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元复始,春回大地。大自然从沉睡中苏醒,自然万物无不呈现出勃勃生机。此时到野外游览,是极富情趣和养生意义的雅事。
春游,古时称踏青、探春、寻春,是一项饶有风趣的传统文体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亦有说始于魏晋。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感觉春意。东晋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曾经详细记述了“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的盛况。
“踏青”这一传统习俗,遍及全国南北各地。因为春天的步伐有先有后,踏青时节就不甚相同。川蜀踏青时节最早,是农历正月初八。据冯应高《月会广义》中述称:“蜀俗乃正月初八,踏青游怡。”福建岭南一带则把二月初二龙抬头作为踏青节。而长江中下游的江、浙、皖一带,则把清明节作为踏青节。
古代踏青从立春那天就开始准备,到野外游山玩水,参加竞龙舟、荡秋千、放风筝活动,认为这些既可消灾驱邪,又能健身壮体。《岁华纪丽谱》就记载有“二月二踏青节,群人游赏散四郊”的诗句,说明了农历二月春游的盛况。踏青与古代“上巳节”有关。每逢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男女老幼倾城而出,到野外或水边举行一种叫做“祓禊”仪式。就是人们聚在水边沐浴、熏身,用各种草药擦洗周身,以水除垢祛病。后汉书《礼仪志》上说:“是月上巳,官民皆诘于东流水上,日洗濯祓除,去宿垢灾为大诘。”随着时代的演进,“祓除”已逐渐消逝,到野外寻芳探胜却沿袭了下来。
自唐以来,文人墨客对此就有很多描述。大诗人杜甫在《丽人行》一诗中描述了天宝十二年杨贵妃在都城踏青的盛况:“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对唐时的皇宫贵族们踏青的盛况描绘得栩栩如生,踏青除饱赏青山绿水的风光以外,还适时伴以文体活动,如拔河、射箭、扑蝴蝶、荡秋千等等。“满阶杨柳绿似烟,划出清明三月天。好似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这是唐代诗人韦庄描写荡秋千的动人情景。“宿愉残粉末明天,总在朝阳花树边。寒食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这是唐人王建描写清明踢足球的场面。“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苏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行云去后遥山瞑,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宋人张先《玉楼看》词中将男女游人赛龙舟、荡秋千等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踏青源于清明的上坟祭祖。上坟扫墓原是四时皆可,至唐代才逐渐固定在清明时节举行。据《旧唐书》载:“玄守开元二十年敕令: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世相沿,浸已成俗,士庶之家,宜许上坟,编入玉礼,永为常式。”由于坟茔均在郊外,祭扫之余,自然免不了要观赏一番沿途春景,时日一久,踏青便逐渐从扫墓中游离出来,成为扫墓并列的习俗。故清明节又称为踏青节。宋代踏青之风更加盛行:“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宋·唐惟信《苏堤清明即事》)。诗人绘声绘色地描画了古人游西湖的情景,格调清新,令人回味无穷。周密《武林旧事》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仕女艳妆饰,金翠缡漓,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宋代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非常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汴京豪门富户出城踏青时的豪华排场,画有二十多艘船,三十多乘轿子和五十多头骡马。各种年龄、服饰、表情动作的人物竟有五百多个。还有设摊做小生意,临时帐逢内沽酒卖茶及应时小吃的,比比皆是。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亦有“清明三日,四野如市”的记载。理学家朱熹《春日》诗曰:“胜日寻芳泗川滨,天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描写了东风轻吹、百花竞艳的绚丽春光。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有一年郊外踏青,看到蝶飞鸟鸣,随口吟也一首《春词》:“春风、春暖、春日、春长、春天苍苍,春水漾漾,春萌萌,春浓浓,满园春花开放,门庭春柳碧翠,阶前春草芬芳,春鸟啼遍春堂……”此词全文54个“春”字嵌入了46句的春词中,自然流畅,回味无穷,可描述踏青时的美好春光。清代吴友如《清明时节放风筝》诗云:“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这是清明时民间体育娱乐活动的真实写照。现代文学巨匠郭沫若热爱春天:“春花一片深如海,千树万树迎春来。花从树上纷纷下,人从花中纷纷来。”
人们如此喜爱春游,这是颇有科学道理的。春天,是生长发育的季节,万物生长,万象更新,也是人体吐故纳新、代谢旺盛的季节。无论是在芳草如茵的绿地上追逐,还是在翠柳含烟的长堤中漫步,沐浴在明媚的春光里,都会令人精神振奋,笑逐颜开,心旷神怡。对于长期从事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所引起的气机紊乱,必能有所改善,疲乏忧愁不知不觉如缕缕柳絮随风而去……人的心理活动自然也得到充分调节,创造性灵感也可能突然间纷至沓来,人的思维就清晰敏捷,使精力充分旺盛。春天草木葱笼,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极多,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促进人体内部的血液循环,增强人的免疫力,对于爱好户外活动的人来说,春天最适宜空气浴、日光浴,混合了花草气味的空气中富含芳香族物质,如酯类、醇类、酮类和萜烯类等物质,这些物质能刺激人体的呼吸中枢,促进人体吐故纳新,调和呼吸,醒神健脑,使气血冲和,阴阳协调,气机顺畅,从而达到养生健体的目的。绿色的原野是最好的镇静剂,可使情绪安定,脉搏和血压平稳。眺望绿色可调节眼肌,消除视觉疲劳。登山等春游活动能使人腿部力量增强,筋骨变得更加灵健。
