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人爱好诗歌,但大部分人读不懂诗歌,这大概是不争的事实。
诗歌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诗歌阅读考查自然也被纳入到了中、高考考查内容的范畴,而且是必考内容,它更是作为母语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现行的中小学语文教材要求学生读背的诗歌多达208首,新一轮课程改革更是加重大了古典诗词的教学与考查的权重。
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果真如此吗?我看未必。很多老师为了帮助学生读懂诗词,费尽苦心,提出了读懂诗歌的要诀:读作者、读注解、读标题、读意象、读意境、读手法、读情感,这就是所谓的“七读法”。可奈何听者听完之后,还是无动于衷,学生毫无感触,只能望诗兴叹。
其实,如果从本质上来认识诗歌,进而读懂诗歌应该不是一件难事。
钱钟书先生说,中国诗歌是一种早熟的诗歌。从诗歌诞生开始,中国诗就把抒情作为第一要义。因此,我们读诗,從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要读懂诗歌中的情感。
但是情感这东西是虚的,不好把握,再加上中国诗歌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要求,绝大部分诗歌用含有特定民族文化意蕴的意象来表达对自然、生命、人生的思考,诗歌语言具有跳跃性,表意模糊朦胧,富有暗示性,诗歌整体情感表达显得含蓄而不直接。
因此读诗就如同雾里看花,水中观月。要捋清诗歌的情感更是难上加难。
但是最本质的问题被忽略了:情感是怎么触发的?诗歌是因何产生的?
缘事而发是诗歌创作的本质。“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劳作的苦楚或欢欣,饥饿的人得不到食物的煎熬或得到食物的欣喜,文人墨客被贬的失意,升迁的愉悦,游子羁旅异地的惆怅,思妇独守空闺的孤独,送别友人的感伤,久别重逢的惊愕,等等,都是作者经历了某件具体事件之后情感的感性表达,把这些具体的事件按照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用来传递自己的情感,用文字记录下来就成了诗。
基于诗歌特定的审美要求,要读懂诗,就要人对诗歌中记录的信息进行重组,还原诗人创作时的情景,读出诗人创作前经历的事件来。
如《诗经》中的《桃夭》中写到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家室。”讲述了一个春天的故事:桃花盛开,漂亮的姑娘要出嫁。
孟浩然的《春晓》也讲了一个春天的故事:春天的早晨,深睡一夜的诗人被屋外的鸟儿叫醒,想起昨晚的风雨,引发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思考。
崔颢的《长干行》:“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写的是夏天涨水季节,水边码头的两条船上,年青女子主动搭讪书生的故事。
皇甫松的《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写的是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年青的采莲女主动撩拔少年,传递心迹的故事。
像这样的实例在诗词的殿堂里俯拾即是。我们从诗词零散的信息里可以看见,诗人在用诗歌的方式讲述诗歌背后的故事。信息重组也就是要从诗人提供的信息里,整合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故事的经过来。
读诗,如果把诗歌中的信息进行重组,还原情景,再来理清情感,是不是就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呢?
[作者通联:湖北鄂州市秋林高中]
诗歌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诗歌阅读考查自然也被纳入到了中、高考考查内容的范畴,而且是必考内容,它更是作为母语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现行的中小学语文教材要求学生读背的诗歌多达208首,新一轮课程改革更是加重大了古典诗词的教学与考查的权重。
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果真如此吗?我看未必。很多老师为了帮助学生读懂诗词,费尽苦心,提出了读懂诗歌的要诀:读作者、读注解、读标题、读意象、读意境、读手法、读情感,这就是所谓的“七读法”。可奈何听者听完之后,还是无动于衷,学生毫无感触,只能望诗兴叹。
其实,如果从本质上来认识诗歌,进而读懂诗歌应该不是一件难事。
钱钟书先生说,中国诗歌是一种早熟的诗歌。从诗歌诞生开始,中国诗就把抒情作为第一要义。因此,我们读诗,從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要读懂诗歌中的情感。
但是情感这东西是虚的,不好把握,再加上中国诗歌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要求,绝大部分诗歌用含有特定民族文化意蕴的意象来表达对自然、生命、人生的思考,诗歌语言具有跳跃性,表意模糊朦胧,富有暗示性,诗歌整体情感表达显得含蓄而不直接。
因此读诗就如同雾里看花,水中观月。要捋清诗歌的情感更是难上加难。
但是最本质的问题被忽略了:情感是怎么触发的?诗歌是因何产生的?
缘事而发是诗歌创作的本质。“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劳作的苦楚或欢欣,饥饿的人得不到食物的煎熬或得到食物的欣喜,文人墨客被贬的失意,升迁的愉悦,游子羁旅异地的惆怅,思妇独守空闺的孤独,送别友人的感伤,久别重逢的惊愕,等等,都是作者经历了某件具体事件之后情感的感性表达,把这些具体的事件按照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用来传递自己的情感,用文字记录下来就成了诗。
基于诗歌特定的审美要求,要读懂诗,就要人对诗歌中记录的信息进行重组,还原诗人创作时的情景,读出诗人创作前经历的事件来。
如《诗经》中的《桃夭》中写到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家室。”讲述了一个春天的故事:桃花盛开,漂亮的姑娘要出嫁。
孟浩然的《春晓》也讲了一个春天的故事:春天的早晨,深睡一夜的诗人被屋外的鸟儿叫醒,想起昨晚的风雨,引发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思考。
崔颢的《长干行》:“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写的是夏天涨水季节,水边码头的两条船上,年青女子主动搭讪书生的故事。
皇甫松的《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写的是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年青的采莲女主动撩拔少年,传递心迹的故事。
像这样的实例在诗词的殿堂里俯拾即是。我们从诗词零散的信息里可以看见,诗人在用诗歌的方式讲述诗歌背后的故事。信息重组也就是要从诗人提供的信息里,整合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故事的经过来。
读诗,如果把诗歌中的信息进行重组,还原情景,再来理清情感,是不是就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呢?
[作者通联:湖北鄂州市秋林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