算浓厚,多年以来也没有一个专门的相册来记录学校的四季变化。既然与摄影结缘,2011年,我开始以“大
效率指标  从法国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发布的的全球创新指数中,《Technology Review》作者Mike Orcutt发现了一张“创新效率”指标图。与全球创新指数不同的是,这张“创新效率”指标图从对比中看待创新。在141个国家和地区中,瑞士在“保护投资”参数中排名131位,但在“国际商标注册上”排名第一;巴拉圭排名“研发质量”的第135位,却在“版税”上排名第一;荷兰在“
一份工作,大半辈子  公司组织一年一度的感恩节聚餐会,部门的大领导小员工都参加了。我又一次见到了吉姆大叔——公司现任的董事长兼CEO。  吉姆今年已经有65岁了,大家之所以亲切地称呼他为“吉姆大叔”,是因为他的性格实在太平易近人,既没有老板高高在上的气焰,又没有长者倚老卖老的架子。他只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头子,花白的头发加花白的胡须,长得像极了爱给孩子们派发礼物的圣诞老人。  在会上,吉姆正式向大家
Q:我即将进入大四,现在在一个附属于市环保局的事业单位实习。在环科所,主要是介绍我进来的那个人在指导我,我叫他师兄,他很关照我。但每天除了帮他弄些表格、扫描、打字之类的事情外我都是自己在看资料自学。实习这样子过哪里是实习啊?面对陌生的前辈老师们我到现在还是很尴尬,没能得体大方地跟他们打招呼。每天都是例行公事地“X工,早上好/您好”,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跟他们交流、沟通。我现在觉得,来这里实习,能够打
131天独自奔跑5000公里,因为大爱和勇气,澳大利亚心理健康研究中心研究助理布拉德·卡伦-亚瑟(Brad Carron-Arthur)当选“2012首都堪培拉地区年度人物”,并入围“2013澳大利亚年度人物”名单。澳大利亚年度人物官方评选网站上写道:布拉德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尽一己之力推动社会观念的变更。  清晨的澳大利亚堪培拉街边咖啡馆,记者见到了布拉德。和新闻照片上一样阳光帅气,非常有亲
最近,网上流行着这样的一个公式:“魄力 财力 才力=快乐裸辞”。裸辞,要存够房租、生活费、以及可能产生的意外费用,有人说要攒够3个月工资才敢裸辞,有人说6个月,更有人说一年。由经济引发的内心恐慌,是裸辞魄力的关键。而更重要的是,有东家的时候谈下家通常理直气壮,但东家变成了上家之后,是否还有足够的信心和底气去开个高价?  刚辞职的斋老师意气风发,每天睡个懒觉看看书,哼着小曲晒太阳,好不舒服。可没过多
消费比生产更直接带动经济。在《货币战争》一书中提到,人在47岁将会达到消费的顶峰。因此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多生育现象成为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经济快速腾飞的重要原因之一。1971年的计划生育政策被立为国策,结束了将近20年的人口爆炸式增长。国家统计局《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中显示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71年后的27.10%开始出现下降趋势,1972年为22.98%。而现在,2013年我国宣布开放二
研二那年,我是在津巴布韦大学度过的。  我们习惯叫它津大,  这所创办于1952年的大学,  以国家名字命名。  作为南部非洲国家津巴布韦  规模最大、学术声望最高的大学,  未去之前,在我们眼中,  一切都充满陌生的神秘感,  如同它所在的国家、它所在的大陆。  所以,当我因为偶然的机会前往那里的孔子学院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时候,这种神秘就更为撩人:我就要到那里去了,开启一段发现之旅,又怎么能不
也许唯有青春这几年,岁月才是走得不紧不慢的。流年温婉如斯,虽说梦想着现世安稳,却又不忍平淡了这浩浩一生,不愿回首黯然,抑者找不出个阑珊的借口。于是,我选择了一片未知。陆生学长说,是我们一不小心翻开了历史,这也有60个年头了。  刚刚走在台北的街上,不需要任何目的地,也可以茫然的自在。节奏被路人硬生生扯慢下来,我努力适应着这种漫不经心的步幅。难道台湾人迟到是不扣工资的么?自己一边这样荒诞地想着,一边
在云南农业大学这个以农科为重点,特产丰富的院校,谈到特产,很多同学会说,吃过玫瑰花酱、鲜花果冻、鲜花口含片,喝过鲜花原浆冲调的饮品,难忘鲜花带来的那份迷人的香甜。  这些产品是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的特产,属于鲜花深加工食品,由2007年成立的昆明七彩云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背后的技术支持是食品科技学院吴荣书带头的科研团队研究的多项专利。用护色保鲜等技术,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保住鲜花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