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下的故事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ical1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日偶遇未嫁时的同事,惊喜莫名,她让我想起了我们一起行走在八百米地心深处的往事。
  那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由于工作调动,我们一群花季少女就这样来到漆黑的井下。 戴上安全帽,佩上矿灯,我们一群女孩们就乘着罐下井了,随着罐体的下移,心脏似要蹦出喉咙,有的吓得尖叫,有的嚇得闭上眼睛,有的捂着心口,其实不用闭上眼睛,地心的黑会给你被世界抛弃的绝望!
  乘着直抵地心的罐笼,我们似探险者到了目的地,刚才还叽叽喳喳的小姑娘们都沉默了,她们既害怕又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漆黑的地心,厚重的风门,阡陌纵横的巷道,还有关闭了矿灯史无前例的黑,还有浑身散发酸臭体味黑哥们…… 没有四季,没有花香,没有流行音乐,更没有橱窗里时尚的衣裙,抱着要生存总要做工的理念,姑娘们从最初的不适应到适应了,我们是井下变电工,工作不累就是责任重大,空闲时间很多,爱唱歌的就抄个歌词本,整天学唱,漆黑的井下,因为姑娘们的到来,好似在沙漠寻到了绿洲,那份狂喜,我想大概只有那个年代黑哥们深有体会。
  漆黑的地心,黑哥们都从事着繁重危险的体力劳动,干重活带来的热和地心的热,迫使他们甚至赤膊上阵,我们多少次想亲临采掘工作面看看他们是如何劳作的,都被他们婉拒了,据说他们热极了是不着寸缕的,这样的环境造就了黑哥们豪爽粗犷的性格,累了他们爱说个荤话互相调侃来排遣一身的疲惫! 黑哥们有时会找来笆片靠着歇一下,会唱的,嚎一两嗓子,似乎这样疲累就被轰走了,唱到动情处,黑脸上也流下了小溪水,我听过这歌声,时而粗犷豪爽,时而低沉嘶哑,在狭长巷道久久回荡……
  能让卫星上天是人才,能让马桶不漏水也是人才,井下也有各种人才,我见过他们画在铁门板壁上的山水画,丝毫不逊色大家之手,其中有写诗,写文的,也有爱用打油诗调侃井下现状的。 那时下井大巷道里时常漫水,造成我们无法通过,于是乎我们经常牵手搭桥,走铁轨,像走模特步一样走直线,为此好作打油诗的人编出了一段打油诗! 其诗言道:自从来了某矿长,南北大巷都淹光,五三(地点名称)能养鱼,四六(地点名称)能插秧…… 黑哥们从不在井下捉老鼠,他们说自己和老鼠没啥区别,真要区别的话就是老鼠挖的是小洞穴,他们挖的是大洞穴,都一样生存劳作在黑暗里。
  因为工作需要,我被调到四大件单位当了一名绞车司机,工作岗位在二水平绞车房,这是斜井运输工人上下井的必经之路,每当直井需要检修时,工人们就只能从斜井上下井了,这段路必须坐三次乘人车才能到达地面,我在二水平绞车房,也就是工人们上下井的第二站,也就是在这里,发生一件令我终生难忘的事件。
  不记得具体是哪天了。那天由于身体不舒服,我也没请假,就带病上班了,班中因精力不集中,操作失误,差点酿成一起过卷伤人事故,熟悉矿井的人都知道过卷事故的严重危害性,而在当时幸亏乘人车中的运输押车工及时落下抱闸,我也及时踩下紧急闸,才避免了一起人身伤害事故。在没有任何预测下,工人们经历了极度惊恐,他们反应过来时,一边走下乘人车,一边齐声破口大骂。上井口离绞车房不算远,又是顺风口,我听到了越来越近的骂声,并没有生气,也没有资格生气,我恨不得狠狠地抽自己一顿,我岂止该骂,实在该杀,这是一车一二十条生命啊!真要出了人命,我良心怎安?带着满心的愧疚和深深的自责,我走出了绞车房,走到这群黑哥们跟前,我深深地道歉,说:“对不起,对不起,真的对不起,狠狠地骂吧,打我也可以,怎么解恨,都可以,真的对不起你们……”
  本来还高声怒骂的黑哥们,此时却不骂了,他们默默地走了,留下了满心愧疚的我,此时的我除了满心的愧疚和深深自责之外,心中更平添了深深的敬意,我在心里郑重许诺:从今后,绝不允许自己再犯此类错误,一定要对得起这些可爱、可敬的黑哥们,也就是从这天起,我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岗位,再也没有出错,也不敢出错,我不能让身处井下恶劣环境的黑哥们,逃过了潜伏的各种自然灾害,劳累了一班,满怀喜悦上井的时候,在我这里受到伤害,我不会让无辜的生命因我而消逝,我有责任保证他们安全,接送他们上下井,因为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采集光明的人!