“身心两爽在春日,三月正当踏青时”。趁春光到郊外、园林漫游是一种极好的休息方式,使紧张的神经得以放松,激发人的聪明才智,使人处于良好的精神状态中。
〖编辑:修远〗
春游,古时称踏青、探春、寻春,是一项饶有风趣的传统文体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亦有说始于魏晋。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感觉春意。东晋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曾经详细记述了“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的盛况。
“踏青”这一传统习俗,遍及全国南北各地。因为春天的步伐有先有后,踏青时节就不甚相同。川蜀踏青时节最早,是农历正月初八。据冯应高《月会广义》中述称:“蜀俗乃正月初八,踏青游怡。”福建岭南一带则把二月初二龙抬头作为踏青节。而长江中下游的江、浙、皖一带,则把清明节作为踏青节。
古代踏青从立春那天就开始准备,到野外游山玩水,参加竞龙舟、荡秋千、放风筝活动,认为这些既可消灾驱邪,又能健身壮体。《岁华纪丽谱》就记载有“二月二踏青节,群人游赏散四郊”的诗句,说明了农历二月春游的盛况。踏青与古代“上巳节”有关。每逢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男女老幼倾城而出,到野外或水边举行一种叫做“祓禊”仪式。就是人们聚在水边沐浴、熏身,用各种草药擦洗周身,以水除垢祛病。后汉书《礼仪志》上说:“是月上巳,官民皆诘于东流水上,日洗濯祓除,去宿垢灾为大诘。”随着时代的演进,“祓除”已逐渐消逝,到野外寻芳探胜却沿袭了下来。
自唐以来,文人墨客对此就有很多描述。大诗人杜甫在《丽人行》一诗中描述了天宝十二年杨贵妃在都城踏青的盛况:“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对唐时的皇宫贵族们踏青的盛况描绘得栩栩如生,踏青除饱赏青山绿水的风光以外,还适时伴以文体活动,如拔河、射箭、扑蝴蝶、荡秋千等等。“满阶杨柳绿似烟,划出清明三月天。好似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这是唐代诗人韦庄描写荡秋千的动人情景。“宿愉残粉末明天,总在朝阳花树边。寒食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这是唐人王建描写清明踢足球的场面。“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苏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行云去后遥山瞑,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宋人张先《玉楼看》词中将男女游人赛龙舟、荡秋千等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踏青源于清明的上坟祭祖。上坟扫墓原是四时皆可,至唐代才逐渐固定在清明时节举行。据《旧唐书》载:“玄守开元二十年敕令: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世相沿,浸已成俗,士庶之家,宜许上坟,编入玉礼,永为常式。”由于坟茔均在郊外,祭扫之余,自然免不了要观赏一番沿途春景,时日一久,踏青便逐渐从扫墓中游离出来,成为扫墓并列的习俗。故清明节又称为踏青节。宋代踏青之风更加盛行:“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宋·唐惟信《苏堤清明即事》)。诗人绘声绘色地描画了古人游西湖的情景,格调清新,令人回味无穷。周密《武林旧事》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仕女艳妆饰,金翠缡漓,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宋代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非常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汴京豪门富户出城踏青时的豪华排场,画有二十多艘船,三十多乘轿子和五十多头骡马。各种年龄、服饰、表情动作的人物竟有五百多个。还有设摊做小生意,临时帐逢内沽酒卖茶及应时小吃的,比比皆是。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亦有“清明三日,四野如市”的记载。理学家朱熹《春日》诗曰:“胜日寻芳泗川滨,天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描写了东风轻吹、百花竞艳的绚丽春光。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有一年郊外踏青,看到蝶飞鸟鸣,随口吟也一首《春词》:“春风、春暖、春日、春长、春天苍苍,春水漾漾,春萌萌,春浓浓,满园春花开放,门庭春柳碧翠,阶前春草芬芳,春鸟啼遍春堂……”此词全文54个“春”字嵌入了46句的春词中,自然流畅,回味无穷,可描述踏青时的美好春光。清代吴友如《清明时节放风筝》诗云:“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这是清明时民间体育娱乐活动的真实写照。现代文学巨匠郭沫若热爱春天:“春花一片深如海,千树万树迎春来。花从树上纷纷下,人从花中纷纷来。”
人们如此喜爱春游,这是颇有科学道理的。春天,是生长发育的季节,万物生长,万象更新,也是人体吐故纳新、代谢旺盛的季节。无论是在芳草如茵的绿地上追逐,还是在翠柳含烟的长堤中漫步,沐浴在明媚的春光里,都会令人精神振奋,笑逐颜开,心旷神怡。对于长期从事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所引起的气机紊乱,必能有所改善,疲乏忧愁不知不觉如缕缕柳絮随风而去……人的心理活动自然也得到充分调节,创造性灵感也可能突然间纷至沓来,人的思维就清晰敏捷,使精力充分旺盛。春天草木葱笼,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极多,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促进人体内部的血液循环,增强人的免疫力,对于爱好户外活动的人来说,春天最适宜空气浴、日光浴,混合了花草气味的空气中富含芳香族物质,如酯类、醇类、酮类和萜烯类等物质,这些物质能刺激人体的呼吸中枢,促进人体吐故纳新,调和呼吸,醒神健脑,使气血冲和,阴阳协调,气机顺畅,从而达到养生健体的目的。绿色的原野是最好的镇静剂,可使情绪安定,脉搏和血压平稳。眺望绿色可调节眼肌,消除视觉疲劳。登山等春游活动能使人腿部力量增强,筋骨变得更加灵健。
“身心两爽在春日,三月正当踏青时”。趁春光到郊外、园林漫游是一种极好的休息方式,使紧张的神经得以放松,激发人的聪明才智,使人处于良好的精神状态中。
〖编辑:修远〗