  一晃到了1994年,在井下杜绝女工的规定中,一纸调令又把我调到地面绞车房,也就是新老八号井绞车房,这是直井,新大井乘人,老大井运料,责任依然重大,在这里我曾经亲手运上来一批死亡的黑哥们,按照惯例,老大井不再乘人,只运送物料,那天突然传来乘人信号,接到信号,我知道井下出事了,在确认无误后开启了绞车,待停稳后,我看到了一群神情凝重的工人抬着担架,随着脚步的移动,我看到我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担架上躺着用风筒布裹着的躯体……
  这情景,多年来在我心里一直都痛,生在煤矿,我亲眼目睹了多起人身伤害事故,一个个家庭说散就散了,一个个孩子们没了父亲,一个个妻子没了丈夫,一个个父母失去儿子,以至于在那个年代好多家庭条件好的姑娘都“不愿嫁黑哥们”,就算条件差的人家的姑娘也不愿意找井下第一线的黑哥们,那时姑娘们找对象都有一个最低标准:一机电,二通风,坚决不找采掘开,机电和通风都是井下辅助单位,相对采煤、掘进、开拓这三个第一线单位要安全得多,这不能怪姑娘们,谁愿意过这朝不保夕的生活呢?每天家人提心吊胆,该下班的时候,撇勾(下班迟了的意思)了,家里人都找到单位,条件好点的家有自行车代步,可以少一秒担心,早一点知道家人安全,可是见到黑哥们时,他们家人根本看不出哪个是他们的亲人,都是黑乎乎的脸,露着白牙齿,闪着白眼球,直到黑哥们喊家人时,才知是亲人,这样的情景,现在都知道了,那时没有一家家属不被吓倒,吓坏的,震惊之余没有不痛哭流涕的,为了生活,只得继续,也就是知道井下工作的不易,家属都更加疼惜黑哥们了,家属们都准备好饭菜,静静地等,饭菜凉了再热,黑哥们都不至于吃凉饭了,那时又没有电话手机什么的,焦急的等待是多么的煎熬,今天的人们根本无法体会……
  如今,开采了70周年的新庄孜矿将要关闭,关闭就关闭吧,好多煤矿过度的开采造成好多塌陷区、塌陷湖,停止开采或有计划地开采,为子孙后代留些余粮是对的。煤是不可再生资源,不要让我们的后人不知煤为何物吧?
  祝福黑哥们都有一个新的开始……
  责任编辑:蒋建伟
其他文献
妹妹你別哭泣  妹妹你别哭泣,  我要叠一架纸飞机,  带上你。  妹妹你别哭泣,  我用笔画个汉子,  你做妻。  解题  我一边解题一边想你,  解开这道题,  我用尽了所有力气。  一碗面  你在我痛苦无着饥渴难当时给我做了一碗汤面。  这碗面色香味俱佳,看是一碗普通的面,  却和你一样,是人间的极品。  我本想付十倍的饭钱给你,  可你又做了很多碗面给我吃。  我应还你万镒的黄金才算公平,
我的战友叫阳洋,太阳的阳,洋洋得意的洋,上海人哦。  阳洋长得漂亮。部队有句话,上海兵娇,北京兵刁,广东兵爱烧包。阳洋是上海人,却一点也不娇气。在通讯报道学习班里,就她一个女兵,从来不让男兵照顾。下连队采访,五六个人挤在吉普车里,颠簸几十公里,阳洋晕车,下了车就大口地吐,用手帕擦擦嘴,上车继续走。  初冬时节,很冷了。我和阳洋骑了一个小时的自行车去码头,采访一个刚从军校毕业的副舰长。采访完回到通讯
♀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黄陶朵儿,今年十岁,目前就读于上海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  同学们都喜欢叫我“花朵朵”,因为我乐观开朗,像花儿一般充满活力。我会演奏许多乐器,有钢琴、柳琴、手风琴、尤克里里等等;我还喜欢创作歌曲,我自创的歌曲曾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朋友们还喜欢称我为“文朵朵”,因为我喜观察、爱动笔。自二年级起,我陆续在《聪明小豆丁》《当代学生》等刊物上发表数篇习作,并多次在“冰
读一读下面的诗句,在右边找到它们的正确出处并连线。遇到不熟悉的诗句可以查阅资料或者请教爸爸妈妈哦!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于谦《石灰吟》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屈原《九歌·国殇》  人生自古誰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徐锡麟《出塞》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杜牧《泊秦淮》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陆游《夜泊水村》  只解沙场为国
1月6日至8日,“2016年中国散文排行榜”颁奖会暨“中国梦—大美上饶·广丰故事”全国游记笔会在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举行。韩静霆的《托尔斯泰的背影》、贾平凹的《狐石》等32篇散文作品,荣登了年度排行榜。  笔会期间,主办方先后举行了开幕式、年度散文朗诵会、文学采风、颁奖仪式、“文学创作基地”授牌仪式、作家赠书签名会等活动,韩静霆、阿成、荣荣、蒋建伟、巴根、贝西西等10位作家還向广丰6所中小学校赠送了
我把自己放在膝下  屋内只剩下独白的窗  压抑的心跳骤然升温  身体脱节  瞳孔极力扩大到窗外  窗外一层又一层的山  没能挡住视线  像脱节的竹在云彩中开花  抽屉  一个酝酿已久的阴谋  破涕  张开嘴巴面向天花板  牙齿过户给嘴巴  塞满童年的屋子  头颅已千疮百孔  千年之后  打开抽屉  黑暗如此不堪一击
第一日  人心若不空,何言空腹?  是怎么回事呢?翻过了山坳,穿过了山弯,又越过了山脊,当我进人大山背面的一个山谷时,依旧有清清粼粼的一条山溪在流淌。它一忽儿宽了,一忽儿窄了,从这个山嘴折过,从那个岩下绕过……想想,似乎就明白了:那全是因为它的出生。它出生在背东的阴谷,却矢志不渝地要去找往东的出路。于是,命运就注定它只有这么屈从地流着才能找到出路。它最终肯定是会流向东方,给大海增添一叠浪响。  我
(接上期)  第20章 2013年7月18日(农历六月十一),星期四  晚上九点。我匆匆来到 52栋。  母亲说:“你今天怎么这么高兴啊?还哼着歌。”我一愣:“有吗?”才发现自己一直哼着容中尔甲的《神奇的九寨》呢。  我哈哈一笑:“我想了很多年的一个文化工程终于开工了,能不高兴吗?”  母亲说:“自从你当了这个城管局长后,脾气不知道坏了多少,整天黑着脸,总是一副刚刚吵完架的样子,像是有人欠你钱不还
阴凉的上午。马路对面,是一棵大榕树,旁边是海滨市献血站。大榕树下,张小丹焦急地和一个中年男人交谈。她细声地说:“大哥,太贵了,100毫升血要600元,2000毫升要一万二,求你少点吧!”  “这钱不是我要的,是给人家的营养费。你想想,一个人要抽掉400毫升血,差不多一瓶矿泉水这么多了。”中年男人晃了晃手中的一瓶矿泉水说。  “大哥,我没钱,先要800毫升血吧。到時需要,我再找你。”  “行,明天下
一  1985年的夏天,似乎比往年来得早些,来得燥些。  一个蝉儿都透不过气来的晌午,父亲一头大汗一脸兴奋地赶回了乡下的老屋:大乃可以上矿里读书了,不用缴代教费了!全上了,全家都是商品粮了,不用担心吃黑市了!  这的确是一个好消息。商品粮可是个好东西!往远了说,有了它,不仅有了一种不同于村民的身份和地位,还有了长大后有机会通过招工谋一份日晒不着雨淋不了的工作。往近了说,我去矿里读书就实际多了,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